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薛事了(中)
作者:南客      更新:2022-06-17 00:23      字数:1938
  薛延神情慌张,他以为碧行之是因为得到手刃仇人的机会而高兴,“不不不,不是的,当年那个孩子已经被宗家带走了。”
  薛文成急忙接道,“不错,她就是那个野种。”
  薛延大吼,伸手一推,“你给我滚出去!”
  不料薛文成稳稳接住,身体纹丝不动,“爹你为何如此顽固,这个野种害得我们还不惨吗?要不是因为她我们怎么会被宗家打压,至今你都没有修习过完整的薛家心法。
  “你!”薛延神情大异。
  “不错,我已经转入华清山薛府了。他们的心法和我们之前修行的残篇断章截然不同。否则以我们的天赋又怎会一代不如一代?你修行一辈子现在却未必是我的对手。”说完他深深看了薛文净一眼,“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野种。”
  “放肆!”薛延说完就要动手。
  碧行之却拦住他,冷声说道,“薛家主不必动手。”
  “够了。”没想到率先做出回应的是薛文净,她眼眶通红地看了眼薛文成。
  薛文成冷笑一声,“你也不要觉得是我欺负你,你自己问问整个薛府上下有谁看你顺眼的。”
  薛文净看了眼门口叽叽喳喳的人群,惨然一笑,“难道我走了你们就能好吗?”
  “要是真把你赶出家门,别人会说我薛家无情,曹家的少爷不是看上你了吗?你嫁过去不但可以享尽荣华富贵,我们南宫山薛家也可以借曹家起势,也算你报答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了。”
  薛延气得浑身颤抖,但是他刚才试探一手就发现薛文成的内力不在他之下,加上他修习的心法只是残章,恐怕真不是薛文成的对手。
  “你说的曹家可是关北的曹家?”碧行之看了眼薛文成笑道。
  薛文成正是得意,没有在意碧行之的语气,“正是!难道碧少侠也认识曹家少爷?”
  碧行之摇头说道,“不认识,不过我来南宫山之前听说曹家已经被灭了。他们家主带着家眷逃到函谷关外了。”
  “不可能!”薛文成面色大惊,他和曹家秘密经营多年,逼薛延下位掌管南宫山,乃至之后进入宗家都少不了曹家的支持,“碧少侠何必同我说笑,曹家是关北的望族,怎么会说灭就灭,谁有那么大的胆子,不通知关中三大家族就动关北。”
  碧行之摇头,“我也只是听说。”来之前他就收到荡北军传来的消息,说曹家已灭。他伸出三根手指,“听说只用三天就踏平了曹府。如此一来文净是不是不用嫁到曹家了?”
  “文净?”薛家众人都对他的称呼感到诧异,“难道他不是来寻仇,真是来还情的?”
  碧行之冲薛延拱手行礼,“实不相瞒,碧某这次来南宫山就是为了还薛人雅前辈的人情。个中缘由不便多说,还望薛家主见谅。”
  碧行之瞥了薛文成一眼之后便不再理会,薛文成毕竟是薛延的儿子,他也不便插手薛家的家事。
  碧行之转身朝薛文净笑道,“不愧是薛人雅前辈的后人。我来这里主要是想把一件东西亲自交到你手里。”
  碧行之将子衿递到薛文净的手里,“现在终于物归原主了。”
  子衿已经离开薛家近三百年,以至于薛延都没有认出这块玉佩的身份,但是身为南宫山薛府的家主,他还是知道一些旧事的,“这难道是……”
  碧行之点点头,“这件事我已经和薛老太爷说过了,三百年了,如今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薛延神情激动,子衿是薛家重宝,能够辅助修行倒是其次,关键是上面印有最完整正宗的薛家心法以及历代家主的心血,若是三百年前没有丢失,现在子衿的价值将会更高。
  若是南宫山薛家有了子衿,不愁没有崛起之日,更何况碧行之已经和薛老太爷说过,就算是宗家那边知道了也不好强行索取。薛延当了十多年的家主第一次看到家族崛起的希望。
  旁边的薛文成神情复杂,作为薛延的长子,他对当年的旧事也有所耳闻。碧行之不仅不是来寻仇了,更是将薛家重宝子衿神玉交给那个野种。
  “子衿神玉乃是我薛家重宝,怎么能落入这个野种手中?”薛文成不甘说道。
  “这块玉佩本就是三百年前的薛家家主赐给薛人雅的,如今三百年后自然要给她的后人。而且她也不是什么野种,而是薛家嫡系。”碧行之看着薛文成冷声说道。
  “难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信宗家会同意将子衿神玉交给这个孽种。”
  “我已经说过了,这也是薛老太爷的意思。”
  “哼,就算老太爷同意,也只会同意将子衿神玉赐给我们南宫山薛家,而不是给她。到现在这一切都只是你一己之言,事实到底是怎样谁也不清楚。”说完薛文成的眼神落在薛文净手中的玉佩上。
  碧行之叹了口气,“如果现在不是在薛府,你已经不能站着和我说话了。”
  “你……”薛文成愤然指向碧行之。
  “你给我闭嘴。”薛延指着薛文成骂道,“碧少侠什么身份哪里用得着骗我们。”
  薛文成冷哼一声,心中还是不服。
  碧行之看了眼薛文净年轻的面庞,担心她守不住玉佩,反倒会因此受到欺凌,就算明着不敢,薛文成暗中向她使绊子防不胜防。而且纸终究包不住火,就算薛老太爷默许了这件事,宗家的其他人未必就对这子衿神玉一点也不动心。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谁都明白。
  “你要不要去薛家宗氏修行?或者趁年轻离开关中看看也行,乱世将临,首先波及的地方就是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