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轮流培养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3      字数:3153
  二月的临安,寒意渐消,杨柳泛出绿芽,露出复苏的景象。
  一大早,杨沂中就带着人赶往北门外的驿站,在这里伸长了脖子等候着。
  前一天,他便向赵构告了假,说是失散多年的祖母明天抵达临安,因此特意请几日假,前去迎接和陪伴。
  赵构听说之后,也很高兴,不仅批准了杨沂中五天假期,而且还许诺到时候专门派人到杨家宣旨,提高杨家祖母的诰命夫人的品级,以此告慰杨沂中的祖父和父亲在守卫山西时的慷慨牺牲。
  从驿站附近来往的商队和车马很多,杨沂中只看从远处过来的,等啊等,到了中午时分,只见一支人数颇为庞大的队伍缓缓靠近,打头的旗帜显示这是朝廷钦差所在的车队。
  杨沂中已经提前收到消息,知道他的祖母是和秦家人一起跟随在御史中丞沈与求的队伍后面同行,此时看到沈中丞的钦差仪仗,顿时大喜过望,急忙迎了上去。
  先与沈与求打个照面,客套寒暄几句。这是官场规矩,不能坏了。
  “沈中丞此去西北,倏忽间便是半年,一路劳顿,为国为君,令杨某好生敬仰佩服!”
  “杨将军不必客气,令祖母便在后方,你快去与他相认吧!”
  “今日不耽误中丞回朝交差,回头我在中瓦子摆酒答谢,还请赏光!”
  “好!”
  杨沂中平时比较会做人,又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武将统领,沈与求也要给几分面子,轻易不会开罪。
  沈与求带着队伍径直前往北城门,杨沂中来到了后方停在路边的一辆宽大豪华的马车跟前,因为激动,一时之间竟然不敢掀起车帘。
  他怕掀开帘子后,看到的不是自己梦里无数次依偎在膝下的祖母,而是别的一张脸。
  正在这时,一只白皙的玉手从里面探了出来,将车帘卷起。
  杨沂中愣了一下,待到看清车内的情形时,终于忍不住一个虎扑,将正欲下车的祖母紧紧的抱在怀里。
  卷车帘的手,自然是一路照顾杨刘氏的玉娘伸出来的。
  杨沂中虽然没有想到车里有两个人,但目光并未在玉娘身上停留,以他的头脑,只是一眼就能猜出年轻美貌女子的身份。
  这是秦家的车队,他的祖母一直住在秦家,就连这次祖母到达临安的准确时间还是秦颂通知他的。
  “奶奶,我是存中啊,你还认得我不?”
  杨刘氏被孙子拥在怀里,有些透不过气,笑着骂道:“你个兔崽子,奶奶从小把你拉扯大的,这才过了几年,咋能不认识!”
  杨沂中在城外接到了祖母,然后亲自骑着战马在前面开路,秦家的车队跟在后面,一路浩浩荡荡的进城。
  按照杨刘氏的要求,先去秦颂住的地方,与秦家小子见面,祖孙感谢过秦颂之后,才会随孙子前往杨府。
  来到秦颂居住的小院门前,玉娘搀扶着杨刘氏从马车中下来,看到秦颂在临安竟然住的如此简陋,杨刘氏顿时皱起了眉头。
  “以颂哥儿立下的功劳,官家怎么还让他住在这种平民百姓的院字?”
  看着祖母犀利的眼神,杨沂中心里有些想笑,这才是他熟悉的感觉啊!
  “奶奶,官家已经在靠近大内皇宫的凤凰山脚下赐了辅仁一大块地皮,许他修建宅邸,等建好之后,可是这临安城内一等一的豪府!”
  “哦,这就好,官家还不算糊涂。”
  祖孙两人正在门口说话,穿着居家常服的秦颂带着两个书童迎了出来。
  “哈哈,杨兄终于见到老夫人啦!我这院子有点小,还进去坐吗?”
  杨刘氏有些不喜,责怪秦颂说:“颂哥儿,你这是官升脾气涨啊,老婆子是那种嫌贫爱富的人吗?更何况,你家还会缺钱?”
  秦颂纯粹是开玩笑活跃气氛,他冲杨刘氏躬身行礼,笑嘻嘻的说:“老夫人,一年不见,您老的身体还是这么健朗,脸上的气色更好了!现在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孙子,肯定能活到一百岁外头去!”
  “哈哈……就你小子会说话!”杨刘氏不用玉娘搀扶,迈着步子走进了秦颂所住的院子。
  杨沂中紧随其后,两个书童跟进去负责端茶倒水。
  秦颂没有马上进去,而是看着低头露出羞怯神色的温玉娘,轻轻摇头,然后说道:“这一路上,辛苦你照顾杨家祖母了。”
  玉娘向秦颂行个福礼,低头小声说:“不辛苦,都是玉娘该做的。家主临来时专门叮嘱过,让我今后负责公子的饮食起居,若是照顾不好你,要拿我是问。”
  温玉娘是秦颂当初在成都时顺手从青楼里面赎回来的,两千贯的赎身钱,对于当时随便就能从那些赌档老板身上榨出两百多万贯的秦颂而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事后,秦颂要去黎州,便派人将温玉娘送回汉中,本来是想帮兄长纳一房小妾,结果秦铭是真正的君子,不夺兄弟所好,不仅让温玉娘与秦月以姐妹相称,等秦颂到了临安之后,又将温玉娘给送了过来。
  此时的温玉娘,正值豆蔻年华,容貌和身材褪去了几分青涩,看起来更加柔媚动人,就算是站在如同仙子下凡的陈钰身旁,也不遑多让。
  自己撩过的妹子,显然是没人再敢接盘,只能是监守自盗了。
  秦颂心中如此想着,然后笑着对玉娘说:“大兄那是吓唬你呢,既然来了临安,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吧,正好我也缺一名知情识趣的侍女。”
  这是一个吴玠送美女给岳飞大家听说了都觉得很正常的时代!
  这是万恶的封建社会,有权有势的男人,可以在大宅院的每一个房间内都养上一个美貌侍妾!
  温玉娘的到来,也算是替秦颂澄清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说法。
  至少,以后没有人会怀疑年轻俊朗的秦翰林不好女色而喜欢男色,毕竟整个院子里没有一个女人,然后侍候秦颂的又是两个男童,在娈童成风的时代,确实容易让人往不好的方面进行联想。
  以温玉娘的容貌和气质,跟随在秦颂身边后,可以让所有的谣言彻底消失。
  哥不是性取向有问题,而是看不上庸脂俗粉而已!
  种家、李家安排来临安跟着秦颂锻炼的年轻人纷纷上前向秦颂行礼,自报名姓。
  “种家晚辈彦明,见过秦翰林!”
  “李家晚辈恒谕,见过秦翰林!”
  秦颂虽然年轻,但跟李世辅和种洌称兄道弟,这两家派来的都是后生晚辈,所以见到秦颂后需执晚辈礼。
  秦颂一一回礼,然后询问了几人的学业进度和擅长事项,接着对大家说道:“你们来了,我就算有了帮手,今后可以放心把一些事情交给你们去做。现在我居住的院子比较小,官家赐了一块地,正在筹建新宅,到时候就有足够的地方供大伙居住。现在,只能委屈你们住在附近的客栈,回头我在南瓦子摆酒,为大家接风!”
  几人向秦颂告辞,被秦颂的手下领着前往附近已经包下来的客栈内安顿。
  有几个复兴军的老面孔,最后来到秦颂的面前,他们看起来很激动,但没有称呼秦颂“大统领”,只是含糊的说道:“王头安排我们过来接替这边的兄弟们。”
  秦颂颔首,表示已经收到王世雄的书信。“临安这边的情况很复杂,你们抓紧时间适应,不懂的地方多问问张琦和雷灿他们几个。”
  从山中派人前来轮换跟随秦颂身边一年多的这一百多名心腹,这是秦颂向王世雄提出的要求,并非王世雄擅自做出的安排。
  出于对身边人的发展前途考虑,秦颂不会将张琦、雷灿、常余庆这些能干的手下全部绑在身边,而是会采取轮换的方式,分批次的带过来,送回去,在流动中完成他对复兴军中层骨干的培训和掌控。
  秦颂就是一座移动的人型军校,凡是跟在他身边的人,都会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还会接触到山中那些兄弟一辈子难以接触的重大事件或者说是场面。
  复兴军需要不停的成长,而中层骨干便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秦颂采取这种轮换制来培养自己人,也是受条件限制,无奈之下的变通之举。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可是他提出来的,对于身边人最好的锻炼,自然是安排各种具体的事务,然后指导他们如何去完成,在潜移默化之间,主将提高能力。
  当然了,秦颂也不会每次都是彻底的进行轮换,而是留下一些老人作为核心,然后负责带新来的手下,等新来的这批成长进步到可堪大任后,再将老骨干送回去适应和接受复兴军那边的变化。
  以此类推,逐次有序的进行轮换,最终实现将所有中层骨干都亲自培养一遍的目标。
  后世的那支伟大部队,在战略转移途中,一边躲避和抵抗敌人的围追堵截,一边发动民众壮大队伍,一边开展内部思想整顿,一边开展主义路线的宣传,可谓是开创了流动建军和培养人才的非常模式。
  事实证明,越是在这种困难艰辛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是忠诚可靠,也越能在关键时刻顶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