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刘鄩这个大佬不好挖
作者:一叶烟尘      更新:2022-06-16 13:46      字数:2093
  “程统领,陛下的安危可是一向都是有你来负责,如果你走了,这龙骧营交给谁管?吕琦?他现在更适合行政方面的工作,对于掌军还是差上一些,所以等以后你有了接班人再向陛下提请到前线的事情,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守护好陛下,避免一些宵小之辈图谋不轨,毕竟历朝历代的刺杀事件可只是史官写上那么一笔可以说的明白的。”
  王师范看着程慕金很是珍重,这一番话也让程慕金无话可说,毕竟君是君,臣是臣,命令终究是要服从的。
  “俺明白了!”程慕金就像是一个赌气的孩子一样。
  李柷见状笑着道:“程兄,上阵杀敌并非要在德州,待时机成熟,自有程兄的安排,现在柚娘生产没有多长时间,你还是暂代京城的安全顺便多陪陪家人,等叛梁平定之后,征讨各路藩镇,路途遥远,到时你想回来都不一定能够回得来。所以趁着现在没有把你给调出去,专心在家多陪陪柚娘就行了。”
  程慕金听李柷这么一说,瞬间也觉得挺对不起柚娘的,这些年自己在外作战,哪里回过家看过几次,之后又遇到了李柷前往义昌,一件事跟着一件事,陪伴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现在有了孩子,是应该补偿一下了,只是现在的战局又让他很是矛盾。
  “那俺就再陪陪柚娘,等陛下的差遣?”程慕金试探着问道。
  “对,这次南下陛下调派了那么将领随行,帝都的安全谁来维护,契丹不知道会不会作妖,如果朱温派遣密使联络契丹,到时候他们会不会趁火打劫,这些事情都要防患于未然。”王师范略作沉思了一番道:“陛下,古北口要塞必须加筑,然后安排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队伍驻守此处,另外派遣屯田军驻扎进行协防,并开发周边山林,进行果树种植,一者充作粮饷,二则可以防风固沙,一举两得。”
  李柷不由得看向了王师范,此人一直都是在青州生活,燕地怕是来都没有来过,居然对着还有研究,当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防风固沙?王公对这一方面也有研究不成?”叶开好奇的问道。
  “这一方面,臣并非擅长,只是在造访各处,拜访当地村民,从他们口中得知,北地多风沙,种植树木可以有效的进行预防,古北口此地既然是军事要塞,北防契丹,军队驻扎是必然的,如此正是两得之计。”王师范如此说道。
  李柷看着王师范,着实没有想到他居然以宰相之尊去拜访各地,而且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不得不说,这王师范不愧为一代儒将,只可惜当年死的太惨了一些。
  “王公之言,为百姓大计,不过对于古北口的守将,不知道届时由谁来承担这个重任?”李柷对于燕国众将信任度不高,这种大事显然是不能交给燕国众将去做,但是其他人各司其职,难以兼顾,这就是人才少的弊端。
  “臣举荐张万进,其曾于契丹多次作战,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临敌不会自乱阵脚,更不会盲目迎战,所以臣建议以张万进为檀州刺史,兼顾古北口事宜,另令王师鲁为副使,助其管理檀州,同时也为锻炼一下王师鲁。瀛州刺史由赵敬担任,以其在瀛州的声望足以胜任。同时北部的营州刺史也犹为重要,原刺史杨靖有将才,守护营州应当没有问题,大义面前,相信他们不会做出有辱民族尊严的事情。”王师范很是肯定的道。
  杨靖此人李柷只在当初大婚之时,各州刺史纷纷前来观礼,自此有过一面之缘,对其了解并不太多,但是王师范此次巡防各地,对每一周的刺史都有过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从各地百姓口中询问当地具体情况,所以此刻王师范推荐杨靖应当是综合考虑之后的结果。
  “准!”既然王师范当了丞相,那就得给百分百的信任,更何况着而的确都有实力,也是最佳的人选。
  “陛下,臣还举荐一人,希望陛下能够恩准!”王师范再次拜道。
  “还举荐一人,只要才德兼备之人,越多越好。”李柷自然乐意。
  “臣昔日臂助除自家兄弟之外,还有平卢副使李嗣业,只可惜李兄在我北上之时为拖延时间,生死不明,前些时日我书信之前的牙将刘鄩,才知道李兄已经亡故,擒刘知俊之弟刘知浣以献,复引兵收复长安此次刘知俊败北一事就是出自其手,在叛梁之中很受重用,虽然其暂未答应臣之言语,但是内心之中已有动摇,再加上我们彼此之间已有情谊所在,所以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与我们为敌,我会尽快说服于他。”王师范略有迟疑还是说出来了自己的想法。
  “成功的几率有多大?”李柷也知道此人,当初招降之后更是被任命为元从都押牙,这等殊荣在朱温军中着实少见。
  “臣只能尽力,这些年刘鄩在朱温账下效命,官运亨通,臣的把握也就只有三层,不管如何,其父刘融曾经也是大唐的工部尚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必还是有机会的。”王师范也很是无奈,举荐了此人却不能被己所用。
  “无妨,既然王公有心,那这件事情就交给您去做,刘鄩此人能够在叛梁手下平步青云,又有王公多年栽培,此人定时有大才之人,只要能够招降,必定重用!”李柷给了王师范一个承诺,这让王师范心中也有个底,他担心从叛梁招来的将领不受待见的话,他王师范也没有办法向他们交代。
  “臣必定说服刘鄩,为我大唐再寻一员良将!”王师范躬身一拜。
  “走吧,不然摊主都不敢回来了,我们在这里耽搁的时间也够久了。”李柷说着就站了起来,然后带领众人离开了茶肆。
  茶肆的老板恭送完这一众大人物之后顿时心花怒放,这可是皇帝陛下来过的小店,这个茶肆必须要改个高大上的名字不然对不住皇帝陛下。
  于是乎,京城南郊一家“御饮茶铺”的招牌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