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32节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2022-02-06 13:55      字数:3671
  当然,李白这人喜欢到处浪,一有空就跑没影,一整年不回家都是常有的事。
  听吴普讲起鲁航的神秘传说,李白也听得津津有味。
  他不吝夸赞:“我搬到东鲁那些年,认识的大多是爽利人,可见鲁地人从古到今都这样。”
  吴普点头赞同。
  一行人飞抵首都,还真提前了足足二十分钟。
  可见鲁航果真飞得很不拘一格。
  吴普早就安排好人来接,一行人舟车劳顿,都困了,上车后睡了一觉,正好在正午时分回到博物馆。
  冯梦龙招呼唐寅一起去拆快递,他昨天下单的酒已经到了,可以拆出来中午下饭。
  李白一听就来了兴致,麻溜表示自己可以帮忙。
  吴普一脸无奈地跟在后面劝说:“你们少喝点,大白天的别喝醉了。”尤其是李白这酒鬼,要是遇到这么多烈酒可别一口气把自己喝进医院去!
  唐寅说:“放心,我们喝酒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喝起来有分寸的。”
  冯梦龙连连点头,说话还带拽文的:“是极是极。”
  吴普:“………………”
  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起。
  最后还是吴普先把人拽去吃了午饭,才让他们自由组局喝酒去。
  自从上次喝醉后,吴普又恢复了对酒敬而远之的态度,没有跟他们一起喝个大醉,而是过去找沈老他们聊天儿。
  沈老这段时间沉迷于装裱曲水流觞当天那批大佬真迹,《将进酒》更是他亲自领着人装裱。
  这会儿沈老正在欣赏自己刚装裱完毕的王羲之真迹,越看越是喜欢,只觉这画风流洒脱,书圣与诗仙的特质在其中完美交融,怕是一百年都出不了这样一幅好作品!
  瞧见吴普带着人出去玩够了回来,沈老睨了他一眼,说道:“不是说要给我打下手,怎么这几天跑没影了?”
  吴普说:“都是您效率太高了。”他一点都不怂,还在旁边振振有词,“我又不是没叫您一起去玩,是您让我别烦你。”
  沈老没再说什么,背着手站在桌案前赏玩那幅篇幅不小的《将进酒》。过了一会,他才追问:“你这边可有地方安放它?”
  吴普一听,心中警铃大作,立刻说道:“当然有的,我三号馆那边就留了两个展廊专门展示当代艺术作品。”
  沈老:“…………”
  沈老笑骂道:“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看到好东西就想往自己碗里扒拉?”
  “那是,就我眼界太小,看什么都觉得好,看什么都想要。我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您自然是看不上眼的!”说完吴普反客为主地邀请道,“要是您有什么得意之作,或者愿意引荐其他前辈将作品拿来展览,我们这边随时敞开大门欢迎!”
  沈老都懒得和他计较了。
  他望着眼前的《将进酒》良久,才对吴普说道:“你现在虽然忙,书法方面也不能松懈。前人的作品再好,也得有人把它好好传承下去才行。你明明能做好却不尽力去做,对得起老天给你的天分吗?”
  吴普安静地听着。
  沈老说道:“我们有很好的文化土壤,可要是没有后继者,再好的土壤也会慢慢变得贫瘠,甚至变成一片荒漠。所以得一直有人给它松松土、施施肥,给它种上新种子、让它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它一直富饶下去。你们博物馆现在很受欢迎,既然你有这样的能力,就该负起应尽的责任。”
  “我知道的,老师。”吴普认真应道。
  “真知道才好。”沈老说,“你要是再懒下去,小心你薛姨不要你这女婿了。”
  吴普乐滋滋:“原来现在薛姨已经认了我这个女婿吗?”
  沈老:“……………”
  沈老让他赶紧滚蛋,别待在他跟前碍眼。
  吴普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碍眼,又去给另一个老师老童嘘寒问暖一番,才溜达去看三号馆。
  三号馆已经改建得差不多了,吴普刚才也不是瞎扯,他确实准备把两边展廊用来展示王羲之他们的作品。
  这些展廊同样进行了特殊的改造,只要游览者的目光留存时间足够长,周围就会以全息形式展现作品的完成过程,可以供观摩者研究学习。
  这是“回溯”功能的衍生,主要供人学习书画技巧。
  吴普目前准备把王羲之他们的字、唐寅他们的画以及宇文恺的设计稿放进去。
  还有赵孟頫和管道昇这对夫妻俩的书画没薅到手。
  得找个时间给他们展示一番了!
  还有李白真迹!
  据说李白流传下来的真迹只有一幅《上阳台帖》。
  吴普沿着展廊往里溜达,边走边给系统提要求:【你看要让他们出手,不得来点新鲜事物?你再把我们的艺术交流厅改改,装几个新鲜全息场景,来点什么凤凰衔笔、神龙捧砚,再搞点什么琴仙奏乐、洛神起舞,不得把咱太白吸引得诗兴大发?】
  系统:【无法生成这种场景。】
  吴普唉声叹气一会,表示自己可以退而求其次:【那换一个,就来个古画还原。这可是现成的,只要载入一下就可以了,既能让游客们尽情欣赏古画之美,又能激发太白他们的灵感!】
  吴普还给系统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杜甫跑去看别人的画,就留下一堆赞美别人画技的诗;比如苏轼到处观摩别人的字画,看完就往别人字画背后题诗跋。
  可见文人都爱赏字画,赏完后特别有灵感!
  这个交流厅一开放,肯定能吸引不少书画爱好者过来搞活动,到时候又能收集不少科普值!
  团队票可以卖起来了。
  吴普循循善诱:【和这么多好处比起来,你要做的不过是把古画场景全息化而已。就这么决定了吧,正好马上就十二月了,我们十二月开个“画中行”活动,每天开放一幅古画场景。】
  系统:【……好的。】
  吴普积极提议:【先来幅顾恺之的《洛神赋》好了。你看,太白他们肯定喜欢这种游仙题材,赵孟頫这位大佬写的《洛神赋》也是一绝,他们过来赏玩过后一准提笔就来!】
  系统表示自己收到了吴普的建议。
  吴普知道系统很靠谱,忽悠完后也就没再折腾它,抱起不知什么时候跑过来的橘猫在三号馆里溜达了一圈,很满意地溜达走了。
  回到居住区一看,李白他们几个酒鬼凑一起,毫无疑问地醉倒一片,吴普无奈地喊上朱元璋他们挨个把人搬回住处。
  忙活完后,吴普瞅了眼杜甫他们的近况,发现杜甫还在琢磨着怎么开口辞职,苏轼则在和友人话别,一时半会应当过不来。
  想想苏轼那体质,吴普觉得杜甫可能辞完职就能过来找李白玩耍,而苏轼说不准还会错过李白!
  唉,这大概是苏轼的命运!
  吴普很替苏轼惋惜了一番,趁着有空挨个把长辈们问候了一圈,才静下心来练字去。
  接下来几日无波无澜,李白跟着唐寅他们到处游览熟悉环境,连市区都跑了几趟,可以说是好好见识了一千多年后的大都市。
  转眼到了十二月初,天又下起了小雪。
  清阳博物馆放出个平平无奇的新公告:三号馆将于本日开馆。
  第118章
  从清阳博物馆开馆当天起,行事就有点不拘一格。
  比如清阳博物馆斥重金请来那么多实力演员,结果只让他们直播几次,人就跑了,谁都找不着,也不知该夸吴普这个馆长别具慧眼好,还是该说他钱多了烧手好。
  现在吴普每个月搞个一两次专题直播,大伙也都满意了,咸鱼点就咸鱼点吧,好歹每个月放出来的都是精品。
  自从吴普接手博物馆后,原本封闭的旧建筑也陆陆续续开放,几乎是一个月就翻修好一栋,更有人远远拍到后山脚下的度假区一天变一个样。
  想来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直接住那边休假去了!
  这么算下来,才三个多月就把博物馆建设成这样,吴普这个馆长也算挺努力了!
  可尽管大家都觉得吴普这个馆长当得挺好,也抵不过他经常不做人这件事。比如现在吧,吴普居然来个公告说“本日开馆”。
  这是人干的事吗?
  要是早知道三号馆要开放,她们说什么也要早早蹲着抢票啊!
  而且这个三号馆还特别开放额外的团体预约渠道,可以通过团体预约参加新开展的“画中行”活动!
  新场馆!新活动!
  你不得提前说一声吗?
  这么突如其来地开活动,谁能临时组团吗?
  别说,在一片痛骂狗馆长的声浪之中,还真有人悄悄组了好些个临时团,第一时间把团体票给预约走了。
  开玩笑,难得有这种捡漏的机会,当然是翘班翘课也要去!
  等那群在公告底下激情辱骂的人回过神来,赫然发现新开的团体票预约渠道已经打出“本日团体票已售完”的告示。
  群众震怒。
  说好一起骂馆长,你却背地里抢票!
  是人吗?
  你们是人吗?
  我们在冲锋陷阵,你们却偷偷捡漏!
  众人研究了半天新界面,最终无可奈何地关掉抢票页面,继续去辱骂吴普这个垃圾馆长了。
  不少抢到团体票的人快快乐乐地组团出发,不少“团队”本来还不怎么认识的陌生人,路上就迅速混熟了。
  还有些团队就比较尴尬了,比如没课的老师碰到翘课的学生,比如装虚弱请完病假的员工碰到自家老板。
  叫人不得不感慨,有时候首都还挺小的,这都能凑一块,也是没谁了!
  好在大伙勉强也算同好,票抢都抢了,团队里少一个人多不好,还是一起去玩儿好了!
  眼看自己没办法赶上第一批,其他没抢到票的人只能扼腕地开始研究这次开放的三号馆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一看之下,大伙更不淡定了。
  清阳博物馆新开的两条展廊由二号馆往三号馆延伸,整条展廊十分曲折,拥有多达两百个展位,摆放的都是当代艺术家作品。
  有些也许并多有名的艺术家,但其作品有足够大的艺术价值,仍可以摆上去展出。
  目前展出的两百件艺术作品之中,有不少是早前博物馆直播展示过的书画作品,也有由众多专家以及收藏家提供的当代书画作品。
  在取得本人或家属同意后,展廊将通过科技手段还原出作品的创作过程,供有兴趣观摩学习的人前来观展!
  “草,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