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忏悔――拂拭思想上的尘埃
作者:任宪宝.      更新:2022-02-09 05:01      字数:1319
  忏悔不但可以拂拭思想上的尘埃,还可以减轻心灵上的苦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活在世,谁都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谁都难免有丑陋的一面,就连爱因斯坦都宣称,他的错误占90%,那么我们普通人身上出错误那就更不用说了。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与堕落。只请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和智者,就是通过忏悔来战胜自己内在的敌人,打扫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污垢尘埃,减轻精神痛苦,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卢梭,他在少年时,曾经将自己极不光彩的盗窃行为转嫁在一个女仆的身上,致使这位无辜的少女蒙冤受屈,并被主人解雇。后来这件“卑鄙龌龊”的行为,使他深深陷入痛苦的回忆中,他说:“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好像这个罪行是昨天才犯的。”卢梭在他的名著《忏悔录》中,对自己作了严肃而深刻的批判。他敢把这“难以启齿”而抱恨终生的丑事,告诉世人。显示了他勇于忏悔的坦荡胸怀和不同凡响的伟大人格。  革命老前辈谢觉哉,一贯严以律己,对自己的过失毫不留情。他把忏悔自己,生动地比作“三当”。自己干了错事,自己就跟自己打官司,即自己当“被告”,自己当“律师”,自己当“法官”,为的是让自己的良心受到审判。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他每天都要给自己安排一段冥想,的时间,来自觉地反省自己。这种解剖和反省,本身也就是一种忏悔。  黎巴嫩著名诗人、画家纪伯伦对自己人生不断地进行彻底的审视,对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常进行反思。他说,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当她为了猎取荣誉而佯装谦让的时候;当她回避真诚的时候:当她在艰苦和轻松之间选择后者的时候;当她做了错事还说别人也这么做的时候;当她逆来顺受却硬说自己坚强的时候;当她轻蔑本来就是她许多面具之一的那张丑脸的时候;当她唱着赞歌,并认为这就是美德的时候。  纪伯伦对自己毫不留情的解剖,不但使精神受到炼狱,还使生命得到了升华。他对自己解剖的结果,没有损坏他的形象,反而使他成为黎巴嫩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之一。  学会忏悔,还有利于身心健康。一个人干了无法弥补的错事,良心会遭受道德的无情谴责,心灵会受到法理的严厉拷问,以至寝食难安,容颜憔悴。内心产生的种种苦痛,是一种比疾病更为痛苦的心灵痛苦,它会给人带来许多疾病和不幸。如果善于忏悔自己,不但可以拂拭思想上的尘埃,还可以减轻心灵上的苦痛。说到忏悔,人们就自然联想到宗教来,今天人类已进入高科技高信息发展的新时代,宗教为什么仍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这与净化人的心灵有关。宗教虽然以神为中心,但重视引导信教者自觉地忏悔自己。就是对生命的一种积极拯救。许多大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他们热爱科学,同时也重视自己心灵的净化,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虔信宗教的原因。  忏悔是知错后的幡然悔改,是良知的复苏,是生命的升华。一个人有了错误,包括那些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要护短,不要掩掩藏藏。不要怕丢失面子,也不要怕失威信,要像卢梭那样勇于忏悔,像鲁迅、纪伯伦那样无情地解剖自己,这样就能打开人生的睿智之门,进人人生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