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中改造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5      字数:3193
  随着交战的地方逐渐向南推移,作为当初伪楚水军盘踞的重要据点,百里洲如今已经变成了大后方。
  百里洲是长江中部形成的巨大沙州,面积比下游的瓜洲大了三倍有余。
  这种因为水流冲积而成的江中沙州,土地不仅肥沃,而且非常的平整,只要稍加侍弄,便是粮食高产区。
  长江从百里洲的南北两侧加速流过,江陵城、松滋城将百里洲东西夹在中间,想要上下此洲,必须乘船。
  在刘锜的建议下,如今的百里洲成为关押十几万俘虏的一座大监狱。
  虽然交战不休,但伪楚一方死于战事的士兵人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很多人在水寨被破,或者船只被猛火油点燃的时候,都选择了跳水逃生,然后就被官军用渔网罩住,或是被黑洞洞的突火枪吓得直接举手投降。
  张浚最初从汉中带到当阳的老班底,便是经历过武休关整训分流的三千南归老兵,而刘锜则是当时办理此项任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另外一个负责人,是秦颂。
  有了上次武休关的经历,刘锜现在就算是要面对十几万的俘虏,也能从容应对,没有头皮发麻的感觉。
  张浚拨给刘锜两千关陇老兵和两千黎州土兵,负责百里洲的警戒看守任务。
  用四千士兵看管十几万俘虏,其实并不是那么保险,但刘锜却是信心满满,丝毫不担心这些俘虏发生暴动,逃离百里洲。
  刘锜内心深处甚至隐隐的期待出现俘虏暴动这种事情,这样他就有理由举起屠刀,将隐藏在俘虏中间的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全部砍头。
  十几万俘虏,听起来人数众多,但真正铁了心吃砍头饭的不到十分之一,多数是被杨幺蛊惑甚至是胁迫的普通农民和渔民,还有一些则是乱军的家人。
  只要做好甄别,把真正危险的一、两万人圈禁起来,外围派士兵看守,摆上拒马桩和陷坑,架好突火枪,这些人就算插翅也飞不出百里洲。
  更何况,上下百里洲的船只几乎全部停靠在江陵城外,就算这些乱军俘虏擅长凫水,但要想一口气从百里洲游到江陵城下,也没有那么容易。
  姑且不论他们如何躲过江面上巡逻的船只,光是这几十里的水路,就足够把逃脱者累成死狗。
  实际上,自从俘虏们被一批接着一批的送上百里洲后,迄今为止还从未发生过俘虏逃走的事情。
  为了震慑宵小,刘锜倒是亲自下令,召开了两次公审大会,将一百多个罪大恶极的大小头目,当着十万俘虏的面,砍了脑壳。
  “公审大会”这个称呼,据说是随着恶贼孔彦舟的头颅从滁州抵达当阳时,一并传过来的。
  押送孔贼头颅的队伍,是大宋皇帝御前神武卫中营的将士,他们把孔彦舟的头颅放置于一个正方形的铜匣内,外面裹着一个更大的木匣,在这两层之间则塞满了硝石,沿路随时浇水制冰,确保人头不会腐坏变形。
  贼头抵达当阳之日,万人空巷,深受孔贼之害的民众排着长队,在官军的组织下,亲眼上前观看已经授首的孔贼。
  负责押送的神武卫军官还向民众描述了孔彦舟在滁州接受千刀万剐之刑的情景。
  孔彦舟的这个头颅威力超过了万人大军,从当阳传到前方的战场上时,所过之处常有大小水寨不做任何抵抗,打开寨门向官军乞降认罪之事发生。
  这也是为何百里洲上面的俘虏为何如此之多的最大原因。
  刘锜将偌大的百里洲划分成五个区域,中心区域关押比较危险的俘虏,围绕修建了栅栏和壕沟,防止俘虏逃脱。
  东部区域安置老家在江陵府和岳州一带的俘虏,南部区域安置老家在澧州、常德府的俘虏,西部区域安置老家在峡州、归州的俘虏,北部区域安置受伤的俘虏和基本无害的老弱妇孺。
  许多水寨,其实就是靠近的几个村庄民众聚集在一处进行自保的一种手段,所以寨子里不仅有手持武器的乱军,还有老人和孩子。
  俘虏被送上来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身份核实与登记。
  这项工作虽然繁琐费时,但必须要尽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这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
  张浚初到当阳时,手下没有太多的人可用,但这两年前来投奔的读书人越来越多,所以刘锜并不担心能干活的大头巾人数不够。
  张浚入阁拜相是早晚的事情,如果不趁着现在投奔,等到他离开湖湘时,人家拿眼角瞟你一眼的功夫都没有。
  对俘虏身份的认定,不是本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要经过交叉的指认,然后还要相互作保,在最终的认定书上面签字画押。
  比如,你说你叫张三,老家在岳州的艑山镇,负责登记的大头巾先给你记录下来,然后把你关进一个木头屋子里面等着,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时候,屋子外面已经来过两个艑山镇的俘虏,悄悄的观察你,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同乡。
  如果这两个俘虏可以保证你没有说假话,你就算初步过关,大头巾会让你们三个见面,然后在你的身份记录上写下你们三个人的名字,再让你们签字或者摁手印。
  如果暗中指认的两个俘虏摇头说不认识你,那你就会被划入危险分子的名单,假若再找两个同乡过来进行认定,依然无法确认你的身份,那你铁定是要被关进中心区域的重犯区。
  完成身份登记的俘虏,会被带到相应的区域进行安置,然后就有该片区的教化员前来向俘虏们讲解相关的规矩或者政策。
  当初的俘虏,如今百里洲北部区域的教化员阮小鱼,已经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成功的在受伤俘虏当中发展出了近百个“下线”。
  “我给你们讲啊,当初从当阳逃跑的时候,我这右腿肚子上头,被突火枪打出来的铁钉钻了一个洞,当时那个疼啊,就像钻心一样!还有,我的一只耳朵,也是那个时候被打没的。”
  一只耳的阮小鱼,提起裤腿,露出右腿肚子上的疤痕,向围坐在他身边的一群俘虏们证明自己说的都是真事。
  “当时,我以为自己这次死定了,要么是被官军抓住砍头,要么是因为伤口溃烂发烧而死,结果怎么着?我现在有一百亩田,已经讨了媳妇,媳妇的肚子也大了,过不了几个月,我就要当爹了!”
  阮小鱼故意的卖关子,没说他受伤之后的遭遇,把围在他身边的俘虏急得抓耳挠腮,好不着急。
  “阮教员,你被突火枪打中之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啊?”
  “嘿嘿,经历了什么?我怕说出来之后,你们这群龟儿子没人相信,说老子在吹牛!”
  “阮教员是个实诚人,不会说扯谎骗我们的。”
  “对!你说的话,俺们相信!”
  “阮教员,快说啊!”
  在众俘虏的催促下,阮小四露出了骄傲的神色,大声的说:“我受伤之后,被两个俘虏抬着送进了当阳城。当时,有个拿着突火枪的官军对抬我的人说‘你俩若是敢半路上把这个受伤的扔掉,我就砍了你们的脑壳!’,嘿嘿,那个拿突火枪的官军,现在就在咱们百里洲上头。”
  “等我被抬进一个刷了白石灰的房子里面,就有一个口鼻上面带着白罩子的人给我治疗伤口,当时我已经疼的昏死过去。事后,我才知道,出手给我治伤的,便是大宋鼎鼎有名的那位!”
  “哪位啊?”
  “阮教员好不利索,说话总喜欢说一半,留一半。”
  “嘿,不是我喜欢留一半,我是怕直接说出来之后,吓到你们了。大家竖起耳朵听好了,给我治伤的便是在瓜洲抓住孔彦舟,在滁州将孔彦舟千刀万剐的秦翰林!”
  “我艹!”
  “娘咧!”
  俘虏之中,齐齐的发出了惊呼。
  “你们如果不相信,等以后遇到了东区的教化员鲁麻子,可以问他,还有当时在一个病房里面的那谁……都可以作证的!”
  “我说这一段,其实不是想给大家吹嘘自己跟秦翰林有什么交情,像秦翰林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注意咱这样的腌臜货?我想说的是,你们现在虽然做了俘虏,但不要觉得以后就是无边的苦日子,其实你们是得到了解脱,只要认真接受劳动改造,通过了考察,就能分到田地,然后像我一样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再也不用担心被突火枪顶着脑壳,也不用跟着杨幺这种骗子刀口上面舔血!”
  “阮教员,你说的真好!我们一定听你的规劝,老老实实地接受改造,争取早日从百里洲离开,像你一样做个本分人,以后再也不受坏人的蛊惑,跟着做坏事。”
  “唉,大家别忘了啊,我现在是在当阳的玉泉山农场,你们改造好了之后,如果想来玉泉山种田的,可以找我!我们农场今年又开垦了上万亩的田地,田租很低,来了当年就能吃上饱饭,第二年就能盖房子!”
  像阮小四这样的教化员,百里洲上面还有数百个,他们来之前都接受过一些培训,该怎么说话,说那些话,也经过了反复的练习,所以对着众多的俘虏进行“洗脑”的时候,个个表现的游刃有余,比书院里面的教书先生还要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