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回关北
作者:南客      更新:2022-06-17 00:23      字数:2251
  薛家事了,碧行之就离开了南宫山,同薛老太爷的谈判已经结束,剩下就看荡北军旧部有多大的本事,最后又能争取多少筹码。
  由于碧行之登门,岳不南受伤,岳家暂时不会有什么动作。要不了半个月岳不南伤就会好,这段时间不会太长,但已经足够荡北军旧部做很多事了。
  荡北军直系三营散落在关北的势力一共有七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家,分别是落魄山,兵崖陈家,以及朝廷钦封的铁骑营,余下四家则要小些,各自占山为王。七个势力同根同源,在刚开始的十年来往频繁,但后来各自站稳脚跟后来往就越来越少。
  七家中有三家跪见兵符,这让碧行之颇为意外了。毕竟隔了这么久,当年的老人说不定已经去世,老实说七家势力能有今天的局面和荡北军的关系不大。
  更重要的是实力最强的落魄山也在这三家之中。
  荡北军能够在关北频频传来捷讯,包括有着百年底蕴的曹家也被马蹄踏破,主要就是因为落魄山。
  落魄山在关北雄踞一方,仅次于岳家这样背景深厚的大宗族,但这样的宗族在关北不超过三个。关中三大家族早就想拉拢落魄山,但那位来历颇为神秘的落魄山主一直借辞推脱,在三大家族中盘旋,始终不落定。
  据说当日落魄山主见兵符后当即长跪,泪流满面,喊到“神射营副营长宁祁连拜见大将军。”
  当年陈庆之在荡北军亲言见兵符如见他本人,所以宁祁连见兵符才会痛哭流涕,睹物思人,他早两年就已经收到了陈庆之的死讯。
  之后落魄山对碧行之的支持可谓毫无保留,在宁祁连看来,既然大将军把兵符交给碧行之,就是信任这个少年能够带荡北军重现辉煌。而碧行之在江湖上的表现也没有让他失望。
  碧行之离开南宫山后直接往关北赶,报仇一事暂时搁置。孟春君田易,乱刀客杨手,以及君子剑岳不南……接下来还有慕容燕,这个人碧行之不可能放过,围剿碧水寒,从组织到下毒全都出自慕容燕之手,他才是那次围剿真正的主角。
  只不过碧行之现在不知道慕容燕的下落,也远不是他的对手。
  不入天命,不知天之高也。而且慕容燕浸淫天命多年,也就耶律宗真这样的武道宗师才敢说稳胜他一筹。
  碧行之武道境界提升很快,道法会上一战成名,和阿诚被好事者称作大夏江湖的绝代双骄,一时间声名无二。但碧行之很清楚自己的名声都建立在后起之秀这四个字的前提下,和那些真正的顶尖高手相比,他还差得太远。
  天下将乱,关北将是碧行之逐鹿天下的第一站,由不得他不重视。落魄山主宁祁连举力支持,他在南宫山的时候就连连收到捷报。
  论辈分,宁祁连还在碧行之之上,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回关北亲自向宁祁连表达谢意。而且七家势力,虽然只有三家对兵符表忠心,但并不意味着另外四家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如今大势如此,任何人想独善其身都不容易,余下四家多半也是在观望。
  除了落魄山外,余下两家大势力,兵崖陈家对兵符态度暧昧,碧行之觉得还有机会,关键是现在陈家掌权的还是老一辈,荡北军中垒营的旧将,跟随过陈庆之马踏大辽。
  已经被朝廷册封的铁骑营碧行之则不抱希望,铁骑营直属于关中大都督,老一辈的荡北军旧将大多已去世,如今掌权的年轻一代则巴不得和荡北军洗清关系。
  回关北当务之急是去见宁祁连,其次才是去兵崖会见陈氏家主,碧行之一路上都在思考之后该如何言语行事。
  裴南音和红叶对这些都没什么经验,一个幼年就被灭门,一个直到二十岁才被接回皇宫。
  最后还是白青青指点碧行之,从小就在白云宗的她见过太多勾心斗角,不论白小楼还是陈庆之都是驭将高手,白青青自幼耳濡目染,不学也懂了三分。
  “你现在这个样子哪像是去看他,简直就是慕名去投奔他。”白青青看着碧行之兴奋的神情嘲讽道,“你现在拿的是陈庆之的兵符,接替的就是他的位置。就算荡北军还没成形,你的气势也不能丢。”
  白青青对碧行之郑重说道“你要记住宁祁连跟的不是你碧行之,而是荡北军新任的大将军。首先你必须得不卑不亢,拿出大将军的样子。”
  碧行之认为白青青说得有道理,但又觉得初次见面就摆架子是不是不合适。
  白青青摇头“不是让你摆架子,而是荡北军的大将军本就该让人敬畏。若是看不到荡北军复兴的希望,宁祁连凭什么放着好端端的落魄山主不做,跟着你拼死拼活?”
  碧行之苦脸挠头,他懂白青青的意思,只是觉得两者之间的分寸很难把握,稍不留神就变成目中无人。
  白青青示意碧行之不用太过担心,见面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现在想再多也无济于事。
  “你要是决心走这条路,要学的还多着呢。”最后白青青说这话的语气颇为复杂,她自幼就在白云宗,又是白小楼的独女,被宗门寄予厚望,她比裴南音和红叶要更现实,明白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乱世将至,想独身没那么容易,何况他们身上都还背着大恨。她和碧行之必须重组荡北军,才能在乱世中有一席之地,才有机会找耶律宗真报仇。
  但作为朋友,白青青又不想碧行之走这条路,她宁愿和碧行之永远都无忧无虑地活在江湖中,不用考虑这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
  天下将乱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碧行之四人一路上见到不少军队,披甲骑马,大白天在街道上驰骋而过,不出意外都是赶去镇压叛乱。
  关中关北一带靠近皇城都叛乱不断,何谈皇威不及之地?从年初传来张首辅的身体不济的消息传出皇城,各地节度使都蠢蠢欲动,直到博望侯造反,真正吹起各地叛乱的号角。
  只是如今除了博望侯外,其他随风而起者都上不得台面,真正的大人物还在观望,谁都不想当出头鸟,背上叛国的臭名。瘦死的骆驼的比马大,光是大夏皇城的禁军就不容小觑,而且王朝各地必定还有不少死忠之士。
  碧行之眼看一队轻骑掠过,尘土飞扬,清一色的深棕大宛马,约莫有两百人,个个精气十足,当头之人还是个三品修士,“这一队骑兵在哪都当得上精兵二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