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再一次预测
作者:丁丁猫      更新:2022-05-07 12:41      字数:3044
  当所有的加强部队和补充的士兵全部到位后,在基利杰缅科和严大力的策划下全师都开始了紧张的磨合训练之中。现在是战役的间隙,从战争的趋势来看,苏军下一步进行进攻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磨合训练以各单位如何配合进攻为主。
  严大力总算是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他现在的工作重点就是去检查视力各团的训练工作。其中第131团他去得最少,因为这个团已经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得到了实战经验,在特列亚毕奇尼科夫的带领下最早就完成了训练。严大力更关注的是其余三个团的磨合训练,特别是第974团的训练。因为他想对这个团新任的团长谢列布里亚科夫少校的指挥能力进行了解并且看看这个显得很骄傲的少校是不是对诸兵种合成部队的战术有什么真知灼见。
  第974团的进攻训练中规中矩,让严大力说不出什么优点,当然缺点也说不上。这让严大力有些失望,原本牛逼哄哄的谢列布里亚科夫并没有如严大力期望的那样提出了什么新颖的战术。在师里的几个团转了一圈以后,严大力回到了师司令部立即组织了一次由所有团级指挥员参加的师一级首长司令部演习,已检验这一段时间训练下来后这些团级指挥员是否对于诸兵种合成部队的战术了解和掌握。
  这种首长司令部演习是苏军或者说当代各个主要强国比较喜欢的一种训练军事指挥员的手段,这种演戏全部都是进行图上作业,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定胜负和部队的损失,其实就是一种兵棋推演。最终的结果令人意外,拿到第一名的是第131团的特列亚毕奇尼科夫,而最后一名让人大跌眼镜,居然是号称对诸兵种合成部队战术研究很深的新任第974团团长谢列布里亚科夫。
  虽然谢列布里亚科夫在演戏后的评论时对于演戏的过程和结果有异议,但是担任裁判的基利杰缅科以及严大力同时心里有些打鼓,这个谢列布里亚科夫有些名不符实。他们的心中同时产生了一种担忧,那就是在这种演习只落败,那么在实际的战斗中同样更会落败,现在看来第974团以后说不定会战斗力反而下降。而基于这样的结果,基利杰缅科和严大力几乎不约而同地决定在以后的战斗中必须要谨慎使用第974团,以防意外发生。了解手下各支部队的实际战斗力和优劣势也是一名称职的指挥员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时间慢慢地流逝,在库尔斯克战役结束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苏军终于完成了一线部队的编成改革工作。就在苏军进行休整并且对部队编成进行改革的同时,德军也没有闲着。由于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导致了德军的损失相当惨重。而与此同时在库尔斯克战役开始阶段大放异彩的党卫军第2装甲集团军由于美军在意大利登陆而不得不被希特勒调往意大利北部地区以防止美军继续前进,因此此时在苏德战场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德军兵力有些入不敷出,再也没有了进攻的能力,被迫转入了全线防御。
  这样的变动也使得德军完全失去的这场战争的主动权,从现在开始德军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进行防守,以防止苏军再次反击而大踏步地收复实地。鉴于这样的情况,德国元首希特勒和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制定了一个防御计划,目的是要守住第聂伯河左岸地区。为此德军沿着第聂伯河右岸修筑一条坚固的防线,并将这条防线命名为‘东方堡垒’,因为希特勒认为宽广的第聂伯河对于苏军来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天堑。
  德军此时基本上是在第聂伯河左岸地区保持了沿河的一大片土地,同时德军的底线是至少要保证‘东方堡垒’不被苏军突破,以延缓苏军收复失地的进程。同时德军还要利用这条防线来给自己争取时间,因为德国到现在为止才开始全部动员。而新训练部队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德军必须守住第聂伯河的防线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来训练新部队,这样德军兵力捉襟见肘的窘境才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而在战争中,双方为了取得胜利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敌人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本方所必须要破坏的。而德军沿着第聂伯河修筑防线的消息对于苏军高层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准确地判断除了德军在连续经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的失利后已经无法再发起新的战役性进攻。因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在部队进行编成改革的同时也开始了进攻战役的策划工作。
  按照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意图,这次苏军的进攻将是全方位的,从最北部的列宁格勒到最南部的克里木半岛,苏军将会发起全线的反攻。这次战役第一阶段在南线的目的就是彻底收复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并且强渡第聂伯河,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桥头堡,为下一步全面突破德军的‘东方堡垒’,收复基辅和乌克兰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此时苏军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集中的整条战线的中南部,因此在这一地区的苏军部队就是这场战役的主要突击力量。为了便于指挥和划分作战地域,苏军对于这一地区的几个方面军重新进行了编成调整和命名。其中严大力所在的中央方面军改称为白俄罗斯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改称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草原方面军改称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
  由于白俄罗斯方面军的位置处于整条战线的中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苏军高层决定给这个方面军编制更多的部队并且赋予该方面军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北部几个集团军为一个突击力量,目标是向西北方向上进攻,配合北面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西方面军对于布良斯克收复并且从三个方向上进攻白俄罗斯并收复明斯克。
  而第二个任务则是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南部几个集团军作为另外一个突击集团,沿着乌克兰北部与白俄罗斯交界的地方向西南方向上进攻,进攻路线为第聂伯河左岸地区沿着谢夫斯克--绍斯特卡--切尔尼戈夫方向进攻。在占领切尔尼戈夫后强渡第聂伯河并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一个登陆场并坚守这个登陆场。这个登陆场在乌克兰首府基辅的北面,为下一步解放基辅的主攻部队乌克兰第1方面军提供必要的支援。同时白俄罗斯方面军还可以继续向西突击,解放乌克兰北部地区。
  这个战役作战计划被制定出来后苏军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只下发到了方面军司令部一级。而根据这个作战计划,白俄罗斯方面军也开始了频繁的部队调动工作。严大力所在的近卫第8集团军与第2坦克集团军、第48集团军、第65集团军一起被划入方面军南部作战集群。
  因此,近卫第8集团军被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部调往了距离纳夫利亚以南约两百公里的地方进行部署。原本驻守的纳夫利亚则被移交给了方面军北部作战集群的第70集团军。
  对于这个次的调动,严大力虽然不记得苏军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开始发起的解放乌克兰的战役,但是他还是敏锐地发觉这是苏军发起进攻战役的前兆。此时的严大力已经不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小白了,通过在这个时代经历了两年的战火洗礼和军事院校的进修,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养和战役眼光。等到他随着部队到达新的部署地点后就开始了对地图的仔细研究,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根据自己部队部署地以西的各个战略要点城市,他基本上猜出了本集团军的突击路线。
  而对于严大力到达新部署地点后就研究地图的事情,基利杰缅科是非常支持的。因为严大力有着对战斗进程神一般的预测能力,虽然上级并没有下发战役进攻计划,但是基利杰缅科依然自己的这个副手能通过研究地图判断出接下来的部队任务。这样他就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和基利杰缅科同样关注严大力行为的费奥克季斯托夫也抱着同样的心理,他经常将严大力召到军司令部进行询问,也想利用严大力的预测能力能够让自己提前做好战役进攻的准备工作。
  当严大力最终猜测了进攻路线后,他立即找到了基利杰缅科和费奥克季斯托夫,明确地在地图上给他们画出了部队在开始进攻以后大概的进攻路线。并且严大力提出在这条进攻路线上有很多河流需要进行强渡,因此部队需要大量的舟桥和其他渡河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