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危险显露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1      字数:3159
  张浚来到当阳时,带了三千老兵,后来曲端又帮他在当阳附近招募了三千新兵,一直在不停的操练当中。
  秦颂从金州带过来了四千土兵,加上当阳城内六千士兵,正好是一万人。
  赵开让颜奉亲自负责押运,给张浚送来了一万套冬衣和鞋袜,恰能满足部队现在的需求。
  刘锜心里在想,这次是巧合,还是秦颂事先就给赵开打好了招呼,让他就按一万套进行准备?
  真是越想越觉得可怕啊……
  实际上,这次倒是刘锜想多了,秦颂还真没有跟赵开提前打什么招呼,完全是赵开按照推测给张浚送来一万套过冬所需的棉衣、鞋袜。
  赵开是知道张浚当初从汉中带走的士兵人数的,就算再加上秦颂带过来土兵,一万套也足够了。他没有计算曲端在当阳附近后来招募的三千新兵。
  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赵开今年通过一些新的理财手段,在蜀中又多积攒了一些收入,偶尔给张浚支援一些,并不算困难。
  若非这次商队携带货品的总重量有限,赵开还想给张浚提供一万套被褥和其他的军需物资。
  赵开现在已经深刻体会到了秦颂关有理财的一些见解,他觉得只有把赚来的钱都花出去,让财富滚动投资起来,才会产生新的更多的财富。
  这次采购冬衣,成都郊外的两家织布作坊得了订单,一下子摆脱了亏损,不仅从困境中走出来,而且还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机会。
  这两家作坊能从赵开手中赚走的钱,不过是府库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因为这笔钱流动了起来,不仅两家作坊里面的上百人有了饭吃,而且以后还能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
  战争虽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战后的各种重建却也是巨大的机遇,虽然这有些残酷,但对于做事的人而言,确实就是这样。
  赵开已经派人前往金州联络王彦,向王彦提出支持金州重建的一揽子计划或者建议。
  成都府现在有闲钱,有很多找不到事情做的劳力,金州有金矿和市场,如果能把成都的财富转移一些到金州,成都的投资人获益,金州也能快速从战后的凋敝萧条恢复过来,这就是双赢。
  黎州的情形,便是很好的成例。
  秦颂从成都带走了一百万贯,这些钱是他从成都当地的豪绅富户的身上硬生生的刮下来的,但回头从黎州赶来采购的人又将这些钱大部分送到了成都的商家手中,而这些赚了钱的商铺老板又会悄悄的到赌档里面豪赌,然后将钱送给被秦颂整治过的那些人手中,或者是送到福彩销售中心……
  似乎,这些钱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地。
  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显然不是这样!
  黎州前来采购的人,全都带着大车小车的商品和物资回去,他们拿钱买了足够价值的东西,所以对于黎州而言,一百万贯的财富并没有消失。
  非但财富没有消失,其实还增加了。
  因为这些物资到了黎州的市场上,出售的价格肯定比在成都进货时高出一些,这样财富就实现了增加。
  反过来再看成都这些曾被秦颂收拾过的豪绅,他们为了保命送出去的钱又回来了,然后被他们藏在地窖里面,因为他们担心再一次遭受搜刮。
  这些钱,成了死钱,缺粮的时候不能当饭吃,天冷的时候不能当柴烧。
  所以,如何想办法把藏在地窖里面的那些黄金、白银和绳子已经腐朽的铜钱全都弄出来,这才是赵开现在理财的目标。
  颜奉当夜在玉泉山下与刘锜进行物资交接之后,第二天带着队伍继续往长寿方向赶路。
  从当阳到长林的这段路,商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但是在靠近长寿的时候,一些形迹可疑的人从后面赶了上来,这让颜奉的心里突突的直跳。
  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来路?
  难道他们还想动手截下商队的货物?
  正当颜奉担心的时候,从长寿方向来了一队士兵,拦住了颜奉一行的去路。
  “我们接到消息,最近有一伙携带违禁物品的可疑之人会从长寿经过,为了保证长寿安全,我们要对你们携带的货物进行检查!”
  颜奉拿出成都转运使司开具的信函证明,又悄悄的塞给带队头目一锭银子,希望可以通融,结果银子被人收下了,但检查还得执行。
  原本封装的整整齐齐的货物,被士兵们粗鲁的拆开,在道路两旁摆的到处都是,商人们有苦难言,只能哭丧着脸站在一旁不停的向检查的士兵说好话。
  “哎呦,兵爷你下手轻一点啊!这些可是上等的蜀锦,如果划伤了缎面,就卖不出去了!”
  “这里面装的是药材啊,不是违禁的物品,您手下留情啊!”
  这么一番折腾,足足耽误了颜奉率领的这个商队半天的时间,好在这些士兵在检查之后倒是没有再生事端,拿着好处回去复命了。
  距离商队不远处的一处新开的茶棚里面,有几个挑夫打扮的汉子凑在一起,低头默默的喝着廉价的粗梗大叶子茶。
  “前面传过来消息,这个商队里面并没有那个人。”
  “咦,难道情报有误?”
  “不是说这个商队跟那人有些瓜葛吗?”
  “可能是他先摆出来试探我们的障眼法吧。上面说了,此人足智多谋,行事非常谨慎。”
  “既然没有那人,咱们就继续在这附近守候吧。”
  “去告诉前后的兄弟,注意隐匿行踪,千万不可暴露!”
  商队将货物重新封装好,然后趁着天色未晚,抓紧时间向着渡口方向赶过去。
  这处渡口是半年前新修的,主要就是为从夷陵方向走陆路过来的商队服务。
  以前,湖湘民乱没有爆发前,长江航道通行无阻,长寿附近根本没有这样的码头。
  颜奉却是不知道,这次他和几个蜀商在鬼门关附近转了一圈。
  就因为他带着商队在玉泉山下面停留了一晚,结果引起了刘豫派过来的大批刺客的注意,误以为秦颂混进了商队,想要借着商队的掩护前往临安。
  这些刺客,全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冷血高手,他们潜入进来时,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只要发现秦颂,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将他当场格杀。
  然而,刺客们的行动还是比秦颂晚了许多,因为秦颂在刘豫派出的使者还没有见到杨幺之前,就已经悄然出发!
  当颜奉抵达长寿码头时,秦颂已经带着两个书童住进了大宋皇家最负盛名的宫观——洞霄宫。
  洞霄宫位于余杭附近的大涤山中峰下大涤洞旁,又称大涤洞天,天柱观。大涤山的主峰为白鹿山,相传很早以前,有一道士在此修行得道,骑着白鹿升天,因而得名。
  按照北宋旧制,在京曰内祠,“以前宰执留京师,及见任使相充使,次充提举,下此提点、主管、判官、都监,各有分职。元丰再定官制,縁祖宗所设不废,居是位者,食有奉,衣有绫绢罗绵,傔有餐钱,相循为佚老优贤之典焉。”
  洞霄宫自北宋熙宁初就设有提举,靖康变乱之后,宋廷南渡,将洞霄宫改设为宫廷内祠,“崇其体貌,以提举受祠禄,岁有其人”。
  如今,朝廷把去位的宰辅大臣安排为洞霄宫提举。著名的抗金派宰相李纲,就被朝廷加封为洞霄宫提举,算是朝廷卸磨之后给的一点补偿。
  秦颂先不入临安,却住进距离临安以西三十多里外的洞霄宫内,又是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
  此地,正是薛式向他建议的。
  洞霄宫作为皇家宫观,防守自然十分严密,秦颂若非有薛式在前面为他引路,想要住进洞霄宫根本没有可能。
  薛式是什么人?他是道家南宗的第三代传人,洞霄宫里面的道士,见到他这位真正的高人时,也得客气礼敬,将他当成活神仙一样供起来!
  保护秦颂的一百多名手下,如今全都住进了山外的村庄和镇子中,没有秦颂的命令,他们会一直潜伏下去。
  此时的秦颂,完全就是游学书生的打扮,而且还将外貌进行了一些改变,就算是跟他熟识的人,如果不是面对面站着,恐怕都认不出来。
  除了王世雄、大毛和小炎三人,这世上再无别人知道秦颂跟薛式有关系。
  秦颂住进洞霄宫后,游行大发,领着两个书童,将这附近的美景仔细的游览一遍。
  洞霄宫四面环山,有狮象守门、灵凤还巢、天柱壁立、大涤尘心等景观;又有大涤洞、栖真洞、归云洞等深浅莫测的道家洞天;还有翠峰丹泉、古桥修竹这样清幽的好去处,因此历来都是文人骚客停留驻足的一处景点。
  用一句诗文来形容,便是“烟岭连高迹,松风隔太虚”。
  秦颂在游览的时候,便亲眼见到了李白和苏轼两位大文豪留下的墨宝。
  三人走进一座无人的竹亭,大毛忍不住问秦颂:“先生,一路上经常听到有人提起你做的诗词,如今到了这里,何不题字留诗?”
  不等秦颂回答,二毛便瞪着他说:“长点脑子啊,先生为何要住进洞霄宫?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