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东北野闻
作者:邪灵一把刀      更新:2022-04-23 17:35      字数:3491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说是在东北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张会走路的人皮。
  那村子家家户户,都会在院子的西北角,竖一个稻草人。
  稻草人一年四季都在,坏了就立刻重新扎,总之,一定得让那个稻草人的外形,保持一个大致的人形。
  稻草人就是给那张人皮穿的。
  那人皮白天躲在山沟地缝里,晚上就在周围附近的村子里游荡,传闻是在寻找自己被分离的身体。
  人皮走累了,就会把自己套在稻草人上休息。
  第二天,如果你发现自己家的稻草人上有血,就说明那张人皮,昨晚在你院子里歇过了。
  你家要是没有稻草人怎么办?
  那就得看运气了。
  如果晚上人皮没有走到你家附近,就无所谓。
  要是刚好走到你家院子里想要休息,却没有稻草人供它套用,它就会侧着皮,从你家的门缝里滑进来,然后走过堂屋,走到人睡觉的卧室,就着睡觉的人罩上去。
  被那张人皮罩着的人,会做一晚上的噩梦,第二天起来,浑身都会起密密麻麻的红疙瘩,又疼又痒,不多久便会流脓,起一身的烂疮。
  那人皮是打哪儿来的?
  据说和日本人有关。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曾经在哈尔滨,建立过一个‘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说是免费给当地民众看病。
  他们以此为噱头,其实内里从事的是研制生化细菌武器的勾当,当时在周围或骗或抓了很多中国人做实验。
  为了用活人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活剖孕妇肚子、挖眼珠子、给一群关着的中国人喷洒各种细菌,观察他们的发病过程。
  活剥人皮,活体解剖,比比皆是。
  那张会走路的人皮,据说就是那村子里的一个女人,被日本人抓走后活剥,做人体实验了。
  它怨气太重,所以冤魂聚集在自己皮里,一直在寻找自己被分离的身体。
  而它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日本人,扔进焚化炉了。
  …………
  “你快别说了,大半夜的讲鬼故事,这黑灯瞎火的,也太吓人了!”
  一个长相周正,扎着马尾的年轻姑娘,打了个哆嗦,被吓的不轻,赶紧摆手,示意对面的男人不要再往下讲了。
  姑娘叫阿桐,是个搞科研的。
  男人叫孟山水,是大巴山脉里的一名护林员,湖北人,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子。
  大学毕业后,他到了千里大巴山脉中,成了一名深山守林人。巡山护林,防预山火,阻止盗猎盗伐等犯罪行为,是他的首要任务。
  白天,孟山水巡山时,发生了一件意外。
  当时是下午的四点,太阳快要落山,已经在山里走了一整天的孟山水,正准备回程。
  他们护林员,每天黎明,天刚蒙蒙亮时,就要出门巡山,晚上才回山腰的木屋休息,见天得走二十多公里山路,相当辛苦。
  当时的孟山水饥肠辘辘,就想赶紧回木屋弄些吃的。
  谁知回程之时,却遇到了老熟人,也就是祁予琮带领的科考队。
  祁予琮是一位野外生态保护方面的专家,戴着副银边眼镜,三十岁出头,身材挺拔,长相俊朗,浑身都透着股‘年轻有为’的气质。
  两年前,他曾代领科考队,在孟山水管辖的这片山区,进行过为期两个月的考察。
  大巴山脉地理环境独特,高山峡谷、溶洞暗河,原始森林,深层冰川,无不包括。
  当时,祁予琮的考察队,对这一片并不熟悉,因此误入了‘百石林’。
  那不是一片林子,而是由许多岩石组成的一片岩石带,从高处鸟瞰,仿佛是一片岩石组成的森林,因此而得名‘百石林’。
  这片石林有些古怪,早年间有些采药的山民,走进里头后,特别容易迷路,有时候要转悠一天一夜,才能钻出来。
  老山民们传言,说是因为那片石林里闹‘子母鬼’,人进去后,运气不好,赶上鬼打墙,就绕不出去。
  据说是因为战争时期,有个怀孕的女人,为了躲避日军的迫害,逃进了山里。
  她本想在山里把孩子平安生下来,结果在生产之时,因为难产,孤独而痛苦的死在了石林深处。
  从那以后,那片石林就不太平,说是那对横死的母子怨气不散,化为了‘子母鬼’。
  孟山水去过百石林很多次,他从没遇到什么鬼打墙,每次也都能顺利出来,因此只将那当做一个山野故事。
  以前的人精神娱乐匮乏,编些神鬼精怪故事,说闲解闷,吓唬孩子是常有的事。
  却说那次,孟山水突然接到当地森林公安的电话,说是有一支考察队失联了,因为孟山水熟悉山里的环境,得协助一起救援。
  孟山水加入了搜救行动,与森林公安兵分几路,各自寻找。
  他观察着林间人类留下的痕迹,一路寻摸到了石林里,根据一路的线索来看,不出意外,那支失联的科研队,应该是进入了百石林。
  那时候天已经黑了,山里的夜风呼呼的刮,鬼哭狼嚎似的。
  孟山水打着手电筒,在林子里一路呼唤:“有没有人!考察队的同志们!我是护林员!我来接你们了!”
  在石林里一路喊一路找,也没听见有人回应,他心想:可能考察队白天来过,后来又离开了?
  他决定离开石林继续往前找。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孟山水竟然在石林里迷路了!
  这石林他不是第一次来,只是以往都是白天,亮堂堂的,从没有迷路过。
  但这次,他在里头,竟怎么也走不出去,一直绕圈,明明走的是直线,最后竟然又回到了原位。
  黑暗中,他冷不丁的想起了那个关于‘子母鬼’的传说,心想:难不成这地方真的闹鬼?自己遇上传说中的‘鬼打墙’了?
  就在孟山水心中害怕,胡思乱想之际,他手里的手电筒似乎出了问题,灯泡突然明明灭灭的闪烁起来。
  孟山水的脸,在明灭不定的灯光中时隐时现。他以为是电池接触不良,于是狠狠拍了拍手电筒。
  得,他这一拍,手电筒不仅没好,干脆直接灭了,任孟山水如何折腾也不亮。
  孟山水身上带着一支防风打火机,但护林员的职业习惯,让他不爱在山里用火。
  一般不到万不得已,山中是禁止见明火的。
  因此,手电筒熄灭后,孟山水并没有第一时间点燃打火机,而是摸黑修手电筒,将电池退出来重新安装。
  夜风呜咽,如诉如泣。
  就在孟山水摸黑修手电筒时,他听到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有人在哭……
  似乎是个婴儿。
  声音是从自己背后传来的。
  孟山水头皮一炸,浑身发紧。
  这地方,怎么可能有婴儿呢?
  他顾不得其它,慌忙去摸衣兜里的防风打火机,擦着打火石,一下子点燃了。
  豆大的火苗,在风中跳跃,孟山水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挡风护着火苗,转过身寻找声音的来源。
  打火机的照明范围极其有限,而婴儿断断续续的哭声,则隐藏在前方的黑暗中。哭声与风声混合在一起,时断时续,一会儿仿佛隔得很远,一会儿又仿佛离得很近。
  莫非这地方闹‘子母鬼’的传说是真的?
  是那个婴儿的鬼魂在哭吗?
  孟山水当护林员的时间不短了,在山里什么状况都见过,但这样的怪事,却是头一次遇到。
  他心中害怕,却又要强,心里琢磨:这片山区归自己管辖,在这里面发生的动静,自己必须得弄明白。就算真是闹鬼,也得弄清楚那鬼姓甚名谁,逗留在此地是要做什么。
  他向来胆大,护着打火机,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摸去,自说自话的给自己打气:“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牛鬼蛇神要打倒,封建迷信不可取……啊!”
  念叨到一半,孟山水发出一声恐惧的大叫,惊的夜鸟振翅,乌云盖月。
  原因无它,只因前方的光暗交界处,猛地出现了一个白乎乎的人影。
  那人一身白衣,胸前飘着长发,看不清脸。
  白、白衣女鬼?
  饶是孟山水胆子大,此时也是惊的双腿发软。
  他以为自己撞鬼了,差点儿没吓趴在地。
  “你是护林员?”白色鬼影居然开口了,而且是个女人的声音。
  孟山水一愣,咽了咽口水:“你是?”
  “科考队。”白影说着,往前走了一步。
  那是个年轻的女同志,披散着长发,穿着一身白衣服,仔细一看,上面已经蹭了不少脏东西。
  科考队?孟山水猛的松了口气,问:“你们一直在附近?刚才我一直叫你们,怎么都不回一声?”说话间,黑暗中又走出来几个人,也就是科考队的其余人员。
  …………
  后来,从科研队的口中,孟山水才知道,那片石林附近的水域,生存着少量的‘中华大鲵’。
  ‘中华大鲵’俗称娃娃鱼,能发出如同婴儿般的叫声。当时他听到的婴儿哭声,其实是大鲵发出的叫声。
  而那片石林,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是因为那里的岩石电磁含量高。
  在一些雷雨天前后,空气中电磁发生改变时,不仅会影响指南针、手电筒一类的功能,还容易影响周围的环境,造成一些幻影投射,从而改变周围的可视环境,让人在其中迷失。
  而一但天气好转,这种情况就恢复正常,人自然便能走出去。
  古代的山民,在石林里头迷路,又时不时听到中华大鲵的叫声,便产生了‘鬼打墙’,‘鬼婴儿’一类的联想,杜撰出了许多山野鬼故事。
  所以说,很多民间流传的,稀奇古怪的事,未必是假的,但也未必就是鬼神在作祟。有很多谜团,很多诡异未知的现象,或许只是人类的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切,都还等待着科学去探索。
  …………
  在山里遇见老熟人的孟山水,立刻跟祁予琮等人打招呼,并问他们,怎么又回到这山里来了。
  这会儿是下午,太阳快落山了,不往山外走,怎么反而往山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