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杀青宴
作者:茶与酒之歌      更新:2022-05-10 21:40      字数:2237
  《调音师》的拍摄,可以用“顺利”二字来形容。
  这个故事虽然精彩,人物心理复杂,但从拍摄角度而言,演员少,场景少,拍起来并不麻烦,他们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拍摄。
  杀青宴在距京城电影学院不远的一家餐厅举行。
  “溪溪,我敬你一杯!”
  袁欣悦的拿起一杯啤酒,颇为豪爽地一饮而尽,随后放下酒杯,重重叹道:“我这个导演,做的太失败了!”
  她这句话,并不是说《调音师》没有拍好。
  相反,起码从拍摄过程和镜头效果来看,《调音师》的拍摄完全出乎她最初的预料。
  袁欣悦知道自己的水平,拍部普普通通的微电影,当然没有压力。
  可如果要把微电影拍好,通俗点说,拍得“高大上”,就力有不逮了。
  但事实上,他们不仅拍得“高大上”,甚至还拍出了一种大电影的感觉。
  其中缘由,就是柳溪。
  在拍摄过程中,每当剧组遇到难题,柳溪总是可以提出非常有指导性和可行性的意见。
  无论是布景灯光,还是镜头角度,甚至演员的台词动作,她每一次的意见,都是一针见血,而且实施后就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我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就好像你已经在大脑里把这部电影拍好了,现在只不过是借用我们把它带到现实世界而已。”袁欣悦叹道。
  “你抢了我的话。”
  韩永绍笑道,身为一名摄像师,他在拍摄过程中的震惊,绝对不比袁欣悦少。
  或者说,在座之人,在这短短十天内,都刷新了自己对于柳溪的认知。
  “我一直觉得自己已经特别优秀了,也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却没想到你这座山竟然这么高。”
  韦初雪也笑道:“每次溪溪指导拍戏的时候,我都有一种看大师传道授经的感觉,我特别喜欢看。”
  她在剧中客串了那个在调音师面前换衣服的女人,戏份很少,半天就拍完了,却没有离开剧组,一方面是暂时没有太好的去处,另一方面便是因为柳溪。
  可以说,她是被柳溪的才华吸引,才一直跟在剧组帮忙的。
  “再夸我就要脸红了。”柳溪笑道。
  她知道原版《调音师》的样子,自然就忍不住在拍摄过程中给一些意见,毕竟袁欣悦他们还是学生,即便有一定的天赋,但到底经验不足,想要把微电影拍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虽然说以他们的水平,拍出的《调音师》去参加微电影大赛,拿个名次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既然已经做了,柳溪还是想做到最好,也争取可以在大赛上获得更好的成绩。
  “有件事你们不知道吧?”
  袁欣悦神秘兮兮道:“溪溪还会写歌呢!”
  “啊?”众人惊讶地看着柳溪:“真的假的?”
  柳溪也有点意外,她从未给袁欣悦说过写歌的事,不知道她是怎么发现的。
  “我看了京城卫视的《跨界麦霸》,沈萱阿姨唱的那首《当你老了》,作词作曲都是柳溪。”
  袁欣悦笑道:“原本我还不确定,不过现在看你的表情,肯定是你了。”
  “我知道这首歌!上热搜了对不对?”
  韦初雪恍然道,还哼唱了一句:“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对不对?”
  “对对对。”袁欣悦点头。
  “啊,这首歌是溪溪写的?”韦初雪看向柳溪。
  “是我。”柳溪笑了笑。
  沈萱录制的那一期节目播出后,观众们对她演唱的这首歌,反响不错,评价很高。红橙传媒也就顺水推舟运作一番,推上了热搜。
  热搜给沈萱带来一定流量的同时,也使得《当你老了》这首歌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受到许多听众的好评。
  沈萱发微博向观众表达感谢时,也提到了柳溪,顺手还发了一张自己和柳溪在家里吃饭时的自拍合照。
  也不知是因为这首歌,还是因为这张照片,柳溪的微博粉丝暴涨,竟然超过了二十万。
  说起来,柳溪自从开通微博,也只发了两条文字而已。
  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这个微博数和这个粉丝数,绝对算是夸张了。
  如今的微博评论区,一半人在夸奖柳溪写的歌,还有一半都是在喊求发自拍的。
  “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众人纷纷感叹。
  像柳溪这种女孩,很多人在初次见她时,很容易只凭外貌把她当作一个花瓶,绝对想不到她竟然会那么多——编剧、导戏、写歌。
  “你们想不到的事情还多着呢。”柳溪笑道,没有刻意谦虚。
  一方面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大家已经变成了朋友,没必要整那些虚的。
  另一方面,以后自己肯定要展现出许多不凡之处,如果每次别人一夸就谦虚客气,未免也太累了,没那个必要。
  杀青宴过后,剧组便进入了紧张的后期制作之中,这个工作主要由袁欣悦和张莉完成,柳溪没有去学校,在家里偶尔通过网络给一些指导意见。
  沈萱自从上了一次热搜后,关注度渐渐增多。
  而后《父亲写的散文诗》,再度登上热搜,这一次,红橙传媒甚至没有用太多资源去推,这首歌自然而然就火了。
  这首歌和《当你老了》,在与《跨界麦霸》进行合作的酷云音乐上,都排进了热播榜的前十名。
  之后的《女人花》没有上热搜,却受到了许多音乐圈业内人士的好评。
  而柳溪这个名字,在被一些大众知晓的同时,也逐渐走入了音乐人士的视线中,甚至有人通过沈萱联系柳溪,希望可以向她约歌。
  “溪溪,再给萱姨一首歌吧!”
  家里,沈萱又向柳溪要歌,她尝到了甜头,不愿唱老歌了。
  这些天,随着她两次登上热搜,个人的热度也迅速涨了起来,甚至有赶超当红时期的趋势。
  她参加了京城卫视的一档访谈节目,公司方面也帮她接到了一部电视剧的戏约,除此之外还有两三个商业活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程几乎安排满了。
  这一切,虽然得益于公司的资源和运作,却也和柳溪的三首歌有着莫大的关系。
  “萱姨这次打算唱什么类型的?”柳溪问道,随手打开文件夹。
  沈萱注意到,这个文件夹里的文档数量,已经达到了六十多,比之前翻了一倍。
  沈萱咽了口唾沫,强压下心中的震撼,道:“前面三首歌都比较舒缓,这一次我想换一种风格,给观众一些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