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张大缸杀俘
作者:泗源      更新:2022-05-07 21:50      字数:3612
  望远镜里的鬼子清晰又朦胧。他们正在训练。伪军也在训练,但松松垮垮,远不如鬼子一板一眼的认真。但张大缸不是窥探他们怎么训练。他在寻找鬼子正面的火力点。待确定与侦察结果一致后,张大缸平静地等着居团长命令,去收拾这帮鬼子伪军。
  今年已是张大缸当兵第四个年头。这么说,准确也不准确。他1937年年底当兵,现在是1940年年初,时间加起来,满打满算两年零两个月。
  可这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张大缸有了彻头彻尾的变化。他脸上被血与火,生与死熏出的成熟稳重果敢刚毅,远远超出了他二十三岁的年龄。他的肌肤被硝烟烤成了古铜色,他的胳膊愈加粗壮,手上被刀柄和扳机磨出老茧,就是他的笑容里,都露出一种久经沙场的杀气,叫人觉得亲近又望而生畏。他想念着家,想念着爹娘。但思念只是飘忽一瞬间。两年时间里,从战士到别动队长,到连长,再到现在的营长,他总觉的居团长在他身后拎着棍子撵着,而前面又有鬼子的刺刀顶着他,让他不得不除了训练打仗,就是思考怎么训练打仗。
  光思考还不行。居团长告诉过张大缸:“在打仗中学习打仗,还不够,太局限,你得开阔视野,多学习打仗方式和打仗理论。”
  来抱犊崮的路上,张大缸跟着黄参谋长学了长途行军,来到抱犊崮地区,他学了如何防化,又跟着黄参谋长学了如何看军事地图。看军事地图很重要,尤其是抱犊崮附近,山挨山,山连山,还有湖泊、河流,地形相当复杂。
  而抱犊崮附近,比地形复杂的还有各种势力。除日伪军外,石友三的部队,于学忠的五十一军,以及各色武装,犬牙交错地相互糅合,互相拉拢又相互猜忌着。
  一一五师来到抱犊崮后,干净利落地收拾了几股顽匪,但想站稳脚,就必须扩大根据地。要想扩大根据地,张大缸眼前的石山据点成了非拔不可的钉子。
  首领任务时,张大缸从地图上看出,石山据点扼守抱犊崮东偏北二十里,阻碍了根据地向东发展。师部将攻打石山据点的任务交给了特务团,居团长将主攻任务交给了特务营。
  张大缸高兴地大声喊道:“是,保证完成任务。”这让于营长、何营长还有柳营长撇撇嘴:“团长就是惯着你。”
  但团长并不是惯着张大缸。这将与打独山一样,将是一场血战。长田带领的是两个中队的鬼子,但他们无险可守。石山据点里驻有一个满编中队的鬼子,外加两个中队伪军,轻重火力先不说,单是石山据点厚厚的石墙,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侦察之后,黄参谋长说了一句:“要是那两门意大利炮还在就好了,鬼子的小山炮估计啃不动他。”就是这样,师部通知说,由于道路崎岖,山炮实在难以运送,加上路上还有顽匪,恐怕山炮未送到石山,便被鬼子发觉。陈师长还专门打来电话,对居团长说:“没有重火力,行不行?若有困难,师部再正派独立营前去支援。”
  “没有困难!”居团长大声答道。“但是,”居团长又小声说:“首长,得给我们时间。”
  “时间不是问题。”陈师长说道:“但你们要尽快。”
  “是,首长!”居团长放下电话,笑了。
  没有攻坚火力,只能智取,不然,全团一千多号人,就是全部牺牲,也难以爬进三米高的石墙内。居团长搓搓手,让警卫员叫来连以上干部开会商量。
  团部坐满了人,呜呜咋咋地议论着。二蛋提出,还是按一千的老办法,进行夜袭。居团长直接否了:“不行,鬼子东西两个炮楼上有探照灯,墙上挂着铁丝网,听百姓说,鬼子通上了电。”
  “那先砍断他们的电线。”一个连长说道。
  “鬼子有发电机。”邓博伟说道。
  众人沉默了。不一会,有热闹起来:“咱们不是有鬼子伪军的衣服吗,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去呀!”
  “你会说日本话啊?炮楼上刚一打腔,鬼子就认出你。”黄副团长说。
  “是呀,前年打纸坊据点,伪军说黄副团长的日本话还带河南腔呢。”柳营长笑道。
  “弄啥,这是在开会。”黄副团长用河南话说道。
  众人都大笑起来。居团长也微微一笑。邓博伟没笑,他站起来,说:“听百姓说,他们每半个月要往据点运一次粮食。”
  “谁送?用什么送?”居团长问道。
  “由附近各乡的老乡,轮流用大车送。”邓博伟答道。
  “狗日的,跑到这边来吃白食。”居团长骂道:“那就用粮车炸晕他们!小邓,立即去询问老乡们,下次何时去送粮。”
  “有办法了?”
  “有了!”居团长站起来,对黄参谋长说:“老黄,得麻烦你去师部一趟,弄两千斤炸药来。”
  “好,山炮运不过来,炸药肯定能运来。”黄参谋长说道:“我就带人去。”
  中午,两辆马车出现在了据点大门外。第一辆马车上装着一千斤黄色炸药。除了徐楼乡的老徐大叔外,黄副团长和二蛋带着一个班的战士跟在大车两旁。
  鬼子伪军已收队回去,大门也紧紧关上。送粮的徐大叔冲大门楼上的伪军喊道:“老总,送粮来了,快开门啊!”
  “怎么,不早点送来等着!”伪军凶狠地喊着。
  等了一会,两扇大门吱呀呀地开了,伪军招手:“快点,老子快开饭了,别耽误工夫!”
  老徐大叔连忙点头,挥起鞭子,驱动着第一辆马车往大门走去。拉车的马头刚进入大门,黄副团长和二蛋突然从腰间拔出盒子炮,啪啪两枪,撂倒看门的鬼子。其他战士也跑向大门两侧,举枪打死城门楼上的伪军。一名战士划燃火柴,点燃大车后面的导火索。马拉着车,晃悠悠地走进了大门。
  枪声惊动了所有的鬼子伪军。左右两侧的炮楼上立即响起枪声。黄副团长和二蛋带领战士立即靠墙蹲下。黄副团长将老徐大叔紧紧压在身下。那是鬼子射击的唯一视角。
  导火索留的很短。他们刚捂起耳朵,就听一声巨响,就像夜里睡觉时在枕头边打响了一个惊雷,震的身后的墙,还有地面都在晃动。一团火还从院内冲出了大门。
  院内的鬼子伪军那就惨了。一个鬼子兵跑到马车前,想看个究竟,结果瞬间没有了人影。靠近马车的鬼子伪军,也都飞上了天。
  当张大缸带领一连冲入大门时,天上还在哔哔啵啵地往下掉东西。黄副团长扶着墙,艰难地站起来,晃晃头,还嗡嗡作响。他摇晃了两下,砸砸上下巴,说道:“真他娘的响!”
  二蛋打打头上的灰烬,看着黄副团长,问:“你说啥?”
  “啊,你说啥?”黄副团长反问道。
  徐大叔张着嘴巴,瞪着眼睛,还趴在地上,跟丢了魂一样。黄副团长拍拍他肩膀,拉起了他:“老许,没事吧?”
  徐大叔点头说:“是,真响!”
  炮楼的机枪又响了。炮楼的鬼子也被震的晕头转向,半天才抱起机枪,向下射击。可黄副团长听不到。直到看见子弹钻到脚下土里,扬起尘土,才挑着靠住墙根,然后贴着墙,跌跌撞撞地跑进院子。
  院内已被炸出一个五米多宽的大坑,马车没了,前面墙下只看到半截马身子。张大缸带人冲进来的时候,还有几个被镇晕的鬼子,赤手空拳向他们冲来。张大缸飞起一脚,将一个鬼子踢飞。李木头抬手一刀,砍断另一鬼子的脖子。
  一排向左,二排向右,去攻打鬼子炮楼。张大缸和孟连长带三排进攻鬼子队部。炮楼顶上的鬼子已被震昏过去,下面的门也被震坏,两个排没有费劲解决了炮楼的鬼子。
  但队部的鬼子已清醒过来。他们架着机枪,突突地打来,张大缸赶紧带人躲在两侧。随即,几枚手榴弹顺着震坏的窗户扔了进去。爆炸过后,鬼子的机枪哑了。
  “缴枪不杀!”张大缸喊道。
  “投降,我们投降,皇军也说了,要投降,八路爷爷,别扔手榴弹了!”里面传来伪军边咳嗽边喊道。紧接着,从窗户里伸出一块白布来,来回晃动着。
  孟连长和李木头带着战士立即往队部冲。鬼子机枪又响了,哒哒地打来,孟连长和李木头一头栽倒地上。
  张大缸傻了。他又立即大叫起来:“扔手榴弹,炸死他们,一个都不留!”
  其余战士气得咬牙切齿,纷纷掏出手榴弹,扔进屋内。张大缸就地一滚,来到孟连长和李木头身边,拖着两人撤回来。孟连长和李木头已吐出鲜血,张大缸滋啦一声,撕开两人的棉袄,两人身上已满是鲜血。一颗子弹打中孟连长的脖子,孟连长已没有了气息。李木头的身子还在动着。张大缸用袖子擦擦李木头的肚子,鲜血又从三个枪口,汩汩地冒出来。李木头满嘴是血地,冲张大缸笑笑:“大,大缸,俺,俺又要被你们笑,笑话了,杀,杀死他们!”说完,李木头嘴里又吐出大口鲜血。
  手榴弹爆炸过后,里面残留的鬼子伪军真的受不了了。他们踉跄着跑出鬼子队部,一个鬼子军官还拉拉自己的手套,又微微举起手,毫不在乎地示意:“我投降了。”
  刚赶来的居团长刚下令:“给我押起来!”张大缸“啊”地大叫一声,忽然从机枪手里夺过枪,对着鬼子伪军就是一通扫射。鬼子军官瞪着眼睛,发着愣,倒了下去。
  居团长等人看傻了。这时有人大喊一声:“张兴华,你明知故犯,杀了俘虏,我要去向政委汇报!”
  众人一扭头,只见一位骑马的人。许多人还认识他。他就是段家庆,刚从省委调到一一五师师部任干事。他在省委工作很不开心,甚至没人愿意跟他说话。经过连续申请,总部答应了他的请求,来到一一五师。
  居团长赶忙拦住他:“段干事,段政委,不要着急,还需要了解情况。”
  “我亲眼所见,还了解什么!”段家庆打马出了石山据点。
  居团长指着张大缸说:“你呀,又犯大错误了!”
  张大缸咬着牙扔掉机枪,骂道:“娘的,敢诈降,老子就是蹲班房去,也得给孟连长、李木头还有我的战士报仇!”
  黄副团长蹲在李木头身边,呜呜地哭了。居团长过来劝他,他还什么都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