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7)
作者:乱山平野      更新:2022-02-22 00:36      字数:5079
  【白菜豆腐脑:我也,我觉得欢宝在骗他们, 欢宝学坏了, 都会骗人了。】
  林涣小脸一红,反驳道:我这哪里算骗人啦?吧嗒说过, 这个叫那个什么来着战术!对!就是战术,从根本上打败别人!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却很不好意思这是他头一回骗人耶。
  不过也不算骗?毕竟秦婉曾经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他们几个小孩在这里争执, 旁边的大人自然也听见了,听见林涣说这些都笑起来:这孩子真是, 有些聪明劲儿。
  他们也不过是说一回,没一会儿就不看林涣他们了,忙着作诗评诗。
  这中秋诗会是几个本地的商人举办的,已经沿袭了许久, 算得上是比较正式的宴会,每一个人都铆足了劲想要表现自己。
  林涣瞅了一会儿。
  诗会主题是咏中秋,中规中矩的题,奖励却是一本颜真卿的字帖,据说是真迹。
  林涣想到上回吧嗒还在这里的时候,就常常临摹颜真卿的字帖。
  他看着那本字帖,有点眼馋。
  可是眼馋好像没用啊?他又不会作诗,而且在座的几位里,有好几位有才华的人。
  他肯定搞不到手,他连诗都还没开始学呢。
  也只能看看了。
  那本字帖就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林涣眼睛滴溜溜地转啊转啊,突然想到了林如海!
  他立马跑到林如海那里,仰头撒娇:先生
  林如海低头看他:怎么啦?
  林涣指了指那副字帖:想要那个!
  他和自己亲近的人从不整那些弯弯绕绕,想要什么,都是直说。
  林如海说:可那是比赛拿了第一才能要的。
  生活不易,林涣叹气:我知道呀,没有别的办法吗?
  林如海想培养他自己动脑瓜子,于是说:你自己想一想?
  【心上人:欢宝要不算了吧?反正也是一个字帖,以后咱们有钱了买它十个八个的。】
  【白菜豆腐脑:是啊是啊,欢宝算了吧,咱们肯定搞不过他们大人的,字帖还有很多呢,那个字帖也不一定去真的,别回头你辛辛苦苦弄回来这个,只是个人家临摹的赝品。】
  林涣一想,对噢,万一不是真迹怎么办?
  他滴溜溜跑去裁判那里,这是个年纪挺大的裁判了,下巴上长着花白的胡子,一直拖到了胸口。
  林涣对老人一向很尊敬,先作揖然后问:老先生,这个字帖,是真迹吗?
  老先生:
  他扭头,想看看是哪个不要命的敢来质疑他拿出来的字帖,一看,咦,是个站着还没他坐下来高的三岁小娃娃。
  他伸手把林涣抱到自个儿膝盖上,让他去看那副字帖:你这哪里来的小奶娃娃,只怕连字都认不齐全,竟还敢问我这字帖是真是假?你家大人呢?
  林涣认真看了看字帖,他认不出是不是真迹,只好求助直播间。
  【古文学研究:这副不算字帖吧,说真也真,说假也假,字帖内容是颜真卿的《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俗称《多宝塔碑》,原来的字是写在石碑之上的,这个应该是拿纸拓下来的。】
  【古文学研究:说真是因为它确实是颜真卿的笔迹,王世贞曾评它说此帖结法尤整密,但贵在藏锋,小远大雅,不无佐史之恨耳。,其实我觉得这副字帖更适合你,你过两年就要开始学写字了,正需要这样的字帖规整你的笔法。】
  林涣后面的都没注意听,只在意它到底是真说假,听完古文学研究说的以后,他就一心想得到它吧嗒送了他一个大鱼缸,他还没还礼呢!
  他坐在老先生怀里,眼巴巴地盯着字帖:是真的是真的。
  老先生哈哈大笑:我还能拿假的字帖出来不成?
  旁人连忙问:小娃娃,你知不知道这是谁?
  林涣摇头。
  先生带他来的时候只说这是中秋诗会,可没说是谁举办的。
  这是上一代的内阁大学士,如今已经退任了。
  林涣听不懂,但觉得这个人能用这种敬佩夸赞的表情和语气说出来,老先生一定是个特别厉害的人,于是配合地哇了一声。
  老先生看看他的表情,扶着胡子笑:小娃娃恐怕不知道什么是大学士。
  旁边那个人连忙要解释,被他止住了:一个退任了的大学士罢了,在小孩子的眼里恐怕和大街上路过的老爷爷没什么区别是不是?
  见林涣点头,他又说:小娃娃你问我这字帖是不是真迹做什么?
  林涣咬手指:我有个朋友,他好像特别喜欢这个人写的字帖,我想把这幅字帖赢回去。
  旁边听到他说话的人都哑然,果然还是个小孩子,恐怕连字都不认识呢,却想着要把字帖赢回去,也不怕把牛皮吹破了,再者,他就算真是个神童,一岁认字二岁就会写诗的那种,在座的各位又不是吃素的。
  知道这次的中秋诗会有大学士坐镇,江南一代的学子都来了,其中不少都是小有名气的,他一个奶娃娃,哪里来的自信啊?
  不少坐在旁边的人都笑了。
  林涣见他们嘲笑自己,默默捏紧了小拳头。
  老先生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问:你是怎么想的?
  林涣抬头,看着老先生认真的表情,忽然意识到这一圈人里,大概只有这个老先生是在认真听他说话的,于是他挣扎着爬下来,朝老先生作揖:既然是中秋诗会,为什么只有大人作诗?难道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不能作诗吗?大人们拿了第一有字帖,那我要是在小孩子里拿了第一,有没有字帖呢?
  实在荒谬!
  就是,哪有小孩子作首诗就想要大人的字帖的。
  小娃娃年纪不大,野心倒是不小,竟还猖狂地说要拿第一。有人说,咱们这儿的小孩子论起来也有十好几个呢,好些年纪都比他大,也不知他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
  林涣心说这还不好想吗?
  这十几号小孩子里,能读书认字的有几个?像于志那种读书认字只当玩的有几个?十几个小孩里能拉出来一半是读书认字的就算多了。
  【啊:欢宝有点冲动了吧,你连平仄韵律都不知道是什么,怎么作诗啊?】
  【一言不合:是啊是啊,欢宝你这样,回头作不出诗,很难收场啊。】
  直播间的人也在质疑林涣。
  主要是他们从林涣开始读书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看直播了,实在不知道林涣什么时候学会作诗了。
  回头要是下不来台,字帖没拿到就算了,要是这娃娃哭鼻子,他们可怎么哄?
  林涣见他们都不信自己,着急了:你们信我嘛!我保证能作诗!
  直播间里也总是提起林妹妹他们做的诗,别的不说,就贾雨村那三首诗,直播间都提了好几回了,他绝对记住了,虽然他也不懂什么是平仄韵律,但是直播间可以给他紧急加训啊!而且最重要的是对手也很菜啊!
  他撒娇:古文学老师~你现在教我什么是平仄韵律嘛,不用教特别深,基础的就好啦!
  【古文学研究:行吧,那我就先提前教你,不过欢宝你做好心理准备,作诗可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哦,人家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熟能生巧,但是你反过来想,读了三百首唐诗人家都不会写呢,你还没读过,回头做不出来诗可不许哭鼻子。】
  林涣抬头挺胸: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哭鼻子哒。
  而老先生也觉得林涣这个提议有意思,这个小孩分明才三岁大,竟敢给他提这种要求实在是很有意思。
  他难得碰到这样直白又胆大的小朋友了 。
  他往年常在皇宫,那里的孩子从会吃饭会说话开始就都像个人精似的,身体是都叫皇宫框住了,心思却都一个比一个野,而他从皇宫出来以后,他家里的那些孩子又都很畏惧他,恭敬有余、亲近不足。
  任谁在抱自己的小孙子小孙女的时候,看到他们眼里的害怕,都不会太高兴的。
  所以此刻,他无比好奇林涣究竟是哪里来的信心能拿到他这幅字帖呢?
  一无所觉的林涣正在紧急加训,他一边加训,一边拿眼睛去看那幅字帖,心想,要是自己把字帖赢回来送给吧嗒,吧嗒肯定很开心。
  而且还会夸他聪明!全天下最聪明的欢宝!
  作者有话要说:  熬了半个月的夜了,身体免疫力下降的好厉害QAQ码字的时候感觉自己在发烧但是量了又没有,头晕眼花的写不完6000了。
  晚上补一章。
  第50章
  既然是中秋, 少不得写月,古文学研究给林涣讲平仄韵律的时候,就拿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做例子。
  【古文学研究:古朗月行不看后面的句子的话, 前面很适合小孩子的思想,直白又透彻,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文学研究:时间紧张,你就记得两句话,一、在同一句里, 平仄是交替出现的,二、在不同句里,平仄是相对出现的。】
  【古文学研究: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它的平仄就是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懂了吗?】
  林涣嗯嗯点头。
  古文学研究特意挑了一些简单的注意点给林涣讲了, 没要求他去了解阴平阳平之类的区别,毕竟小孩子作诗, 意思对就行了。
  老先生把所有小孩儿都叫在一块儿,对他们说:我不拘你们做什么诗出来,只要与中秋有关即可, 一炷香的时间为限,得了头名的我就也送他一本字帖。
  林涣补充:也要颜真卿的。
  老先生哈哈大笑:小子还挺自信。
  是自负才对吧, 这小孩儿狂妄的不行。
  我看他怕是三岁都没有,只怕字也认不齐全呢,就想着作诗,可笑可笑。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脸面, 竟然还敢提要求。
  闲言碎语当头,林涣充耳不闻,直播间的人却生了气。
  【白菜豆腐脑:这群人何必苛责一个孩子,我就不信他们小时候没有这么自信过。】
  【啊:应该是有危机感了吧,那个老先生虽然退下来了,但是人脉关系肯定不少,这个诗会他们都是来出风头的,但是现在风头被欢宝给出了,不管他作不作得出诗,风头都在欢宝那里。】
  【无语:我觉得啊说的对,我以前也经常碰见这种人,觉得自己被抢了风头,就暗地里诋毁人家,还有那种传谣言祸祸人家的,就很离谱。】
  【心上人:欢宝加油!!!作诗打他们的脸!!!】
  【一言不合:欢宝真的能写出来诗吗?我看他转悠半天了,害怕。】
  林涣在亭子周围转来转去,最后干脆席地而坐开始发呆。
  他只得了前两句,后两句却有些费心思想不出来。
  按照古文学老师跟他说的,最后两句一般都是抒情或主旨,思乡、忧愁等等都可以。
  可是林涣只是个三岁小孩,哪里有那么多的忧愁可写呢?
  他觉得中秋是个好日子啊!有甜甜的月饼,还有又大黄又多的螃蟹,他娘总不许他多吃,给他馋坏了。
  一炷香的时间过得很快,众人不过喝了两杯酒,那根香就燃到了底。
  那几个不知存了什么心思的人嚷着要让林涣先念他作的诗,做好了嘲笑他的准备。
  林涣叉腰:总要按年纪小或年纪大的先来!哪有从我这个中间人开始的?
  有人笑他:怕不是诗没做出来吧?等会可别哭鼻子。
  林涣直接略略略地朝他做了个鬼脸。
  前头几个小孩里有实在作不出来的,也有根本不识字的,另有几个作出来的,老先生听了直摇头。
  唯一作得好些的,竟然是于志,老先生还夸了一句不错。
  于志得意洋洋朝林涣挤眉眨眼,等从前头下来了,他就挤到林涣身边:怎么样欢宝?你之前叫我们好好读书,我可是有认真读的,等会你要是赢不过我可别哭啊?不过啊,我要是赢了要那个字帖也没用,肯定送给你!
  【心上人:笑死,来自于志的嘲讽.jpg】
  【一言不合:鬼鬼,不一样的友情?】
  【我丢:像极了我和我的发小,虽然总是互怼,但是他有困难的时候,我永远都是他爸爸哈哈哈。】
  林涣直接推开他:哼!我才不会输给你呢!
  前头人正好念完自己作的诗,轮到他了,林涣嘚嘚嘚地进去。
  哟,眼熟的小朋友。老先生笑笑,你的诗呢?
  林涣刚刚还自信满满,面对老先生却低下了头:天上一轮皎皎月,人间几度深深秋。
  冷菊傲立霜枝头,朗风偏送好佳期。
  这诗有人摇头,按他们的审美评价来说,其实一般。
  老先生却笑:你如今念书没有?
  念了,已经学了三百千。林涣说。
  可曾读了诗经?他又问。
  这回林涣摇头了:没有,只学了三百千。
  老先生又问在座的其他人:你们可曾念了书?又念了哪些书?
  其余人都沉默了。
  你的诗不错,难得的是有不同的见解。老先生说,刘禹锡曾有诗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你这诗有同样的意境。
  林涣脸红,其实他作诗的时候,有问直播间的啦。
  他觉得自己一年四季都很快乐,没有那么多的忧愁,所以硬坳了两句诗感觉不太对,就照着直播间教的改了。
  老先生继续说:这诗也注意到了平仄,你这个年纪上来说,已经不错了。
  其余人不服气:这诗也值当先生一张字帖?
  但凡来个会作诗的,都比他强些。
  老先生笑容淡下去,环顾周围,看着他们脸上的不忿与嫉妒,说:你们三岁的时候可会作诗?只怕有些人连字都认不全!又有何脸面为难一个三岁小儿?
  在场的人脸上都火辣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