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御书房夜话(2)
作者:大妖石      更新:2022-05-31 13:30      字数:2284
  缓缓摇头,又轻轻点头,老皇帝将声音压得极低,道:“父皇已经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不想再失去一个了。”
  姬康霍然抬头,惊疑不定的眼神望向父皇。
  “当日你大哥被毒害之后,各种传言在殷都沸沸扬扬,有说是你们兄弟互相倾轧暗害,也有说是你大哥杀人太多遭了报应,而其中最多的,呵呵……”
  老皇帝呵呵笑了两声,笑得有些无奈又有些自嘲,接着道:“其中传言最盛,传得最久,也是最恶毒的,莫过于那个父皇生怕你大哥取代朕位,所以痛下杀手的传言。”
  这个传言,确实是传得最久,也是对皇帝的声望打击最大的;即便时至今日,坊间只要提起此事,依然会有人将这传言做为解释。
  “无情最是帝王家,百姓的心中,总是有这样一个想法,他们愿意相信这个传言。在朕无法查清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当真是百口莫辩。”老皇帝平静地说着,但是姬康分明从这平静中感受到了滔天的怒火。
  “父皇,那最后大哥的事情到底查清了没有?”姬康壮着胆子问道,
  “没有。”老皇帝摇头,道:“当日与此事有关之人,在第一时间尽皆被悉数灭口,根本查无可查。”
  “嘶。”姬康倒吸一口冷气,能谋刺皇族嫡长子,那是何等的艰难,尤其当时大皇子乃是统兵元帅,其扈从护卫之严格,即便不及皇帝,只怕也差不了多少了。
  谋刺成功不单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牵涉必定十分众多,而成功之后的灭口那又得需要多少人?动用多少关系?
  这样的人,岂不是太过可怕了。
  “数十年来,父皇一直没有停止过调查。虽然没有证据,但父皇的心中却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难道是……”姬康心念电转,失声呼道,最后却将猜测的结果硬生生地吞了下去。
  老皇帝点点头,他心中自然知道姬康已经猜到了。
  普天之下,能够在权势上强过大周皇帝,甚至敢于挑战皇权,完成刺杀皇子任务的,只有一种人。
  那就是--修士。
  而且不是一个,乃至几个修士,那必定是各大宗门联合派出的修士。
  “可是他们为什么?……”姬康忍不住的问。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皇帝淡淡地说着,但是听在姬康耳中却如雷打一般。
  因为这句话,他以前也常说。
  因为这句话,是他从军的真正原因。
  因为这句话,是他最崇拜的大哥在他很小的时候跟他说的。
  这句话的背后,牵涉到了皇权与道门之争。
  “诸位皇子之中,又以你受你大哥的影响最深。所以父皇一直让你在外领兵,却不让你成一方元帅;入了殷都,又迟迟不封王;封王之后,又一直刻意打压疏远你。”老皇帝轻声说着,浑浊的老眼中精光渐起。
  姬康顿时恍然大悟,当下磕头道:“父皇一片苦心,都是为了儿臣能够登上储君之位,可儿臣心中还常有怨怼之意,实是不孝之极,请父皇降罪。”
  “不!”老皇帝摇头,道:“父皇心中的储君之位,一直以来都不是你。”
  一听老皇帝这话,就像一盆冰水陡然浇下,顿时便将姬康浇了个透心凉。
  “那父皇今日所说,是为了……”姬康鼓足勇气说着,却越说声音越低,最后终于说不出话来了,两眼也只能直直地看向地面。
  既然父皇心中的储君人选不是自己,那么和自己说这些,就是要令自己辅佐二哥庆王的意思了。
  储君这只煮熟的鸭子,突然就飞走了,姬康的心中那份难受和失落,当真是无法言表。
  “呵呵,父皇今日这般说,自然是为了立你为储君。”老皇帝笑着说道。
  这下子,姬康愣住了,也彻底的糊涂了。
  既然自己不是父皇心中的储君人选,那么为何要立自己为储?
  想不明白的事情,姬康只能不说话了。
  “其实父皇心中的储君人选,一直就是你的二哥。”老皇帝说着,声音突然低沉了下去,道:“因为若是立你为储,下一个被刺中毒的,就是你。”
  “你与你大哥的想法如出一辙,若是登基为帝,必定要与天下道门一争长短,到时候不但你保不得性命,便是我大周,亦将国本动摇,覆亡无日。而若是你二哥登基为帝,便不会有此可能。而如今……呵呵。康儿,你明白了么?”
  姬康稍稍回味片刻,心中隐隐明白了些什么。于是叩头问道:“父皇,您是说楚昊和太武宗。”
  老皇帝再一次点头,又摇头,道:“那楚昊和太武宗,自然是关键因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却不是这个。康儿,你仔细想想,父皇说的这个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说完,微笑着看着姬康,不再说话。
  姬康琢磨了片刻,忽然抬头,双眼中精光烁烁,道:“父皇,您说的莫不是大雪山异变?”
  老皇帝赞许的点了点头,抬抬手,示意姬康继续说下去。
  “大雪山之变,天下道门元气大伤损失惨重,而我皇族却分毫未损,此消彼长之下,我皇族之实力已足以抗衡天下道门了。”姬康说得极慢,显然心中正在盘算双方的实力,以作对比。
  忽然摇了摇头,道:“若单论实力,我皇族一脉还是不足以与天下道门相抗衡。”一抬头,看向皇帝,接着道:“不过天下道门为了自己宗门的延续,彼此之间勾心斗角,而太武宗此时横空出世,其宗主又声言不入道门排序,如此,便为我皇族助力。”
  重重点头,眼中精光大作,直直盯着老皇帝,道:“父皇,若是儿臣推断无误,只要太武宗为我皇族所用,我皇族一脉,便有把握脱出道门掌控,真正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了。”
  老皇帝摇头道:“康儿,你之所言虽中,然其中偏差终究甚大。”
  姬康抱拳道:“请父皇赐教。”
  “你当日曾与父皇言的‘太武兴,皇道立,玄门振,人驭天’,可见太武宗此番出世,乃是应运而出;所以我皇族与太武宗的关系,乃是合作,而非为我所用,这一点,尔需谨记!”
  姬康颌首道:“儿臣记住了。”想了想,又问道:“可是楚宗主进了那‘山河社稷图’,生死实难料知啊。”
  老皇帝哈哈大笑,道:“能不能破那‘山河社稷图’,父皇不知道,但是那楚昊想出来,却不是什么难事。”
  说完,转眼望向一边,道:“楚国师,朕之所言,卿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