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18世纪
作者:余秋雨      更新:2022-02-04 21:08      字数:1297
  卢浮宫已经如此让人无奈,其实它只是塞纳河畔的一个建筑而已,跨出门来,面对的是更大规模的聚会。任何人的精力都非常有限,该如何消受?
  即便聚会到这种程度,也还有缺失,而且是重要缺失。
  那就是,热闹的巴黎,不容易找到18世纪。
  凡尔赛宫竣工于1689年,路易十四把王宫迁到凡尔赛宫后,卢浮宫的建造工程也随即停止,也就是说,这两个宫苑都属于17世纪。后来拿破仑下令扩建卢浮宫,则是19世纪的事了。
  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都建于19世纪。协和广场倒是与18世纪有关,但它的定型在19世纪,尤其是作为广场主要标志的埃及方尖碑,是1831年从卢克索搬来的。
  巴黎圣母院早在14世纪就建成了,后来有过两次大整修,一次是17世纪,一次是19世纪,都避过了18世纪。
  于是,我们走在失去了18世纪的巴黎。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法国的最高荣誉理应属于18世纪。
  18世纪像是滔滔激流,17世纪是它的左岸,19世纪是它的右岸。左岸上,路易十四穷奢极侈,大兴土木,都留下来了;右岸上,经18世纪的冲击而巍然成型的土地上站立起一个拿破仑,也留下了种种遗迹。结果,难于寻找的恰恰是激流本身。轰鸣声早已远去,河床上一片空寂。
  这个找不到的激流,就是启蒙运动。
  路易十四一死,原先积聚在专制王权下沉默的理性力量开始释放。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相继发言,法国的注意力渐渐向他们集中,欧洲的注意力渐渐向法国集中。终于,等来了1789年8月的那个《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与康德、黑格尔这样的德国哲学家相比,法国哲学家缺少体系化的严谨,甚至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但他们更直接地面对社会现实,更切身地投入历史过程,更有效地呼唤广大民众,于是随之而来也就承担更大的名声,遭受更多的麻烦,经历更险的风浪。他们以人类的进步为信仰,以科学理性为武器,切切实实地开拓社会正义和自由宽容的空间,反对特权、蒙昧、迷信,真可谓振聋发聩,深入人心。
  他们不是由理性而走向抽象思辨,而是走向全社会的思维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制订。就学术文化而言,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他们首先选择了道义责任。正因为如此,法国的学术文化有一种令人陶醉的体温。
  体温无形无质,却复苏了一个时代;体温无法在塞纳河边留下建筑、大道、碑石,却改变了在那里流连的所有法国人的笑容、眼光和步态。
  这也可以说,恰恰是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凝聚,也无法凝聚。
  我们这次旅行,就是为了寻找景物背后这种没有凝聚成实体的精神。这也是我以前在国内旅行时的目标,整整15年,边走边伸手探摸,常常大喜过望,因为我触摸到了远处传来的体温,正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在灰烬堆中摸到了历史远处的余温。
  这里所说的“远处”,很可能是指时间,也可能是指空间。从空间“远处”传到中国来的体温,几乎有一半来自法国,来自巴黎。
  18世纪的巴黎文化名人与普罗科珀加啡馆内景。在这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等人展开论战,最终形成《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既然巴黎的体温已经迢迢万里通达中国,它又怎么在乎在塞纳河畔冰冷的石头建筑群中缺少造型?但我们中国游人心里明白,最重要的恰恰是缺席者。
  这正也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