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组建试验部队
作者:丁丁猫      更新:2022-05-07 12:39      字数:3027
  就在中央方面军司令部批准近卫第13步兵军实施部队编成改革试点的同时,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捷列金少将在发现西多罗夫少校又被分配回原部队后又做出了一个决定,他直接指派了方面军政治部的一名少校政工军官去西多罗夫所在的团担任政治副团长。
  这个少校名叫阿尔塔诺莫夫,是捷列金少将的亲信。在被派出之前,捷列金少将专门召见了阿尔塔诺莫夫少校面授机宜。在谈话中,捷列金少将明确指示阿尔塔诺莫夫到任以后一切要以团长西多罗夫少校为主,尽心尽力地帮助团长西多罗夫组织好部队,不能在背后拖后腿。
  捷列金这样嘱咐阿尔塔诺莫夫是有原因的,首先他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西多罗夫的背景,甚至他还比其他很多人知道得更多,包括西多罗夫被莫斯科卫戍司令部扣留事件以及最后的结果。捷列金通过这个事情深感这个西多罗夫少校是受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重视和支持的,再加上以前自己曾经在对待西多罗夫的问题上出现过麻痹大意的失误。因此为了对西多罗夫少校或者准确地说是其背后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示好,他要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给西多罗夫以后立战功铺路,只有这样才会重新拉住西多罗夫,至少不会让自己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面前留下坏印象。因为他知道莫斯科卫戍司令部稽查处处长科罗斯季科夫少将的下场是什么。
  方面军司令部的批准命令和所调配的各种分队以及坦克、车辆很快就到达了近卫第13步兵军。这下,斯托利亚罗夫上校再也坐不住了。在得到方面军司令部直接批复的命令后,他立即找到费奥克季斯托夫少将打听西多罗夫的背景到底是什么,能让在他看来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请求这么快就被方面军司令部越级批复同意,这个西多罗夫再次给了他一次震撼。
  当然,费奥克季斯托夫并没有给斯托利亚罗夫一个准确的信息,因为再怎么说,自己的这个副手和自己的关系不算太近,因此他不会说得很明白。但是为了防止斯托利亚罗夫在以后给西多罗夫添乱,费奥克季斯托夫还是向斯托利亚罗夫上校多多少少透露了一点。那就是西多罗夫少校身后有个大人物在支持,很多事情别人可能做不到但是西多罗夫少校却很有可能能做到。在费奥克季斯托夫看来,自己的这个副手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只要不是太愚蠢,斯托利亚罗夫是绝对不敢有胆子去坑西多罗夫的。
  斯托利亚罗夫自此心里再也其他心思,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能个西多罗夫添乱,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西多罗夫的背景是极为深厚而且是自己无法对抗的。他现在对严大力已经是彻底转变了想法,对于严大力的申请一概同意并且还为严大力准备指挥的部队煞费苦心。比如他就向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提出干脆在近卫第24步兵师单独组建一支实验性质的诸兵种合成团,将方面军批准的一个野战炮兵连、一个坦克连、一个装甲连、两个反坦克炮兵连还有各种牵引车辆和从全军各部队中抽调出来的三个步兵营和一个工兵连放在一起交由严大力指挥。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费奥克季斯托夫的同意,这位军长同志也很想看看新组建的这个诸兵种合成团在实战中到底会有多大的作用。当然,严大力也同样非常欢迎上级的这个决定,这可是他第一次拥有由自己完全说了算的部队,自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战斗。在隶属关系上,费奥克季斯托夫将严大力指挥的这个团编入近卫第24步兵师,作为这个师出来原有三个团之外的特殊存在,部队番号定名为近卫第131合成团。
  而在人员配备方面,除了由方面军司令部政治部派出的政治副团长阿尔塔诺莫夫少校以外,其余的人员选择权全部在严大力这个团长手中。由于军首长的支持,严大力基本上是毫不费力的将自己想要的军官调入自己的部队。
  古谢夫被严大力指名调来担任合成团的侦查股长,谢尔久克被调来担任团副参谋长兼作战股股长,依瓦什科夫被任命为团政治股股长,思维里琴科被调来担任一营营长,古斯塔诺夫被调来担任二营营长。整个团除了三营营长耶夫谢耶夫不是严大力的老部下之外,其余主要军官都是严大力的心腹。
  整个团的部队全部到位后严大力和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就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按照严大力的设想,部队应该同时注重防御和进攻,并且各个兵种之间都应该在防御和进攻中相互紧密配合,以求能发挥所有兵种的威力。在进攻中还要重视后勤补给以及部队机动力的训练,以求在不远的而将来苏军进行反攻时能够大放异彩。
  由于严大力这个团是新组建的试验部队,需要大量的训练,并不在近卫第24步兵师的原有编成之内。因此合成团的部署地点远离整个师的第一线,师长克拉夫丘克上校在得到了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的专门嘱托之后将严大力的合成团单列出来,作为师里的预备队来看待。
  师长克拉夫丘克上校其实对严大力并不熟悉,对严大力的这种合成部队试验还是有些感兴趣的。因为他也知道总参谋部已经开始筹划部队编成的改革,而且方面军司令部到集团军司令部再到军司令部很明显都很重视这次团一级的编成改革试验,因此在内心中克拉夫丘克上校是支持严大力这个合成团被编入自己的师。别的不说,只要这个合成团能够如严大力所说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那么自己的功劳是肯定跑不了的。就算是实验失败也没有什么,这个团的团长已经有风声说上面有很强的背景,那么实验失败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含的影响。
  合成团的所有人在严大力提出了要求后开始了紧张繁忙的训练之中。有很多严大力所知道的后世的一些战术也被严大力拿来进行试验。不过很可惜,这个时代的苏军士兵特别是步兵的文化程度较差,理解力比不上后世的士兵,因此能够拿来训练的战术并不是很多。
  部队的训练一开始,后勤的压力一下子就增大了不少。由于车辆和坦克、装甲车很多,不管是从油料上、弹药上还是保养零件上都比普通的步兵团增加好几倍的使用量。严大力在一开始甚至让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和谢尔久克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后勤工作中,就这样也还是经常捉襟见肘。好在军司令部的后勤处知道这个试验部队的重要性,总算是勉强能维持后勤供应。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后勤方面虽然依然让严大力有些头疼,但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了。
  1943年春天的雨季时间要比以往都要长,这也给了苏德双方一个喘息的机会。不管是德军还是苏军都没有在雨季进行作战行动,严大力的团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
  虽然说整个春季因为路面化冻而泥泞不堪,双方都有默契没有展开大的作战行动。但是苏德双方还有一个默契,那就是都在策划雨季过后的夏季作战行动。
  由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失败,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和装备,因此此次夏季攻势德军的力量只能够发起一次战役性进攻。而德军高层在讨论1943年的夏季攻势时再次因为进攻作战的主要方向出现了分歧。有部分人认为应该想办法拿下列宁格勒,将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完全解放出来然后从莫斯科的北面进行迂回作战,再次进攻莫斯科。而有的人则认为应该重新将主要进攻的方向放在莫斯科,集中所有的力量消灭在莫斯科以西的苏军主要部队并占领莫斯科这个苏联的政治、军事和交通中心。当然,有更多的人提出将主要进攻方向继续放在南部战线,因为那里的局势刚刚稳定下来,必须要给予苏军强有力的反攻。不然的话一旦苏军在南方取得进展,将会有收复乌克兰这个大粮仓并且直接威胁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后方补给线的危险。
  最终经过多次会议争论,最后还是由元首希特勒确定了进攻方向是在南线,因为那里如果再次出现状况将会危及整个东线德军的后路。确定下来主要进攻方向之后,对于如何发起这场进攻战役又再次引起了争论。前线南线的指挥官曼斯坦因元帅认为应该继续从哈尔科夫地区出发沿着去年的进攻路线对苏军实施进攻,再次执行去年的战略设想,夺取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