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赏花会
作者:洛书      更新:2022-05-17 00:27      字数:2376
  建康城东有一座山,东际青溪,西近台城,名曰覆舟山。因地势绝佳,又兼风光秀丽,遂成为上层贵族常至的游乐之地。
  覆舟山西面建有园林,里面还有一大片芍药园。每年芍药开放的时节,太后都会邀请建康城里第一、二流高门中已年满十三,同时还未婚嫁的子弟前往聚会。
  建康城里的贵家子女既把这邀请看做一种荣耀,也把出席芍药园赏花会看做正式踏入社交场合的象征。
  去年因姑母初回建康的缘故,周媛虽年岁未满亦得以前往。今年才是她第一次正式参加赏花会。若是有人看上她,便会折取芍药相赠。若她也心肯对方,也可回赠。在这之后,她便可行婚配之事了。
  那一场前尘旧梦还历历在目,周媛根本没有心思这么快就再论婚嫁。
  今年的赏花会太后没到场,而是交给周媛的姑母周贵人主持,便是为了姑母,这赏花会也是必须要去的。为了不被人注意到,同时不被看穿自己是刻意所为,周媛在穿着上很费了一番心思。
  最后她选定一件浅粉薄纱短襦,腰间围着一条桃色宽抱腰,以海棠红丝带束缚,下接一袭荼白裙裳。打眼一望,非常娇嫩好看。
  只有一点,若是与满园妩媚多姿,色泽浓烈的芍药搁在一起,她这一身就太过无趣了。
  不仅无趣,还令人生厌。
  如今还是刘氏主事,周媛要去赏花会,她自然是要出面的。这几日她都没有跟周媛过不去,想是因那日周媛的教训,她心里存了几分忌讳。
  见到周媛和她身后的陵儿,刘氏眼光不由一闪,心中惊疑不定。她以为周媛会处死陵儿,至不济,也会将她赶出府中,不想今日竟见着陵儿跟个没事儿人似的,依旧好端端的跟着周媛。
  陵儿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
  周媛冷冷一笑,让陵儿痛痛快快的死掉,那就太便宜她了,须知有些时候,活着比死了难受。她语气中带着讽刺,慢吞吞地说道:“怎么?刘妾不认得陵儿了吗?”
  刘氏当然能听懂周媛话里的意思,她面上讪讪,干笑道:“自然认得,自然认得。”
  周媛道:“这几日都没见珣儿弟弟,他可还好?”
  她知道刘氏总是阻着周珣,不叫他与自己见面,生怕他跟自己走得太近。这一问,不过是在提醒她,她做的事自己都知道,别把人当傻子。
  “家馆里这几日功课多,郎主叫他多用功,是以才没抽出空子来看你。若是阿媛想他了,过几日我叫他去你那里。”刘氏目光闪烁,笑赞道:“我们阿媛真是美人坯子,这么娇嫩的颜色,也只有穿在阿媛身上才好看。
  明明看出周媛衣服的破绽,但刘氏却满口称赞。
  周怜一身鹅黄薄衫,领着两名侍女,缓缓走来。见到周媛先是一愣,不觉脱口道:“阿媛怎穿了这个颜色?”
  昨日周闵便嘱咐下,叫周媛带着周怜一起去赏花会。
  周媛没想到周怜竟会提醒自己,她佯做不解道:“这个颜色怎么了?”
  周怜方才一说完便后悔了,周媛打扮得越上不得台面越好,如此不是更能显出自己么?
  见周媛这么问,周怜心下一松,忙笑道:“阿姊欢喜便好。”
  周媛没再搭理她,径直带着兰儿和陵儿上了车。周怜跟着上了她后面的牛车。
  一路上周媛看到许多车舆和行人,有高门贵族,也有平民百姓。不过待进入直通覆舟山的那条路后,便只能看到贵族车驾了。
  这里是专供贵族游乐之处,百姓寻常不能靠近。特别是今日这样的聚会,更是早早封了山,不许百姓入内。
  到得山脚乐游苑入口处,周媛揭开帷幔,看见前头已经密密地停了不少高大的牛车,有数十位身着华衣美服的女郎,郎君陆续从车中下来。
  宫里来的侍从们都忙着替人引路,赶车入厩,场面很是忙碌。
  前面的一辆高大奢华的牛车旁站着两名妙龄少女与数位仆从,左边的少女身着玉色纱衣,另一位则穿着鸭黄薄衫,二人俱是十三四岁模样,正是芳心初动的年纪。两名少女似乎在讨论什么,语调都有些激动。
  只听身着鸭黄薄衫的女郎说:“不可能,若是他从江陵回来,岂会无人知晓?”
  另外那位穿着玉色纱衣的女郎道:“是真的,昨日我阿兄恰在建春门外遇见他。”
  又怅怅地说道:“可恨我竟未亲眼得见。”
  那第一个说话的女郎吃吃笑道:“你急什么,他不是也还未成亲么?说不定今日会来赏花会呢。”
  周媛不由摇头而笑,她这一世,大概再也不会有这样少女怀春的时候了。忽想起当年初见那人,也是这般青涩可爱,满心欢喜,一时愣怔起来。
  一名面有急色的黄门正在苑门旁引颈四望,待看见周媛,他愁容顿去,眉开眼笑地迎了上来:“女郎可算来了,贵人催了好几回了。”
  周媛醒过神来,认出他是姑母的亲信内侍,名唤张青的。
  她蒙上薄纱面衣,扶着张青的手下了车,口中问道:“姑母近来可好?”
  “贵人安好,就是有日子没见女郎,着实想念。”
  周怜也下了车,静静的走到周媛身边。
  看见周怜,张青也没有任何意外的样子,他笑道:“这位想必就是周侯新收的女儿,咱们周家的二姑子了?”
  一面对周怜说话一面还注意着周媛的表情,他见周媛对周怜并没有亲近之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周怜回想之前得到的资料,知道这人定是张青,微一屈膝,行了个半礼,道:“大人有礼。”
  “女郎真是折煞奴了。”张青忙避开还礼。
  周媛记得周怜一度想拉拢张青,只是他这个人对姑母很忠心,周怜,注定只能无功而返。
  “两位女郎,请随奴来。”张青引着周媛一行往内走去,他对周怜恭敬有加,却不再像甫一见面那样热情。
  才一跨进门,却听后面传来一阵清越的玉笛声,似有说不尽的悠远,道不完的风流。
  接着便是阵阵欢呼声。
  这笛声?周媛心有所感,不由回头望去。
  这一望,她登时手脚冰凉,一颗心倏地往下坠,一直下坠,没有尽头。
  青溪之上,三只奢华精美的舟船缓缓驶来。最前面那只船的船头立着一绯色春衫少年郎君,笛声正是从他那里传出来的。后面那两只船上立着十数名面色冷峻的紫衣带刀侍卫,一左一右,拱卫着那绯衫少年郎君所乘之船。
  苑外那些少年郎君,妙龄女郎与各家仆从一窝蜂地涌向岸边,已经进了门的姑子郎君们也纷纷疾步折返。
  顷刻间,原本熙熙攘攘的苑门附近只剩下周媛一行。
  绯衫郎君仿佛没有看见挤在岸边的众人,依旧神色悠然的吹奏玉笛。
  周媛如同化石一般僵立原地,身子还保持着回望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