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制作成功之试销开始!
作者:白马赵子龙      更新:2022-05-08 10:42      字数:5187
  第二天一早,天才刚刚放亮,高耀晋就已经来到了小村子边上的晾晒地,他要第一时间看看腌制的效果。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那些渔民居然来的比他还要早,就算这会正是早潮刚刚退去,出海捕鱼的好时候,可那八户渔民还是一个不拉的全部赶到了……他们要看看咸鱼干究竟做成了没有。
  甚至连杜家兄妹都来到了这里,显然巴掌大的村子存不住事情,兄妹俩知道后也赶来看稀奇了。
  此时距离昨天腌制入味,都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晚上,那一百斤鱼在盐卤中腌透了之后,已经像晾衣服似的一排排的挂在木架子上,开始阴干了。
  后世一般是用那种粗铁丝,不过现在没有种条件,高耀晋就让人搭了二排木架子,把鱼一条条穿进去就可以,反正岛上的树是很多的,做一些架子完全没问题。
  所以众人赶到之后,眼前的景象就是——二排已经腌好的海鱼整齐排列,海风吹来还在整齐轻轻晃动,好像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
  “哇,好像做成了诶!”等到渔民们看见了这些海鱼,那叫一个激动……
  因为他们发现,昨天还是他们亲手打上来的这些海鱼,现在都已经大变样!不仅摸上去有些硬邦邦的,甚至都有摸到石头的感觉。
  虽然这些鱼只阴了一个晚上,严格来说还不能称之为成品——这些鱼没有彻底干透,用手按上去尚有少许弹性。
  可这已经是时间问题了,只要在海风中再吹个半天到一天,就能彻底阴干了呀!所以这都能看成是做成了呀!
  并且更让这些渔民欢喜的是,这个鱼干的味道太正了!
  “你们闻闻看,一点没有臭味诶!”随着渔民们惊喜的声音,在判断这些鱼是否变质方面,他们都是行家。
  例如昨天同时间打上来的那些鱼,在田里散发出来的一股臭味都已经掩盖不住了,更不用说吃了。
  可是这些鱼干呢?能闻到的只有一股纯正的海腥味,没有丝毫的变质。
  所以这些鱼干在经过这些渔民反复的确认,甚至都像狗一样在鱼干上嗅个不停后,终于确认成功了呀!
  “哈哈!以后可以敞开打鱼喽!”在确认做成了之后,这些渔民都是兴奋的个个大喊大叫的!甚至激动的搂抱在一起的!那种兴奋程度,比始作俑者高耀晋还要高兴!
  “他们这是……”作为不是打鱼人的杜胜男,表示理解不能,不过这却并不妨碍她的一双明眸,悄悄看向了高耀晋啊……
  貌似这位小小百户官,又办成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呢……
  至于她的大哥杜光庭,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就更加清楚此事的意义了……
  先不说这就解决了这些渔民的难题,并且他已经问过那些渔民,知道这样的咸鱼干在整个登州,乃至津门一带都是从没出现过的产品,属于开天辟地头一遭时……
  更是兴奋的两眼发亮,仿佛看到无数的小钱钱向他招手……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他还是很清楚一招鲜,吃遍天这一诀窍的!所以像这样的首创产品,要赚大钱还真的大有可能了呀……
  而看见一干人等如此兴奋,作为始作俑者的高耀晋,却是脸色依然平静,只有他不经意间微微扬起的嘴角,暴露了他的心情。
  因为高耀晋非常清楚,对于这些渔民来说,咸鱼干的成功,或许只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将会大大增加,摆脱贫困的生活将不再是梦想。
  可是这样一片小小的咸鱼干,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乃至对于天下整整一亿同胞来说,又将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呢?
  这就是一个能够救活万民的产品呀!改变世界至今日始!
  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从鲜鱼做成了咸鱼干,貌似改变的不多,可是那个保质期却大大延长了呀!
  鲜鱼一般只能保存一到二天,而咸鱼干却能保存至少二三个月,甚至是保存恰当的话,小半年都不在话下!二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而有了这么长的保质期,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例如让原本住在遥远的内陆地区,连海鱼长什么样都没见过的老百姓们,都能吃到海里出产的鱼儿了!能享受到这一红利……
  因为咸鱼干注定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物!是穷人都能吃得起的食物!而这个意义就是非常重大的!
  包括这一天原本也只是很普通的一天——天启初年四月二日,看着和其他日子并无不同。
  可就是这普普通通的一天,在日后的史书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明史》曰:时老奴连克沈辽,王无奈率残部遁于长山岛,辽镇风雨飘摇。
  然王上岛仅二天有余,即开发出大明第一粮!不仅再振随众之心,更兼日后活命无数!功高至此,特以纪念。
  所以有了《新明史》的这段记载,这一天在日后被称为咸鱼干的诞生日!日后被盛赞为大明第一粮的咸鱼干,由此诞生!
  并且它诞生的时机还是如此的及时……在日后小冰河时期的狂暴寒流中,在日后无数百姓饥寒交迫,在一波波寒风暴雪中瑟瑟发抖的凄惨境遇中,咸鱼干就及时诞生了呀!
  所以这个意义……
  ********
  咸鱼干试制成功之后,接下来的第二天,第三天,依然是非常顺利,随着那些渔民再无后顾之忧的全力开动,这八户渔民小宇宙全面爆发,每天都能打到一二千斤鱼的……
  甚至要不是都来不及腌制了,他们还能打到更多的鱼呢。
  不过光是打到的这些鱼,已经把众人累得够呛,那个腌鱼的大缸就没空下来过,至于最后腌出来的鱼,更是数量多的都没地方放了……
  最后只能在众人住的屋檐下一串串的挂上,远远望去就像后世的一些北方农村,在屋外挂上的一串串玉米棒子似的。
  当然制作咸鱼干忽然爆发出如此的产能,那也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原本限制产量的二大因素,就是盐卤液和海鱼的数量,而现在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有了那些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的渔民,这些还会成为制约的因素吗?会吗?
  当然制作成功之后,看着都快要放不下的咸鱼干,高耀晋就开始按照计划展开第二步了——进行试销。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高耀晋还缺少一个工具——那就是能够跑中长途海运的海船,并且为安全起见,还必须是像水师那样几百料的大船,不是渔民那种过家家似的小蚂蚱船。
  高耀晋计划的销售首秀地,也就是第一个试水的的销售对象,是和大长山岛隔海相望的登州府(两地之间隔着一个渤海)。
  登州府属于大明两京十三省中的山东布政使司辖下(山东省),而登州作为府城的级别,其本身又下辖一州七县,人口总规模超过五十万,所以天然拥有很好的消费市场。
  并且那里还是距离大长山岛最近的大明省份,是试水咸鱼干的上佳之选。
  只是要去登州府没船可不行,大长山岛离着那里都有一百多海里呢(一海里等于二公里,约为二百多公里的路程)。
  不过这些并不是问题,高耀晋在咸鱼干试制成功后,就已经派人去联系水师了——并且算算时间,应该也快来了……
  所以到了第二天,正在高耀晋开门的时候,脑袋第二次被牙齿锋利的咸鱼干撞了个头包后,阿福已经兴冲冲的从海边赶来了:“少爷少爷,水师的船到了!”
  “总算来了呀——”高耀晋听了就是松了口气……心道再不来我都要把这些咸鱼干给吃了。
  和水师的这笔交易还是很重要的,所以高耀晋亲自出马,并带上了相关人员杜光庭。
  等到他来到船只靠岸的海边后,看见水师果然已经到达,并且这次都足足来了三条大海船,规模不小。
  包括上次见过的老熟人,水师百户林咬银,居然都来了,这会从船的跳板上下来后,正大步向他走来呢。
  “你不是去办我那件事情了么?怎么还会在这里的?”看见林咬银居然还在,高耀晋就是有些诧异的。
  “哎呀我本来想去的,可是想到万一你这里还有需要呢?所以我就派了一个心腹手下去办此事,并且小高大人你放心,保证误不了事!”
  林咬银这样解释过后,高耀晋就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当然他也不怕林咬银不用心……反正你最后事情办不成的话,最后的那些首级就别想拿到。
  这样两人稍稍交流了一下后,接下来就进入了正题,高耀晋的性格是非常爽快的,所以都没任何废话的,直接道:“林大人,我要的船带来了吗?”
  “我办事,你放心——”林咬银连忙指了指船队中那两条稍小一号的海船:“按照你的要求,两条船都带来了。”
  “虽然是两条三百多料的船,算不上水师中的大家伙,但是跑跑登州这样的短途那是绝对没问题的,并且这二条还都是刚下水的新船,比那些老船要好的多哦,怎么样,如此可够意思?”
  “听着还行,不过光听你说还不够,还要我验收过——”高耀晋就是笑着道。
  不过对于海船的了解,高耀晋最多只有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所以他就是找了那个渔民老金过来。
  他和老金相处久后,知道他以前在船厂里干过十几年的,后来忍受不了匠户苛刻的待遇才逃出来的,所以算是相当懂行的。
  这样把他叫来,上船仔细的看过之后,老金的最后回报是,这确实是二条好船,还是二条刚刚从船厂出来的好船,没糊弄人。
  不说这二条船才刚刚涂了清漆(桐油),都是崭新崭新的,这二条船的尺寸也不错,具体为长七丈,宽二丈七,配有三桅。
  这样的体量,虽然远远比不上大明鼎盛时期,三宝太监下西洋时造的那种巨型海船。
  (那种海船据说最大的一条都有四十四丈长的,堪比一艘小型航母,都不知道怎么造出来的,就算其中的小号海船都有十五六丈长的)。
  高耀晋的这二条船远远不能和那个相比,不过在当下的明军水师中,已经不算是最小的型号,用于跑跑登州这样的短途海运,更是完全没有问题。
  并且最重要的这还是二条新船,才刚刚下水,安全性更高(之前登岛时那次大风暴,让高耀晋体会到了海上航运的危险性,所以他还是愿意多花一点钱的)。
  这样验收完毕后,高耀晋还是比较满意的……而有了这二条海船,他扎根于大长山岛就从容多了。
  这样不论以后是用来运输货物,还是特殊情况下,装上一二门小炮变成支持登陆作战的武装商船,乃至是极端状态下用于战略转移,都将得心应手,尽显从容。
  不过船是没问题了,其他方面高耀晋还是要问一下的:“林大人,这两条船来路可曾干净?不是走的水师漂没的账吧?”
  这也是很重要的,高耀晋虽然需要船,却不会沾小便宜。虽然大明此时颓势已显,官场日趋黑暗,漂没之类的司空见惯,却不代表高耀晋也会这么做。
  而听见高耀晋专门提到此事,林商贾就是笑了,连声道:“高大人还请放心!你之前就交待过此事,所以这绝对是正正规规的来路——从船场拿的新船。”
  这也是当前的辽东形势所决定的,如今放眼整个辽东,陆上的明军都被奴兵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龟缩于辽东最后的广宁一地苟延残喘,所以也就是水师方面还能寄予一点希望了。
  在这种形势下,与辽河口水师配套的山东北清河船场(隶属于工部军器局),最近就得到了好几条船的订单,用于补充水师战船,而高耀晋的这二条船,就属于搭便车了。
  并且和军器局这种官方下达的订单不同(那种订单再多,都属于正常任务,造船的匠户不会增加一文钱的收入)。
  而高耀晋的这二条船就不同了,是属于额外加塞,能让他们赚到一笔计划之外的钱,所以更受欢迎。
  这样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之后,林商贾还出具了由船场提供的提船文书,一干手续清晰无误。
  这样高耀晋全都问过之后,才能感觉满意,当然这也是他的行事准则……
  以职务便利侵占朝廷利益,趴在大明身上吸血,这不算本事,还容易给日后的政敌留下攻击把柄——因小失大,非智者所为。
  而像现在这样正正规规的办事,干干净净的花钱,不留任何后患,这才是稳妥的作法。
  “呵呵,小高大人你也太小心了——”而看见高耀晋如此小心行事,白白浪费了一大笔银子而不自知,林咬银很有些不以为然的。
  老实说像他们吃水师这碗饭,既然拎着脑袋干这一行,赚点外快非常正常。
  例如出一趟远海,然后报上去遇到风暴,不小心沉没了一两条船啥的,那都是属于常规操作。
  只要银子打点到位,连上官都不会说什么,所以小高大人这都小心的过了头了呀。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这是高耀晋的要求,又愿意付钱,那他也乐得走正规渠道,干干净净的搞两条船过来了。
  毕竟他和高耀晋连续做成了二笔交易,还是二笔大有好处的交易后,高耀晋已经列入他的重要客户名单,给予一些方便也是应该的。
  这样两人交接清楚后,关于船的具体价格,高耀晋就不管了……而是交给了杜光庭处理——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或者说高耀晋只知道其中的一点——那就是这次不是用首级来付账了,而是改成了战马支付。
  此次他们152人撤到大长山岛,还带来了近二百匹战马,是相当沉重的一笔负担!因为战马吃的比人要超出很多!
  并且在目前形势下,没必要保有这么庞大的战马数量,所以他知道杜家兄妹准备卖掉五十到七十匹,保证他们手下那110个家丁,人手一匹战马就足够了。
  至于两人最后交易,每匹战马是谈出了十两银子的价格,还是二十两,高耀晋就更不会过问了。
  他现在虽然和杜家兄妹朝夕相处,都能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可这些马匹并不属于他的。
  相反他这次属于借鸡生蛋,买下这二条船后,他还要和杜光庭再签一份协议,承认杜家兄妹才是这两条船的船东,而他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包括以后每次使用,都要支付使用费的……
  不过高耀晋认可这种操作,并且他相信以后只要这两条船跑起来,咸鱼干生意上了正轨……到时候要啥没有!更不要说是区区二条船了!
  所以等到两个奸商凑在一起,最后谈成了之后,二条崭新的海船就属于高耀晋的使用工具了。
  这样增添了一笔固定资产,往返渤海两岸再无阻碍之后,咸鱼干的销售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ps 想了想,还是先更新一章吧,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