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春 第95节
作者:研研夏日      更新:2022-04-09 23:07      字数:3821
  等被喂饱了,盛露嫣心满意足去床上躺着了。
  寻厉又吃了一碗面才又回到了床上。
  两人就这么和好了。
  盛露嫣抱着寻厉,想到如今二人的情形,果然是应了那句夫妻吵架床头吵架床尾和吗?这般一想,自己忍不住笑了一下。
  寻厉垂眸,问了一句:“怎么了?”
  “没什么。”说完,盛露嫣亲了亲寻厉的唇,闭上了眼,嘴里嘟囔着,“睡啦睡啦~”
  寻厉揉了揉她的头,也闭上了眼。
  第二日一早,上朝前,诸位朝臣在殿前等着的时候三三两两聚在一处说着话,大多数人都在讨论昨晚的事情。有些官员官职低,昨晚没能来,满眼羡慕的神色,听得很认真。
  虽他们是男子,但也关心着究竟哪个府中的姑娘能入后宫为妃。毕竟,这样可能会对朝堂局势产生影响。
  除了这些事,也有人说了两句寻厉的事情。
  寻厉自幼习武,耳聪目明,听得比旁人远了些。那些人虽然是背着他说的,但他也听了个真切。
  “咱们这位寻大人当真是不近女色的,盛陵侯府的嫡长女长得那般绝色也舍得冷落。”
  “莫不是因为侯爷?”
  “慎言慎言,莫要被他听去了。”
  “王大人提醒的是,咱们快别说了。”
  妇人们讨论起来时可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没过几日,整个京城都知道寻厉和盛露嫣不合了。
  这日是腊月初一,皇上来了皇后的宫中。
  两个人自打成亲以来便相敬如宾,皇上登基后,二人之间的关系比从前还要冷了几分。后来皇上给寻厉和盛露嫣赐婚,两人大吵了一架,关系就更冷了。可自打那日寿辰,皇上又时不时来皇后宫中了。
  两人说了会儿话,谢皇后看着殿外,道:“京城下雪了,边关怕是更冷,也不知战事如何了,这场战事年前盛陵侯还能不能赢。”
  新帝道:“冬日天寒地冻,不便作战,怕是要到来年春天了。不过,若是工部能研究出来弓箭说不定能快些结束战事。”
  说这话时,新帝看向了谢皇后。
  谢皇后脸上没有丝毫的异常,笑着道:“那就祈祷他们尽快研究出来吧。不过,说起盛陵侯,臣妾倒是想起来最近听说的一个传闻。”
  皇上和皇后各有目的,话中有话,互相试探着。
  “哦?什么传闻?”新帝感兴趣地问道。
  “臣妾听说盛陵侯府的嫡长女如今过得并不好,咱们那位指挥使大人待她多有怠慢。想她堂堂侯府嫡女,听说竟然连饭都吃不饱了。身边伺候的人比在侯府时少了一半不说,每日饭桌上就两三种菜色,寒酸得很。”
  从前因着盛露嫣身子不好,谢皇后本就没想让她嫁给自己唯一的弟弟。后来此事被皇上破坏了倒也合了她的意思,她之所以因赐婚一事与皇上争吵,并非是为了让盛露嫣嫁给弟弟,而是终于明白了皇上不可能让他们承恩侯府与任何一家有权势的世家联姻,皇上想借此削弱他们侯府的势力。
  听宫女说了那日在宴席上的事,又打听到寻府的一些事,她是有些幸灾乐祸的。她弟弟如今过得不好,盛露嫣也不能好才是。
  此刻提起此事,是为了膈应皇上挑拨皇上与寻厉之间的君臣关系,并非为盛露嫣抱不平。
  “皇上莫要寒了远在边关打仗的盛陵侯的心才是。”
  皇上眼眸微动,道:“竟有这种事?朕改日把寻指挥使叫过来问问。”
  又略坐了一会儿,皇上离开了皇后的宫中。
  一出殿,皇上的脸色就冷了下来。
  他如今还能与皇后坐下来说说话是为了稳住承恩侯府,以便私下调查当年的事。
  至于与皇后的情分,早就没了。
  处理完当日的政务,想到皇后早上说过的事情,皇上把吩咐身边的内侍:“去打听一下是怎么回事。”
  晚上,内侍把事情说与了皇上听。
  第二日一早,下了朝,寻厉随皇上去了东暖阁。
  屏退了众人后,皇上问起来承恩侯府的事情调查的情况。
  寻厉道:“当年老侯爷曾数次去过临海府,最长的一次在那里待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每次去都在自己郊外的庄子上待着,臣派人去查探了那个庄子,庄子上现在只有数人守着,侯府之人多年未曾去过了,长满了杂草。因时间太过久远查起来尚需一段时日。”
  这些事实进一步从侧面证实了那些弓箭极有可能与承恩侯府有关,或者说,是已故的承恩侯。
  皇上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又问:“可有查出来承恩侯有什么异动吗?”
  寻厉道:“近几年没有,自打皇上登基后,京城各个侯府中虽有怨言,但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动。但臣调查到承恩侯也曾去过几次临海府,让人去沿海打捞过东西。每次都没有捞出来什么便离开了。”
  皇上微微蹙眉,神色比刚刚严肃了几分。承恩侯若是去海边找弓箭的话,说明此事他也是知情的。随后,皇上又问了问与承恩侯府相关的事情。
  说完最近承恩侯府的调查情况,皇上突然问道:“你与你家夫人最近是怎么回事?”
  寻厉没料到皇上竟然也会过问此事,微微一愣。
  “朕记得你们之间的关系挺好的,怎么最近有了这么多不好的传言?”
  此事寻厉是不可能说出来实情的,便道:“是臣的错。”
  “你是什么样的人朕自然是知道的,你那夫人也是个良善识大体之人,娶了这么好的夫人要好好珍惜,莫要因为一些小事就伤了夫妻间的情分。”
  外界传言虽多,皇上却是不全信的。面前的臣子对盛陵侯府的嫡女是否上心,旁人不知,他却是知道的。
  想到自己的皇后,皇上神色黯淡了几分,找个心意相通的夫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是,臣遵旨。”
  想到这位臣子一直在忙于国事,便想着让他多陪陪夫人,但想到年底了事多,承恩侯府事情又重,便道:“等此事查完,朕到时给你放个长假,好好陪陪夫人。”
  “多谢皇上。”
  另一边,杨白瑶却突然一大早来到了寻府,见着盛露嫣后,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盛露嫣吓了一跳,连忙让人把她扶起来。
  杨白瑶却坚持跪在地上。
  盛露嫣微微蹙眉,屏退了众人。
  “你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杨白瑶沉默了片刻,道:“我想求表姐帮我入宫去选秀女。”
  第81章 玉佩  修补过的玉佩。
  盛露嫣顿时一惊。
  很快,她镇定下来,问道:“你为何突然想入宫了?你与严大人的婚事如何了?”
  杨白瑶面露苦色。
  “坐下说。”
  盛露嫣给春桃使了个眼色,春桃连忙过去把杨白瑶扶了起来。
  “原本婚事已经说得差不多了,父亲也被姐姐说服了,可不曾想二哥突然出了事……母亲四处求人不成,便想着把我嫁给刑部侍郎做填房,好叫他拉我二哥一把。”
  盛露嫣蹙了蹙眉。
  她这个姑母当真是愚蠢至极!
  那刑部侍郎都已经快五十的年纪了,比她姑父年纪都要大,人又有些好色。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当填房,伯爵府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杨白瑶看了盛露嫣一眼,道:“我知道母亲来求过表姐,表姐也没同意。我说此番话并非是怪表姐的意思。若我是表姐,我也不会同意的。我二哥就不是个好东西,如今这般也是罪有应得。”
  若说盛露嫣为何会与杨白芷关系好,最初便是因为这个二表哥了,她们都不喜欢他,所以常常在一处骂他。
  杨白瑶的话她是信的。
  “严大人是什么态度?”盛露嫣问。
  若是二人已经开始走六礼了,他们便占着理,只要他们坚持,这亲事就能成。杨白瑶自然是愿意的,关键就在严大人的态度了。
  杨白瑶苦笑了一下,道:“他原也是坚持的,但昨日不知怎么知道了我开铺子的事情,便要我关了铺子,以后再也不能在外面抛头露面。我们二人大吵了一架。他留话说,若我不应,这门亲事便作罢。”
  盛露嫣并未跟那位严大人接触过,不知他竟是这样的想法。不过,这也没什么稀奇的,这天底下的男子大多都是他这种想法。
  “若表妹真的中意这门亲事,其实可以先应下来。往后嫁过去,严大人在外,你主内,你真在外开了铺子他也未必会知晓。”
  杨白瑶摇了摇头。
  “并非只是因为这一点,而是我们的观念不合。”
  严大人千好万好,只是有一点,他并不想她在外面抛头露面,也无法接受她的想法。他认为女子必须以男子为尊,不管在家还是在外,都要听他的。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是我太过离经叛道了,怕是配不上严大人。”
  她表面上与姐姐一样,事事听从嫡母安排。实则与姐姐性子完全相反,背地里她一直在违背嫡母的意思。她打小就浑身长满了刺,若被人拔掉,怕是会伤筋动骨。
  盛露嫣看得出来,杨白瑶是真的心灰意冷了,婚姻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也不好多劝。
  “入宫一事你可以与姑父说。”盛露嫣道。
  此次入宫选妃,伯爵府也有名额。太后和皇上并无意为难,所以自愿参加。也就是说,若杨白瑶有意,她也是有资格的。
  杨白瑶道:“我探过父亲和母亲的口风,他们不同意此事。”
  盛露嫣有些诧异。姑母不是一向想把庶女嫁入高门大户来提高门楣么,如此便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般一想,她便问了出来。
  杨白瑶解释了一番:“母亲认为我身份低,这样的好事轮不到我们伯爵府。我若是参选还会浪费时间,耽搁救二哥,所以想尽快把我嫁入侍郎府。”
  盛露嫣看了杨白瑶一眼,突然明白了她的想法。
  “你也是存着这个心思的吧?”
  杨白瑶被人看透,抿了抿唇,再次跪下。这回她说了自己的全部想法:“表姐说得没错,我身份低微,想必第一轮就会被筛下来。第一轮是在半个月后,到了那时二哥的事情定然有了结论,我也就不用嫁给刑部侍郎了。”
  盛露嫣沉思片刻,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了,你先回去等着吧,此事我要与你姐夫商量一下。”
  杨白瑶站起身来,从袖中拿出来一张地契,递给了盛露嫣。
  “这是我那糕点铺子的地契,是我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赠给表姐。”
  这是她攒了一辈子的东西,也是她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婚姻与女子而言就是第二条性命,跟表姐的帮助比,这些并不值什么。
  盛露嫣瞥了一眼她手中的地契,道:“不必了,你姐姐曾经帮过我,我受她所托来帮你。”
  杨白瑶坚持:“姐姐是姐姐,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