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拖待变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4      字数:3237
  孔彦舟并不知道秦颂来了真州,而且琢磨了好几种要把他彻底弄死的计策。
  秦颂并不想引起孔彦舟的警惕,到了真州之后便立即下令,将整个真州城从内封闭,防止人员进出,这样可以防止走漏消息,也可以防止谣言扩散。
  已经到了长江边上,孔彦舟觉得是时候跟韩世忠摊牌,于是派了一个胆大的手下,许以重利,让他举着白旗,前往韩世忠的军中进行谈判。
  举白旗不是要投降的意思,而是暂时停战,进行对话的意思。
  韩世忠很有气度,没有在这些小细节方面跟孔彦舟磨叽,直接接见了孔彦舟派来的谈判使者。
  “韩将军亲率大军一路护送,免去了道路之中的许多麻烦,我家大帅今日特派小的前来拜谢!”
  “嘿,护送?”韩世忠被这使者的话逗得冷笑。“少扯这些冠冕堂皇的屁话,是不是护送,大家心里都有数!说吧,孔彦舟派你来我营内,到底有何图谋?”
  “孔帅认为,韩将军爱民若子,断然不会看到与我军同行的五万多滁州百姓惨遭屠戮。只要将军派人去劝服真州官员和百姓,让他们准备好可供吾军离开的舟船,孔帅就会释放这些百姓,从此再不敢来淮南东路与韩将军为敌!”
  “哈哈……真是笑话!本将的职责只是负责淮南东路的防御作战,真州官员和百姓并不在我的管辖之内,孔彦舟让我去劝服真州官员和百姓,我拿什么劝?如果他们要据城死守,难道我还要劝他们开门揖盗吗?”
  韩世忠指着孔军使者的鼻子大骂,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谈判破裂造成的结果。
  与人谈判,尤其是与敌人谈判,便是如此。
  就算韩世忠的心里特别想要救下被孔彦舟胁迫的五万多民众,但此刻也不能露怯,更不能直言不讳的说出来。
  在没有逼出敌人的谈判底线之前,先暴露己方的底线,是无能的表现。
  那使者见韩世忠不肯松口,便威胁说道:“既然韩将军不肯给吾军留一条生路,更视五万滁州百姓为无物,那我们只能自己杀出一条血路!贵军的火器虽然犀利,但近日江淮地区便要进入梅雨季节,听说火药受潮之后,便不易点燃,不知道那时候韩家军能否抵挡得住吾军三万为了生存而拼命的兄弟们的进攻?”
  韩世忠心里一紧,但却面不改色的说道:“吾军所用之火器,玄妙无比,岂是尔等可以随便就能猜测得到?只是,为了五万滁州百姓的安危,本将只能强行压下心头的怒火。这样吧,你们若是能妥善安置营内被关押的百姓,我便派人前往真州与真州官员商议,不过短时间内,真州本地根本不可能征调到足够三万大军乘坐的舟船!”
  韩世忠投鼠忌器,到现在也没有想出一条既能拯救被挟持的百姓又能消灭匪军的计策,但他知道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只要尽量拖延,说不定就能等到转机。
  因为跟在孔彦舟的后面,所以韩世忠并没有收到多少有用的消息,而秦颂的行动又特别迅速,所以他跟孔彦舟一样,也不知道秦颂到了真州。
  不过,韩世忠拖延时间的决定,并没有错。
  孔彦舟派出的使者平安的返回,带回了韩世忠部分同意谈判内容的态度。
  孔彦舟知道韩世忠说的没错,仅仅依靠真州本地的力量,无法凑齐足够三万大军乘坐的舟船,但是以韩世忠的能力,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从江对面的建康、镇江和东面的扬州抽调船只。
  当初,韩世忠带着八千人能把完颜宗弼率领的大军堵在建康附近的黄天荡四十多天,说明他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征调到足够的舟船。
  孔彦舟之所以不敢将韩世忠逼迫的过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手里捏着的筹码并不是特别充分,如果狮子大张口,提的条件过分,韩世忠就能翻脸。
  韩世忠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动手,是因为他是个要脸的人,知道因为自己的误判,导致滁州百姓受害,所以会想办法尽力将这五万被胁迫的滁州百姓救下来。
  如果,孔彦舟提出的条件超过了五万人质在韩世忠心里的分量,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对决,而这对急于脱身的孔彦舟显然是不利的。
  为了表达诚意,孔彦舟立即释放了被他从滁州挟持到真州的一小部分人质。
  这些人质大概有四、五百人,其中有些是滁州城内大户人家的家长,有些是读书人,还有一些则是生病比较严重,继续救治的病患。
  释放的这点人质,跟五万多人相比,不过百分之一,却可以给韩世忠增加压力。
  只要这些人质活着回到滁州,他们就会说出孔彦舟跟韩世忠谈判的内容,如果韩世忠不顾五万多人的死活,那么无论他采取何种手段解决孔彦舟,“滁州之难”都将成为他无法掩盖的巨大污点。
  孔彦舟释放少数人质不久,韩世忠就派人打着他的大旗,从孔彦舟的眼皮子前面进入了真州城。
  代表韩世忠进入真州城的特使,名叫王胜,是韩世忠非常信任器重的一个部下,绰号“黑龙”,战场之上十分勇猛,几乎可以与呼延通相比,但却比呼延通更有脑子。
  王胜不仅打仗厉害,而且为人正直直爽,如果不是遇到了韩世忠这种主将,摊上刘光世和张俊之类的上司,估计这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却说王胜打着韩世忠的大旗,昂首挺胸的进了真州城后,这才察觉城内的气氛不太对劲。
  怎么说呢,就是看到街上来往的行人并不如何紧张,大家似乎并不在乎城外五里外的伪齐匪军,该干嘛干嘛,完全不受影响。
  不久之后,王胜看见了杀气腾腾的御前禁军,接着看见了统领这些禁军的头领,最后看见了坐在知州衙门正堂主位之上的年轻的不像话的朝廷钦差。
  哎呦,谁来掐我一把啊,我不是在做梦吧?
  坐在堂上的那位,便是在金州一把火烧死了完颜宗翰和十万金狗的英雄?
  王胜还在发愣,却听堂上之人开口说道:“真州城目前由本钦差亲自坐镇,韩帅派你进城来,所为何事?”
  王胜一个激灵,从吃惊发呆中清醒,急忙抱拳向秦颂行礼,口中大声说道:“卑职是韩帅帐前裨将王胜,这次随韩帅从泗洲紧急出动,前往真州紧邻滁州的竹镇阻挡孔贼向东……”
  王胜一口气讲完韩家军从出动到追击孔彦舟到真州的过程,然后从怀里掏出韩世忠的亲笔书信,正欲上前交到秦颂手中,结果被秦颂身旁的杨沂中用冷厉的神眼制止。
  秦颂的亲兵走下堂,从王胜手中接过书信,转身走回秦颂的身边,交到秦颂的手中。
  身为钦差,代表着天子亲临,不经同意,谁敢走近钦差身前的五步之内?
  秦颂面无表情的看完韩世忠写给真州官员的书信,然后递给旁边的杨沂中。
  “韩帅还算尽职,在出了滁州失陷这档子烂事后,也在尽力弥补。若是没有他亲率部队跟在孔贼身后,真州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会被祸害。”
  杨沂中看完书信,将其交到秦颂另一旁的卞知州手中。
  “这个孔彦舟,还真是摸准了韩帅的脾气和痛脚啊!这次若不是我们赶到,说不定就让孔贼脱身而去!”
  秦颂沉吟片刻,拿起毛笔,给韩世忠写了一封书信,然后将写好的书信放在案上,请杨沂中和卞知州共同浏览,作为见证。
  “王胜,你可有把握将本官写给韩帅的密信安全的带回军中?”
  秦颂看着王胜,问了一个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
  王胜既然可以顺利的进入真州城内,就说明孔彦舟并没有阻拦的意思,秦颂怎么会问他能不能把书信带回去给韩世忠呢?
  面对秦颂的质问,王胜的脑子飞快转动,然后想到了一个可能。
  “启禀钦差,卑职并无把握!”
  “既然没有把握,那就将这封密信给我背诵下来!给你一个时辰,待会我会来检查!”
  秦颂说完之后,便起身离开,杨沂中和卞知州紧随其后,将空荡荡的大堂留给王胜。
  孔彦舟带着三万急于逃命的部队和五万被他挟持的人质,如今便驻扎在真州城外,将韩世忠的部队与真州城隔开。
  没有谁规定韩世忠派出送信的使者在返回途中就一定不会出事,万一孔彦舟截住王胜,对王胜和他带的几个随从进行搜身,就算王胜把书信藏得再隐秘,也有暴露的可能。
  很显然,秦颂要利用孔彦舟不知道他在真州,而韩世忠知道他到了真州的这个信息差,来做一篇大文章。
  所以,秦颂才会问王胜有无把握,而王胜想到了这一点,所以通过了秦颂的考验,有资格充当秦颂与王世雄之间的信使。
  假若王胜没有想到这点,而是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隐藏秦颂写给韩世忠的书信,秦颂对他的评价就会降低许多,觉得王胜只是有勇无谋的莽夫,然后将送信的重任托给他人。
  杨沂中在秦颂开口询问王胜的时候,很快便想到了原因,因此对于秦颂的谨慎机警倍感佩服。
  卞知州不明就里,但也不好多问,直到换了个地方,秦颂口述,让他动笔以真州知州的名义给王世雄写了一长一短,一明一暗两封信后,这才恍然大悟,惊叹秦颂的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