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序度之争
作者:大妖石      更新:2022-05-31 13:30      字数:2227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皇帝陛下以及楚昊之间巡睃着,因为司空见惯了朝堂半死不活的景象,而难得沸腾的血液渐渐开始发热;因为午朝延至此刻而渐趋疲惫的身躯忽然注入了力量。
  血液渐热,疲惫已消,一股热气自丹田而上,清醒了头颅,明亮了双眼。
  大臣们等着看好戏,但是康王以及太华和天台两宗的国师却皱起了眉头。
  蜀山幻灵真人此举居心叵测,当真是恶毒之极。
  国师有排位,但那是就昆仑而言。
  无论有几位国师,昆仑国师必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国师,而其余的,根本就没有排名,那都是并列的。
  此刻金銮殿上四位国师的座次,昆仑真元真人坐了龙床之下的左侧,正对面的右侧却是空着的;而蜀山坐了昆仑下首,是为第二;蜀山对面却是太华,是为第三;蜀山下首自然是就是天台了。
  之所以昆仑对面空了个位置,那是为了彰显昆仑万世帝王师的尊荣。
  而今日,在天台对面,太华下首原先空着的地方,是摆了几案的。显然,那是为楚昊准备的。
  这样的座次,除了昆仑真元真人的位置是自古如此之外;其他的更多是受宗门整体实力,以及担任国师时间的先后来排的;却不能说他幻灵真人是第二国师,太华宗的衍法真人和天台宗道玄真人便是第三、第四国师。
  若是无人提起,论年龄,论修为,论资历,楚昊自然而然的都只能坐在第五张椅子上。
  但是有幻灵真人这一问,本来简单的事情顿时就复杂了。
  若是皇帝陛下指明排在第五,那么就从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俗成变成了钦定,也就是说太武宗必定是要排在四国师之后,而幻灵真人所言的国师排位,也自然而然地就敲定了下来。
  在朝荣任国师的,那可都是代表各自宗门的。
  太华与天台两宗本来在十大宗门的实力排位中就落后与蜀山,若是再在国师之位上落于人后,岂不是以后都要仰蜀山鼻息了?
  衍法真人和道玄真人袍袖一拂,便要起身插话,说什么也不能让这排名之事落到实处。
  还没起身,皇帝陛下忽然转头望向正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神游太虚置身事外摸样的昆仑真元真人,问道:“大国师有何高见?”
  真元真人眼皮子微微一跳,睁开眼来,似乎刚刚听到皇帝的问话一般,略想了想,忽然展颜一笑,道:“太武宗楚宗主这国师既然是康王殿下力荐,陛下何妨听听他的意思?”
  真法真人此话一出,群臣各各眼珠子一亮,就像是一片昏暗迷茫中突然看到了指路明灯一般。
  大周皇帝陛下年事已高,而东宫太子之位却一直虚悬,其中最得圣宠的二皇子和起于军中的八皇子乃是最有可能的人选。
  蜀山支持二皇子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昆仑却是秉承中立之位,从来没有表态支持过谁。所以在一众王公重臣的心中,二皇子入主东宫,继而接掌大位的可能性更高。
  尤其是之前升龙驾辇前往沧澜山迎接新任国师的,不是举荐的康王而是庆王一事,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大家的猜测。
  但是今日册封国师如此重要的时刻,庆王未曾出现,而前往城门迎接太武宗楚昊的却换成了康王,众人心中已经隐隐觉得有些蹊跷了。而在此时如此重要的当口,真元真人却建议陛下听听康王殿下的意思,岂非意味着昆仑抛弃了一直所持的中立立场,摆明了要支持康王殿下了?
  要变天啊,这是!
  一个册封国师的仪式,突然间风云变幻,成了东宫之争,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朝堂之上一言一行,果然都是大有深意的啊。
  听了真元真人的话,老皇帝瞅了眼跟个没事人一般站着,垂首不语的姬康,摇摇头,道:“不妥,不妥。楚卿乃是康王所荐,无论说什么,都不妥当。还是避嫌的好,避嫌的好啊。”
  姬康这才抬起头来,躬身道:“父皇圣明。”
  “陛下圣明。”既然皇帝否决了真元真人的提议,蜀山幻灵真人自然精神大振,当下单掌当胸,微微躬身,赞了一句,接着道:“长幼有序,高低有度,乃天地之伦也,若失序度,便有乱人伦纲常,如何令天下慑服?”
  说着,一甩袍袖,悠然转身道:“陛下乃是大周之主,吾等修士虽为世外之人,却也要名山大川以寄此身,此山此地,俱为大周国土,天之所赐。以昊天之子,大周之主,定此国师排序,有何不可?”
  真元真人眉头皱了皱,这幻灵老道的第一段话,显然是直指太子之位,拿什么天地人伦,长幼有序来暗指庆王和康王,一个排行第二,一个排行第八。若是弃二立八,不免便乱了纲常。
  为了争得皇帝的支持,这老不修的居然抬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言论用来拍马屁;那你怎么强调修士是世外之人?怎么不抬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后向着皇帝陛下三跪九叩以表忠心?
  真是臭不要脸!
  但是幻灵真人不要脸,不代表身为万世帝王师的昆仑也可以不要脸,所以真元真人还真不好立时便驳斥与他。
  德高望重的国师当庭争吵,只能让立于殿下的一干世俗王公大臣们笑话。
  这也是因为大雪山异变昆仑修士死伤过重,导致昆仑元气大伤。若还是大雪山异变之前,这样的事情哪次不是昆仑国师一言以决?你幻灵若是敢于当场顶撞,昆仑保管第二天就派人往蜀山兴师问罪。
  稍稍侧了身子,拱了拱手,道:“圣上,今日陛下召集群臣及诸国师,乃是为了册封太武宗楚宗主,却不好过多牵涉旁事。何况序度之事牵涉甚广,绝非三言两语便可妄下定论的。尤其楚宗主身为当事人,若是不问问他的意思,只怕也是不妥。”
  真元真人这是巧妙的玩了个花活,首先将事情限定在国师册封的范围之内,然后将皮球踢给了楚昊。
  以真元真人想来,这楚昊既然是康王所荐,自然与其交好。自己事先的态度已经明显表示昆仑支持姬康了,楚昊应该不会跟昆仑反着来。
  再者,若是没有排序,楚昊这国师之位便是与蜀山等三宗并列,而非居于其下,这无论对太武宗,还是对楚昊本人都是绝对有利的。
  这一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楚昊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