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切尔尼戈夫之战(十五)
作者:丁丁猫      更新:2022-05-07 12:41      字数:3111
  可是这位德军将军不敢将军司令部留在原地,去赌警卫营能够阻挡住苏军的进攻。因为这实在是一种小概率的事件,几乎不能成功。于是他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还是要将军司令部向北再移动两公里。同时他让那个回来汇报的警卫营军官去向警卫营营长传达自己的命令,要求该营必须死守,直到最后的一兵一卒。
  除此之外,他还向军司令部内的留守人员下达了撤离的命令,并且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再次向第2集团军司令部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发电报求援。由于时间紧迫,这份电报只有两句话,说苏军的进攻部队已经逼近到距离军司令部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必须立即转移,而转移军司令部将会对指挥市区内的防御部队产生十分不良的后果。如果援军在天黑之前不到达切尔尼戈夫的话,切尔尼戈夫的失守将不可避免。
  做完这些措施后,这位德军少将依然向各个方向上的德军指挥部派出了通讯兵。他要告诉自己的部下,以后在哪里能找到自己,这样应该能勉强维持指挥体系,当然到时候就没有电话沟通了,最多只能电报沟通,这肯定会对指挥的效率产生影响。
  这名德军军长不愧为指挥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在这么仓促的情况下他依然采取了这些措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继续指挥部队进行顽强的防守,期待上级能够在自己所指挥的部队依然在战斗的情况下能够派部队解除切尔尼戈夫之围。虽然在他看来这希望实际上已经是越来越渺茫了,但是他依然在坚持自己的判断:从战役的角度上来看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高级将领们不应该也不会放弃切尔尼戈夫。
  由于军司令部内的留守人员此时是按照最低限度的配置,因此转移的速度并不算太慢。这名德军将军已经在刚才选定了向北两公里距离一栋并不起眼楼房的地下室作为新的指挥部,这也是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才选定的。一般来说,德军的各级指挥部都设在高大坚固的楼房中,虽然这样的楼房顶部方便观察战场的情况,但是这些楼房同样也是苏军进攻的主要目标。看上去苏军已经掌握了德军的这一规律,高大坚固的楼房不是德军指挥部也是德军的防御支撑点,因此苏军常常喜欢摧毁这样的楼房,这从切尔尼戈夫市区内的战斗过程中就能看出来,而且给德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而德军警卫营与第768团的战斗依然在激烈地进行着,只不过德军没有什么对付坦克的重武器,因此对于支援步兵作战的苏军坦克显得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而在战斗中,苏军坦克则因为没有受到德军的威胁而充分发挥了防御优势和火力优势,因此德军的警卫营基本上是被苏军的火力给压制住了。而为了给军司令部争取转移的时间,这个由警卫营和各种司令部的人员组成的混编部队依然在拼死战斗,几乎是以人命来换时间。
  而根据德军军长命令从市区东南部第974团方向上抽调出来的增援部队此时终于赶到了这个战场。再发现这里发生激战以后,这支部队的德军指挥官没有贸然加入战斗,因为他明白此时的苏军进攻部队有很强大的火力,他这支部队同样没有对付苏军坦克的装备。在发现苏军没有注意到自己这支部队到达后,这位德军指挥官决定要先想办法干掉苏军的这些坦克,只有这样才能将苏军的进攻遏制住。
  不得不说这支德军部队指挥官的实战经验相当丰富,一下子就抓到了最关键的问题。只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他只有一种手段去对付苏军坦克,那就是派出各种由几名德军士兵组成的反坦克小组尽量靠近苏军坦克,然后用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或者是燃烧瓶来对苏军坦克实施攻击。这里顺便说一句,由于在这场战争中苏军步兵曾经由于反坦克武器的数量严重不足而长期使用燃烧瓶,结果到了现在德军步兵部队也同样学会了这种既廉价有有用的反坦克手段。当然,这种战术同样是建立在这种反坦克小组的士兵大量牺牲的基础之上的,与苏军使用这种战术一样会付出很大的伤亡。
  按照一般情况之下,这种步兵反坦克小组最好是能从侧翼或者是后部来靠近目标坦克最为理想。因为在巷战中进攻方的步兵可以利用城市中的各种建筑物来隐蔽自己的身影,不容易被目标坦克发现。这中间以从背后靠近目标坦克最为理想,因为这样一来更不容易被目标坦克发现而且很容易能攻击到坦克最为薄弱的后部,那里的装甲最薄而且发动机这种极易被摧毁的部件也在坦克后部。
  此时新到达战场的这支德军部队正好处于苏军第768团最靠前的几支战斗队的右侧,因此这支部队的德军指挥官向支援苏军步兵的几辆苏军坦克的右侧及后方都派出了多支反坦克小组。只是很不幸的是,苏军由于最先在以前的城市防御战斗中采用这种步兵打坦克的战术,因此十分了解这种战术。在攻守易位的情况下同样也对这种战术采取了一些方法措施,比如在苏军坦克的两侧建筑物中都有苏军步兵在进行禁戒,以防止德军步兵反坦克小组悄悄地靠近到对本方坦克有威胁的距离之内。
  因此德军派出的向苏军坦克右侧靠近的反坦克小组并没有能够成功靠近就被苏军负责警戒的步兵发现了,双方开始了近距离的战斗。这些已经暴露的德军反坦克小组也同时让苏军开始警惕起来,有更多的苏军步兵被派往了这一方向,想要剿灭这些才出现的德军反坦克小组。
  而派往苏军坦克后方的德军反坦克小组的运气更差,他们遇到了根据严大力的命令而迅速向前对最前面的各支战斗小组进行增援的第768团更多的战斗小组。结果由于双方的兵力悬殊太大,这些德军反坦克小组甚至没有能绕到苏军坦克的身后就被清剿得一干二净。
  德军反坦克小组从右侧和后方出现的情况引起了第768团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苏军指挥员的注意,他们准确地判断出了在进攻箭头部队的右侧有新的德军部队抵达。因此苏军前线指挥员立即变更了一部分部署,将大量的战斗组和一部分坦克派往右侧,向这一方向推进,准备击溃新出现在右侧的德军进攻部队。
  而苏军将一部分注意力转向右侧就立即给予了右侧德军部队一定的压力,这支德军部队的指挥官不得不将部队全部展开,与苏军发生激烈交火,而他原本想对苏军坦克进行偷袭的想法也彻底落空。
  同样,在这一方向上突然出现的交火让正面抗击苏军进攻的德军军司令部警卫营营长又燃起了希望。他虽然不知道在这一方向上有多少友军,这支友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是友军的出现至少缓解了一部分他所面对的苏军进攻压力,让他能够喘口气,毕竟他部队的伤亡数字在刚才的战斗中急剧上升。当然,对他的警卫营威胁最大的苏军坦克依然还在肆掠,而他依然没有任何的办法。
  而此时苏军第768团的大部分战斗小组都已经从清剿原本在市区西南部德军的散兵游勇的战斗中被解放了出来,此时这个区域内原来的德军基本上都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只有少数的德军官兵还在游击战斗,但是已经无法对第768团构成大的威胁了。
  严大力在接到了前线指挥员发现在最前面的战斗部队正前方和右侧依次出现德军部队的汇报后有些意外,因为按照第768团最开始进攻时德军表现,这一地区的德军由于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而并没有对第768团的进攻构成多大的阻碍。但是现在新出现的德军部队让他有些疑惑,难道此时德军依然还有预备队可以派出来对第768团进行阻击?如果德军真有预备队的话,德军指挥官不必也不应该在第768团快要攻击到市中心才派出啊?
  此时第768团团长阿尔塔诺莫夫少校同样也接到了这个报告,他看严大力对现在出现的新情况有些疑惑不解,倒是笑了起来,然后说道:“我看现在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好事情。”
  “哦?阿尔塔诺莫夫同志,请您说说为什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情呢?”严大力奇怪地问道。
  “我看这可能是德军指挥部能派出的最后力量了,因为如果这时德军早有准备的预备队,那么德军指挥官绝对不应该在我们已经攻击到接近市中心才派出来。而新出现的这些德军部队很可能是德军想办法从其他方向上抽调出来的,如果我们这个判断成立的话,这就说明德军已经想不到其他的任何办法来阻挡我们的进攻了。所以我说这应该是个好现象。”阿尔塔诺莫夫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