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逐鹿天下43
作者:素小离      更新:2022-06-15 12:56      字数:2095
  “为什么?”
  “她少说多做多看,倘若接过后江山,也不会让江山顷刻间化为乌有,这般沉稳,我很看得重。”云归顿了顿道,“你我之间是不会有孩子的,虽然你从一开始就说只管这一世,是你这个国家,你我百年之后管他怎样,百姓如何也与你我无关,可我想着,你既然为了给家族平冤,愿意花费这么多心血,何不做个千年国柞,也好让后世人知晓你家经历了什么。留个盛世之名。”
  她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的。
  修竹公子叹声道:“你这般聪明,我一贯是知道的,可你每每能给我不一样的惊喜,总叫我觉得小瞧了你。”
  云归垂目,微微笑着,轻声道:“天资聪明的是你,我不过是大智若愚罢了。”
  “你自谦了。”修竹公子叹息道,“即便你不遇见我,依靠你自己也可以打打出一番天地。”
  “事实如此,今时今日已经走到这种地步,何谈当年。纵然当年我们身在当下,也不知道后来是会如何发展,当时做出的选择已经是最有利于我们自己的了。”
  修竹公子闻言默然半天,方才道:“你总说你是大智若愚,可我每每觉得你聪慧远超旁人。像你这样通透的女子,世上又有几人呢?”
  云归笑笑,并不说话。
  修竹公子道:“有时候我在想,yes,itis,itis怎么经历的太,也许你人生得到了经历了太多,也是余江热情早早的好景,所以面对我的时候总是这样,宜兴南山”
  她愣了愣神:“陆十三……以后你便叫陆十三好了。”
  “这名字?我不要。”小姑娘快急哭了,“听起来你就不够爱我。”
  云归怅然道:“可他爱我。”
  她活着便是欠债,一次又一次的辜负他人,她却不能停下。
  许多事她都忘了,她只记得,自己辜负了。
  她记得那个人曾为自己做过什么,也记得那个人的容貌,更记得那个人一次次护住自己。
  她唤他:“十三。”
  十三,十三……
  罢了罢了,这样的呼唤,只留在那人身上便足够了,何必借着她人来缅怀他呢,这不是长情,这不过是一场羞辱,一次性羞辱了两个人。
  只是,她怕有一朝自己会完全的忘了十三,记忆总是不太牢靠的事情,不论愿不愿意,终会忘记。
  纵然如此,她也只是笑了笑,就像她从未为谁哭泣过一样。
  她说:“以后你就叫凤梧,凤凰一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你是我的女儿,自然也是配得上的。”
  她这一生杀人无数,吃人无数,肚子里是人的血肉尸骨,她算不得好人,称一声人屠人魔都是要得的。可天下人怕她,她依旧要救这天下人。
  这万万人总有罪不至死的
  倘若至清至察,则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又怎肯尽力办事?只会得过且过,求一个无功无过。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云归就会完全对于朝中形式放手不管,她由来是不惧一心为民做好事的清官,也不怕手握钱财能做实事的贪官能臣,他只是不喜欢那些是尸位素餐浑浑噩噩度日或拿钱不办事的人,后两者是她必定要清扫的。
  不过这些事儿,姑且不用着急。
  如今朝代一改当年的世官制,改为了察举制和世官制并存。
  所谓察举制,便是由地方大臣在当地寻找、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世官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世代担任某一固定官职,然而往往以世族为底,只要一个世家大族不倒,其成员就随时可能有出任重要官职。
  虽是世家子弟入朝为官,云归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只因世家子弟出身富贵,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比起来,平民当中更多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
  云归虽然有心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现状,却也知道此事是急不得的,她最初就打算试行官塾两到三年,然后再在民间大举推行私塾,只要此举能够维持五六年以上,那么她便可以将科举制挤进察举制和世官制当中,三种并行,一扫寒门难出贵子的局面。
  而她之前提升女子地位与让大臣之女进入官塾读书,也是打算推行私塾时,开放女子读书。
  她并不认为女性天生比男性智商低,也不认为女性读书必定不如男性,此乃刀耕火种的农业时代,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大多数时候,对百姓来说,只有种田一条路,种田是个力气活,女性力量弱于男性。
  是以,必定会重男轻女。
  然而,这天底下并不是只有种田一条路。
  云归要做的就是给天下女子另外的路。
  当然,她也是有私心在的,读书人多了,那么选取出的有才干的人也会多,越有才干,越能促进国家繁荣。
  她虽不知道自己的举措,能改变多少女子地位,却也好过什么都不做。
  不做,必定不成功;做了,有一半几率成功。
  云归有许多想法,然而这些想法却都是一时半会儿急不来的,好在她素来很有耐心。
  一个保留记忆,零零散散活了几百年的人,仍然愿意泽被苍生,一世又一世的做着重复的事,怎会没有耐心。
  云归虽然厌恶这些凡尘琐事,然而当她身处其位的时候,她总能够很好的尽到自己应当尽的责任。
  因此,她对于官塾当中发生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世家子弟暂且还能用得上,第一次科举制十年后才能开始,想要等到科举制成型至少要三四十年,那么在三四十年中,这些世家子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这世道并非是一个清静之所,而朝廷更是一个欲望混杂利益纠葛的地方,她若真正将这些世家小孩养的一层白纸,丝毫不懂人情世故,等他们一旦走向朝廷时,反而只会带来祸害。
  修竹公子叹声道:“你这般聪明,我一贯是知道的,可你每每能给我不一样的惊喜,总叫我觉得小瞧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