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副大队长
作者:泗源      更新:2022-05-07 21:49      字数:3798
  狗剩走了,张大缸坐在他原先坐的凳子上,默默地不说话,仿佛有满腹心事。黄连长伸头看看张大缸的脸,拿起拐杖捅捅他:“怎么,后悔了?”
  张大缸摇摇头:“没有,就是想六连的兄弟们了。”
  张大缸的一句话戳到了黄连长的痛处。他咬着牙说:“还想个鬼呦,除了老余和一个娘娘腔,剩下的都在这了。”
  张大缸却似乎没听到黄连长的话,继续说:“杨排长,还有跟俺们一起抓的壮丁——”
  “去去,活着的人就不要想死人的事了!”黄连长烦躁地说着。
  “俺想,您老人家不想回去,就是害怕打一仗,就死许多兄弟吧?”
  “抗日大队不也——”黄连长戚戚地说道:“不也一下死了三十多个兄弟么?”
  “可他们死的值得,咱们那伙子呢,总是死的憋屈,死的窝囊,死的不值——”
  “张大缸,张少爷,求您别说了,老子真真服了!”黄连长举手作揖说道:“老子当了那么多年兵,刚咂摸出这个味来,就被你小子说出来了。老子就想啊,老子带的兵不能白白地死。可老子就是担心,再回去还会这样。那还不如像你们昨天夜里一样,就是死了也值,至少尽了当兵的本分了!”
  张大缸没说话。二蛋说道:“就是,就是。”
  “就是啥呀,你懂个啥呀!”黄连长脸上又露出笑容:“哎,我说,老子的腿都差点被打断,可你们一个村的三个货都命挺大的,连个毛都没伤着。难道你们村练过什么功夫,比如说金钟罩铁布衫啥的,有空也教教我。”
  二蛋愣住了:“没有呀!”张大缸瞪了黄连长一眼:“难道你还想让你手下的兵死的不够多,你心也太黑了!”
  “我呸,我不是那个意思。”黄连长说道:“木头,你得跟二蛋学着点,看他多机灵。我都怀疑你小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是,长官。”李木头规规矩矩地答道:“俺娘说给俺算过卦,说俺能活到八十五,俺娘才让俺来当兵的。”
  “你娘说这话的时候,哭了没有?”黄连长问道。
  李木头想了想,肯等说:“哭了。咦,你咋知道。”
  黄连长摇摇头:“你娘说的对。木头,你当兵,给了你多少钱,够给你弟弟娶媳妇了吗?”
  “三个大洋呢,”李木头高兴地说:“俺娘说,再跟俺大舅借点就够啦!”
  黄连长用手捂住了脸,骂道:“他奶奶的,不是抓壮丁,就是摊派。抓壮丁最实惠了,一个大洋不用花,摊派呢,四个大洋还他娘的扣一个,让他们怎么安心打仗,嗯,怎么安心?”
  “就是三个啊,”李木头看着黄连长:“俺们村都是三个!地主老柳家的儿子没当兵,交了三十个呢,俺赚了。”
  那边的居大队长和赵政委正和三个中队长开会。两个遗体,一是赵副大队长牺牲了,得赶紧补缺,二是成立别动队。
  第一个问题就很困难。三个中队长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吭声。三人并不是想当副大队长,而是不想当。三人参加抗日大队之前,连枪都没摸过,还都是居大队长手把手教他们放的枪。让三人带领一个中队的三十多号人已是十分吃力,何况是可以独自领兵训练打仗的副大队长。
  居大队长看着三人,问一中队长:“小于,让你当怎么样?”于中队长红着脸,摇头说道:“每次打仗不是居大队长领着,俺不行。”
  赵政委问二中队长:“老何呢?”脸上已有皱纹的何中队长赶紧摆手说道:“我那一伙子人指挥起来都头大的要命。”
  居大队长和赵政委看着三中队长。三中队长姓柳,二十一岁,血气方刚地猛地站了起来,又摇着头坐了下来:“俺不行,俺还不知道咋指挥打仗。”
  居大队长笑了:“好,大家还有自知之明。其实不是大家没有能力,而是大家参加队伍时间不长,历练的也少,实战经验更少。一中队长,就打仗来说,你感觉张大缸这个兵,怎么样?”
  一中队啧啧地赞叹道:“要我说,咱们大队自大队长一下,没有谁能比得过他!那家伙,不光是敢往上冲,战术动作也好。”
  居大队长笑着说道:“就从我的角度来看,他顶多是经过几天的正规训练。好了,不扯了,我有一个人选,就是黄向东连长,就是不知道服不服气?”
  三人没有不服。居大队长当了十年兵,还上过军校学堂,几次战斗更是征服了全大队。三人纷纷点头:“既然大队长相中了,那就行!”
  居大队长站起来,动情地说道:“昨夜马家桥一战,让我想了很多。同志们,咱为什么牺牲了那么队员,还有赵大副队长的牺牲,完全是因为咱们不懂单兵战术,只知道低头往前冲,用大刀砍。这叫人痛心啊!这并不怪我们,没人天生就会打仗。我想让黄向东当副大队长,就是想让他领着咱们队员训练,只有训练好了,战斗中才能减少伤亡。”
  “是啊,”赵政委补充说道:“居大队长说的对极了。小鬼子为啥枪法准拼刺狠,都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咱们大队队员,包括我在内真正跟鬼子硬拼硬的人不多,懂得战术的人除了大队长,就剩下黄连长了。可从张大缸和二蛋身上,我想大家能看出黄连长带兵有方了吧。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大家不能认为黄连长是从国军过来的,就另眼相看,不服从指挥。”
  何中队长说道:“政委,你想多了,咱们大队长都当过国军。对了,大队长不是当过黄连长的教官吗?大队长带过的兵,咱们更服气。”
  “噢,哈哈——”居大队长和赵政委互相看着,大笑起来。虽然居大队长和赵政委小心翼翼如走夜路一般,但今天还算顺利,不管是希望还是愿望都已基本达成,剩下的便是黄向东这个家伙愿不愿意了。
  早在三年前的学兵连,黄向东就给居大队长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是全连唯一的河南人,年龄也最大,他脸上的沧桑让他看着更显老相。居大队长差点没把他退回去:“都三四十的人了,还到学兵连混个球!”
  学兵连有着极其严格的纪律,也秉承着老式军阀的作风。有违纪训练不卖力,甚至教官教授一遍没学会者,轻者罚跪跑圈饿饭,重者鞭抽棒打。有的学兵扛不住,就申请退出。十多天下来,居大队长惊奇地发现,黄向东竟然没挨过罚。他仔细地观察着,也仔细地寻找着黄向东的破绽。居大队长想让每个兵都受到惩罚。只有受过惩罚的兵,才会精心学习并提高军事素养。但居大队长很快就被黄向东折服了。他可是真学啊。艰苦的训练之外,这个还带着河南口音的老兵竟然拿着书本,脸色羞红地跑来请教他不认识的字。
  居大队长心里早想过将黄向东留下了。但他觉得这是一厢情愿,始终没有露出挽留的意思。可居大队长也太需要黄向东这样当过连长打过恶仗的干部。他这个大队长也确实当的辛苦。兄弟们是有打鬼子的热情,可对打仗一窍不通,甚至有的连打群架的经验都没有,而打仗不是儿戏,是要死人的。如此之下,训练,侦察,打仗,哪一样少了他都不行。他离开大队外出侦察时,在路上都提心吊胆,生怕出现意外,回来时一身疲惫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队员们还训练着他走时教的战术动作。他不怪兄弟们,怪就怪抗日大队成立不过三个月,也没有能带他们训练的干部。
  全队上下,只有何中队长当过兵,也不过是当了三月没吃过猪肉只见过猪跑,连枪都没摸过,只是提溜着饭勺炒菜的伙夫。
  听张大缸说,他们几个人全想参加抗日大队,居大队长真是喜出望外。他想让黄向东作为自己的副手,哪怕不指挥打仗,只带队训练都成。对此,赵政委完全同意:“只有黄连长跟鬼子打过大阵仗,还不止一场,我看行。”
  他俩还讨论了杀俘和成立别动队的事情。关于二蛋用歪点子杀了伪军头目,赵政委眨着眼睛,说道:“这是打擦球,咱们还是负有责任的。以后对于罪大恶极不思悔改的战俘,咱们可以开公审大会,再执行枪决。这样上级追查下来,咱们就可避免责任。”居大队长拍手叫好。
  成立别动队是居大队长看到张大缸才想出来的。居大队长想成立一个四中队,让张大缸干队长。可昨夜一战,一中队伤亡过半,人员短时间内都无法补充,哪里还能再另外成立一个中队?居大队长想了想,那就成立一个精干的小分队,用来锄奸侦察,进攻鬼子据点时还可以当成一把利剑。赵政委同意了。可赵政委还不知道居大队长看上了张大缸,于是问道:“谁来负责别动队呢?”
  “让张大缸当队长,邓博伟当指导员。”居大队长不假思索地说道。
  “俩十八九的年轻人,行吗?”赵政委看着居大队长问道。
  “我看行,尤其是张大缸,带着他打了两仗,我觉得再历练几年,如果不牺牲的话,他那小子准比我强。”
  “有这么玄乎吗?”
  “老——呵呵,我带过多少年的兵了,好兵孬兵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居大队长得意的笑道:“张大缸一定行!”
  “哈哈,你也不看他是谁的学生。”赵政委骄傲地笑了。
  居大队长指了指赵政委,笑了。多少天了,居大队长很少像今天这样笑过。
  晚上,居大队长和赵政委来到黄连长居住的小屋内,叫来六连所有人开会。等张大缸等人席地做好后,赵政委先询问黄连长的意思。
  没出乎居大队长的意料,黄连长的头像拨浪鼓般地摇开了:“不干,干不了哦,教官,赵政委,您们就给俺留一把枪,等俺腿好了,跟着打鬼子就中了。”
  赵政委笑笑:“老黄同志,你为什么干不了?”
  “俺初来乍到的,还是从那面过来的,一下子就干副大队长,不合适。这是其一。其二,俺这腿还没好——”
  “你少俺俺的,以前还说我呢!”居大队长厉声打断了黄连长。
  赵政委冲居大队长摆摆手,又对黄连长说:“这都不是问题。下午我们开过会了,各中队长都没意见,都赞同由你来担任副大队长职务,老黄,你当过连长带过兵打过大阵仗,冲这一点大家伙都服你。”
  黄连长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别提打过大阵仗了,提到这些,俺更不想干了——”
  张大缸知道黄连长的意思,但这种场合下,他不便说。他身边的狗剩说话了:“俺们连长都当营长了,可他宁愿不当营长也要留下。”
  居大队长听明白了。他知道来软的不行了。他忽地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政委,你带大缸他们出去!”
  “好好说。”赵政委拉起张大缸几人走出屋门,关上房门,站在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