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四个人走出小巷茶炉旁排起长队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2-05-16 10:09      字数:3414
  欧阳平觉得,车华庭除了提供以上这些资料以外,还应该提供一些比较具体的情况:“车华庭,请你再仔细回忆一下,在以上这些房客当中,有没有年龄在55——58岁之间的男人呢?”欧阳平的问题是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凶手一定是这些房客中的某一个人——而且是曾经在那间特定的厢房里面住过的房客中的某一个人——因为,只有房客才有作案的条件,当然也不能排除其它房客作案的可能性,车华庭说过:有时候,有些房子是闲置的,凶手将尸体藏在其它房间的夹墙之中,更为稳妥一些;第二,死者既可能是房客中的某一个人,也可能是和房客有某种社会关系的人。所以,要想确定死者的身份,要想找到凶手,了解房客的详细情况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但车华庭的回答是大家非常失望:“欧阳队长,不好意思,自从我把这些房子租出去以后,就很少到157号来,除了领房客来看房子,平时,我只管收房租——”
  车华庭猛抽两口烟,接着道:“所以,这些人家到底住几口人,是什么人,我一无所知,也不需要知道。我只和付房钱的人接触,其他人,我不会在意,也无须在意他们。”
  这里应该是一个调查的盲点,现在,只有那些同时住在——或者说交叉住在157号的房客才能知道对方家庭成员的情况,要想通过他们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无疑是大海捞针。
  欧阳平将车华庭送出客厅的时候,严建华、左向东和顾所长正推门进院。
  送走车华庭之后,严建华关上院门,走进客厅。在车华庭走出院门的时候,欧阳平特别叮嘱车华庭:“车华庭,你回去就找一找那张租赁协议,找到以后,马上就送过来,好吗?”虽然欧阳平知道希望渺茫,但他必须这么说,凡是和案子有关的东西,他都不想漏掉。
  “知道了,找到后,我马上送过来。”
  从顾所长、严建华和左向东的表情就能猜出来,他们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车华庭的老婆从不过问租房的事情,自从搬走之后,她从不到157号来。”严建华道,“因为她嫌157号不干净。
  “我们在车华庭家还碰到了车华庭的母亲,和媳妇一样,她对157号的情况知之甚少。在他们家有一个规矩。”左向东道。
  “什么规矩?”
  “男主外,女主内,外面的事情,包括租房子这种事情,女人从不过问。”
  “欧阳,我们还问了三道砖墙的事情,老人说,这些事情,早些年都是死鬼过问,之后是老三过问,她一个妇道人家,从不过问。”
  “死鬼”就是车仁贵。
  “你们问车仁贵离家出走的事情了吗?”
  “问了。老太太说,死鬼以前心就野,所以,车仁贵不管在什么时候离家出走,她都不觉得奇怪。总之,老太太对车华庭怨气颇多,她还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嫁给这样的男人,和尼姑遁入空门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她有四个孩子,但这一辈子仍然是没着没落的,如果不是看四个孩子没人疼,她早就在车家呆了。”
  “关于三道墙的事情,老太太说老大也许知道,老三没有自立门户之前,死鬼有什么事情都和老大商量,大部分事情,都是老大去做。老太还说,157号的房子在一九七六年修葺过一次,至于墙有没有动过,她不知道。”
  “你们见到车老大了吗?”
  “车老大到外地出差去了。”
  “车老大什么时候回来?”
  “老太不知道。但我和老太太说了,只要车老大一回来,就让他来找我们。”
  “车老大在什么单位工作?”
  “在夫子庙太平商场,他经常被派出去跑采购。”
  “老太太提到一个细节。”左向东忽然想起了什么?
  “什么细节?”
  “她说,以前,在157号的院子的西南角上,有一大堆砖瓦,现在,砖头没有了,只剩下一些小瓦堆在那儿。”
  “不错,车华庭的老婆也是这么说的。她很少到157号来,但她来过,所以有那么一点印象。”顾所长道。
  “车华庭的母亲和老婆看到一大堆砖头是在什么时候?”
  “老太太说,她见到那堆砖头的时候是在一九七零左右;车华庭的老婆说,她见到堆砖头的时候是在一九八七年老爷子把157号分给他们车华庭的时候。”
  欧阳平站起身:“走,我们到院子里面去看看。”
  大家进驻157号的时间还比较短,还没有来得及关注157号的环境。
  刘大羽从茶几上拿起手电筒,跟在欧阳平的身后走出客厅的门。
  在院子的西边有一间单独的房子,那是厨房,厨房的面积大概在五平方左右。在厨房的南边,果然码放着五十公分高的黑色小瓦,看上去,这些小瓦有些年头了,靠边的小瓦残破的很厉害,表面的小瓦上长满了青苔。小瓦的旁边还有一小堆残砖。
  第一道墙所用的砖头,一定来自婆媳俩所说的那一大堆砖头。
  第一道墙和第二道墙——特别是第一道墙,是车家人先砌的,还是房客后加的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是车家人先砌的,那么凶手就有可能是车家人,按理,车家人不大可能将尸体藏在自己家的房子里面,但联系车家将157号和车家大院分割出去,并将房子出租,这就很能说了;如果是房客后加的,那么,凶手一定隐藏在那些房客之中,这个问题一旦搞清楚,调查的范围就可以确定了——调查的范围也会缩小很多。
  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那么,这个案子就很难再查下去了。
  问题是,这极有可能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首先,最有可能知道这一情况的人——车仁贵人影子不见帽顶子。同志们已经指望不上他了;再者,车老大不一定知道情况,如果这起案子和车家有关,那么,即使车老大知道情况,他也不会说;其次,在众多房客中,有好几户租住四间厢房,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发生了这么大的案子,即使有人在墙上做了手脚,也不会引火烧身,关键是,在一些房客住进157号期间,有些房子是闲置的,杀人不需要很长时间,将尸体藏在砖墙之中,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将尸体藏进空关房的砖墙之中,神鬼难知。车华庭的母亲说,在她的印象中,157号的院子的西南角上曾经有一大堆砖头,现在,这一堆砖头已经所剩无几,第一道墙所用的砖头会不会来自那堆砖头呢?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果真如此的话,只需要从外面弄几袋水泥和石灰来,砌墙的材料就都有了。住在157号南边的三户人家是不容易察觉的。
  要想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同志们还要花费很多时间,还要做很多工作。
  “走,我们到李老太的茶水炉去打水。”欧阳平道。
  刘大羽站起身;“走,我和你一起去。”
  左向东走进厨房,打开电灯,从灶台上拎起两个水瓶,很巧,两个水瓶里面一点水都没有。灶台上还有三个热水瓶——热水瓶里面的水是满的。
  秦家搬走的时候把热水瓶也丢下来了。
  “走,我领你们去。”顾所长已经站在客厅前面的台阶上。
  四个人走出小门,进入小巷。
  巷子里面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朝南看,不远处有一点微弱的光亮,走过拐弯处才知道那一点微弱的光亮是巷口路灯的余光。
  巷口左侧竖着一根水泥电线杆,电线杆上有一盏路灯,路灯上面的灯罩已经不在,只剩下一个灯泡。
  在电线杆的对面有一个茶水炉,茶水炉正对着巷口。
  茶水炉前排着一条八九个人的队伍,每个人的手上都拎着热水瓶(至少两个,最多的拎着四个)。
  一个老太太左手拿着漏斗,右手拿着水舀,正在往水瓶里面冲开水,灶台上摆放着一溜热水瓶。
  顾所长说,本来,中和街上有三个茶水炉,街头和街尾两家早两年就关门歇业了,现在,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人家已经摒弃了那些老旧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是一些怀旧的人家还留恋过去的生活,恐怕连李老太家的茶水炉也烧不下去了。
  左向东和顾所长站在队伍的后面。
  “顾所长,来,我先给你们冲——你们用不着排队的。”李老太一眼就看见了顾所长。
  “是啊!顾所长,你们先冲。”队伍中一个男人道。
  “谢谢,不用了,人不多,一会就到了,李大娘,我们现在没什么事情,您忙您的。”
  所有人都把注意力聚焦到四个人的身上,中和街上的人,绝大部分都知道“无常巷”157号发生的事情。
  左向东和顾所长挪到茶水炉跟前的时候,开水冲完了。李老太打开另一口大锅的锅盖,用勺子将另一口大锅里面的水舀到第一口大锅里面,第二口大锅里面的水至少有四十度,四十五度的水烧起来,会比较快。这倒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在主锅的旁边放一口锅,主锅里面的水烧开了,第一口锅里面的水也有了一定的温度,这样一来,既节省了燃料,又加快了速度,提高了产量。
  欧阳平注意到,在主锅旁边有大小不等四个锅。
  很快,主锅里面的水就有了响声。
  借着这个空档,顾所长和李老太说起了话。
  “李大娘,157号的事情,您听说了吗?”
  “今天下午,我就在现场。顾所长,你们以后来冲水,随到随冲,不要排队,你们办案子要紧,都是街坊邻居,没有人计较的。”
  “谢谢您老,用不着,我们借冲水出来溜达溜达,规矩还是要守的——办案子也不在乎这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