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五日之限
作者:山今锦之      更新:2022-04-06 21:58      字数:4750
  言归正传,说回八品花生官儿。
  子翃催促道:“什么花生官儿?别卖关子,别卖关子!赶紧说!”
  “九品芝麻官,八品花生官,”忠尧幽幽然叹了口气,懒洋洋道,“唉——,官家要封我做成都织锦工场的主事。”
  欧也一听,眼前一亮,惊喜地说道:“什么,这就当场长了?”
  “什么场长场长的?多难听啊。是锦官,锦官——”忠尧纠正道。
  “锦官?这怎么听起来有点耳熟呢……唉,干脆叫锦长得了!”子翃激动地跳了起来,悦然道,“哎,锦官,话说,能设个妖妖铃不?”
  “要妖妖铃干嘛?”忠尧不解,反问道。
  “除妖卫道,巡查工场啊!”子翃一本正经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竖起大拇指朝自个儿指了指,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毛遂自荐,做妖妖铃的主事!”
  “嗨,这么小的花生官,我接来作甚?”忠尧瘪瘪嘴道,叹了一口气,“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啊!还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呢。”
  子翃大为不解:“什么风险?这不就是一个寄禄闲职吗,还有什么风险?”
  忠尧瞥了他一眼,摇了摇头:“你想得太简单了,官家是想创收呢。”
  “创收?”子翃愣怔了一下,疑惑地问道,“难道官家还缺钱?”
  忠尧苦笑道:“缺不缺钱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是想把钱弄得多多的。所以啊,官家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什么‘益州十锦’。我若是接了这差事,就得变着法子弄一个‘益州新十锦’出来,一要远销海外,二要引领潮流,形成风尚,赚天下人的钱。”慢条斯理说罢,忠尧嗟叹道:“唉,这担子可不轻啊。”
  “就为这个?”欧也皱了皱眉头,喃喃道,“听起来好像也不是很难吧?”
  “不难?”忠尧一听,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你们可知这官家为了说服我接下这差事,开出了什么条件?”
  “不就是封你一个跟太常博士一样的八品花生官吗?”子翃不以为意,撇撇嘴道。
  忠尧冷笑一声:“呵呵,为了让我觉得任务不难,刚开始官家故意开出了一个八品官的条件来作试探,可是当我犹豫时,他立刻瞧出了苗头不对,转眼就信誓旦旦地就给了我一个‘倪嘉欣’。”
  “倪嘉欣?倪嘉欣是谁?送你一个美人?”子翃两眼放光,急切地问道。
  “什么美人,是‘你加薪’啊!”忠尧瘪瘪嘴道,“我说俸禄太低了,他竟然直接说可以加封我为从五品上的朝散大夫,多领点俸禄。”
  “哇,这不是一步登天嘛,哦不,是一步登‘半天’,还没有位极人臣,才到一半呢。不过也挺厉害的,这一抬脚,就赶上太子洗马颜爽了!”欧也憨厚地笑了笑,打趣道。
  黎诗一听,觉得有些不对,立马纠正道:“唉唉唉,欧也师兄,此话不妥,什么叫赶上太子洗马颜爽啊?他人都已经入土了,怎么能赶上呢?”
  欧也连忙抱了抱拳,道歉起来:“哦哦,不好意思啊,师弟!我的意思是说,你稍稍展露头角,官职就赶上官场混迹多年的老人了,厉害,厉害!”说着,竖起大拇指又夸赞了两声。
  忠尧向欧也轻轻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介意,他面露愁云,喃喃道:“可是官家越是这样,我这心里越是不安、越是犯嘀咕啊,听了他开出的条件后,我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琢磨起来……”
  “官家开出条件之时,你犹豫了一下,他就给你加官进禄;你这一琢磨,他该不会诱惑你,又给你加什么好处了吧?”子翃嘻嘻笑道。
  忠尧点了点头:“可不是嘛!我这一琢磨啊,官家以为我还是嫌钱太少,条件不够优厚,他立马又说可以给我再加些公使钱,随便我怎么用、怎么花……”
  黎诗满脸疑惑,听得一头雾水:“官家怎么会对你如此优待呢?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欧也却一脸欣喜,搓了搓手,啧啧赞道:“唉呀呀,这官家还真是大方啊,又是加官,又是给公使钱的,要是给我就好了,嘿嘿嘿……”
  忠尧黯然道:“但官家这么一说,我又纳闷了。”
  “纳闷?纳闷啥啊?”子翃急忙问道,“给你加了公使钱,你小子还不乐意?”
  “因为我突然想到,唐朝时创制‘益州十锦’的窦师伦,人家官至太府卿,银、坊、邛三州刺史,敕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还被封为‘陵阳公”呢。”忠尧微微蹙额,说道,“我这一小小的八品花生官儿吧,纵使加了朝散大夫的头衔,再给些公使钱日常花销,干的是一样的活儿,劳心劳力,可地位、待遇等各方面与陵阳公相比,差得也太远了。”
  “师弟,你这是玩大的,还想着要做国公啊?”欧也有些不敢相信的耳朵,急切地问道,“那官家怎么说?”
  “嗨,玩什么大的啊!”忠尧喟然叹道,“其实,我只是想让官家知难而退,别把这差事硬塞给我而已。谁料,官家竟然很爽快地说,若是我能做出‘益州新十锦’行销各地,他不仅可以封我为国公,还准备把安德帝姬许配于我,让我当驸马爷。”
  “啊?!”子翃、欧也齐声惊呼道,“财色兼收,完美人生啊!”
  黎诗与高雅郭脸色微变,两人对视了一眼,眉头拧成了疙瘩。
  顿了顿,子翃连忙问道:“那、那你……答应了?”
  忠尧不屑地说道:“答应个鬼啊!事出反常必有妖,懂不?”
  黎诗鼻中冷哼一声,说道:“忠尧哥哥怎么会答应这种要求?你们也太小看他了吧!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事儿,两顿也不行!做驸马,休想!”
  “是、是!是是是!小师妹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欧也陪着笑,连连点头。
  子翃听了黎诗的话,忽然眼前一亮,俏皮地说道:“两顿烧烤还解决不了,要不三顿?”
  黎诗一听,朝他狠狠瞪了一眼。子翃身子一震,旋即嘿嘿嘿一阵傻笑。
  高雅郭略作沉吟,说道:“师弟不接这烫手的差事是对的。既然官家肯舍得如此下血本,这个活儿想必不是那么简单的,否则满朝文武,还有那么多新科及第的进士,怎么可能找不出来一个……”
  话音未落,子翃抢先打断道:“场长。”
  “锦官。”欧也纠正道。
  “但若是忠尧哥哥不同意的话,官家会不会龙颜大怒,怪罪下来呢?”黎诗不无担忧地说道,陷入了沉思。
  “是啊,我担心的也是这个。”忠尧忧心忡忡地说道,“帝王之心难以揣测,何况官家身侧有那么多佞臣,这些奸佞之臣多是人精,为了哄官家开心,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背地里会怎么做,也很难说啊。”
  高雅郭闻罢,幽幽然道:“怕只怕会影响我们寻找周廷婴的计划啊。万一官家下旨,让开封府不帮我们寻人了怎么办?或是以此为条件来迫使师弟接任锦官一职又当如何?”
  “是啊,这可如何是好?”黎诗皱了皱眉头,面上了露出深深的忧虑。
  忠尧面色凝重,缓缓说道:“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点,所以我并没有立即回绝官家,而是让他给我一点时间考虑考虑。”
  “那官家答应让你考虑多久?”高雅郭问道。
  “五天。”忠尧轻声答道。
  众人齐声惊呼:“五天?!”
  黎诗嘟哝着:“才五天啊……”
  “我本来想争取十天的,可是他只准了五天时间,多一天都不行。”忠尧摇了摇头,若有所思,“我估摸着,建造皇家园林艮岳所耗颇巨,朝廷府库余粮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若是要动用他个人的私库,官家心里未必愿意。所以,他才急着想法子创收,但官家掩饰得很好,并不希望外人看出来个中缘由。”
  子翃眉头微蹙:“那现在怎么办?”
  “官家那边就先拖着吧!”忠尧淡淡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抓紧时间寻人,最好在五天之内觅得周廷婴的行踪,把人给找出来。”
  恰在此时,酒阁子的门开了,大娘子郗紫懿出现在了门口。
  郗紫懿莞尔一笑:“各位,没打搅你们吧?”
  “没有、没有!”忠尧笑着摇了摇头,“大娘子说哪里话,客气了。”
  郗紫懿扭头回望了一眼,低声说道:“开封府来了一个衙役,说是姓孟,有要事通禀,他人正在楼下,要让他上来吗?”
  “孟提辖?”子翃眉头一皱。
  忠尧笑着点了点头:“那就劳烦大娘子请他上来吧。”
  郗紫懿会意,于是转身离去,下了楼,不一会儿,便将孟提辖带至酒阁。孟提辖见了众人,向左右拱手,众人颔首致意。
  忠尧开口问道:“孟大哥,天色也不早了,你如此急匆匆赶来,不知所为何事?可是那些在郊外刺杀我的黑衣人身份已经有了眉目?”
  孟提辖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这件事。刺杀的黑衣死士训练有素,身份暂时还未能查清,一旦有了消息我定第一时间通知与你。此次前来,是受聂府尹所托,是关于你们寻找的那个人的。”
  “周廷婴有消息了?”子翃惊喜地问道。
  “呃……”孟提辖沉吟了一下,说道,“也算是有消息吧!确切地说,是有了很多线索。”
  “很多线索?”忠尧目光扫视左右,眉头微蹙。
  “嗯,是这样的。”孟提辖解释道,“自从开封府和各大行会贴出悬赏寻人的告示以后,街头巷尾不少人都在议论此事,因为是重金悬赏,很多人都眼馋那笔赏金,所以每日开封府都会接到大量的所谓的‘消息和线索’,我们经过初步筛查,目前觉得有三条线索比较有价值,值得进一步确认和查实。聂府尹是重诺之人,他一刻也不愿意耽搁,这不,马上就让我给你们送来了。”
  语罢,孟提辖从身上掏出三个纸卷,递了过去。
  忠尧接过三个纸卷,搁在案上,随后拿起第一个纸卷,展开来一看,皱了皱眉,念道:“仁爱堂熟药铺?”
  孟提辖点头道:“对,马行街南的仁爱堂熟药铺有个郎中,前日诊病时有一人来求诊,据说那求诊之人的相貌与悬赏告示上的画像极为相似,我让衙役特地去询问了仁爱堂的医助,他也说确实很像。”
  “那仁爱堂的郎中和医助姓甚名谁?”忠尧问道。
  “郎中姓方,好像叫方……方什么丈。”孟提辖想了想,答道。
  “方丈……”忠尧喃喃自语,重复着孟提辖的话,他忽然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什么?方、方丈?!”
  “是啊,方丈。”孟提辖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
  话音甫落,黎诗扑哧一笑,其余诸人忍俊不禁,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子翃捂着肚子大笑道:“方丈,还真有叫这个名字的啊!”
  忠尧笑了笑摇了摇头,也颇感无奈。顿了顿,又道:“医助呢?医助叫什么?”
  “医助姓施,叫施竹。”孟提辖正色道。
  “什么?施主?一个叫方丈,一个叫施主?哇哈哈哈!笑死我了!那药铺也应该改名叫‘仁爱寺’才对嘛!”子翃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众人也是一阵哄笑。
  孟提辖见状,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误会,误会,诸位误会了!是施舍的施,竹子的竹,是‘施竹’,不是‘施主’!”
  忠尧笑罢,点了点头:“好吧。”言毕,放下第一个纸卷,又拿起第二个纸卷,展开后看了看,读出声来:“九曲子徐家?”
  孟提辖颔首道:“对,这个九曲子是个地名,御街过了州桥,第一个路口往东,过了潘水街便是。这九曲子徐家就在卖香炉的‘九曲子周家’右边,据九曲子周家的掌柜说,徐家原本只有一个长子,但不久前突然多出一个老二来,甚是令人惊奇。这徐家老二平时深居简出,很难见上一面。一日,周家掌柜正在门口与客人攀谈,恰好瞧见那徐家二少出来送客,他当时就觉得有点眼熟,后来赶紧回店里对比了一下悬赏的画像,真是越看越像,所以就赶紧遣人至开封府报信来了。”
  忠尧微微颔首,又问:“那最后一个是什么线索?”
  孟提辖看了一眼案上的第三个纸卷,说道:“还是你自己看吧!”
  忠尧展开第三个纸卷,大声念道:“城西高头街桐树井李家。”
  孟提辖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这个听起来有些离谱,送消息的是城西安州巷李家附近的好几户邻居。他们都说这李家独子生得与悬赏画像一般无二,可这李家独子名叫李云卿,是个读书人,近日还金榜题名,高中一甲第三名,成了探花郎,怎么看,都不像是你们要找的人啊!但聂府尹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可能有价值的消息,既然有好几户人家都说他长得像,那也应当把消息送来,至于是否要去探寻查证一番,还是由你们来做决定吧。”
  “好,有劳孟大哥专程跑这一趟了。”忠尧拱手道,“我们会兵分三路去查探确认的。”
  孟提辖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天色也不早了,在下就此告辞。若是后面还有其他线索,我会继续送来的。”言罢,起了身,准备离去。
  忠尧跟着站起身来,其余诸人见状,也纷纷起身。忠尧望了一眼窗外,见天色已近饭点,便客气地说道:“孟大哥,要不一起用了晚膳再走?”
  孟提辖憨厚地笑了笑,说道:“不了,你大嫂做好了饭,还在家等着我呢!”
  “那好,孟大哥慢走!请恕小弟不远送了。”忠尧拱了拱手。
  孟提辖微微颔首:“嗯,你们留步,好好商议吧,我走了!”言讫,径直离开酒阁,下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