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忘乡楼
作者:抗雷的烟头      更新:2022-05-03 07:36      字数:3170
  春去夏来,窗前假山边上的毛竹已经郁郁葱葱,假山南面是一片花园,各色的花卉让人心情愉悦,不过秦仪最喜欢的还是墙角里的那棵老槐树,现在槐花早已掉落,但是花香依然让他记忆犹新。
  槐花开时,秦仪刚刚能自己走路,不过还需要借助拐杖,当他第一眼看到那棵老槐树时,当真是无比的惊奇,让李三儿爬上树去摘了不少槐花,他也如愿以偿的吃到了槐花饭,槐花只听过能泡茶,怎么能做饭,起初府里人不相信,但是按照秦仪说得做法,蒸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槐花饭其实很容易做,只要将槐花洗干净,然后用面粉、鸡蛋和糖混拌在一起,放在笼屉里蒸熟就可以了,味道甜入心脾,而且槐花的香味并没有丧失,蒸熟之后香味显得更加浓郁,当真让人口味一新。
  李三儿这厮一顿吃了五大碗,然后吐了一天一夜,不可否认,这东西不太好消化,但味道却是不错,秦仪小的时候,每当槐树开花,都会和伙伴们摘些回去,有的直接生吃,有的等妈妈下班回到家,就会蒸上一锅槐花饭,不错,那是家乡的味道。
  现在秦仪可以自行走路了,虽然一用力脚踝处还有些疼痛,但已经不影响正常行走,不得不说年轻人的活力旺盛,伤口愈合的也比较快速,伤口拆了线,那蜈蚣一般的伤疤也变得微不可见。
  “三儿,今儿咱们出府转转如何?”秦仪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李三儿闻言脸色一变:“我的少爷,夫人说过,在你没痊愈之前,是不能让你出府的。”
  “我现在已经没事了,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不是吗?”秦仪笑着拍拍李三儿的脑袋,有些讨好的味道。
  李三儿苦着脸道:“那在院子里转转也不错啊,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日,这连三个月都不到,要是夫人知道,三儿肯定要挨骂的。”
  “哎,”秦仪闻言叹了口气,“三儿啊,这么说,你是因为怕挨骂,才不让我出去?”
  “怎么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是这样,”李三儿一愣神,眨了眨眼睛,“不是,三儿不怕挨骂,是怕少爷的伤没好利索,要是有什么意外,三儿担当不起啊。”
  “切,我看你就是怕,你明知道我伤都好了。”秦仪撇了撇嘴,一脸你让我很失望的表情。
  李三儿使劲的挠了挠头,脸上发狠:“好,但是少爷,你要答应我,千万别去诗苑或者戏园子,要是碰到熟人,指定把这事传出去,等老公爷回来听到,一定会扒了三儿的皮。”
  诗苑其实和现代的社交酒会差不多,都是一些闲的没事的人,到里面喝喝酒听听曲,然后卖弄一下各自的才华,相互吹捧吹捧,为各自烦闷的生活找点乐趣,秦仪自然不喜欢这些地方,不过他对戏园子多少有些好奇,不知道那里的戏子会唱什么戏,苏三起解还是霸王别姬,又或是贵妃醉酒、包公辞朝...
  秦仪摇头一笑,点头说道:“那我们换身衣服,在九城之中街巷之内转一转。”
  说实话,秦仪对古代的百姓生活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寒城分为内中外三层,外面一层最大,除去守城兵士军营,大多是普通百姓所居,中城就小了不少,大多是达官贵胄的府邸,以及商贾富贵的宅院,而最里面就是皇城,因为寒城依山而建,内中外都各有三座城门,所以寒城之内的老百姓,喜欢将寒城统称为九城,谁能逛遍九城,说出去腰板都要硬起来不少。
  李三儿闻言顿时放松不少,他最怕秦仪又像以前那样流连诗苑等声色犬马之地。
  “对了,少爷,咱们要不要带些银两?”李三儿问道。
  秦仪闻言一笑:“说得好像你是府里的账房,这般财大气粗。”
  李三儿脸上一红,嘿然笑道:“少爷以前领了月钱总是不到三天就花完了,所以夫人就将月钱交给了三儿,让三儿按天交给少爷,不过少爷这三个月没出门,月钱照常发,所以三儿腰包里倒是攒了不少。”
  “月钱?”秦仪疑惑的转头。
  李三儿解释道:“就是夫人每月给你的零花钱。”
  “一个月多少?”秦仪好笑的问道。
  “一月十两金。”李三儿点头答道。
  “十两金?那我的早饭能值多少钱?”秦仪对这里的消费水平不是很了解,只能估摸一下。
  李三儿想了想说道:“大约二两银子。”
  秦仪不由得张大了嘴,在这里,一两金子等于一百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一贯大钱,也就是一千文铜钱,早饭虽然没有什么珍贵佳肴,但荤素冷热六七样,怎一个丰盛了得,竟然只有二两银子,按这个来算,秦仪每月的零花最少也得一两万块钱,当然现在的***,一月零花七八万数十万的都有,但是在古代生产力不高,有的人有钱都不知道往哪里花,这十两金无疑是一笔巨款。
  “千两白银三天就花光,”秦仪惊讶的说道,“都花哪里去了?”
  李三儿愣了一下说道:“少爷好客,每到诗苑必定请客,心情好时只请桌上客,心情不好就全请了,而且戏园子打赏,少爷有时也收不住手,还有赛马赌场,出游狩猎,个个都是无底洞,多少银子也能扔进去。”
  这都是什么毛病?秦仪闻言忍不住抽了抽嘴,感情这家伙不仅好吃懒做自命清高,还是个败家的主。
  “三妹每月也是十两金吗?”想起秦灵儿,秦仪忍不住问道,虽然两人见面不到三次,就算是吃饭也都见不着她,而且每次见面秦灵儿都不会给他好脸色,但对于这个和自己小妹无比相像的三妹,秦仪是打心里关心,只不过无处下力罢了。
  李三儿想了想答道:“好像只有五十两银子。”
  秦仪闻言差点吐血,自己每月一千两银子,而秦灵儿却只有五十两银子,这差距太大了点吧,人家常说贫养儿富养女,怎么这秦家却倒了过来?
  在这里,普通百姓都穿綀衣,就是粗麻布缝制的衣服,不仅粗糙而且保暖非常不好,富裕一点的人家则穿布衣,布衣也就是麻布葛布之类缝制的衣物,从布料到做工都比綀衣讲究一些而已。
  再上面就是所谓的贵族,官员大商贾都是穿锦衣,绫罗绸缎贵贱不一,当然官越大钱越多,穿着衣物越是讲究,就像是秦仪以前的衣服,金银丝线绣图,玉石翡翠点缀,这样的衣服价值已经不能用平常的锦衣估量,而皇家所用衣物,不论蚕丝毛线,还是从布料考究,都是上上为佳,而且缝制衣物都有专门的能手负责,织造坊便是专门为皇家制造衣物的地方,那里有全国各地的有名裁缝,据说皇帝的一件金袍,就要五个人缝制半月才能完成,可以说华贵已到极致。
  秦仪和李三儿两人换了一身布衣,便悄悄从后门溜了出来。秦国公府在中城的东城门附近,按照坐北朝南,左北为贵的说法,在这东城的府邸全是高官大员,个个都是深门大院,门口的石狮子虽大小不同,但都是威武不凡。
  秦仪十六岁的身高已到一米七左右,因为正在长身体,就算不怎么锻炼,也不会显得肥胖,加上大伤初愈,而秦仪也没怎么闲着,有空就锻炼各处关节,所以现在的他倒是有些消瘦,而且还没有行束发之礼,秦仪只能将头发披散在身后,倒有九分潇洒之态。
  未束发之前,并不是不能扎头发,只是秦仪嫌太难看了,你想想,一个大半小子脑袋上扎两个羊角辫,会不会太恶心了点呢?在北丘国男子十六岁满,行束发之礼,二十岁满,行加冠之礼,这些繁琐的礼节,秦仪想想就觉得琐碎,但也只能无奈的接受,既来之则安之。
  两人从东城门出发,一路逛到南城,秦仪还准备再从西门去外城,这样几乎将中城逛了个遍,至于皇城,秦仪倒是想进去看看,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少爷,你饿不饿?这眼瞅着都快正午了,要不然咱们先找家楼子吃个饭?”李三儿一脸奴才样,弓着腰一手替秦仪扇着扇子,一手摸了摸口袋,才底气十足的说道。
  秦仪喘了口气,额头也微微冒汗,闻言点了点头:“也好,正巧尝尝外面的口味,三儿,这附近有什么有名的酒楼没有?”
  李三儿一边揉着腰,一边指着前面说道:“少爷,前面有一家叫做忘乡楼,挺有名的,里面的厨子各地方的菜都会做,煎炸炒焖无一不精,特别是外来的京职官,隔三差五都会来几次,点上几个家乡菜,以解思乡之苦,所以这酒楼才叫忘乡楼。”
  “你知道的倒不少?”秦仪惊讶的笑道。
  李三儿嘿然一笑:“这些都是少爷以前告诉我的。”
  “好,那咱们就去这家忘乡楼。”秦仪勉强一笑,忘乡楼,真的能忘记家乡吗?
  “汪汪...吱吱...”
  “哈哈...快些弄,小爷我还等着它下酒呢。”
  秦仪两人还没走近酒楼,远远就看到门边围着几个看热闹的看客,人群里不时传来犬吠之声,还有几个嚣张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