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摇摇欲坠的防线
作者:丁丁猫      更新:2022-05-07 12:36      字数:3188
  德军进攻时的士兵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却并没有放弃冲锋的念头。在发现前线一名中尉军官失踪后德军没有等到部署完成就发起了进攻,因为德军判断这名失踪的中尉军官应该是被苏军侦查人员当做‘舌头’给抓了。而如果时间拖得越久,德军害怕苏军会掌握德军发起这次进攻的时间和兵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这样德军进攻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可真到了发起进攻后,德军指挥官却悲哀地发现苏军很显然已经做了预防性措施,从德军士兵的伤亡程度和苏军阵地上火力的密集程度就能看出来。但是进攻一旦发起就已经停不下来了,特别是在保卢斯上将的严厉督促下,德军不能也不敢停止这次进攻。
  不过德军在前线负责指挥的基层军官倒是向上级汇报了一个还算得上好消息的消息,苏军阵地上虽然火力很猛,但这主要都是在阵地上出现了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而本身防线上的苏军步兵的火力并不算太密集,反而显得有些稀疏。德军指挥官选择相信了基层军官的看法,毕竟这些基层军官参加的战斗很多,经验丰富而且眼光独到。
  很显然,苏军并不是因为那名德军中尉的口供才组织了这条防线,因为从时间上来讲这样做是来不及的。但是苏军依然仓促地在这里组织了防线,而且阵地上的步兵明显不足。这说明苏军虽然有预见性的布置了防线,但是苏军的作战力量严重不足,而这也是苏军从一交火就被德军发现的致命弱点。因此德军指挥官觉得只要对这条苏军仓促组织起来的防线持续实施冲击,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德军,德军也能最终达成战役意图,至少能拖住苏军第28集团军突围的步伐,为全歼这支苏军部队创造条件。
  其实战场上不仅德军发现了苏军这一弱点,严大力作为参战的苏军指挥员同样很清楚己方的致命弱点就是兵力太少。虽然他已经实现向第37坦克旅旅长巴布罗斯基上校申请了增援,但是由于苏军的兵力有限,现在严大力不得不率领着现在974团残部与第37坦克旅派来的这几辆增援坦克和装甲车苦苦支撑这条简陋的防线。
  而当严大力发现德军并没有因为伤亡惨重而放弃进攻后,严大力的眉头皱了起来,眉毛都快拧成一团了。他现在已经把所有能找到的人都投入了战斗,手里根本没有预备队。而据他自己回忆,在后世时他曾经经常看到在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双方指挥官回忆录中写着哪一方拥有强大的预备队,哪一方获得胜利的几率就高得多。而据他判断,如果不是有从第37坦克旅抽调来的这个两个装甲连的支援,很可能自己仓促建立的这条防线真的会在战斗爆发后就会一触即溃。
  由于德军连续不停顿地冲锋给苏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严大力已经接到了在战壕中战斗的好几名指挥员的告急报告。这也让严大力在临时指挥部中心急如焚,他不得不用在与第37坦克旅会合后巴布罗斯基上校支援的唯一一台发报机向巴布罗斯基上校紧急发报要求增援。在电报中严大力汇报到,如果没有新的增援部队,那么自己所建立的临时防线最多再坚持一个小时可能就会被德军突破。而德军并不像那个被抓住的德军中尉说的那样兵力,反而严大力认为德军此次投入进攻的兵力大大多于预期。
  还有一件小事严大力也在电报中说明了,现在不仅自己这里需要更多的增援部队,还需要更多的照明弹。这些照明弹可是在黑夜中让防线上的苏军坦克和装甲车发挥火力优势的保障,不然苏军坦克手们根本看不清楚蜂拥而至的德军士兵。
  对于严大力在与德军交火半个小时就发来这样的求援电报也让第37坦克旅旅长巴布罗斯基上校有些吃惊。这位临时负责974团残余部队的副营长曾经在德军的围攻下一直坚持战斗并最终坚持到了第37坦克旅的到来,这位上尉并不是那种一交火就惊慌失措向上级求援的指挥员。可现实情况却是这位上尉几乎是以每10分钟一封电报地催促需要增援,很显然德军给这条自己临时组建的防线施加了非常强大的压力迫使那位坚强的西多罗夫上尉不停地求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不安的现象,德军在夜里也开始拼命了。巴布罗斯基上校不用想也能知道德军的企图,就是想把苏军第28集团军拖在这里以减轻正面阻击苏军突围的压力。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自己怎么或者去哪里再给西多罗夫上尉寻找新的增援部队呢?正在向东进攻的那两个步兵团是整个28集团军在夜里突击的主要力量,不能被抽调出来来加强北面的临时防线。但是如果不对西多罗夫上尉临时组建的防线进行增援,那么突围行动也一样会失败。德军的这次战术行动很成功,已经基本上开药达到自己的目的将苏军第28集团军的突围部队成功地牵制在了目前的地域。
  鉴于这种现实情况,巴布罗斯基上校不得不立即向第28集团军司令部发电报询问跟在自己部队后面的第175步兵师以及与集团军司令部一起行动的第226步兵师目前到了什么地方,并且简要汇报了目前在自己部队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并不以苏军指挥员的一直为转移。第28集团军司令部的回电还没有到来,巴布罗斯基上校在等待回电的同时立即组织起从第37坦克旅旅指挥部拼凑出来的一支小部队,并立即将这支携带有残存所有照明弹的小部队派往西多罗夫上尉的北面临时阵地上去。但愿这支由各种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组成的小部队能让北面的临时防线能多坚持一段时间。毕竟那条防线已经频频告急了。
  有过了半个小时,西多罗夫上尉的电报又发到了第37坦克旅旅指挥部,报告说小部队已经到达了阵地。但是这支只有不到一百人的部队只是稍微缓解了目前阵地上捉襟见肘的窘境,依然还需要更多的增援部队才能守住阵地。
  第28集团军司令部的回电仍然没有到来,巴布罗斯基上校在指挥车旁走来走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据他判断,北面的临时防线最多还能坚持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崩溃,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恨不得自己手中能有一个营的预备队。
  就在这时,在指挥车后方不远处一名哨兵突然喊道:“站住!口令?”这名哨兵很尽责,在询问口令的同时还拉动了手中步枪的枪栓。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指挥部的所有人都非常紧张,巴布罗斯基上校也随手抓起了一把放在身旁的冲锋枪准备战斗。
  “勇敢!您是第37坦克旅的吗?”一个中年声音传来。
  那名哨兵依然很警惕,他看到了在这个身影后面有很多黑影,于是回答道:“是的,请您一个人过来!我已经瞄准了,不要做让人误会的举动!”
  “好的,我是第175步兵师793团团长。请问你们旅长巴布罗斯基上校在哪里?我要立即见到他。”这个身影举了举手,示意自己身后的人停下来,然后走到了哨兵的面前。
  那名尽职的哨兵终于看清楚了来人是一名中校军官,连忙将枪口移开,将手一伸说道:“中校同志,请您出示证件。”
  在手电光线的照射下,哨兵仔细检查了地方的证件后立正回答道:“中校同志,我们旅长同志就在前面五十米的地方,请跟我来。”
  而此时巴布罗斯基上校只听见了哨兵和来人在说话,并没有听清楚对话的内容,看来来人是己方的人,这让他也稍微松了口气。他很担心德军会从某个自己并不知道的漏洞混入自己的部队,在黑夜中如果遭遇德军的突袭,那么自己的整个部队将会陷入一场混乱。难道是第17 5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可为什么集团军司令部没有给自己回电呢?
  这时,一名通信兵跑过来请巴布罗斯基上校立即到指挥车那里去,集团军司令部的回电到了。这封让人等的心焦的回电终于到了,在这封电报上集团军司令员通知巴布罗斯基上校第175步兵师将会随时到达,请他注意和第175步兵师的部队联系和衔接。
  其实巴布罗斯基上校也是因为着急而误解了集团军司令部迟迟不回电的举动。在集团军司令员收到他的汇报电报后,紧急联系了第175步兵师司令部,要求汇报其部队目前的位置。并且集团军司令员根据巴布罗斯基上校的汇报下达了命令,要求第175步兵师的先头部队立即向巴布罗斯基上校报到,接受其下达的紧急战斗命令。
  ps:由于前两天开车带家人和孩子出去旅游,昨天开车回来太累,所以断更了一天。请读者朋友们谅解。我将会在8月某些天更新两章,保底一章。如果当天更新两章,我会在第一章的结尾处说明,请您继续支持本书,您的支持是我写书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