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官场诀窍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8:58      字数:3157
  虽然知道将三千多劳力从留坝镇带走会得罪王似,但秦颂却不得不这么做。
  于公,他是张浚这条线上的人,不管王似本人态度如何,他都不可能跟王似走的太近。骑墙派在官场上不是没有,但能有好下场的却是不多。
  王似跟张浚注定不可能成为政治盟友,秦颂作为张浚的谋主,又怎么好跟王似套近乎?
  于私,兴荣商行刚刚铺开,正是用人之际,秦颂动了许多心思,才给自己攒了这点“家底”,总不能因为王似几句话,便拱手让出来吧?
  这三千多精壮劳力,虽然无法跟西军现役的士兵相比,但他们出身关陇,如今无家可归,只要李永奇出面稍加安抚,便是最好用的一股潜在力量。
  无论修路,还是运货、急递,都需要大量踏实卖力的壮劳力,而从军队中退役的士兵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些退役士兵服从性好,容易组织和管理,万一遇到危险的时候,拿起各种家伙便能进行防卫,把他们笼络在一起,绝对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李永奇在商会中主要负责运输和安全这两大块,起初他还觉得自己可能不重要,只是挂名而已,等他到了留坝镇上,站在三千多人面前时,瞬间便有了一股子热血和豪情。
  面前这三千多张面孔,看起来是多么的熟悉和亲切啊!
  他们虽然不再穿军衣,可当初就是他们奋起抵抗,让金国人哪怕是占领了陕西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这才为吴玠组织兵力在和尚原阻截金军继续南下赢得了片刻喘息时间。
  他们虽然曾经被俘虏了,但那时候当官的要么撤退,要么投降,总不能让这些普通的士兵去直面女真的铁骑和铁骨朵吧?
  李永奇当过俘虏,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所以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三千多人带出个名堂,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从此不再受别人的白眼!
  从留坝镇内出来,秦颂便给李永奇出了个主意,让他把这支队伍细分成四个大队,其中第一大队以后就专门负责修桥补路,第二大队以后负责运输货物,第三大队以后负责急递信件和消息,第四大队则负责整个商会的安全护卫。
  李永奇觉得秦颂这个设想挺好,但他反问秦颂这个组织到现在连个正规名号都没有,驻地也没有,各种工具、马车、牛车和驿马全都没有,怎么开张?总不能徒步走到金牛寨那边,然后徒手搬石头干活吧!
  秦颂对于李永奇这些问题或者说不满,逐一的进行了回答。
  首先,这个组织是有名号的,本来是要等酒楼和铁器铺开张之后,便在留坝镇成立“通达运社”,那时候铁器铺会提供充足的工具,包括一批载重量大的马车和牛车。
  其次,通达运社的驻地就在留坝镇,这是一开始秦颂就筹划好的事情,就算王似冒出来搅局,驻地也不会改变,只不过暂时将人带到金牛寨那边,断了王似的念想。
  最后,牛、驿马、驮马、骡子、毛驴这些大小牲口都会有的,只是要稍微等待一段时日。反正商会目前还没有大量运输的业务需求,所以也不必着急,等秦颂去了蜀中,把各项业务开拓出来,那时候就需要通达运输社发力了。
  李永奇听了秦颂这番解释,心头大定,向秦颂承诺说:“颂哥把这三千多人交给我来负责,你且放心,我一定管好他们,让他们老实做人,本分做事,不给你添乱!”
  秦颂颔首,语气郑重的说:“对于李将军的人品和能力,我自然是信得过的。这些曾经的降兵,都是我们的乡党和袍泽,他们遭了许多罪,身上还背负着一辈子难以洗刷的屈辱,如果不能把他们照顾好,就是咱们无能啊!”
  队伍经过褒城的时候,秦颂赶回南郑,跟家里人打个招呼,再把住在府中的陈琪接上,与李永奇率领的队伍汇合,向着定军山以西的金牛寨进发。
  秦颂和李永奇一行抵达金牛寨的时候,吴玠和王似也终于见面了。
  吴玠比曲端会做官,对王似表现的很是尊敬,一点架子都没有摆。
  王似见吴玠执礼甚躬,不像别的武将那么桀骜难驯,心里觉得舒服不少。
  他在大散关等候吴玠归营的这三天,也不是无事可做。
  刘子羽陪着他前往和尚原实地巡察,看着许多处山壁上遗留下来的已经变成暗红色的血迹,王似简直无法想象这里当初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惨烈搏杀。
  因为体会到了西路宋军的艰辛和危险,所以王似对于吴玠亲自去各个重要关隘检查巡视的做法表示理解,心里的不满也就减了不少。
  吴玠代表西军将士对于王似亲自来前线慰劳部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两位大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一切看起来都很和谐。
  在接风宴上,不等王似开口提及留坝镇上那五千士兵和三千多民壮,吴磷派出的信使“闯”了进来。
  “启禀大帅,吴统制昨日接到成都府赵知府的密信,言称成都府境内有不明身份之人正在蛊惑和煽动民众,需要大军前去弹压。吴统制接到密信后,立即率军出谷,直奔成都而去,临走之前特派属下前来告知!”
  吴玠听完后,面露不悦之色,训斥说:“简直胡闹,早就催他尽快率军南下,结果拖到现在!若是成都府那边出了问题,一定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王似听到两人的对话,眉头就皱了起来。
  作陪的刘子羽解围说道:“现在过去,也无大碍。赵知府在蜀中人脉宽广,影响很大,老百姓都听他的,轻易不会起来闹事。”
  王似想要开口说点什么,结果发现还是低头夹菜喝酒比较实在。
  还说什么?吴磷已经率军开拔了,难不成命令吴玠派人去把他追回来?且不说吴玠会不会同意,得罪了赵开这个地头蛇,以后怎么在蜀中立足?
  咦,不对,那个新建的镇子上不是还有三千多滞留的降兵嘛,这些人都是老卒,只做劳力多可惜啊。
  “吴帅,说起来也是巧了,我在经过武休关时,曾与小吴将军见过一面,真是令我印象深刻。小吴将军威武不凡,治军严谨有度,看来是深得你的真传。大宋能有你们兄弟这样的良将,真是天佑之幸啊!”
  文官说话,惯会绕山绕岭,王似开口就夸吴磷,谁也不知道他接下来会说什么。
  吴玠自谦说道:“大人谬赞啊!我们兄弟两个能在边陲之地建立寸尺之功,全靠朝廷的器重信任和上官支持,实在不敢居功自大。”
  别人不知道王似接下来说什么,吴玠这种睿智之人却大概猜到了,他故作不知,用冠冕堂皇的话语附和着王似。像上面这两句话自谦的话,就算被人传到临安去,也没有任何坏处,只有好处。
  王似于是接着说道:“我见小吴将军的那个地方,据说原来只是一个村落,短短数月间,竟然被建成了一座镇子。不知吴帅可知那些修建镇子的精壮劳力?”
  吴玠笑着点头说:“当然知道。这些精壮劳力是从南归的降兵中裁汰出来却又无家可归的一群,我已经让后勤军需官给他们支发了路费盘缠,这些人现在说来应该是归兴元府管辖,不知刘大人觉得对否?”
  刘子羽见吴玠把球踢了过来,心里苦笑不已,但也只能接招。这种时候,他也不能坐视吴玠跟王似起了冲突。
  “嗯,前几日我查看了户曹那边的民户档案,发现留坝镇那边已经将这三千多精壮男丁的个人档案全都送了过来,他们原本都是关陇子弟,如今有家不能归,所以只好挂靠在兴元府。”
  王似一脸严肃的问吴玠:“当初为何要将他们裁汰呢?我观这些男丁身健体壮,他们之前又在军中服役,为何不将他们纳入西军之中?”
  吴玠也郑重的向王似解释说:“此事当初由原宣抚处置使张大人的幕僚和副将负责,具体是如何分流整训我也不知内情,但听说滞留在山谷内的这三千多人全都填写了个人志愿表,明确表态不愿继续从军,估计这便是他们被裁汰的最大原因吧。”
  吴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王似也就不好再多问了,他总不能派人前去质问张浚吧。
  “刘知府,你能否出面,以兴元府的名义将这些青壮招进来作为府兵?他们不愿继续在前线作战,但未必不愿意做府兵,让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从事体力活,实在有些浪费啊!”
  面对王似的提议,刘子羽不好意思直接告诉他那些人是秦颂要的,就算张浚现在离开了川陕,但他也不能因为这事跟秦颂内讧啊。
  “嗯,大人如此关爱这些南归的降兵,令下官敬服,我这便派人给府中负责招募士兵的兵曹吏下令,让他去留坝镇办理此事。”
  刘子羽用上了官场拖字诀,等王似回到汉中之后,再来解决此事。
  只要不在人前直接反驳上官的面子,王似到时候知道了内情,肯定还得退让,因为他虽然是上官,但也不能直接插手兴元府的内部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