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达天听
作者:丁丁猫      更新:2022-05-07 12:41      字数:3091
  过了大约四十多分钟,向775团进行紧急增援的第11坦克旅的一个坦克营以及合成团的一个步兵营、一个装甲连和一个野战炮兵连赶到了775团设在桥西岸的阵地。当时775团的情况十分危急,德军的士兵甚至已经冲上了桥梁。
  而苏军这些生力军的到达再次将这里的战斗形势进行了逆转,强大的火力一下子就让德军的进攻势头弱了下去。德军在损失了很多士兵后依然没有能够突破775团的防御,苏军总算是保住了桥梁两边的一半控制权,随着苏军火力的增强将桥东侧的德军驱赶开来,让德军士兵暂时不能接近桥的东端。
  又过了两个小时,近卫第13步兵军司令部纵队和近卫第25步兵师的部队终于到达了桥梁东侧。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桥东岸的德军溃退部队一下子受到了重创,再也没有士气与苏军进行对抗。德军士兵们一哄而散,纷纷向河的上游逃跑,撤向布良斯克方向。至于能不能走到布良斯克,这些德军士兵并不清楚,但是这里已经是不能再继续待下去了,苏军的大部队已经源源不断地开来,留在这里除了当俘虏就是死路一条。
  苏军后续部队的到达,让纳夫利亚附近的形势已经被苏军完全掌控。杰斯纳河支流上桥梁的防守根据刚刚到达这里的费奥克季斯托夫的命令由775团移交给了近卫第25步兵师。而近卫第13步兵军的司令部被设在了纳夫利亚的市区内,市北郊、西郊的防御则由近卫第24步兵师负责。而近卫第26步兵师则负责整个军与原来出发阵地之间道路的安全,连接第70集团军的防守区域。
  等到一系列部署调整的完成后,费奥克季斯托夫向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部汇报了纳夫利亚的情况,申请近卫第13步兵军就地转入防御,因为整个军和第11坦克旅由于连续作战,损失很大,并且弹药等物资也消耗比较大,已经无力再继续向西和向北发起新的突击。这一申请一直被上报给了中央方面军司令部,最终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批准了这一申请。所以到此为止,中央方面军的反击部队已基本上消耗光了前进的力量,开始陆续转入防御。奥廖尔也同时被布良斯克方面军收复,德军在奥廖尔地区的部队彻底西撤,除了一部分坦克部队撤往布良斯克以外,还有一部分德军第9集团军的部队也撤向了布良斯克。而原本从奥廖尔南部向西撤向纳夫利亚的德军部队则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多数部队崩溃。德军官兵失去了组织性,只能分散溃逃,少数人员能够逃到布良斯克,大部分人员被歼灭,很多部队成建制被苏军消灭,损失极为惨重。自此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北部方向上的反攻顺利结束。
  基利杰缅科在军司令部到达纳夫利亚并安顿好后就被费奥克季斯托夫叫到了军司令部。由于战斗已经基本结束,近卫第13步兵军需要向集团军司令部上报有功人员名单。而近卫第24步兵师所属的部队在这进攻中立功最多,有力地保证了这次反攻战役的胜利,因此费奥克季斯托夫需要了解近卫第24步兵师的详细战斗经历。
  除此之外费奥克季斯托夫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了解近卫第131合成团在整个战役中的表现,为上级评估部队编成改革提供依据。这是总参谋部和方面军司令部直接下达的指令,而客观评价这种试验部队在进攻和防守中的表现也需要基利杰缅科以及军参谋长斯托利亚罗夫详细做出书面报告。
  在了解了近卫第131合成团的所有详细战斗经过以后,最终费奥克斯季斯托夫向方面军司令部提交的书面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军师两级指挥员对于进行部队编成改革试验的合成团在防御战和进攻作战中的表现极为推崇,强烈建议苏军部队应该按照这样的编成进行全面改革。当然,这份报告中也对合成团的指挥员严大力提出了表扬,认为他在指挥合成团在整个库尔斯克战役中表现极为优异,应该被授予勋章和提升军衔以及职务。
  这份受到苏军上下极为重视的书面报告很快就提交给了总参谋部,被人亲自放到了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办公桌上。华西列夫斯基一直在等着这份报告,他将其视作重要而又紧急的工作。在仔细看完这份讲述近卫第131合成团的战斗经历和方面军及以下各级指挥员附上的结论后,他立即带着报告去克里姆林宫面见最高统帅,准备以这样的翔实数据来说服斯大林。
  当然,在去的路上他就一直思考在报告中被各级指挥员赞扬的严大力应该受到什么表彰,从报告上来看,这个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准女婿表现得极为优秀,自己等会可以给斯大林同志稍微提提,也许对这个少校以后的发展就会比较有利了。这也算是帮助自己的老上级老领导一个忙了,要不是老元帅当初的极力推荐,自己也坐不上总参谋长这个职位并且晋升到元帅军衔。
  在克里姆林宫的宽大办公室内,斯大林听取了华西列夫斯基关于部队编成改革的建议并看了看由中央方面军司令部汇报上来的那份报告。对于华西列夫斯基的建议,斯大林表示了认可,认为应该尽快对部队实施这样的编制改革,让各个战略战役兵团和战略战术兵团都改组为诸兵种合成部队。但是斯大林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求华西列夫斯基要与军火装备生产部门以及红军总后勤部仔细计算,看看苏联一年的装备生产量能否满足这一个部队编成改革方案。
  对于最高统帅这个担心,华西列夫斯基提出了一个折中办法,如果装备的生产跟不上,可以分批改革。但是处于一线的部队必须要先实施,以提升一线部队的战斗力。对此斯大林表示了认可,具体的细节就他就不管了,责成总参谋部负责实行。
  当斯大林合上了那份报告后突然问道:“这个试验部队的指挥员西多罗夫少校怎么我好像有点印象,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
  华西列夫斯基正在心里盘算该如何提严大力的名字,没想到最高统帅先提出来了。于是他立即回答道:“这位少校从战争一开始就在乌克兰的边境上参加战斗,原来只是一名士兵,由于屡立战功而被晋升成为指挥员。他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能力,对于战斗的预见性很准确,曾经因为这样的能力避免了部队的重大损失。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哦,我想起来了,以前有人在我面前提起过他。你是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的?也是有人向你提起过?”斯大林有些奇怪华西列夫斯基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少校怎么熟悉,于是询问道。
  “是的,其实这位少校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现在在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女儿叶卡捷琳娜谈恋爱。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在战争开始头一年乌克兰的撤退中从乌克兰分离主义分子手中营救过叶卡捷琳娜的原因。”华西列夫斯基没有隐瞒严大力的另外一个身份,因为他知道如果斯大林同志要查的话,什么情况都会知道,还不如现在将严大力的背景交代清楚。
  “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这样的同志我们应该大胆使用并且授予勋章,这也能鼓舞一线部队指战员们的士气。”听了华西列夫斯基的介绍,斯大林心中恍然大悟。他对于很多事情都要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既然这个少校有出众的能力,又有一定的背景,表彰他还可以平衡沙波什尼科夫这个老元帅因为健康原因而退下去的事情,完全是一举多得。于是斯大林决定要表彰这个少校,并且直接向华西列夫斯基下达了指示。
  在回到总参谋部后,华西列夫斯基先向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打了电话说了说最高统帅的意思并对老元帅表示了祝贺。有了最高统帅的首肯,后面的事情就非常好办了。经过调查,严大力所在的部队有指挥员牺牲,空出了职位,因此华西列夫斯基直接下达了了命令,晋升严大力为中校并且任命他为近卫第24步兵师参谋长。同时,他还专门给中央方面军的司令部打了电话,暗示中央方面军可以提请总参谋部给严大力授予勋章的申请。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电话是专门打给中央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的,同时他要求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捷列金中将也接听了电话,毕竟由方面军司令部提请授勋的工作是方面军苏军事委员会委员主管的。
  ps:本卷到这里就结束了。从下一章开始进入下一卷。本书还有大约三十万字就会完本,敬请期待。另外,多谢书友‘大镭’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