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捞着大鱼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8:59      字数:3312
  秦颂来到西郊的兵营,拿出一份名单递给吴磷,“老吴,就按照这上面所列名单和位置,派兵抓人吧!”
  吴磷毫不犹豫的点头,“抓人的时候,要不要抄家,或者借机砍几颗脑袋?”
  秦颂一脸淡然的说:“不用抄家,反正到时候少不了让他们拿钱消灾。开了抄家的口子,不仅容易败坏军纪,还会坏了咱们的名声。遇到那种殊死反抗的,安个通敌罪名,砍一些脖子硬的,正好震慑人心。”
  秦颂和吴磷交谈的时候,赵逵就站在他身侧旁听,他若不是亲眼所见,根本难以相信吴磷与秦颂的对话竟然如此简单直接,难道不该询问一下名单上所列的人是否有罪吗?
  赵逵却是不知,这份名单并非秦颂随便乱列,而是透过申钜和范明达两个内应传过来,然后又派了张琦、雷灿等得力手下带着人挨个调查核实之后,才最终确定的。
  就算这些人不在背后鼓动府学和几家书院的学生聚集闹事,秦颂也会想个别的由头,派兵去抓人。
  秦颂在成都呆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再耽搁下去,会影响后面几件大事。
  吴磷只留一千士兵守营,然后带着四千人兵分多路,一路入城去“保护”闹事的学生,一路前往华阳县内阎家抓人,一路前往新都县抓捕隐藏在赖家庄园内的曾经袭击过秦颂的那伙凶徒,还有一路则进入成都城内缉拿金国“奸细”。
  秦颂没有带队去抓人,这种粗活用不着他亲自出马,只需留在营内安心喝茶,等着吴磷收队归来即可。
  秦颂不回城,赵逵自然也不能走,他还想看看秦颂怎么审问人犯呢。
  兵营内各种物资齐全,主管后勤的军需官还是当初秦颂在武休关从一万多人当中筛选出来的,他知道秦颂喜欢喝清茶,还喜欢吃一些类似松籽之类的坚果,所以特意准备了茶水、点心和坚果送进来。
  秦颂看到赵逵身上衣服穿的单薄,而且布料也显陈旧,推测他的家境可能不怎么富裕,便对军需官附耳低声交待了几句。
  军需官出去后,秦颂招呼赵逵说:“时间还长,你先就着热茶吃些点心,暖和一下,咱们边吃边聊!”
  赵逵一大早就跑到知府衙门侧面那条僻静小巷内蹲守,此时又冷又饿,也顾不得矜持和客气,抓起盘子里的桃酥点心,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一口气吃掉两块桃酥,一碟子熏鹿肉,喝干两碗热茶,赵逵这才觉得浑身热乎起来,有了说话的力气。
  刚才出去的军需官又进来,左手拿着一件黑色的毛皮大氅,右手提着一双翻毛边的棉靴。
  秦颂对赵逵笑着说:“我看你身上穿得单薄,便让军需官给你拿了一件保暖的大氅和棉靴,你试一试大小吧,若是觉得不合身,还可以换。”
  赵逵急忙起身,客气说道:“无功不受禄,这毛皮大氅和毛靴实在太贵重,又是军资,请恕我不能接受!”
  军需官马上打圆场说:“这大氅和毛靴是吴将军特意为秦司马准备的,他现在将此转赠于你,并不违反军纪。”
  秦颂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大丈夫做事,需有气魄,不可做小儿女姿态!既然你还自认是老秦人,作为同乡,我送你礼物,何不大方收下?”
  赵逵见秦颂语气真诚,心中感动不已,于是从军需官手中接过了大氅和毛靴,然后当着秦颂的面试穿。
  这件黑色的毛皮大氅,价值不菲。
  因为,此物是用一整张的熊皮鞣制加工而成!
  秦岭和小陇山中多产虎豹熊罴,为了确保山中运输道路的安全,复兴军的士兵时常要对山道两侧的攻击性动物进行清除,所以常有成年黑熊和老虎被猎杀。
  这个时代,可不兴什么动物保护主义,要么是人把猛兽干掉,要么是猛兽吃人,想让人和动物和平相处,无异于痴人说梦。
  熊皮大氅是兴荣商会特意派人送到蜀中来的,秦颂觉得蜀中的天气没有那么冷,加之他一向以书生装扮示人,不喜欢把自己搞得像个暴发户一样,所以一直没有穿过。
  这种用整张熊皮制作的大氅,没有两百贯是买不到的,秦颂眼睛都不眨的送给赵逵,肯定是存了一些千金市骨的心思。
  以秦颂如今的实力和家底,就算想穿千金难买的貂裘,也不算什么难事,但想要招揽一些真正有本事、有操守的人才,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宋朝的读书人,傲娇着呢!
  秦颂和赵逵在军营内聊天,从中午一直聊到傍晚,期间还一起吃了一顿饭,直到太阳落山时,才听到大队人马归营弄出来的动静。
  秦颂站在营门附近迎接,看到吴磷的战袍上面染了血。
  “直娘贼,今天可算是杀痛快了!”吴磷骑马来到秦颂面前,一个翻身下马,然后大声说道:“你今天没跟着去,可是没见到杀人的场面!”
  秦颂心里咯噔一下,担心吴磷把该留的活口也给杀了。“杀了很多人吗?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了?”
  吴磷将战马的缰绳交给身后的随从,然后与秦颂并身往中军大帐走去。“这次阴差阳错之下,算是逮到大鱼了!”
  秦颂觉得有些意外,问吴磷:“难不成还真抓到了金国奸细?”
  吴磷回答说:“金国奸细没有,不过大理国的奸细却是证据确凿!”
  秦颂停下脚步,有些诧异的看着吴磷,然后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我艹,这都能被你碰到?”
  吴磷仰天大笑,得意的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有了这大理国的奸细打底,本将就不用为今日出兵找理由和借口啦!”
  吴磷入帐,秦颂从他口中得知了整个行动的过程,这才知晓若非吴磷亲自带队,这次前去抓人的部队恐怕会遭受到很大损失。
  原来,位于大宋西南的大理国这些年一直不曾停止对蜀中的渗透,他们扶持一些宋人在蜀中兴旺发达,然后以各种生意往来作为掩饰,明着暗里为大理国提供各种情报,关键时候甚至拉拢一些官员,影响大宋对大理的外交政策。
  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因为大宋也做着同样的事情。无论是在金国、西夏还是在大理、吐蕃,大宋暗中收买的细作也不少,靠着这些人,大宋才能获取各种消息,了解敌国或者邻国的内部动向,然后制订相应的军政和外交策略。
  但是,知道彼此暗中存在是一回事,被抓了现形却是另外一回事!
  秦颂觉得事情有些麻烦,因为若是对外宣布大理国的奸细,对于吴磷而言是一件功劳,但对于成都知府赵开而言,则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老吴,抓到大理奸细的事情,外面人知道吗?”
  “就我和动手的兄弟知道,奸细和相关证物都被我弄回来了!”
  “干得漂亮!这事不好公开啊,不然会影响到赵大人。”
  “本将有那么笨吗?这事就算你不提醒,我心里也拿着分寸呢!”
  “为了防止久拖生变,我看还是连夜审讯吧!”
  “行啊,反正你是随军长史,这些收尾的事情,你看着办。”
  秦颂于是连夜布置,将吴磷抓回来的人分成三拨,其中参与了当初青神夜袭的这伙人,直接送到犀浦镇上去体验地下棺材禁闭之刑,躲在幕后捣蛋添乱的十几个赌场老板则关在营里暂不问话,唯独从阎家找出来的金国奸细,成了秦颂夜审的主要目标。
  秦颂坐在阎承望的面前,看着这个面容矍铄,气度不凡的老头,心想大理国还真是会选人,挑了这么一个看似无害的宋人作为潜伏在蜀中的细作头领,大宋的官府还真是难以察觉。
  秦颂在观察阎承望的时候,老家伙也同样在观察着他。
  就是面前这个年不及弱冠的青年,把一切都布置的严丝合缝,不动声色间,完成了一次反攻或者说是逆袭。如今成都府内,除了王似、卢法原和赵开之外,还有谁能摆脱得了他的控制?
  “阎老,说实话,当吴将军告诉我从你家庄园内搜出了大理奸细时,我是挺意外的。你们一群人暗中串联,跟成都官府对着干,企图阻挠福彩发行事宜,这个我早就知道了。之所以迟迟不曾对你们动手,无非就是想弄清楚到底有多少人,然后把网撒的大一些,收网的时候也能多一些收获。”
  秦颂慢条斯理的说着话,仿佛是在跟阎承望谈心一般,言语之中没有半分的侮辱或者恐吓。
  阎承望叹息一声,开口说道:“这次是我大意了!如今你们证据确凿,我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不知秦长史准备如何处置老汉,如何处置老汉的家人?”
  秦颂摇摇头,问阎承望:“做奸细的,不该是低调行事吗?你这次为何要掺合到反对福彩之事中来,而且还成了牵头之人?你如果能把我这两个问题回答好了,我不介意放你们阎家人一马。”
  阎承望知道自己没得选择,如果此时不如实回答秦颂的问题,估计秦颂翻脸之后,就不是说话不好听那么简单,恐怕还会动用一些刑讯逼供的手段。
  “一开始,我是不打算掺合此事的。前不久,大理那边传来密信,指示我要想办法尽力阻止蜀中的福彩发行之事。秦长史智谋过人,应该能想明白大理那边阻扰大宋这边发售福彩的原因吧?”
  秦颂颔首,感慨说道:“看来金国人已经跟大理国暗中勾搭上了,大理那边阻扰此事,无非就是不想让西南这边军费充足,对其边境造成威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