第47章 ◇ 休战五十日
作者:燧发枪      更新:2022-01-28 16:53      字数:1163
  号称边军精锐的辽东军初战败退!消息传来,举朝震动。素称天朝上国的大明,当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辽东巡按御史(正三品)李时孳请添调南北将兵,乘初冬天寒地冻,倭巢未定之时大举进击。
  但当时宁夏平乱正在如火如荼,明朝军需未备,兵员未集。而此时日军已攻陷朝鲜京畿道丰德诸郡。兵部尚书(正二品)石星为拖延时间,整顿军备。建议派员赴平壤与日军谈判,施以缓兵之计。(谏曰:“哱贼未擒东西顾两难,乃先遣人赴平壤,陈厉害祸福,兼行间以缓其兵”。《畿辅通志》卷一百四)
  明廷认为“可佯使和议,实以缓师”。但朝臣们尽皆不习倭事,相对惘然不愿出使,恰逢石星妾父袁茂推荐嘉兴人沈惟敬通晓倭事可担此任(实为江浙官商集团所举荐)。正处于无人可用的石星,遂以沈惟敬为无实授,虚衔四品“京营游击”出使平壤。
  沈惟敬当时已经年逾七旬,早年随其父沈坤在浙直总督胡宗宪帐下听命,曾在嘉靖三十四(1555)年五月的“王江泾之战”中解救过深陷重围的胡宗宪,后来又与沈坤一道设计以药酒毒杀一批倭寇。胡宗宪死后,晚年落魄侨寓京師。(“時惟敬年已望七,长髯偉幹,顧盼燁然,嘉靖年間在浙直總督胡宗鐸票下,倭战王江泾,我军失利,胡亦被围,坤子惟敬甫弱冠,单骑突围中,挟胡而出,曾間諜鴆殺倭众,因此備諳倭事。后貧落,入京師,好燒煉,與方士及無賴輩遊”。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编》、朝·吴庆元《小華外史續編》)
  1592年9月,沈惟敬抵达平壤。颇具胆色的沈惟敬面对白刃相向,陈兵立威的敌酋毫无惧色,慨然斥之。“天朝以百万众,来压境上,尔等命在朝夕”。且斥责日僧景辙玄苏:“上天好生,尔旣剃发为僧,何来从逆夷虔刘我属国耶”,玄苏遂为之气馁伏地叩拜。
  最终小西与玄苏言道:“因本国久绝于天朝,意欲假道朝鲜以求封贡,若蒙天朝按兵不动,我也不久当还,当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尽归朝鲜,且与中国通贡市”。(川口长孺《征韩伟略》)
  沈惟敬闻日方有求封贡市,以贸易换取和平之请,这与推荐沈惟敬出使的江浙官商集团开启中日贸易而获巨额利益的宗旨相吻合,遂与日方交涉,最终,双方约定休战五十日,以待天朝裁决。(惟敬曰:“待老夫回朝启禀圣皇,自有处分,当于五十日为往返。你等候我回来,以完封贡大典。尔等旣悉诚思顺,则天朝何惜封贡,以絶远夷之望,行长等应诺,乃于平壤城西北四十里外立标,人皆莫测其意,日暮乃还,倭众送之甚恭”。)
  十一月,沈惟敬返回后将与小西行长约和之事上奏。此时,恰逢朝王李昖亦遣大司宪李德馨再次乞援。明廷议认为:“倭人竟要占据属国朝鲜一半领土,且多变诈,未可信,我师利于速战“。拒绝了议和的提议,征集大军准备出征。
  而在约定休战的五十日内,明朝彻底荡平了宁夏的“勃拜“之乱。荣获殊勋的平叛大将李如松被萬曆皇帝任命为东征提督,率领大军开赴辽东。此后,在朝鲜战场上明军与日军的对决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