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
作者:乱山平野      更新:2022-02-22 00:35      字数:5124
  秦婉拍拍静和:时候也不早了,你快去休息,再有,你卖身的事儿是不是也要和你娘商量商量?
  静和咬唇:不行,我娘要是知道我为了她要卖身,必定不会答应的,只求夫人早早地帮我问过甄夫人的意思,把这事儿定下来,好叫我娘安安心心地合离。
  她福身:若事儿真办成了,夫人是我一辈子的恩人。
  林涣不知所措地立在原地,叹了口气。
  【一言不合:你叹什么气?这是好事,能让谭氏合离,静和也不用跟着王举人。】
  【无语:是啊,这算是两全其美了吧?】
  林涣也不知道怎么了,头一回觉得这世道怪为难人的,尤其是为难女人。
  换个角度想想,若是谭氏是个男人,王举人是个女人卖了自己的女儿,谭氏要是休妻立马就能休了,拍拍手就能带着静和过上更好的日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委曲求全,静和还要卖了自己给谭氏找退路。
  关键林涣还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他头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特别忧伤地蹲在门口叹气。
  秦婉叫人送了静和回去,一回头傻儿子就蹲在地上,刚换的寝衣也皱巴巴贴在地上沾灰尘。
  小祖宗这是又怎么了?
  林涣说:才知道这世上的女儿不是每一个都像咱们家的女孩儿一样过的都好。
  秦婉摸了摸他的脑袋:没病啊,怎么发起癔症来了,天下的女孩儿那么多,有不同的家世,经历了不同的人事,自然不是每一个都一样能过得好的。
  林涣摇头:和家世没关系,我常听我那些小伙伴们说,他们家虽然有钱有权的,家里也有女孩过的不好的,可见和这些没什么关系,是这世道不好。
  秦婉笑了:小小年纪从哪里学来的这些,你现在还不明白,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林涣心说,都是跟直播间的小妖怪们学的,他们总说我生活的这个时代不好,对女人太过苛刻。
  可他不能把这些告诉自己娘亲,只能仰着头问:那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秦婉说:等你读了好多好多书,明白什么是人的时候就长大了。
  林涣喔了一声:好多好多书是多少?读完《三字经》和《千字文》够不够?
  秦婉摇头:不够,至少要一千倍的《三字经》和《千字文》才够,而且你读完了书却未必长大了,不信你看王举人,他能考上举人,读过的书肯定也多是不是?
  可他还没长大?我觉得他长大了,可是他长大的身体里都装着坏心眼。林涣很嫌弃王举人。
  秦婉瞪他:都什么时候了还不睡觉?
  林涣嘟囔:明明还没到睡觉的时候嘛。
  他直播间的那群人总是说什么这才是夜生活的开始你竟然睡大觉,还说他们都是亥时才睡觉,还有子时才睡的,哪像他,酉时就开始睡觉了。
  不过他还真的有点困困的诶。
  算了算了,睡少了长不高,他还要快快长大呢。
  #
  第二日,秦婉果真请了封夫人过府,将静和领到了她面前,说了静和想要卖身的事儿。
  封夫人素来心善,加上本来就想着给英莲添个丫头倒也动心了,只是还有些意外她怎么忽然要卖身,问了才知道缘故,不由一叹:也是个可怜的丫头。
  林涣坐在边上晃悠腿,插嘴道:往后就好了,封姨姨再好不过的人,再怎么也比从前的日子好些,以后她还能跟我们一起玩。
  封夫人便把他搂在怀里:欢宝近日嘴怎么越来越甜了?
  我一向嘴甜。林涣咧开嘴,英莲最近在家做什么呢?菌兄弟前些日子还念叨她呢。
  封夫人笑说:近些日子也不知怎么的,她对做生意提起了兴趣,嚷着要看账本子,结果不识字,拿了账本一个字也看不懂,倒是给脸上涂得都是墨汁子。
  林涣眼睛一亮:那叫英莲跟着我和菌兄弟一块儿读书算了!我爹给我请了个先生,前些时候先生说是要处理些事情没上课,明儿就回来了,叫英莲跟我们一起!
  他想起了之前直播间的人说起过,后来的英莲成了香菱,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还没读过书,那个什么大观园里个个都是才女,人人都能念上几句诗的,香菱差点让人瞧不起,还是她后来自己努力学会了作诗,可见她于读书一道上是有天赋的。
  林涣越想越觉得对:说不定还能当成蔡文姬、谢道韫那样的女才子。
  封夫人惊讶:你这《三字经》竟也没白读,连蔡文姬和谢道韫都知道了。
  她还以为林涣不过是小孩子对新事物正好奇的时候,念书不过是为了玩,没想到还真是认真读的。
  林涣挺起胸膛:那可不,我读书可认真了!背书背的也快,人家都说我快能自己学写字了。
  直播间的那群小妖怪天天督促他背书,他可没忘了自己和他们的赌约,等明儿贾雨村来了,他要好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藐视他!
  作者有话要说:  跟着贾雨村读书X
  折磨贾雨村?
  后天要上夹子要晚更,所以明天加更一章!
  以及,莎莎太强了!!!感谢在20210729 03:00:55~20210730 00:53: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啾咪 3个;临大钥 2个;晚上不吃糖、咪咪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嗷狸 2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7章
  封夫人到底心疼女儿, 怕英莲往后跟不上他们几个小伙伴聊天,第二天就挑准时候把英莲也送到林家读书来了。
  静和已经换下了那身道士的装束,打扮得和英莲身边跟着的丫鬟一般无二, 鹅黄色的裙子。
  林涣转着看了看:静和姐姐这样穿也好看。
  英莲便说:如今她不叫静和了,我娘说叫她取个和娇杏姐姐差不多的名儿。
  静和笑得很恬淡:往后我就叫茵梦。
  换了个名字就像新生一样, 更何况这名字里还有个梦字。
  林涣拍手:那茵梦姐姐, 你要跟我们一起读书吗?
  茵梦张大眼睛:这不好吧?
  英莲来读书,封夫人是正经备了束脩的,和林涣一样的礼,他们读书, 自己一个丫头跟着算什么呢?
  旁边跟着的娇杏也摇头:她要读书认字回头我教她就是了,和你们一块儿念书不好。
  林涣这才看向娇杏,一脸惊讶:娇杏姐姐不是平常跟着封姨姨的吗?怎么今天也跟着英莲过来了?姐姐原来也是认字的?
  娇杏便笑:小姐头一回来念书, 夫人总是放心不下,叫我跟着来看看, 至于认字, 我从小儿就是跟着夫人的,倒也认得几个字。
  她面容清秀, 笑起来很是娴静,映着窗外林涣叫人挪过来种着的玫瑰花有一种人比花娇的感觉。
  贾雨村从外头走进来,一眼就撞进她的笑里, 心跳顿时漏了一拍。
  林涣探头:贾先生来了?
  【啊:欢宝这表情好像跃跃欲试一样哈哈哈哈。】
  【一言不合:哦豁,我看见贾雨村那个想看又不敢看的表情了, 我记得他跟娇杏以后还有一段缘分在呢吧?】
  看见弹幕,林涣立马竖起了八卦的小耳朵:什么缘分?
  【斤斤计较:英莲被拐了以后,葫芦庙供灯油失火了,甄家也被烧了, 后来不是到封夫人娘家去吗,甄士隐跟着和尚道士出家了,贾雨村路过那边,娶了娇杏。】
  林涣不可思议地看了看年轻美貌的娇杏,再看看虽然长得还行但明显比娇杏大很多岁的、有妻室的贾雨村:???
  一朵鲜花仿佛插在了牛粪上。
  还有个更重要的!!
  林涣人傻了:什么叫甄家也被烧了?
  他之前只听到说英莲被拐了,没说甄家都被烧了啊??
  【一言不合:啊,就是那个你们去过的葫芦庙记得吗?他们庙里都是木质结构,然后好像是小沙弥点灯油的时候不小心起火了,那一片都被烧了。】
  林涣腾一下站起来了:什么时候的事儿?
  【一言不合:就英莲被拐那一年的元宵吧,明年或者后年?红楼的时间线挺乱的,作者写到后面估计自己都忘了时间了。】
  怎么能忘记时间呢!
  林涣焦急,这整个姑苏都是他爹管的,本来这两年就一年旱一年涝的,他听他娘说若是再出点什么事儿,他爹升任可就难了。
  再有若是真有火灾,损失伤亡肯定很大的!连甄家这样的小富之家都因此家破人亡,那些百姓又怎么办呢?
  【古文学研究:欢宝别急,这才七月开头呢,咱们可以慢慢地想办法,你先好好读书,争取能让你爹觉得是个成熟的小孩了,这样他才有可能会听你的话。】
  林涣便镇定下来了,是啊,就算是今年元宵,那也还有好多时候的,他也不能冲到他爹面前跟他说元宵节可能要着火,让他赶紧把人挪走吧?
  他爹肯定会以为他中邪了然后把他丢寺院里。
  林涣镇定下来,扭头对甄英莲说:英莲啊,你家屋子是不是都是木头做的呀?
  甄英莲瞅他一眼:谁家的房子不是木头做的?傻了吧你。
  林涣切了一声:可是你家房子不算大,若是着了火什么的,能跑出来吗?我这是关心你好吧?
  贾菌也凑过来:着火可严重了,我有个堂哥就是府里失火闷死了的。
  林涣疑惑:荣国府这么大的地方也会有火灾闷死人?
  贾菌点头:是啊,听说那会儿瑚大哥哥也才三四岁,不知怎么的他住的屋子就起火了,他那房里的丫头,连带着原大奶奶一块儿没了,琏二哥哥那时候是跟着老太太住的逃过了一劫。
  【一言不合:所以琏二爷之所以是琏二爷并不是因为贾老太太偏心吧。】
  【古文学研究:红学大家猜测的瑚琏其实是对的,瑚琏是宗庙礼器,象征着□□治国之人才,之前的贾赦应该是真心疼爱过这两个孩子的,可惜后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才变成了荒唐的赦大老爷,有人分析过是因为贪婪,其实也不好说。】
  【啊:想起一首诗了,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①。】
  林涣听了贾菌说的,指了指英莲:咱们都要小心些,不然咱们娘亲都要哭死的。
  贾雨村已经坐下来了,见他们仍在说话,便咳嗽了一声:好了,都坐下听课了。
  他又细细问了三个人的学习进度。
  其中,贾菌读书的时间略长些,只是之前在贾家私塾,里头的小学生都是胡乱学着的,认真的没几个,因此他的进度不算快,甚至比林涣还要慢些。
  林涣已经能将《三字经》背诵出来了,正在学背《千字文》。
  甄英莲就是纯粹的新学生了。
  贾雨村了解过后便给他们安排了各自的课业贾菌和林涣结对读书,他先教甄英莲认字。
  他的教学方式和一味让林涣他们读书硬背的王举人不同,讲究劳逸结合。
  林涣这些日子因为谭氏和茵梦的事儿松散了许多,读书便没那么用功,所幸他还每天温习一次功课。
  贾雨村没让他们死背《三字经》,而是提了一个问题《三字经》里提到了多少故事?一一列出来。
  允许他们翻书查看,还许他们讨论。
  林涣挠挠头:这有什么用处啊?
  【古文学研究:这能加深你们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程度,一般的小孩子很容易对故事性的东西产生好奇,你刚开始学《三字经》的时候是不是背那些典故背得最快?】
  而且背这些典故相当于打基础,往后作诗、对联乃至作论赋、写八股文都很有用处。
  林涣想了想还真是,他最先记得的就是那些故事,怎么都忘不了。
  于是,他兴冲冲地跟贾菌去数故事归纳故事了。
  本来贾菌说想看着书数,被林涣拦住了:咱们俩都把书背下来了!为什么还要看着书数?丢不丢人呀?
  贾菌瞪他:我背的没你熟嘛,要是打断了我就记不得下一句了。
  林涣便说:那我背,你数着!
  林涣迅速把《三字经》背了一遍,贾菌掰着指头数,才数到一半就开始叫停:等等,我数到几啦?
  他还没学算数啊!手指头数完了就懵了,再反着把指头数一遍,就忘了自己数到哪了,是十一还是二十一来着?
  林涣无语:我怎么从前没发现你这么呆呢?书里头都说啦,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数十个一就算十,再数十个不就是两个十,就是二十啦!
  他已经不指望贾菌了:算了算了,你看着书数吧,我自个儿背着数。
  结果两个人数出来的数明显不一样。
  贾菌说:明明只有十个典故!孟母三迁、孔融让梨他挨个数。
  林涣摇头:你把那些朝代、书都跳过啦!那些也是典故喔。
  那算什么典故啊?贾菌懵逼。
  林涣挑起小眉头:你怎么不信我呢?这就是典故!不然你说,不是典故是什么?
  他特意问了古文学老师哒。
  贾菌不信:虽然我说不出它们是什么,但是肯定不是典故。
  贾雨村听到他们两个争执,便过来问了情况,听他们为了这个吵闹,顿时笑了:林涣说的是对的,但也不全对,典故者,一可解释为来历出处,便是你们说的那些故事,往往其故事里有发人深省的道理,或劝学,或警醒世人,不一而足。
  《瓯北诗话》里说语杂诙谐皆典故,老传著述岂初心,指的就是这个。这第二嘛,便可解释为典制与成例,历朝历代都有规矩与定例,这改朝换代,换的不止是名姓,其旧制也要更换。
  林涣问:那些更换可有什么规律?难不成都听皇上的?想怎么换就怎么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