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可燃物付之一炬 凉鞋底扔进龙潭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2-05-16 10:28      字数:2111
  刘大羽看了看欧阳平和冯局长,死者的脑袋在城墙的裂缝里面,要想把脑袋从裂缝里面取出来,难度一定很大,能藏进人的脑袋的裂缝,一定不是小裂缝,如果是大裂缝的话,裂缝一定很深,从很深的裂缝里面取出人的脑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城墙是历史文物,不可能将城墙拆掉。
  “裂缝有多深?”
  “很深——深不见底。裂缝已经被修补好了。”
  “裂缝已经不见了?”
  “对,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市文物部门对挹江门附近的城墙进行了修补。”
  要想把冯立丽的脑袋取出来,必须将修补的地方撬开,不仅难度更大,还要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和支持。
  “大羽,这——你不用担心,我和文物部门的领导联系,他们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冯立丽的衣服在什么地方?”刘大羽继续问。
  沉默。
  “冯立丽的衣服在什么地方?”刘大羽提高了嗓门。
  “我——我烧掉了。”
  “那件铁路制服呢?”
  “铁路制服也——也被我烧掉了——和冯立丽的衣服一起烧的。”
  “这是怎么回事情?”刘大羽手上举着那折折扇。
  “这——这是我遗失在碉堡里面的。”
  “那把《兰亭序》折扇呢?”
  “折扇也烧掉了。”
  “砍刀在什么地方?”
  “砍刀在——也在城墙的裂缝里面——和冯立丽的脑袋一起扔下去的。”
  “城墙裂缝的位置,你还记得吗?”
  “记得,那是一个比较大的裂缝,我寻觅了很长时间,只有那道裂缝能藏脑袋。”
  “你为什么要将冯立丽的脑袋藏在城墙的裂缝里面呢?”
  “藏在那里不会被人发现。古城墙只会修复,不会拆除。”翟良文在选择藏尸和藏头地点的时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翟良文的回答来看,杀害冯立丽是有预谋的。
  “冯立丽的皮凉鞋在什么地方?”
  “容易烧的部分,我烧掉了,剩下来的部分,我扔进了城墙西边的小龙潭。”
  “你的意思是说,皮凉鞋的鞋帮全烧了,鞋底扔进了城墙西边的小龙潭。”
  “是的。”
  “你还记得大概的位置吗?”
  “我站在城墙上往下扔的。当时,天非常黑,城墙非常高。”
  “冯立丽的行李箱呢?行李箱里面的衣服,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我用剪刀把行李箱剪成碎片,然后分几次扔进了马路边上的垃圾箱,行李箱里面的衣服全烧掉了。”
  “根据我们的调查,冯立丽还有一个红颜色的挎包和脸盆、热水瓶等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在什么地方?”
  “挎包也被我烧掉了,脸盆、热水瓶等生活用品,我砸了——扔进了垃圾箱。”
  “脸盆等生活用品原来放在什么地方?”
  “在秀才巷。”
  “冯立丽的挎包里面都有哪些东西?”
  “有一些随身携带的化妆品,还有几封信。”
  “几封信在什么地方?”
  “我烧掉了。”
  “你看过信了?”
  “看过了。”
  “是谁写给冯立丽的呢?”
  “是姓杜的写给冯立丽的信。”
  “挎包里面除了你刚才说的东西,还有什么?”
  “还有一个女式皮夹。”
  “皮夹里面有什么东西?”
  “有一张身份证——是冯立丽的身份证,还有一张照片——是姓杜的照片。”
  杜营长没有提到他送照片给冯立丽的事情。
  “皮夹、身份证和照片全被你烧掉了?”
  “是的。”
  “皮夹里面还有没有其它东西?”
  “还有一千多块钱。”
  “具体是多少?”
  “一千九百多块钱。”
  现在,同志们能找到的物证就只有冯立丽的脑袋、砍刀和皮凉鞋的鞋底了。
  在古城墙的缝隙里面找冯立丽的脑袋和翟良文用来分离身首的砍刀,难度非常大,在一片很大的水域之中寻找两只鞋底,难度更大。
  欧阳平捋起衣袖,看了看手表,时间是三点钟:“大羽,我们现在就到八字山去。”
  于是,大家押着翟良文去了八字山。
  在前往八字山之前,冯局长和市文物局的许局长通了一个电话,徐局长当即表示全力支持警方的工作,只要警方需要,用不着担心破坏古城墙,至于重新修复的工作,他会安排有关部门处理,许局长还答应立即派挹江门城楼管理处的同志们前往现场配合协助警方的工作。
  十几分钟以后,两辆警车一辆轿车停在花房西边,八字山入口的广场上。轿车是冯局长的轿车。
  在广场上散步的人和上山、下山的人迅速聚拢而来。
  汽车停稳之后,刘大羽迅速跳下汽车,走到轿车的跟前,打开车门,将冯局长和郭老接出车门。
  前面,严建华和李文化押着翟良文走下警车。
  荆南西站宿舍区一号楼和二号楼的阳台上站着一些人,原本在大马路上的行人和骑车人都围了过来。
  此时,从挹江门城楼的台阶上走下来三个人,江所长迎上前去,江所长认识他们,他们是挹江门城楼管理处的同志。其中一人是古主任,他是挹江门城楼管理处的负责人。
  沿着山道向上,走到山脊,出现一条丁字路口,一条路向东南方向延伸,这条路的尽头就是碉堡——即案发现场;一条路向西南方向延伸,尽头就是古城墙。整座山的形状像一个“八”字,所谓“八字山”,原来是这么回事。
  翟良文拖着沉重的脚步朝古城墙走去,同志们的旁边和后面跟着很多人,人群像是从地底下冒出的一样,而且越集越多。
  山脊的高度在两百米左右,古城墙的高度在四十米左右,古城墙和山体连接处的高度在三十米左右,一条石阶路缓缓向下,在石阶的尽头,有一道用角铁加工而成的、成四十五度角的、带阶梯的护栏将石阶和古城墙连接在一起。
  欧阳平和冯局长、郭老沿着护栏上了古城墙,走到城墙的西墙跺跟前,然后朝下看,在城墙的西边有一片很大的水域——这就是小龙谭,欧阳平在想打捞另一个重要物证鞋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