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忠厚信义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8:58      字数:3203
  按照后世的计算方式,一成干股就是百分之十,半成干股就是百分之五。
  秦颂原本打算四家各占一成,但是种柏和李永奇却不同意,他们觉得四家占股里面必须要有一家保持占股数量比其他各家要多出一些,这样才能确保在商会里面有一个龙头。
  毫无疑问,创立商行的建议是秦颂提出来的,今后如何运作也要靠秦颂来指导,更需要依仗他身后的各种关系,所以这龙头老大的地位,必然落在秦家的头上。
  至于只分给吴家半成股份会不会让吴玠兄弟觉得不满,这根本不是问题。
  首先,吴家没有出人、出力、出钱,只是坐享其成,这种白来的好处,拿多了可是会烫手的。
  种家虽然衰败,但也不是随便可以欺负。
  李家虽然名望不足,但有三十名子弟加入复兴军,将来尚未可知。
  至于秦家,那就更不用说。如果不是为了交好秦家,吴家怎么可能将南郑城内最大的一座府邸让于秦家居住呢?
  其次,商行跟复兴军一样,只是草创,今后还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
  以兴荣商行现在的规模,就算是多一成的分红,一年到头也未必有几个钱,把吴家人拉进来更多的还是一种示好态度。
  如果商行以后成了令人眼红的吸金巨兽,半成的分红也是十分可观的收益。到那时,肯定还有其他家族要加入进来,目前约定的各家占股比例还会进行调整。
  除了敲定商行的名称和各家占股份额,秦颂还制订了一份详细的发展规划,分别列出了商行的经营范围:酒楼、商铺、药材、粮食、成衣、木材、家具、山货、杂项、果酒、铁器等等。
  秦颂最擅长的就是制订各种计划,虽然他以前没有从事过商业运作,但自古商场如战场,只要把军事管理的那一套理念代入到商业运作上来,再搞一些后世惯用的促销手段,还怕商行的未来没有钱赚?
  种柏和李永奇出身将门世家,对于秦颂这种凡事先做规划的行事方式非常认可。军事上讲究一个料敌于先和知己知彼,放到商业运作上,自然是筹划在前,谋定而后动。
  经过商议,商行成立七人理事会,其中秦颂的兄长秦铭担任会长,种柏和李永奇为副会长,其余四名理事分别从秦家、种家、李家和吴家派出。
  会长秦铭主要负责把握商会发展的方向和全盘,副会长种柏主要负责商会内部的人员调配和监督,副会长李永奇则负责商会的安全和内部保密等事务。
  秦家人丁不旺,理事的职位只能由秦颂兼领。以后秦颂若是随张浚前往临安,他可以提名一位理事,经过理事会同意后,便可以接替他的职位。
  种家推出的理事是种淩,兴荣商会名下的田产今后便由他负责打理。
  李家推出的理事是李永福,他是李家家主李永奇的堂弟,原来在族内便是负责管库和记账,兴荣商会的账目记录和核算等事,今后便由他负责。
  吴家也有资格推出一名理事,但因为商会还是初创,所以没有必要惊动吴玠兄弟,等商会有了一定规模之后,再告诉他们也不迟。
  理事会是兴荣商会的最高管理机构,所有成员的入选按理应该征求复兴军的意见,因为复兴军占据了六成干股,是名副其实的大东家。
  不过,复兴军是秦颂创立的,王世雄如今虽然是代统领,但正统领的位置依然还是秦颂。
  所以,只要秦颂认可了,也就不存在谁会站出来反对。
  说句见外的话,就算秦颂不带种家和李家合伙经营,拿着从天云寨带出来的黄金给秦家置办田产、商铺和庄园,复兴军上下也没有人会觉得他是在损公肥私。
  作为复兴军的创始人,若是没有秦颂缜密细致的谋划,大家哪里来的钱粮,哪里来的兵器,哪里来的落脚之处?
  秦颂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胸中有一张宏伟远大的蓝图。
  复兴军只要是在他的领导下发展壮大,将来必然会成长为跨越时代的超级力量,而有了这样一支超级力量的护卫,兴荣商行也必然会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垄断性商业联合体。
  如果不趁着兴荣商行初创的时候把各种责权和利益分配关系确定下来,等到它成长为商业帝国之时,就会沦为少数家族疯狂敛财的工具。
  秦颂将复兴军在兴荣商行所占的股权钉死在六成,其实就是一种公私合营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既能保证复兴军有充足的军费来源,又能调动私人家族参与经营的热情和动力。
  不论古今,一支正规的军队想打胜仗,若是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无异于痴人说梦!
  占山为王,聚啸山林那是草寇盗匪行径。
  煽动蛊惑民众造反,那是野心家别有企图。
  复兴军不是土贼流寇,秦颂更不是野心家,所以他往前走的每一步,都小心谨慎,深谋远虑。
  酒宴结束的时候,有关商行的相关事宜已经基本敲定,众人都很高兴,觉得有了一些盼头。
  秦家兄弟将种家和李家人送上马车,直到看着两家人离开走远,这才返身回到府中。
  秦铭将秦颂叫到自己的书房里面,有些担忧的问秦颂:“我不反对你把种家和李家带上一起经营,但这两家来头都不小,如今把仅剩的家底都搭了进来,你有把握让人家靠着商行的分红过上好日子吗?”
  秦颂一脸自信,安慰兄长说:“大兄莫为此事忧心,我以前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也知道想赚钱无非是讲究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我这段时日琢磨了一些可以快速获利的法子,正好运用在即将开张的酒楼、药铺、山货铺和铁器铺上,只要经营得法,肯定有得赚!”
  秦铭没有问弟弟如何琢磨出了这些法子,也没有问这些法子具体是什么,他提醒秦颂说:“南郑城内最大的酒楼是何县令的亲戚开办,何家在里面必然占股不少,你弄的这个酒楼最好不要跟望江楼抢生意,免得两家人以后不好相见。还有另外几间铺子,虽然不会与民争利,但却是从别的同行商家口中夺食,人家肯定要想办法挤兑于你,这些困难也要提前想到。”
  秦颂点点头,觉得兄长的提醒很有必要。“大兄睿智,明见秋毫。推选你做商会的会长,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
  秦铭摇头苦笑,没好气的说:“还不是为了帮你!我知道你心中从来没有忘记替秦家复仇,而复兴军便是你手中最锋利的那把长剑,兴荣商行则是剑鞘,我是你的兄长,自然要做那个替你背剑鞘的人啊!”
  秦颂感激的看着兄长,一切尽在不言中。
  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不外乎如此也。
  兄弟两人交心的时候,种家老族长和侄子种凌同乘一车,正对他叮嘱着一些事情。
  “你的身体虽然羸弱了些,但做事一向用心,所以我才推你出来担任理事。商会名下的田地和庄园虽然规模不大,却关乎三家人的吃饭问题,你定要用心操持,处事公道,莫让人小觑了咱种家子弟!”
  “大伯放心,侄儿虽然不肖,但时刻不敢忘记祖训族规,我们种家子弟做事,从来就是光明磊落,不搞阳奉阴违!”
  “嗯,你能如此想,我就放心了。想当初,老祖宗组建种家军时,见到有属下生病,就派八个儿子当中的一人专门照顾饮食和汤药,因此得到属下拼死效力。而这其中,便有你的爷爷。咱们种家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靠得便是忠厚二字!”
  “大伯,这些道理我都晓得。如今三哥带着族内能打仗的子弟加入了复兴军,我们在后方越是卖力,他们在前方得到的支持就越多。种家能否重振,关键还要看复兴军的发展,我虽然不能挽弓提刀,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尽一份力量。”
  另一条路上,李永奇和他的堂弟李永福以及贴身护卫穆云也在谈论着跟商会相关的话题。
  穆云有些不解的问李永奇:“将军,我一直没想明白,少将军乃天生将才,为何却甘愿带着李家最精锐的子弟投效复兴军。就算要报恩,也有别的方法啊!”
  李永奇淡淡的说道:“以后不要再称我为将军,以免引起别人误会。世辅已经到了顶门立户的年纪,做什么事有自己的章法,我不会轻易干涉他。这次他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投效复兴军,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为信义,二是心有怨愤啊!”
  当初,王世雄和李世辅在伏龙观内曾有约定,若是王世雄能把李家人从金军的监视下营救出来,李世辅就带人加入复兴军,王世雄实现了他的承诺,李世辅当然不能做背信之人。
  女真人可以出尔反尔,把说话当放屁,但李家人却不能这么做。做人若是没有了信义,还如何在这世上立足?
  至于李永奇说自己的儿子心中有怨愤,那也是人之常情。
  想当初,李家为了大宋跟党项人浴血厮杀多年,后来又跟金人打仗,富平之战后,朝廷对他们却是不管不问,还不如复兴军这样的民练有人情味。这样的遭遇,无论搁在谁家头上,也无法做到心平气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