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校场点兵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4      字数:3265
  点兵,与阅兵不同。
  所谓“点”,便是清点检查。
  点兵,是对某支军队的人员维持数量、武器装备状况、后勤粮草供应情况的综合检查。
  大宋的军队,吃空饷的情况很普遍,最厉害的就属刘光世和张俊的部队,他们往往会向兵部虚报高达三成以上的空额,然后将这部分军饷据为己有,中饱私囊,然后用来购房置田,变成富甲一方的阔佬。
  涉及军队开支,一个、两个士兵的军饷看起来不多,不过十几贯钱,但若是给这个数字后面乘以万倍,马上就会变成巨大的数字。
  比方说,一个士兵一年的粮饷开支如果是五十贯的话,虚报一万个空饷名额,朝廷就要为此多支出五十万贯的军费!
  朝廷的军费从哪里来?
  无非民脂民膏而已!
  秦颂身为皇命钦差,巡视检查淮南东路区域内的军政和民政,属于份内之事。王德虽然不知道秦颂为何微服来到楚州,不曾提前做些准备,但秦颂既然提出了点兵的要求,他就必须一口答应下来,不然就是心虚的表现。
  王德陪着秦颂吃过饭,便去布置明天点兵之事,秦颂留在房内,与王胜聊天叙话。
  “以你估计,王德的五千兵马,实际在编的人数大概有多少?韩家军的人员在位率又是多少?”
  秦颂看似随意的向王胜发问。
  王胜虽然陪着秦颂饮了不少酒,可心里并不糊涂,他知道秦颂的这两个问题并不简单,如果敷衍欺瞒,很有可能被秦颂察觉,那他在秦颂心目中就会被“拉黑”;如果实话实话,既有揭兄弟部队短处的嫌疑,又有自报家丑的不利后果。
  试想一下,等秦颂离开淮南东路,返回临安,如果韩世忠和王德觉得王胜当时在秦颂面前打了小报告,他今后的日子能好过吗?
  “秦翰林的问题,让人好生为难。”王胜皱起眉头,露出犹豫不决的神色。
  “还是不是爷们?让你说,你就说!必须讲实话!”秦颂有些不悦,加重了语气。“我知道各个部队都有一定数量的缺额,似乎已经成了惯例。这次来楚州,我并非针对王德,只是想掌握一些真实情况,以便今后调兵遣将的时候,心里有个准数。”
  别人若说自己以后要权调兵遣将,王胜未必相信,但秦翰林不是一般人,他虽然是个文官,但却发迹于军中,是皇帝身边的军师,所以朝廷颁布任何一项跟军队相关的命令,背后都可能有秦翰林的出谋划策。
  既然秦翰林不是来收拾王德的,那就老实的向他汇报吧,秦翰林说的话还是值得信任的,不像有些文官,惯于说些事后不认账的假话和空话。
  王胜斟酌了一番,认真说道:“王德是刘光世麾下真正懂兵的将领,就算他会沾染一些刘家军的习气,但在吃空额这件事情上,应该是最谨慎和小心的,毕竟大家都知道空额若是太多,真到了跟金军拼命的时候,那就没有可用之兵,不仅误国,而且还可能要命。”
  “以我估测,王德的部队,缺额最多不会超过一成半,最可能的比例应该是一成。至于我们韩家军下属各支部队的空额情况,韩帅一直盯得紧,始终不敢超过一成。”
  秦颂听完王胜的解释,点点头,没有围绕这个话题深入谈论。
  从古至今,军队都是一个人员流动性很快的地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为死亡、受伤以及正常的新旧更替,使得任何部队都无法保持恒定的数量和规模,而这客观上也就为部队的各级主官欺上瞒下的吃空饷制造了有利的条件。
  就拿韩家军而言,像王胜这样的裨将,他可能非常清楚自己统辖的部队有多少人,但他并不知道整个韩家军的实有人数。
  因为各支部队驻守的城池不同,加之部队的兵力总数又涉及到军事秘密,而且身为主将或者主帅,随时可以给麾下的部队下达调动、换防的命令,这样就会让外面的人根本摸不清楚整个部队的虚实和总人数。
  不过,正像王胜说的那样,平时你可以用各种障眼法隐瞒欺骗朝廷和前来检查的官员,但上了战场,对上金军,空额多的部队跟空额少的部队,结局就会完全不同。
  毫无疑问,吃空饷严重的部队,必然是管理松懈,军纪松弛,没有多少战斗力和斗志的部队。
  与之相反,吃空饷很少,甚至没有吃空饷的部队,就算装备可能落后,但在战场上面的表现绝对不会太差。
  秦颂在西军之中待的时间最长,据他所知,吴玠虽然也会采取一些名目捞钱,但麾下各路部队的名额基本上都是实打实的,根本不存在虚编吃空饷的情况。
  至于后来秦颂与吴磷一手创建的保靖军,非但没有吃空饷的情况,反而是保持着超编的状态!
  秦颂虽然没有到岳家军内部观察过,但他知道岳飞治军甚严,刚正廉明,虽然每年从朝廷拿到的军饷最少,但部队的兵力总数却一直在不断的增加。
  岳家军中,有许多老兵,他们不在乎拿到手的军饷有多少,他们一心想要跟金军决战,想要报仇雪恨,收复故土。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这是岳家军的统帅岳飞提出来的名句,在后世非常有名。
  秦颂也是心大,明日便要点验王德的部队,结果晚上就住在王德的营内,也不怕初次见面的王德,会对他有什么不利。
  这年头,武将忽然叛变投敌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果换了一个文官,估计事先肯定不会告诉王德,也不会住在王德的军营里面。
  不过,正是秦颂这种坦荡的行为,却让暗中观察他的王德心中压力减轻不少。
  钦差能住在他营中,那就说明对他是信任的,不管点兵的结果如何,都不会做出太过严厉的惩处。
  一夜无事,第二天清晨,秦颂起身洗漱,换上簇新的绯色钦差官袍,在王德的引领下,昂首挺胸的走进大校场。
  校场内,数千兵士排着整齐的队形,围绕着点兵台站立,静静地看着一位年轻官员走到台上,而他们的主将王德则陪伴在秦颂的身侧,显得严肃恭敬。
  王德统辖的部队,在兵部备案是五千人,而秦颂当初曾经率领一万土兵从黎州千里转进至金州,所以面对台下这些陌生的兵士时,没有任何的压力。
  秦颂站在点兵台上,面色庄严,目光犀利深邃,缓缓转头,从校场的左侧慢慢的扫视,直到校场的右侧,这才将头回正。
  “诸位袍泽,鄙人秦颂,今奉大宋皇帝陛下谕令,对驻守楚州的部队进行点验……”
  简短的说明自己的来意,秦颂从王德手中接过厚厚的一叠账册名目,然后快速的翻动,随后将手往账册上某一页一压,口中说道:“先从这一队开始抽查!”
  王德立即往下传令,要求被秦颂点到的这支部队拿起他们的兵器和装备出列,走到校场正下方的空地上面,接受钦差的查点。
  秦颂在大宋的军队中待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有两年多,如果再算上他在复兴军中待的时候,那就足足超过三年,加上他如今又在兵部任职,所以对于大宋的部队建制和各种配备情况了如指掌。
  秦颂先走下点兵台,来到这群被抽检到的士兵面前,然后挨个的检查他们的衣甲、武器和各种辅助装备。
  士兵们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与钦差面对,虽然钦差表情严肃,不发一言,但他们心里还是有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不管咋说,咱也是接受过钦差面对面检查的士兵!
  查验过兵甲装备之后,秦颂忽然拿起这队的花名册,随机的点了几个士兵的名字。
  “张来顺、房小青、梁志……出列!”
  五名被点到名字的士兵依次从队伍中走出来,站在秦颂的面前。
  如果是临时凑数编成的部队,此刻就会出现实际人名与花名册上面不符合的情况,露出马脚。
  不过,又一晚上的准备时间,若是王德要求各队士兵跟花名册上对应,来一个冒名顶替,就能将这种抽查应付过去。
  秦颂对面前十名士兵小声说道:“待会我在这花名册上面随意的圈点一些人名出来,你们每个人负责从队伍里面带五个认识的人出来,整个过程不许开口说话,否则以军法论处!”
  这十名士兵站立的位置,距离本队有一段距离,秦颂对他们说话的时候,站在队列中的其余士兵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士兵当中大多数不识字,秦颂的侍从便按照他圈定好的人名,告诉他们,然后跟着他们去队里,监督他们按照刚才的人名,把对应的人带到秦颂的面前。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是临时造假编成的部队,那就会露馅,因为让每个士兵记住他们的在花名册上面的“假名”已经很难了,让他们把本队所有人的假名都记住,那根本就没有可能!
  如果这个队伍平时的编成就是如此,人员没有临时变动,那么秦颂这个要求就非常容易,因为大家吃住训练都在一起,按照名字找人实在正常不过。
  情况还算不错,五名被秦颂点的名的士兵,基本上都顺利的完成了秦颂交待的任务,每个人将本队五名士兵带出来。
  秦颂拿着花名册,让这些被带出来的士兵每个人大声的报出自己的名字。
  到了这时,原本还一脸笃定的王德,终于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