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仅此一家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5      字数:3315
  一千万贯的黄金债,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各路势力都笼罩在其中,就算目前许多“大鱼”甚至是深海“巨鲸”不在网中,但这只是暂时的。
  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宋朝廷就是这片天地之间最大的那张网,而有资格坐在赵家船头撒网看风景的人,并不多。
  如果赵构是渔船老大,如今的秦颂,就算不是负责操舵的那个人,也至少有资格被称为“撒网人”。
  一千万贯的黄金债,又像是一面映照人心的镜子,将天下人全都照在其中,就算有些人带着“面具”甚至是“画皮”,但终究无法掩饰他们衣服下面包裹着的“小”,以及身后不断摇晃的尾巴。
  越有钱的人,越贪婪,越不肯拿出一些财富来与别人分享。
  越是舍身忘死的人,越大方,因为他们连命都可以舍弃,又怎么会对身外之物恋恋不舍?
  因为岳家军、八字军、西路宋军、保靖军和汉中民众的争相认购,使得临安城内原本还在观望的市民不再犹豫,他们每一家每一户认购的数额虽然不多,但剩余的两百多万贯黄金债平摊到一百多万人的头上,每人连两贯都不到。
  按照秦颂承诺的时间,第五天下午,一千万贯的黄金债全部售罄,而排队要求购买的人群还在户部门外大声抗议。
  “凭什么卖给汉中府三百万贯黄金债?他们能跟临安相比吗?”
  “朝廷不能厚此薄彼!我们要认购黄金债!”
  “足足一百万两的黄金,按照市面上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二到十三贯钱的标准,朝廷至少可以发行一千三百万贯黄金债!”
  “户部的一群蠢驴,脑袋被门板挤过!”
  “必须增发黄金债,我们的钱也是钱!”
  被人骂成是蠢驴的户部侍郎陈规,躲在户部的大门后边,听着门外民众义愤填膺的抗议声,心里那叫一个愉快。
  现在,他算是想明白了一些问题,同时又增加了许多疑问。
  秦颂一开始要求将黄金债的年息订为八厘,这是早就料定了宫里的那位只要一高兴,就会给各路部队增加额外奖励啊!
  秦颂说一千万贯根本不愁卖,到时候只怕不够卖,如今看样子确实要紧急增发黄金债才能平复临安附近百姓沸腾的热情啊!
  可是,秦颂是靠什么游说了如此之多的“助攻”,赶在同一天抵达临安,为黄金债站台造势的呢?
  跟他有所交集的部队表现积极也就罢了,汉中府的百姓委托兴荣商行一口气购买三百万贯的国债,又是什么鬼?
  难不成,汉中那边的百姓如今竟然富足到了这种地步?
  因为城里的民众闹得挺凶,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受到户部不公平的对待。
  整个汉中府才五十多万人,一下子就买走了三百万贯黄金债,而临安城加上附近的县和集镇,有两百多万人口,挤破脑门才能买到两百四十万贯。
  户部没有傻子在此时站出来质问闹事的民众,黄金债正式发售已经有一个月了,之前也是敞开了卖,你们咋不来买?
  御书房内,赵构与宰相赵鼎、主要负责发债的陈规,还有翰林秦颂,一起商讨增发黄金债的问题。
  赵构直接问秦颂:“你是如何说动各路部队争相来临安购买黄金债的?”
  秦颂回答:“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告诉他们,与其把钱发给士兵,让他们在酒肆和青楼中挥霍一空,还不如将其中的一部分留下来,给士兵们买点黄金债,不仅有不错的利息可以拿,而且还能给士兵们攒一些家底。”
  “那各路部队为何对黄金债如此有信心?”赵鼎补问一句。
  秦颂回答:“因为,朝廷欠谁的钱,都不会欠部队的钱啊!”
  赵鼎翻了个白眼,差点被秦颂这个直白的回答噎住。
  赵构没打算让秦颂如此轻松过关,接着问道:“既然都知道朝廷不敢拖欠各路部队的钱,更不会讹了他们,为何刘家军和张家军没有派人前来认购?”
  秦颂露出为难的表情,欲说还休。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朕要听实话,不听那些欲盖弥彰的鬼话!”赵构加重了语气。
  秦颂把眉毛一竖,看起来也是豁出去了。
  “臣在写信给各路部队的将领时,并没有故意将刘家军和张家军遗漏,信中的内容也基本一致,就是向他们介绍购买黄金债的好处,至于最终刘家军和张家军没有派人前来认购,原因其实很简单!”
  “什么原因?”陈规有些好奇。
  “因为刘家军和张家军的底层士兵兜里没钱,而最有钱的那几个,他们看不上年息一分的黄金债,他们只要把钱借给放印子钱的那些豪门,或者拿去做生意,每年赚回来的是三分、四分甚至一倍以上的利润!”
  秦颂这话,杀伤力非常巨大,直接让赵构的面色变得阴沉起来。
  但是,秦颂既然开口了,就是做好了斗争到底的准备,所以他接着往赵构的心口上面捅刀子。
  “户部每年下拨给各路部队的军费,都有底根可查,臣最近调阅了相关的账册,做了一个统计,结果让我非常的愤怒!”
  秦颂的声音逐渐加重,身上凛冽的气势也开始增加。
  “自靖康之难后,户部拨给刘光世所部的军费最多,占了全部下拨军费中的四成!拨给张俊所部的军费次之,但也占了三成。剩下的三成,则分给韩世忠所部、岳飞部、还有神武卫,以及其他零星的部队。”
  “但是,以各部的实际表现来看,拨给军费越多的,吃空饷的情况越严重,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是最差!每年几百万贯的军费,最终去了哪里?陛下可以派人去查一下刘光世、张俊以及他们麾下几个主要部属这些年在各地购置了多少田地、房产,自然就有答案。”
  “岳家军是各路部队之中最穷的,但普通士兵却不穷,因为每次大战结束,无论是朝廷的奖赏,还是从战场上得来的缴获,岳飞都会按照战功分配下去,就算他的亲儿子,也不可以多拿一枚铜钱!”
  “陛下同样可以派人去调查一下岳飞、张宪、徐庆等人这些年家产增加的情况,我敢用项上人头担保,绝对没有一个新增加的房产或者田产的数额超过一千贯!”
  “岳家军为何对于购买黄金债之事这么踊跃,因为年息八厘的收入增加,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非常难得。岳家军的本职是守卫国土,从岳飞往下,每一个人都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训练,他们没有时间去打理钱财,更没有谁会去做生意或者放印子钱。”
  “至于韩家军、八字军、西路宋军、保靖军,他们虽然没有岳家军这么纯粹,但也认可将钱交给朝廷打理的方式,所以不约而同地派人赶到临安,认购黄金债。”
  “臣与上述部队确实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发生过交集,但若非他们认可黄金债,若非他们将主要心思放在练兵打仗上面,就凭我的一封信,谁也没有本事让将士们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再交出来!”
  听完秦颂这番言辞激烈的陈述,赵构没有生气,因为秦颂说的都是事实,他根本不需要派人去查刘光世和张俊,因为他们这些年干的那些腌臜事,早有皇城司和御马监的探子呈报上来。
  如果不是无人可用,如果不是怕激起兵变,如果不是看在当初张俊和刘光世参与了平定苗刘兵变,有护驾之功,赵构早就对这两人下手了。
  “关于刘家军和张家军的事情,朕已经知晓,容朕再好好想一想。秦卿,汉中府的百姓委托兴荣商行认购三百万贯黄金债,这事你又作何解释?我们都知道,你的兄长是兴荣商行的会长,秦家在汉中的生意做的很大,影响力也很大。”
  秦颂如实回答:“兴荣商行在汉中信誉卓著,不同阶层的民众都从兴荣商行得到了实惠,而兴荣商行旗下有一家惠丰钱庄,前段时间开始在汉中推行有偿储蓄,开出的一年定期存储利息是一分,但只收金币,而且每户有一定的上限。”
  “这次户部发行的黄金债,对于购债的民众而言,本质就是有偿储蓄,但却不限定只收黄金,白银和铜钱也可以,而且八厘的年息比一分没少多少。”
  “汉中的民众,因为已经接受过有偿储蓄的教育,加之对兴荣商行的信任,所以纷纷借钱给兴荣商行,请兴荣商行出面向户部认购债券。”
  “实不相瞒,兴荣商行这次等于是分销商,用他们的信用替户部发行的黄金债背书,所以他们从户部争取到了九厘的年息,最终发到汉中民众手中的,则是按照六厘来算。”
  “如果,明年债券到期之后,朝廷可以按时偿还,兴荣商行便可以稳赚三厘的年息,而汉中的民众则可以得到六厘的年息收益。”
  “如果朝廷无法按时偿债,兴荣商行就要承担巨额损失,不仅要代替户部还给汉中民众本钱,还要支付约定的六厘年息!”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有偿的、用信用来换取信用的过程。”
  秦颂把道理说的很透彻,在场的几人都不是商业白痴,所以完全理解。
  赵构最后问道:“那么,像商业比较繁荣的成都府,还有广州府、泉州府,是不是也可以物色到合适的债券分销商,让他们帮着朝廷发行债券?”
  秦颂摇头说:“目前条件尚不成熟。因为汉中府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不同。汉中府是兴荣商行的总部,而整个大宋只有一个兴荣商行。”
  这话,说的很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