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常有宽不在深圳蔡主任想起一事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2-05-16 10:10      字数:3418
  “他们有孩子吗?”
  “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全给鲍雅琴了。鲍雅琴说,常有宽一直想让她生一个儿子,可鲍雅琴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了两个丫头片子,常有宽和鲍雅琴离婚可能和这个有关系——当然,这是鲍雅琴自己说的。街坊邻居信以为真,要不是秣陵发生了案子,街坊邻居是不会往这方面想的。”
  蔡主任的男人拎着一个热水瓶走进屋子,往每个人的茶杯里面添了一点水。
  “崔永国,你把刚才吃饭的时候说的话跟徐所长他们说说。”蔡主任突然想起来什么。
  蔡主任的丈夫放下热水瓶,坐在一把椅子上,他似乎也有一些疑惑:“常有宽虽然很有钱,但为人非常随和,一点架子都没有,就是在市委大院工作的时候,也是见了谁都笑眯眯的。今天吃晚饭前,我和几个街坊邻居在说到常有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蹊跷。”
  “怎么个蹊跷法?”徐所长道。
  “他们都不知道常有宽到深圳去的事情,那常有宽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不管和谁遇到,只要是认识的人,他都会搭上几句话,特别是街坊邻居,有时候还会说说生意上的事情,如果他确实到深圳去的话,一定会跟街坊邻居说,可他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情。我就纳闷了,常有宽在荆南生意做得好好的,他为什么突然跑到深圳去办公司呢?他之所以生意做得好,就是因为曾经在市政府干过,人头熟,关系多,到深圳去就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他应该知道老婆和其他男人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跑到深圳去做生意呢?”
  “你是不是想说常有宽离开的太突然,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欧阳平道。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鲍雅琴和‘二麻子’之间早就有那种关系了,常有宽在家的时候很少,街坊邻居是不会跟他说这些事情的,关键是自己他到深圳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至少应该看看两个女儿吧!常有宽家的邻居陈学才说,常有宽对两个女儿非常好,只要一回家,都要给两个女儿买东西,吃过晚饭以后,他都会带着两个女儿在河堤上玩耍。小时候,他经常当马,让女儿骑在自己的身上转圈子。因为这个原因和老婆离婚,这说起来有些不着调。有一天夜里,小女儿圆圆突然生病了,当时,常有宽不在家,鲍雅琴找点药对付了一下,常有宽回来以后,背着女儿就往渡口跑。别人家喜欢儿子也比不上他喜欢女儿的程度,你们见到那两个孩子就明白了,她们长得非常可爱。单单因为这两个女儿,常有宽也不会和鲍雅琴离婚,离婚的可能有,但绝不可能把两个女儿全交给鲍雅琴抚养。”
  分析和猜测是没有用的,欧阳平和郭老合计了一下,打算和鲍雅琴正面接触。
  几个人刚走出门,一个人匆匆忙忙迎面走来。
  “蔡主任,你们这是到哪儿去啊?”迎面走来的是一个女人。
  “我们到鲍雅琴家去,亚兰嫂子,你是不是有事啊?”
  “蔡主任,我是为常有宽的事情来的。”
  大家将亚兰嫂子让进房间。
  “大嫂,你说吧!”欧阳平的眼神中充满期待。在他看来,这个女人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几位是市公安局的同志,亚兰嫂子,你说吧!”蔡主任坐在亚兰嫂子的旁边。
  亚兰嫂子的年龄在五十岁左右。
  “我指一个人给你们,你们去找他,他可能知道常有宽的情况。”
  “你快说,是谁?”蔡主任道。
  “任老蔫家的老二。”
  “我怎么就没有想起来呢?徐所长,任老蔫的二儿子在深圳混了好几年,生意做的不错,任老蔫过七十大寿,仁老二刚回来没几天,如果常有宽在深圳办公司的话,他应该知道,至少应该见过常有宽。亚兰嫂子,谢谢你的提醒。”
  于是,在蔡主任的带领下,一行人去了任老蔫家。在和鲍雅琴见面之前,多了解一些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徐所长说的没错,花神镇的人做事果然不含糊。无论是徐所长,还是蔡主任和亚兰嫂子,都体现出这样一种积极热情的特点来。
  任老蔫的二儿子叫任立信,他正好在家,他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
  双方坐定,蔡主任开门见山:“立信兄弟,你知不知道常有宽在深圳做什么?”
  “不知道,我连见都没有见过他。怎么,常有宽也到深圳去发展了。”
  “他老婆鲍雅琴说他到深圳办公司去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今年七月底。”
  “这——这不可能。”
  “为什么?”蔡主任道。
  “两个多月了,照理,我应该见过他,凡是到深圳去发展的人,都要和同乡联系,我在深圳,常有宽是知道的,他要是去深圳的话,肯定会找我。即使他不找我,我也应该能碰到他。即使我碰不到他,我的朋友也应该能碰到他啊!”
  “你为什么说的这么肯定?”欧阳平道。
  “我在深圳经营一家饭庄,凡是到深圳做生意的荆南人大都会到我那里喝酒——更别说是咱们花神镇的人了,我们还有一个同乡会,常有宽是荆南人,他应该会光顾我的饭庄。即使他不光顾我的饭庄,也会参加同乡会,你们不要小看这个同乡会,它对刚到深圳的生意人非常重要,公安同志,我有一事不明。”
  “你请说。”
  “常有宽在荆南生意做的好好的——而且越做越大,他——他为什么要跑到深圳去呢?今年清明节,我回来上坟的时候——我们在澡堂遇到他的时候,他只字未提到深圳的事情,我从朋友口中知道,他的生意做的很好,根本就用不着到深圳去办什么公司。”
  常有宽很可能出事了。
  经验丰富的郭老认为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欧阳,现在,我们有必要和深圳警方联系一下,请他们找一找常有宽。”
  任立信的反应很快:“公安同志,这样吧!我现在打电话给深圳的朋友,他们人头熟,让他打听一下常有宽的情况,再请工商部门的同志们查一下,如果常有宽在深圳办公司的话,肯定要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申领营业执照。”
  如果欧阳平和郭老接受任立信的建议的话,那就意味着他们和鲍雅琴正面接触的时间要推迟到明天上午。
  大家都知道,郭老和欧阳平一样,都是心细如发的人,在确定常有宽在不在深圳之后再和鲍雅琴正面接触,比较稳妥。所以郭老和欧阳平就采纳了任立信的建议。
  任立信当即拨打朋友的电话:“喂,我是老二,三炮,你帮我打听一个人,他叫常有宽,经常的‘常’,有无的‘有’,宽大的‘宽’,你不要问那么多,此人也是荆南人——跟我一样也是花神镇人,他是做建材生意的,最后,你再托朋友到工商局去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常有宽的工商登记记录,越快越好,三炮,你问清楚了,立马打电话给我。”任立信挂断电话以后,望着欧阳平道,“公安同志,一有结果,我马上就打电话给你——你们留一个电话号码给我就行了。”
  徐所长望了望欧阳平,然后道:“行,我等你的电话。”
  于是,欧阳平把秣陵路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写给了任立信。
  欧阳平不得不放慢前行的步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待是必须的。
  告别徐所长、蔡主任和任立信,回到派出所的时候,时间是九点一刻。两路人马正坐在大会议室里面等欧阳平一行的回来。几个人都很疲惫,神情也很沮丧。
  李文化一路人马一共贴出去告示五十六张,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到秣陵派出所来反应情况。
  另外两路人马忙了大半天,结果是一无所获。因为欧阳平一行在花神镇有了一点进展,所以多少冲淡了一些失望的情绪。
  吃过晚饭,回到小会议室,欧阳平给在深圳的朋友——深圳公安局刑侦大队的队长阎秋林打电话,想调查常有宽在深圳工商登记的情况,走正常合法的途径比较妥当。
  阎秋林答应帮这个忙,并答应最迟在明天上午八点钟左右回复欧阳平。
  如果不是欧阳平一路在花神镇寻觅到了一点线索,这一夜,大家将难于入眠。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晨五点钟左右,郭老和欧阳平就醒了,两个人轻手轻脚,穿好衣服,到河堤上散步,河面上有一层雾气,近处,看不到一只船,这时候,整条河上也不会有一条船,在柳叶渡方向和中华门城堡方向,灯光闪亮,还能听到汽车的鸣笛声和哨子声以及号子声。因为河面上的雾气太重,所以看不见灯光闪亮之处的景物。
  两个人沿着河堤一路向东,快走到中华门城堡的时候,这才看清楚灯光闪亮处的景物,原来是工程队正在做围堰前的准备工作,在距离大桥一百米左右的地方(中华门城堡前有一座桥),插了很多面彩旗,河岸边的大树上吊着几盏探照灯,一辆汽车正在往河岸边倾倒石块。一个工人正在用哨子指挥汽车前进和后退。在不远处,还停着两辆卡车。
  秦淮河治委会的同志果然雷厉风行,这么快就开工了。
  回到派出所的时候,天已经大亮。
  其他人都起床了。刷牙的刷牙,洗脸的洗脸。
  洗涮完毕之后,大家去了食堂,马所长正在食堂帮师傅做下手。
  欧阳平看了看手表,时间是七点钟。
  早饭是鲫鱼汤,油条和馒头,马明龙一大早就到江边去买鲫鱼,江边有几个长年捕鱼的人,他们捕到的鱼还没有挪地方就被附近的居民买走了。这种鱼既新鲜,又便宜,营养还非常丰富。马所长看大家很辛苦,所以特地起了一个大早。刑侦工作非常辛苦,没有一点营养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