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人陈钰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3      字数:3187
  苏向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能感受到李长顺对他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能感受到这位言语不多的统领对他的防备之心。
  正因为如此,苏向反而安心的在伏虎寨落下脚跟,不提离开的事情。
  从十八岁开始出门游历,已经在外漂泊了十年的苏向,进过许多山寨,见过许多称王称霸的头目,唯独没有见过复兴军这样比正规军队还要严整的组织或者说是团伙。
  复兴军在秦州做的事情,实在令苏向好奇。他很想弄清楚这些动作背后隐藏的深意,所以特意在德顺军停留了几个月,摸清楚当地的状况,然后进入大陇山,凭借远超常人的观察能力,找到了复兴军落脚的地点。
  苏向不会想到,就是因为这份好奇,他的命运从此将会与复兴军牢牢的绑在一起,甚至直到生命的尽头。
  不说山中的事情,却说已经嫁进秦家的还没有跟秦颂圆房的小夫人陈钰。
  夫人,是对一定级别的官员配偶的尊称,与年龄无关。
  秦家的大夫人是家主秦铭的原配妻子杜氏,小夫人便是秦翰林的妻子陈氏。
  秦颂当初被人称为秦家二公子,按理说,陈钰过门之后该被称为二夫人,但实际上却不能这么称呼。
  吴玠和吴磷是亲兄弟,被西北的百姓亲切的称为“大吴将军”和“小吴将军”,他们是同辈,但用“大”和“小”来进行区分,这里的大与小,自然仅指年龄。
  如果称呼陈钰为秦家二夫人,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一开始秦家就把称呼定好,用大和小来进行区分。
  这跟后世那种低俗的“大老婆”和“小老婆”的叫法完全不同,华夏自古以来便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有资格被称为“夫人”者,必定是官员的原配正妻,不可能出现一个官员同时拥有两位夫人的情形。
  秦家有三男,但因为秦至是庶出,所以不具备法定继承权,以后就算他娶妻,也没有资格跟大夫人杜氏和小夫人陈氏同列。
  除非,秦至入仕为官,给他的妻子挣一副诰命回来。那时候,他的妻子也就有资格被人称为秦夫人。
  这些礼法看似繁琐,但既然能够一直延续下来,那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古代,人们形容社会坏的不能再坏,会用“礼崩乐坏”这个词语,可见“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礼”,代表着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一套秩序,所以才有“礼不可废”的说法。
  对于社会或者国家而言,再坏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好的多。
  这一点,那些被伪齐和金国人占领和统治过的宋人,对此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
  秦家的小夫人进门时间还不长,但跟秦家熟悉交好的已经感受到了这位小夫人的厉害和强势!
  陈钰被接到南郑的第二天,家主秦铭便将家中所有人召集到一起,然后当众宣布府中的钱财收支,今后由陈钰管理和负责。
  不管是大家族,还是小户人家,家族内部的财权都是第一重要的权力。
  秦铭如此安排,自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他与秦颂的兄弟感情没有任何问题,但秦家的规模不断扩大,专门为秦家服务的各种人员会越来越多,钱财开支的数目也越来越大,如果还是让妻子杜氏一把抓,不仅会累到她,而且会造成家族内部的不团结。
  所以,他特意跟杜氏交心,征得杜氏的同意,然后将府内的事权和财权进行分割,今后杜氏主要负责管人管事,陈钰则主要负责管理钱财。
  对于家主这样的安排,陈钰也没有推辞和拒绝,而是大大方方的接了过来,然后参照陈家管理族内钱财的一些做法,再加入她自己的一些思考,很快就把秦府钱财管理重新梳理了一遍。
  首先,陈钰征得家主、长嫂、秦月和秦至的同意,今后府内的开支实行预算制度,在每个月底的时候,既盘点清理本月的入超情况,同时将下一个月的各方面的开销列出清单,然后做好预算,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开支。
  这一招,还是秦颂当初住在青神陈家庄修养的时候,无意间与陈琪、陈钰姐妹俩聊天时提出来的设想。
  家庭内部开支实行预算制,听起来有点小题大做,但对于控制支出,合理用钱其实很有效果。
  秦府如今有八十多口人,光是负责安全警戒和出行护卫的“家丁”就有五十人。
  这些家丁,真实的身份自然是复兴军中经过考验的老兵,秦家并不需要为他们发薪水,但他们的开支并不小,因为只要派他们出去办事,就得给他们准备好盘缠,至于日常的吃穿用度,更不用说。
  作为合格的家族财务管理者,不能因为心情好坏来给下面的人开支用度。
  今天心情好,就大手大脚,随便奖赏钱财好处。
  明天心情差,就捂紧钱袋,看谁都像吃里扒外。
  这么搞,不仅让下面的人无所适从,而且会搞坏内部的风气和团结。
  除了在府内实行预算开支,陈钰还请秦铭从兴荣商行找来两个精通账目的管事,今后专门负责记账,秦家给他们开月钱。
  两个管事,一个专门负责记录进项和钱财入库,另外一个则专门负责记录支出,各记各的账,平时不得私下里碰头,所有的账目都要经过陈钰的审核,再由秦铭在上面签字之后,才可以封装合册。
  这样的规矩,在限制两个账房的同时,对于陈钰自己也是一种约束。
  对于陈钰这种做法,秦铭完全同意和支持。
  收支两条线是避免账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挪用钱财的有效手段,兴荣商行从组建之初,便是这样记账的,效果有目共睹,合伙的几家从来没有因为账目方面出现问题而闹别扭。
  亲兄弟,明算账。
  兄弟之间明算账不是为了斤斤计较,而是防止兄弟各自手下的人做出一些离间兄弟感情的事情!
  按理说,陈钰弄出预算开支和收支分账两条规矩,已经能够满足目前秦府的需要,但陈钰受秦颂的影响太深,做事总喜欢往前面看,走一步至少要超前看三步,所以她对秦家的财务改革并未止步于此。
  三泉姚家跟秦家在生意上有密切往来,过年的时候派人送来了几车节礼,其中有一些属于高档酒水和山货,还有一些则是奇珍异宝,价格难以估算。
  这其中大部分的酒水和山货,被秦铭分送给了虞家、何家、种家和李家,小部分留下来自己使用。
  至于那几件贵重的珊瑚树、象牙杯、白玉观音和鎏金香炉,姚家前来送礼的人并未明言价格,秦家人只知道礼物贵重,然后送进库房,再在账目上面记录下来,就算完事。
  这些奢侈的礼品,虽然价值不菲,但秦家人并不喜欢炫耀和把玩,有种明珠蒙尘的感觉。
  陈钰过来后,在清点库房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情况,觉得只是入库时做个记录,处置的有些草率。
  有道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不弄清楚姚家送来的这些礼品价值,以后在处理跟姚家生意上相关的事情时,岂不是要出洋相?
  陈钰将自己的考虑说给秦铭和杜氏听,夫妻俩听完后也觉得陈钰考虑的更长远和周到一些,便问陈钰有何打算和安排,陈钰回答说:“首先,要请懂行的人来,把内库里面那些贵重的礼物进行估价,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安排人前往成都,把府中用不到的贵重礼品变现,再将得来的钱款投入到赚钱的生意上去。”
  “这些贵重的礼品看着虽好,但不实用,如果锁在仓库里面,那就更不能发挥作用。颂哥在临安,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咱们想办法多给他送一些保值的盐引、茶引和钱引,他的手头也能宽松一些。”
  秦颂是秦家的顶梁柱,陈钰为秦颂着想,就是在为秦家着想,秦铭夫妇自然不会反对。
  将仓库内的冗余财货尽量变现,这是陈钰来到秦家后做的一件大事,但与她现在正在操办的事情相比,还不算什么。
  陈钰最近在忙什么呢?
  她在忙着对秦家的全部资产进行重新的评估和核算,这可是非常敏感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容易招惹是非,甚至引起秦家内部的分裂。
  就算陈钰是秦颂的正妻,在秦家的地位与秦颂和杜氏不相上下,但毕竟她姓陈,不姓秦,敢嫁进来便如此大刀阔斧的抓财权,吃相是不是太难看了一些?
  秦家的全部资产是秦家的核心秘密,除了秦铭和秦颂,别人最好连打听的心思都不要有,陈钰现在迫不及待的要查清楚秦家的财富数量,是谁给了她这样的胆子?
  这事,还真不怪陈钰,要怪就怪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秦颂。是他专门写信回来,让兄长秦铭支持陈钰这么干的,至于理由,则是秦颂不希望秦家向着传统的门阀世家模式发展,他要控制秦家的私有财产总量。
  富可敌国听着固然牛逼,但财富是有重量的,拥有太多的财富,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并非幸福的事情,而是走向消亡的前兆。
  真正能够让一个家族延续下去的,是良好的家风、家训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