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见鬼了!
作者:乃去      更新:2022-05-28 17:14      字数:2640
  住在奉武镖局附近的人们,忽然发现了一件事。
  往日里,奉武镖局内即便是到了夜晚,也还是热热闹闹的。
  但除夕这天才过去,大年初一这一天,凤舞镖局里面却安静的可怕。
  人们不禁开始好奇,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怎么里头跟一个人都没有了似的呢?
  有的好事之人,闲来无事,便凑在一块儿,说东说西。
  最后实在是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八卦之火,大手一挥,带着人偷偷摸摸的闯了进去。
  众人本来还想着搭人梯翻墙过去,结果站在大门口的人轻轻一推门,那门就被打开了。
  这帮人进去一瞧,里面是空空如也。
  地上一尘不染,屋内也不见有人翻找过的痕迹。
  就连之前奉武镖局举办宴会之时,满是桌椅的地方,也如没人坐过一样,整整齐齐。
  整个奉武镖局里面的镖师,还有金正礼一家,就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个一干二净似的,屋里屋外的东西,甚至都没有拿走。
  莫不是他们昨夜一起出城,跑出去旅游去了?
  本来他们抱着这样的想法离开了也就算了,但偏偏有个好事的家伙,也不知道是肚子饿了还是怎样,竟跑到了厨房里面去。
  厨房内有一个水缸,一般来说都是用来装水用的。
  但金家的厨娘是北方人,到冬天就有积腌菜的习惯。
  所以这里的厨房,水缸里面装的不是水,而是积的腌菜。
  等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捞出来吃酸菜了。
  本来这水缸也并不起眼,算是厨房里面再寻常不过的物件。
  但偏偏这个好事的家伙跑到厨房里,见那个水缸边上有水渍,他就有些奇怪。
  走上前伸手把水缸的盖子揭开,眼前的一幕让他瞬间魂飞天外。
  水缸里面坐着个人,已经断了气,脸上的表情,还满是惊惧之色。
  从水缸里散发出来的发酵味道,熏得人睁不开眼,漂浮着的白色发酵物,更是平添了一丝惊悚的气息。
  好事者惨叫一声,引来众人围观。
  大家纷纷前来看到了这一幕,皆是惊骇异常,纷纷四散而逃。
  剩下一些还能站得住的,就凑在一块儿小声的嘀咕。
  有的人说这没准就是老金家干的好事,但也有人说他看这人有些眼熟,应该是奉武镖局的镖师之一。
  金正礼再怎么丧心病狂,肯定都不能对自己的手下下手啊。
  最后这帮人商量出来个办法,在这里看热闹也不是那个事,还是赶紧把官府的人叫来,让他们来调查吧。
  于是乎,众人便跑去了位于永安城里的太安府衙报官。
  太安府少尹徐彬,年仅二十岁,但却身居如此高位,一方面是因为他家传的法医鉴伤本领,另一方面,也跟他本人的勤勉脱不开关系。
  大年初一,本来这是官府规定的休沐日。
  直到初五之后,朝廷各个部门的官员们才开始陆陆续续的返回岗位。
  然而,徐彬却在这一天就来到了府衙里面工作。
  就算整个府衙上下就只有他和门卫两个人在,他也还是和平日一样,拿起公文不疾不徐的处理着。
  百姓们跑来报官这件事,其实还挺叫徐彬意外的。
  他是真没想到,大年初一还有人来找不自在。
  接待了这群来报官的百姓,听他们一五一十把情况说明之后,徐彬就惊讶的道:“有这等事?”
  “千真万确啊徐少尹,这都是俺们亲眼所见呐!”老百姓们七嘴八舌的道。
  徐彬一听,皱起了眉头。
  思忖一番后,点头道:“好了,本官知道了,你们都去吧。
  在官府的人到之前,先麻烦你们维护下现场,不要让人进去破坏了痕迹。”
  话虽如此,但徐彬心中嘀咕,估计现场留下来的痕迹,也早就让这帮家伙给破坏完了。
  打发走了这群老百姓,徐彬就换了身衣服出门。
  他先是去了住在附近的段捕头家中,让他召集人手,前往奉武镖局。
  经历过上一次回春药院的案件之后,严氏父子二人,被段峰捉拿入狱,他也得到了府衙的赏赐。
  现在大过年的,他正挥霍着这笔赏赐跟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冷不丁就被徐少尹给叫去工作,心头自然很是不爽。
  但他就算不爽也没办法,太安府衙里头一共六个捕头,两个因为贪污腐败被丢到大牢里面去了,另外四个都住在外城,甚至还有住在民城里的。
  也就自己住在内城,近水楼台的不叫自己又叫谁呢?
  没办法啊,段峰只好骑上马,换上工作服,吭哧吭哧的跑去摇人了。
  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到了中午,总算是凑够了二十个人。
  带着众人先回到内城的府衙里取了刀子,随后便叫上还在处理公文的徐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赶奔奉武镖局。
  此时的奉武镖局边上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老百姓,大部分人都是啥也不知道,光杵在这儿就很满足的。
  这帮人的嘴里叨咕的话还跟奉武镖局半点关系扯不上,这个问你昨晚啥时候睡的,那个说我今早上吃的是啥,反正别人家里死不死人,在他们看来都不是很重要。
  唯一重要的,就是可以趁这个机会光明正大的当一回吃瓜群众。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徐彬率人赶到的时候,围在奉武镖局大门前的老百姓自动让出了一条路。
  随后,之前来找徐彬的那几个老百姓看着他喜出望外的道:“徐少尹!您可算来了!”
  说完,连忙把大门处让开,由官差来接替他们。
  捕快们那是相当专业了,走在最后面的两个人自动负责把守大门。
  另外还有四个人两两一组,前去侧门和后门处看守。
  其余人等,皆随着徐彬与段峰二人往后厨的方向走去。
  还是那个熟悉的腌菜缸,还是那个一脸惊惧,死在腌菜缸里的倒霉蛋。
  众人见了他,纷纷捂住鼻子皱起眉头。
  “老天,死在这种地方,恐怕也仅次于死在茅坑里更让人闭不上眼了吧?”一个捕快嘀咕道。
  “好好的往腌菜缸里面钻什么啊,不嫌臭啊……”另一个捕快用手在鼻子前头扇个不停。
  他虽然嫌臭,却还是想闻。这发酵的臭味,属实有些上头。
  但是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开闻,所以只能假装扇风。
  徐彬他爹,他爷爷,还有他曾祖,全都是在衙门里头干活的。
  而且,从他往上数八代人,全都是跟死人打交道的。
  最早的那两代,当爹的是埋人的,当儿子的是给尸体化妆的。
  而往后呢,就变成了仵作。
  一直到了这一朝,姜怀安给仵作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法医。
  于是,以前那些个被人当做晦气之人的仵作,一下子停止了腰板。
  怎么着,给死人看病就不叫看病啦?
  给活人看病就是医生,给死人看病就不是大夫啦?
  正因如此,本来不想让儿子继承自己事业的徐父忽然间想开了,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徐彬。
  一开始在太安府衙里当法医的徐彬,偶然之间通过尸体上的线索破获了一起棘手的案件,找到了凶手,因此便被调去捕快一职。
  后来他屡次三番破获案子,并且又考取了功名。
  恰巧当时的太安府少尹年老请辞,辞官之时便推举徐彬来接替自己。
  一开始吏部有些担忧,心说这就是个少不更事的小孩子,怎能担当如此重任?
  但老少尹以人头担保,还在吏部大门口撒泼打滚。
  吏部的人这下没了办法,只好答应了老少尹的要求。
  随后这差不多三年的功夫,徐彬把太安府治理的很好,吏部这才放下心来,夸奖徐彬有宰相之才,他日定会出人头地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