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佛辩Ⅱ
作者:聿衍沧海      更新:2022-05-11 22:26      字数:3565
  “嗯——”一页书开始对眼前的小道子产生了些许兴趣,此人悟性倒是不差。“你出题吧。”
  “幸甚。”玄鸣涛早准备好了套路,忍不住笑道,“既上灵山,当然问佛,还是原题,敢问圣僧,何为佛道?”
  这种最简单的问题,得道高僧一页书当然是随口即答,抱着有心问佛,便是可渡之人的看法正视玄鸣涛说:“佛道超人之道,超越凡人所经历一切磨难之道。佛之超越人性,超脱于人世之道,能救己免于灭身,渡己臻于彼岸,在这救与渡的过程便是修行,决则起,放则沉。身立人世,知众生贪情极欲之苦,更思能获得无上智慧与圆满的觉悟。”
  “圣僧谈佛道,论佛性,请问佛典中所载之佛可与现实所传之佛相同?”
  “佛在心中,不在言传。明心见性,何妨抛开佛典。”
  “依吾看,这是佛。”玄鸣涛学着剧中书大的模样单掌摊开朝天,“这也是佛。”又翻掌向地。“以佛法论,你是佛,吾是佛,他们也是佛。”他挨个看向在场的灵心异佛,龙宿和秦假仙。“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但说来说去,总脱不出一个人字。佛者既要超人,总须脱离人性,但脱离了人性,舍了情,无情佛留在这个有情的世间,还如何度化有情众生?”
  一页书被这小道子的佛性惊讶到,想不到他出身道门,又年纪轻轻,竟能在三言两语间说出许多修者修了一辈子都悟不出的佛理,若非佛缘深厚,断不可能有如此悟性。心下赞叹之余,渐渐对玄鸣涛的印象更佳,也开始耐心起来,愿意与他多讲一些佛理来交流。
  “佛并非无情,而是以大爱佛法包容引渡世人。世人在有情的世界中,经历因缘试炼,顺遂时得到法喜禅悦,忧伤时体悟空观,直至生命誓愿明心见性,修行才见坚实。从而将佛法一寸一寸化为自己的血肉,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体。佛之所以渡人,在于渡其灵魂,让世人成为自己命运和心灵的主人,在福慧双修的法门中,实践内化为生命的艺术。”
  “佛既说大爱,那如何区分小情与大爱?救一人而舍苍生是小情乎?”玄鸣涛现在还不知道书大已经对他改观了,准备慢慢将话题引到今日的杀手锏部分。
  “若与苍生相比,牺牲一人而救得大多数,大爱也。”
  “若那一人为挚友呢?救一友,而延缓救苍生,圣僧可为乎?”
  “众生平等,每一人皆有自己的天命,若是吾挚友,必也不忍坐视苍生之苦。多延一分,便丧更多人命,吾不为。”
  ‘别呀!你入魔的时候都为了,金豆豆时期话别讲这么满啊!呜呜呜我可怜的大舅——’
  “哈哈哈——”玄鸣涛心思一转,突然大笑起来,虽然笑声绷得有点干,但不妨碍用之增强自己的信心。他环顾旁听三人道,“他们三人命格不同,相貌不同,身份不同,但皮囊之下,终不过一副白骨,他日也将成一抔黄土。所谓天命,救与弃,在佛眼中的众生平等就是人命价值都相同的意思吧。所以众相非相,不凡亦凡,万法无法,心观即观。”说完他扭头深深地瞅了龙宿一眼,看得龙宿浑身不自在。
  “年纪轻轻,能有此不凡见识,你已超越世上无数庸碌修者矣,一页书佩服。”能让书大真心表扬不容易!虽然都是借书大自己讲过的话来应对,但至少原本想要挽回印象的目的成功了!
  “吾尚未说完。”玄鸣涛一激动,热血冲脑,再也顾不得什么紧张不紧张了。“虽说众相非相,不凡亦凡,但情却无须放下,即是无常现真性。”
  好个‘无常现真性’,这道生再次惊艳了在座的两位大师,一页书现在甚至都开始仔细听他发表观点了,完全收敛气压,温和佛性的一面终于表现出来。
  玄鸣涛上头地继续说:“我们在此谈佛道,说佛理,但脱离佛法,却忘了我们本身并非真佛,吾不是,你百世经纶虽是半圣之身,体内跳动的依旧还是人心。终究非佛,又何必自命清高,欺骗自己那颗人心呢?”
  此言一出,全场寂然,大家都唰地看向一页书,一页书自己也愣住了,自修行以来从未有人敢如此跟他当面坦言……
  ‘稳住!还差最后一把火,胜利就在前方了!(握拳)’
  “是人心,便有感情,而总归情有亲疏。若有朝一日,他们三人同时遇险,需要吾之救援,”一边示意三人是指在场三位听众,一边移动脚步,玄鸣涛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龙宿身边握起他的手腕道,“吾会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冲去救龙宿,甚至暂时抛下苍生。”龙宿似有惊喜,又似意料之中,只举扇将自己的表情遮起。
  “苍生固然重要,却不及吾友在吾心中分量,因为吾是人,情义无法轻抛。待吾友得救,再一同救世未迟。”慷慨激辞毕,玄鸣涛再回到佛字岩前,鼓足这半辈子以来全部的勇气,郑重说,“现在吾再问你,若灵心异佛今日遭遇不测,你真能如佛一般视爱徒为恒河之沙,不过苍生中的渺渺一粟,甚至为他回归天命而欢喜,毫不遗憾哀伤吗?”
  一页书第一次被问得答不上来,认真地闭眼思索良久。云渡山陷入一片连呼吸都听得见的静谧,所有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许久许久……
  “吾……不能……”
  一页书口出惊人之语,在实事求是地检视自己的修行后,不得不承认那道生说的是实在话。玄鸣涛也被惊呆了,没想到真的能用书大自己的话辩赢书大……
  “小道识浅,让圣僧见笑了。”见好就收,玄鸣涛马上恭敬地九十度再稽首。
  一页书一甩手中念珠,缓缓起身,不像刚来时那般傲慢,竟然生出些惺惺相惜的情谊,这小道子不光品性作风像自己,还深具佛缘慧根,悟性更是极佳,若继续持此心修行,将来成就必定不凡,苍生正道得此护世之才,真乃大幸。
  “道者数语点醒吾师徒,可谓一字之师也,今日是一页书之幸,能得道友光临云渡山一同说法论道。”
  ‘道友?!我没听错吧?!书大肯做我道友了?!嘤?——’
  “不敢……为了辩赢圣僧,小道挖空心思,已是黔驴技穷。”书大竟然同意让他做道友了!玄鸣涛又开始兴奋激动地浑身发抖,嘴角克制不住地上扬,但不得不保持谦逊地说,“既然吾已有资格成为圣僧道友,那么,望一页书看在论道之情,能助吾一臂。”
  “请说——”一页书的声音缓和下来,高八度玄音听起来也不再那么刺耳。
  “今日吾上山本有三事,一者问佛,二者除魔,三者,欲请一掌之助。”
  “哦?”一页书一听除魔,马上目光犀利地扫射过来,“魔在何处?”
  “在此。”玄鸣涛立刻就把断风尘的魔魂给卖了,取出封印的竹筒递到一页书面前。“小道日前欲除此魔,无奈修为有限,无法诛灭他的第二道魔魂,未免此魔逃逸,再生为祸,特将其封印,还望得道友相助,超度此魔魂。”
  一页书接过竹筒打开封印,断风尘魔魂即刻飞出欲逃离掌控,但在云渡山,绝对不可能留给他这样的生机。一页书甚至没有动手,只一个眼神,佛气似剑般冲击到魔魂的刹那,断风尘就彻底灰飞烟灭了。
  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断风尘魔魂虽灭,仍有一丝魔气未散,竟悄然逸散钻进玄鸣涛体内。顿时平静的双极之气又失衡翻腾,玄鸣涛头疼欲裂,当下倒在云渡山的草地上抱头抽搐,只觉有两股力量蹿升欲爆体而出。
  龙宿正想帮忙压制,还是一页书先出了手,数条佛言枷锁将玄鸣涛周身散出的魔气团团紧锁,又赞助了不少佛气稳定两极之劲。但即便如此,玄鸣涛还是痛苦难当,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为何?”他揉着额头不解地自言自语。
  “汝体内何时多了圣魔两极之气?”龙宿关心道,“此两气似是蛰伏已久,汝全然不知吗?”
  ‘我不就是一普通的凡人菜鸡吗?难道这是我自己都不知道的金手指??’
  “好像是从与那只魔决斗以后便开始了。”玄鸣涛回忆了一番,“以前从未出现过这种状况,那我……现在这……难道就是入魔了?”他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不至如此,也许方才的魔气只是诱因。”一页书分析道,“吾已用佛言枷锁稳定你体内乱息,佛气会引导圣魔之气达到平衡。而圣魔之力一旦融合将产生巨大能量,若用之得宜,将成你之幸运,若不得当,莫忘了你论道初心。人也好,魔也罢,力量本无善恶,怎样作为,如你所说,在心,不在天命。”
  ‘这意思要是入魔了你会来亲手制裁我呗……’
  “不敢或忘!”
  ‘笑话,我怎么敢学坏!分分钟天龙吼教做人啊!’
  虽然不知道这两股气是从哪来的,回去问问宗主师尊大概能了解吧,还是正事要紧,现在忧心也没用。书大都这么说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只要自己初心不改,应该不至于走歪路。要真是金手指,那还真得多谢各位送buff的大神们,莫非小菜鸡终于要开始逆袭了?
  “多谢道友,尚有第三事,吾想拜托你。若来日,道境兴起魔祸,吾玄宗道门与异度魔界正式开战之时,可否请一页书相助一掌?吾知晓你入世之天时未至,所以请务必不可露面,只暗中赞掌,一掌击溃魔界首脑便好,可否?”给练大姐铺条后路啊,反正阎魔旱魃出来那会儿书大在闭关,没人能找得到他。
  “有何不可——”一页书爽快答应,“岂不闻道友方言,妖异魔祸,如是我斩。”
  “哈——可叹这天下,总有笑不尽的世俗庸人,诛不尽的妖魔邪道。”
  “静中观心,真妄毕现,一步既出,便无须耽于罣碍,前行便是。”
  “说的是。”压下|体|内冲击的玄鸣涛又来劲了,今天不把逼装到最高端不罢休!他煞有介事地来到自己种的月华树前,伸手接了一瓣落花,拈花笑吟道:
  “秋风仗剑趁云行,莫计盘桓路几程。涉雪穿林归途近,天际处处有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