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水中石人(一)
作者:聪明白痴      更新:2022-06-13 21:39      字数:3843
  看着那条路,我严重怀疑,这要是一脚踩上去,下一刻立马路面就得垮塌下去,路上的人,就得失足跌下那几百米高的悬崖,直接摔倒那金沙江里头去。
  “乖乖,九爷这……这特娘瞅着也忒吓人了吧!”
  陈八牛当时就忍不住抱怨了起来,alice呢没说话,可也是看的直皱眉头。
  “行了,咱都到这儿了,总不能临阵退缩吧?”
  老实说,单单只是看着那条岔路,我心里头都直打鼓,可我也要面子,总不能现在就怂了。
  两个彝族大姐呢,似乎也看出来了我们的担忧,就跟我们说话,只是她们只会说彝族话,我们呢完全听不懂。
  好一阵鸡同鸭讲的连说话带比划之后,我这才弄懂了那两个彝族大姐的话。
  她们的意思大概就是这儿前几天刚刚下了大雨,把路给冲坏了,寨子里的马车出不来了,我们只能走进去。
  “大姐,从这儿去娜姑村还有多远?”
  我也不知道两个彝族大姐能不能听懂我的话,我就一边说一边比划。
  不过问完之后,我就后悔了,两个彝族大姐好不容易弄懂我的话之后,抬起手沿着那条岔路,指着正前方跟我们一边说、一边比划。
  我大概弄懂了,两个彝族大姐的意思是,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翻过那几个山头,就到了。
  可我这抬起头一看,都忍不住狠狠吞了一口口水。
  沿着两个彝族大姐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视线所及之处,全都是一座紧挨着一座的大山,视线尽头,那一座大山就更加是好似一条灰色巨蟒,横卧在大地之上了。
  “一!”
  “二!”
  “三!”
  ……
  “六!”
  ……
  陈八牛那家伙不信邪,还数了一下,结果啊也是越数脸上的神色越难看。
  十多个山头,没有一个是小山头的。
  两个彝族大姐呢,却是对此显得很是稀疏平常,在休息了一会之后,就招呼我们跟着她两往前走。
  那条旁边就是几百米高的悬崖,还被大雨冲毁了一半的岔路,光看着就叫人心惊肉跳了,这会走上前,那就更加是让人不自觉就把一颗心给提到了嗓子眼儿了。
  生怕脚下稍微用点力,就会把那路面给踩的塌陷下去。
  好在我们的担心是多余,有惊无险的走过了那段堪比鬼门关的岔路后,整条岔路虽然依旧是一直擦着悬崖在迂回前行,路面也是坑坑洼洼的,可好在没有一下子路面塌陷下去一大半。
  都说望山跑死马,更何况这一眼望过去,那大山一座紧挨着一座,一眼都像是看不到尽头似的。
  我们三个,都不是啥叫娇生惯养的主儿,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行,虽然有骆驼代步,可有时候也得靠着双腿去走。
  平常走个十多公里路,那绝对是不在话下的。
  可这一趟走下来,真的走的腿肚子都只抽筋。
  这还是两个带路的彝族大姐见我们实在是跟不上她两的步伐,特意放慢了速度等着我两的结果了。
  “呼哧……呼哧……”
  “特奶奶个腿儿,难怪人家常说云南十八怪、老奶上山比猴快!”
  “今儿个八爷算是开眼了,服了……八爷服了!”
  陈八牛那家伙走的是气喘如牛,双手撑住膝盖,一边大口的喘着气、一边嚷嚷着,只是没说一个字,都感觉像是随时都会喘不上气来了似的。
  我和alice也是走的够呛,只觉得怎么呼吸,都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走了大概四五个小时,也不知道翻过了几个山头,终于我们看到一辆牛车慢慢悠悠的朝着我们这边走了过来。
  赶车的看着也是个彝族汉子,皮肤黝黑、身材也不是很高大,手里头捧着一支云南特有的水烟筒,正咕噜咕噜的抽着。
  看到牛车,两个彝族大姐也马上挥了挥手,用彝族话喊了几声。
  赶车的彝族汉子,听到两个彝族大姐的喊声,也很快就挥舞着手里头的鞭子,把牛车赶了过来。
  两个彝族大姐上前去和那赶车的彝族汉子说了几句,又转过头指了指我们。
  大概这地方很少有外地人来,毕竟这娜姑村藏在大山深处,交通实在是闭塞。
  那赶车的彝族汉子啊,放下手里头的水烟筒,上上下下,有一种带着一丝警惕,更多的还是好奇的眼神打量了我们好一阵,这才回过头和两个彝族大姐说了几句。
  随后两个彝族大姐就爬上了牛车,朝我们招了招手,示意我们上车。
  当时我们早就累的够呛了,这会能有个牛车代步,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谢谢谢谢!”
  抱拳道谢之后,我们三个也没客套,直接爬上了牛车。
  这牛车的速度啊,比起我们步行,似乎还要更慢一些,拉扯的大水牛不紧不慢的走着,赶车的彝族大哥呢,也不着急,很少会挥舞鞭子去催促。
  不过速度虽然慢,却免去了我们徒步翻山越岭的辛苦。
  又过看三个多小时,在翻过最后一个山头后,原本崎岖迂回的盘山公路,终于一下子变得平缓了下来。
  一个巨大的山坳,或者说一个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小型盆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盆地四周,都是绵延起伏的大山,盆地里金沙江的一条支流蜿蜒而下,正好呢在盆地里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河湾。
  大概是因为这儿的山,山上植被很少,而且大都是松散的红砂岩和泥土,所以江里头的水啊,虽然不是很湍急,可依旧很是浑浊。
  而且,那种浑浊,不像是黄河那样充满了泥沙的浑浊,反而像是河水生了铁锈似的,是一种暗红、暗黄的浑浊。
  盆地里头坐落着三个彝族村寨,村寨正前方,就是那条金沙江的支流。
  江畔被江水冲击出来了很大的一片平地,那一片平地都被开垦成了农田,靠近江边的农田里头栽种着水稻,水稻已经抽了穗,绿油油的一片,显得格外生机盎然。
  在往里走,靠近村寨的农田里头,则是栽种着玉米、高粱还有西瓜。
  最让我诧异的,娜姑村三个村寨周围,长了很多的木棉花树。
  那些木棉花树,都是上了年份的老树,而且正好开了花,一大朵一大朵或是火红、或是粉色的木棉花开的正艳,格外的赏心悦目。
  村寨周围,还有很多看着像是皂角树的大树,一棵接着一棵,枝条也正是绿意盎然的时候,把整个娜姑村,都给藏在了其中。
  整个娜姑村,真的就好像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当中所说的世外桃源一般。
  而且,大概是因为一路走来,虽说是翻山越岭,可这儿的山,植被并不多,全都是疏松的红色砂岩和极其容易流失的泥土,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大概就是那种荒芜、洪荒的感觉了。
  这会猛然看到那坐落在群山之间,村寨周围绿意盎然、木棉花开的正艳的娜姑村,那种冲击绝对不亚于我们当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突然发现一片绿洲。
  “好美!”
  看到眼前这样的场景,就连我和陈八牛两个大老爷们,都忍不住看的有些痴了,alice呢,就更加是忍不住脱口而出由衷赞叹了一句。
  沿着一条勉强只够牛车通行的泥泞山路一直下山,又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终于下到了娜姑村所在的那个盆地。
  到了村口,几棵足足够几人环抱那般大的皂角树率先跃入了我们的眼帘,那几棵皂角树还结满了皂角。
  只是那皂角不像是北方的皂角,又长又大,显得很小。
  后来我才知道,是我们孤陋寡闻了,那压根不是什么皂角树,而是云南当地特有的一种果树,叫做酸角。
  娜姑村一共三个村寨,分成了娜姑大村、娜姑小村以及娜姑村,给我们带路的两个彝族大姐,是娜姑村的,赶牛车的那位彝族大哥,则是娜姑小村的。
  到了娜姑村,我们几个外地人,一进村就引起了全村人老少的注意,村民们用那种很好奇的眼神看着我们,说着彝族话我们也听不懂,还是alice准备的周全,早早从背包里掏出了水果糖,分给了村子里那些小孩子。
  小伙子们拿了水果糖,玩闹了一会,也就不怕生了。
  我们在村口待了一会,大概过去了四五分钟,领我们来的哪两个彝族大姐,带来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
  “你们几位是?”
  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主动和我们打了招呼,说的呢是很蹩脚的普通话,不过好在能听得懂了。
  我们呢,也一早就商量好,说我们是四九城来云南这边采风的文字工作者,专门收集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的独特风土人情,还准备拍一些照片,回去刊登在杂志上。
  那个中年男人看了看戴着眼镜,还挎着相机alice,又看了看一幅文弱书生模样的我,脸上的狐疑倒是消了一半,只是看到一身横肉的陈八牛时,忍不住又皱了一下眉头。
  没办法,我只好急忙解释说陈八牛呢,是我们随行的领队,膀大腰圆的,平日里替我们做一些粗活累活。
  对于我这个蹩脚的理由,那个中年男人倒也没怀疑,反而是流露出了相当的热情。
  随后我们才知道,中年男人叫罗为民,是这娜姑村唯一一个走出过大山,到外面闯荡过,前些年呢在外面做一些小生意,后来不知道为啥回到了娜姑村,办了一个小学,自己当老师,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因为我们宣称是来采风、来拍照的,罗为民就一个劲给我们介绍当地的一些独特习俗和风土人情,还跟我说们来的正是时候,明天就是泼水节,到时候不仅三个村寨的人会参加,附近几个村寨的人也会来参加,我们可以好好拍一些照片。
  得知我们还没落脚的地方,罗为民很热情的招呼我们,住在了小学里头。
  说是小学,其实就是两栋低矮的土坯平方,一个房子呢是孩子们的教室,另一个是罗为民自己的宿舍,罗为民本想把宿舍腾出来给我们住。
  可我们实在是过意不去,毕竟已经骗了人家,在这么要吃要喝要住的,良心实在是难安。
  罗为民拗不过我们,只得答应,让我们在教室里头打个地铺。
  晚上呢,罗为民带着我们去一个村民家里头吃饭,彝族大哥和大姐特地宰了一只当地的土鸡。
  第二天中午时分,罗为民告诉我们泼水节开始了,我这才注意到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换上了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然后提着桶、拿着盆儿,朝着江边跑去。
  “九爷,咱也去凑凑热闹?”
  “奶奶个腿儿,早听说这泼水节热闹,咱要是碰到都不去凑凑热闹,得后悔死!”
  alice呢也表现的很是跃跃欲试,我只好点头答应下来,把想要在娜姑村打探消息的念头暂时搁置了下来。
  我们和罗为民一起去了江边,村民们早就在江边的浅滩上泼开了,一盆盆、一桶桶的水哗哗的往身上泼着,大家都笑的很开心。
  我们呢,刚刚出现,立马就成了被围攻的对象,眨眼的功夫就成了落汤鸡,被泼的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