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8)
作者:九皇叔      更新:2022-02-24 00:06      字数:4946
  太皇太后不以为意,甚至很平静地望着她,裴瑶,你要相信我是喜欢你的。
  裴瑶愣了,你今日糖吃多了吗?说话怎么那么甜?
  作者有话要说:  太皇太后:哀家酷吗?
  裴瑶:自恋。
  今晚晚了,凑不成要发要发。
  评论区掉落88个红包。
  感谢在20210803 16:50:31~20210804 18:18: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46章
  小皇帝站在厨房门口,吩咐内侍去宣室殿取奏疏,内侍方走,她就听到了里面的对话声。
  太皇太后说喜欢太后。
  小皇帝面色涨得通红,伸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拼命想要将那句话忘记。
  吃了再甜的糖,也不如你甜。这是太皇太后说的。
  旁听的人感到几分不确信,太皇太后绝情、冷酷,何时这么温柔地说这么动情的话。她不信,可声音偏偏又是太皇太后的。
  冷风拂面,小皇帝感觉就自己要崩溃了。
  李姑娘,你今日好像哪里不对。裴瑶发出疑问,李乐兮可不是什么好人,平日里嘲讽自己的话就没有重复过。
  太皇太后转身,走了。
  走出来的时候就见到呆若母鸡的小皇帝,她笑了笑,陛下在做什么?
  朕、朕在等太皇太后。小皇帝脸色白的吓人。
  太皇太后装作看不见她的异色,抬脚往正殿走去。
  等两人坐下后,奏疏也送来了,小皇帝颤颤惊惊,不知所措,太皇太后修长的手指翻开面前的奏疏,几息后皱眉,道:陛下连这些最简单的都处理不好,还同哀家还争强弱之分。
  纸上谈兵。
  小皇帝羞得面红耳赤,难以回话,几乎不敢相信方才对太后温声细语的人这个时候对她又是这么刻薄。
  太皇太后接连翻出几本奏疏,都是些不大不小的问题,便道:陛下该想着自己解决,错了可以汲取教训,站在原地不敢踏步,永远都长不大。
  您说的是,朕知道了。小皇帝垂头丧气。
  太皇太后令人取了纸笔,将自己的见解写了下来,也标注清楚,一连写了十几份。
  皇帝看得很仔细,有什么问题也及时问了,太皇太后也挑不出毛病,掐着时间点打发她回去。
  谢太皇太后。小皇帝很满意了,眉头舒展,朝着太皇太后感激一笑,领着自己的宫人走了。
  太皇太后唇角的笑意敛住,李璞瑜比先帝勤奋,更比先帝懂百姓疾苦,假以时日,会成为仁君。
  可惜了。
  皇帝走后不久,裴瑶就进来了,左右看了一眼,陛下走了吗?
  走了,太后舍不得?
  没有。裴瑶果断地拒绝,李姑娘的心眼极其小。
  青竹领着人将面条从食盒里端出来,一股鲜香的味道诱得人食欲大增,太皇太后没有再挑剔,拿起筷子就吃了。
  本是三碗面条,皇帝不在,裴瑶就代劳皇帝那碗。
  饭饱之后,太皇太后难得说了正经事,令人将尼姑庵堂新修的图案拿给裴瑶看。
  尼姑庵破旧不堪,占地不大,后院都是空地,杂草丛生,裴瑶以前在里面时常捉鸟吃。
  在在后院这里,图纸上规划出几间屋舍,恢弘气派。
  裴瑶笑了,何时动工呢?
  已经动工了,年前就会结束。太皇太后凝视着图纸,道:哀家预备在这里待上十七年。
  裴瑶皱眉:您待十七年做什么?人生有几个十十七年,浪费时间,她不满意,道:不去,我不想去这里。
  太皇太后眼里的情绪忽而复杂起来,凝着小太后面上的神色,若是日日有肉,你会去吗?
  裴瑶笑了,那倒可以考虑考虑。
  吃货。太皇太后说了一句,目光旋即明亮起来,站起身道:哀家走了。
  裴瑶舍不得,追了两步,眼睁睁地看着李姑娘离开未央宫。
  翌日早朝照旧,没有人缺席,而又传来噩耗,湖阳失守了,不仅湖阳,还有扬州,益州各地都有郡县的百姓绑住了地方官员,向荆州等地投诚。
  各地奏报不断,皇帝慌了神,就连朝臣都陷入一片死寂中。
  唯独太皇太后露出浅淡的笑意,唇角多了一抹弧度。
  下朝后,朝臣们灰头土脸,太皇太后照旧回自己的长乐殿。
  午后,宫门处传来沸腾的声音,一校尉闯进长乐殿,太皇太后,大皇子闯宫,领着让人正在攻门。
  太皇太后这才慢吞吞地放下手中的杂记,道:急甚,放大皇子进来。
  说完,又添一句:若云,备茶。
  半个时辰后,穿着盔甲的男子大步走近,无所畏惧,轻蔑一笑,太皇太后害怕了?
  是有些害怕。太皇太后淡笑。
  若云奉上两杯茶,放在大皇子面前,太皇太后示意他喝一杯,大皇子却道:太皇太后的伎俩差了些。
  太皇太后却道:没有胆子还来见哀家?
  大皇子闻言心中悸动,当即抬手随手取过一杯茶,往地上倒了半杯,再将另外一盏茶倒入些,两杯茶算是相融了。
  太皇太后先请。大皇子桀骜道。
  太皇太后随意取了一杯,一口饮尽,不过一杯茶罢了,也值得你这么紧张。
  大皇子这才松了口气,接过茶,但没有饮,而是与太皇太后谈起了条件。
  论能力,我比李璞瑜强。
  论兵力,宫外两万兵马,太皇太后,您考虑考虑要不要废帝新立。
  我有信心能剿灭逆贼,李璞瑜什么都做不了。我与他的差距,您该看清楚了。
  太皇太后沉默,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在考虑,大皇子滔滔不绝说着自己的优势,说了许久都没有得到回应,他莫名有些暴躁。
  他一面说一面观察太皇太后的神色,发现对方饮茶后并无异像,他这才饮了一口茶。
  茶水清冽,入口解渴。
  太皇太后见他饮了茶才露出笑容,道:大皇子虽好,看刚愎自用,残暴不仁。
  你大皇子气极,他是天之骄子,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他深吸一口气,既然谈不好,我也不同太皇太后说了,您等着就是。
  说完,大步离开长乐殿。
  坐榻上的太皇太后懒散地打了哈欠,哀家困了。
  若云立即扶着她去凤榻上休息,担忧道:娘娘为何放走大皇子。
  他想乱就乱去,哀家无力去管,他能攻进宫门是他的本事。太皇太后并没有担心,在枕旁摸到躺匣子,顺势打开,将一块糖放进嘴里,整个人都觉得舒服多了。
  哀家睡会。
  奴婢晓得了。若云应声,将锦帐放下,悄悄退出寝殿。
  ****
  裴瑶的消息迟了些,等大皇子出宫后才知道宫廷被围的事情,突然觉得手中的虾饺不香了。
  她放下虾饺就往外走,青竹试图拦住她:娘娘,有太皇太后在,您不用担心这些。
  太皇太后在做什么?裴瑶止住脚步。
  不知,不如您去看看?青竹建议。
  裴瑶同意了,青竹立即去殿内取大氅暖手炉,主仆两人朝着长乐殿走去。
  冬日里的风刮过脸颊,有点疼,裴瑶摸摸自己的脸颊,忽而发现自己变得娇贵了,往些年在冬日里,自己东跑西走,一张脸都冻得发红都没有感觉。
  今年被风轻轻一吹,竟觉得疼。
  裴瑶有些不可置信,走到长乐殿的时候止步脚步,她呆呆地问青竹:青竹,由俭入奢易,你说将来有一日,我们没有庇护了,会不会很惨?
  娘娘且放心,您是大汉尊贵的太后,怎么会落难,您想多了。青竹笑着安慰小太后。
  大汉建国一百多年,哪里会是一朝一夕就会破败的。
  裴瑶蓦地想起国师的话,大汉江山危矣。
  国师是在危言耸听,还是她推算的并没有错误呢。暴民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而大汉朝廷无力抵抗,这是不是就是灭国前兆?
  她转身走了,宫道尽头跑来一名内侍,身影极其快,很快就到了眼前,欣喜道:大皇子死了、大皇子死了。
  青竹拍着胸口欢喜,您看看,太皇太后会解决的,您不用担心的。
  青竹,我们去一趟国师府。裴瑶恍惚开口。
  太后娘娘,您来了。扶露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起。
  裴瑶跨出去的步子又收了回来,扶露走上前,浅笑道:您可要进去?
  进去啊?裴瑶不确信,斟酌了会儿,又点头:就进去坐坐。
  事到临头,裴瑶又反口了,迈腿的时候又瞧不起自己,听到太皇太后就迈不动腿了。
  进入寝殿,太皇太后还未起榻,阖眸躺着,裴瑶转过雕花屏风就见到垂下的锦帐,悄悄探首,太皇太后还睡着。
  裴瑶就顺势爬上凤榻,熟练的程度让扶路惊讶。扶露开口想说什么,若云及时捂住她的嘴巴,将她拖了出去。
  若云伺候太皇太后多年,知晓她太多的习惯,这些小习惯以前也曾有人触碰过,最后的下场都很惨。
  然而遇到小太后,这些习惯就成了摆设,她哪里还看不出来,太皇太后很多习惯在慢慢改变。
  都是因为小太后。
  那厢躺在榻上,脚指头紧张卷曲,侧身看着平躺着的人,她眯着眼睛靠近,拿手戳了戳太皇太的耳朵。
  小太后,再戳,哀家剁了你的手。太皇太后睁开眼睛,脸色白了些,却没有颓然的气色。
  裴瑶笑了,大皇子死了。
  哀家知道,哀家毒。死的。太皇太后轻描淡写道。
  裴瑶眼中的惊恐一闪而过,很快又平静下来,她没有资格说什么残忍,宫廷本就不是容易生存的地方。
  尼姑庵里三十几人还会出现斗争呢,虽说不是你死我活,有时也会挨打受罚。
  她将身子转了转,平躺下来,凝视屋顶,李姑娘,大汉灭国,你我还能活着吗?
  为何不能?太皇太后复又阖眸,将喉咙里涌上来的血腥再度压了回去,莫名感觉一股燥热,她下意识推开裴瑶,太后离哀家远一些。
  裴瑶不肯,反黏了上去,凑在她的耳畔低语:为何又推开我?
  热。太皇太后艰难地吐出一个字,心口涌起一股燥热,裴瑶的气息有萦绕在耳畔,她猛地咽了一口气,撑着坐起身子,道:裴瑶,哀家想吃糖。
  裴瑶没有多想,道:我回去取。
  去吧。太皇太后背过身子,将目光放在榻内的被衾上,唇角溢出一丝鲜血。
  裴瑶走了,走得很欢快,还同太后说了一句:我给你做了好多橘子味的,还有梨子的。
  话音刚落,被衾上染了一抹红色,太皇太后的脸色缓了过来,歇息半晌后,她才起身,唤道:若云,更衣。
  若云匆匆走进来,按照太后的喜好选择一件黑色的凤袍,绣金的襟口熠熠生辉,背上的凤凰盘旋在天际。
  更衣后,太皇太后吩咐若云:将榻上的污秽清理。
  若云见到被衾上的血后吓得一跳,娘娘、可要请太医?
  无妨,召百官去宣室殿。太皇太后凝视铜镜内的自己,神色尚可,唇角失了些血色,她又用了口脂。
  等自己妆容得体后,她才扶着宫人的手登上车辇,前往宣室殿。
  裴瑶回来后,早就不见人了,她郁闷地看着空空的寝殿,若云早就将榻上的被衾抱出去清洗了。
  人不在了,裴瑶就想着出宫找国师。
  她害怕自己有去无回,就领着不少御林军,浩浩荡荡地出宫,让天下人都知晓自己去见国师。
  凤辇到了国师府外,国师并没有出来迎接,裴瑶不放弃,自己走进府。
  百里沭依旧在钓鱼,穿着单薄的衣衫,裴瑶怕冷,手中还抱着暖手炉,踱步走到国师面前,道:国师。
  太后来了,臣有失远迎,您莫见怪。臣今日心情好,能回答您三个问题,都是实话。三个问题内,臣如果说了错话,将不得好死。百里沭唇角勾了笑,好整以暇地凝着面前胆颤心惊的小太后娘娘。
  裴瑶皱眉,你知道我会来?
  百里沭回答:这是您的第一个问题,太后娘娘想给自己谋后路,就来见臣。您相信臣说的那句,大汉江山危矣。
  裴瑶恼恨第一个问题就这么浪费了,她斟酌一番,细致问道:大汉江山还有多少时间。
  百日,荆州兵马已至湖阳不说,各地百姓效仿荆州揭竿而起,百日挺久的。百里沭晓得略有些诡异,唇角的笑意丝毫不减,这是您的第二个问题。
  裴瑶闭上嘴巴,百里沭能信吗?会不会和自己一样是个江湖骗子呢。
  沉默许久,百里沭的鱼竿动了,她没有动,裴瑶忍不住提醒:鱼咬钩了。
  百里沭依旧不动,反而提醒裴瑶:我要的鱼儿已经咬钩了,这条鱼便不要了。
  奇奇怪怪。裴瑶嘟哝一声,越神秘就代表越不可信,她不敢信,又不敢不信,思虑一番后才问她:谁问鼎江山?
  这个不能回答,会损及娘娘的寿命,娘娘的命数会不过十八哦。百里沭呵呵笑了两声。
  裴瑶嗤笑,我从来不信什么十八不十八岁的。
  我送娘娘一个问题,您当年出身的时候臣在裴府与老太傅下棋,臣说您是凤凰命格,是天命。老太傅很高兴,臣也告诉老太傅,您也是祸国的命格。老太傅不知所措,这时来了一女道士,三两句断定您不详,老太傅想杀了您。女道士却告诉他,您身上的血腥需在佛前洗净。百里沭认真地看着面前的裴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