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日照龙鳞万点金
作者:南客      更新:2022-06-17 00:23      字数:2227
  提及先帝,车夫罗素不再开口。
  “也不知道张泰岳还有几日可以活,别我还没到他就死了。”打开话匣子的赵棣也不管罗素听不听,自顾自地说个不停“大约七八年前,他回魏成守孝,我三次邀他来燕北,三次被拒,最终也没见到一面。他要是就这么死了,未免有些可惜。听说朝廷里的人喜欢把我和他名字放在一起,一文一武,都是大逆不道,功高盖主。其实要说倒是抬举我了,大辽在燕地的那些试探不值一提,大家心知肚明,若是大辽铁骑南下必定会走凉州,燕地的那道口子太小,易守难攻。我承担的压力还比不上凉州州牧,不然怎么十几年过去了,本就是朝廷心腹大患的燕地重兵越战越多呢?大夏这些年倒是多亏了张泰岳这个缝补匠,否则以我那个侄儿的败家速度,大夏可能早几年就垮了。”
  “父皇一世英名,唯独在立太子一事上糊涂了两次。”这位被朝野轮番诟病忤逆的藩王又开始说些“大逆不道”的话,车夫罗素早已习惯,仍旧一言不发,“父皇自己喜欢诗画,奈何天赋不佳,没留下什么作品,倒给那些弄臣钻了空子,算是一小过。因为钟爱诗画,父皇从小就喜欢在这方面灵气十足的赵佶和赵嵩,先后立为太子,可就是大过了。”
  罗素笑着摇头,如此评价先帝的皇子,可能古往今来就他一个了。
  “不过有件小事现在想起来也觉得有趣,让我头一次尝到诗词歌赋的甜头。幼时父皇带我和赵佶披甲游猎,马匹飞奔,恰逢狂风骤起,吹起马尾。父皇一时兴起,念了句上联‘风吹马尾千鬃簌’,让我和赵佶对下联。我嘛,自幼就不喜欢读书,老喜欢和那些侍卫混在一起,虽然出身皇家,但却算半个文盲。但那天不知为何,文曲星灌顶,当时灼日刺目,日光落在父皇身披的软甲上,泛起粼光,我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哈哈,现在回想起来父皇当时的表情,还是觉得很有意思,惊喜又忧愁,当皇帝真不容易啊。”
  罗素耐心听着这件皇家旧事,如此事迹自然没有记载,先帝和昭文太子赵佶都已去世,三人间只有赵棣还活着,此时也算是绝唱了。
  罗素当然想知道接下来的事,但毕竟是皇家秘闻,不便多问,只能按捺住心头的好奇。
  好在赵棣并不觉得此事有何不妥,是对先帝的不敬,继续开口道“只是这下可把我那位有文章盛名的皇兄害惨了,我有如神助,说了句绝对,父皇看着赵佶,虽然不说话,但心里肯定希望他看重的这位嫡长子能够对出更好的句子。”
  赵棣摇摇头“这可惜天不遂人愿,可能是我的下联和父皇的眼神给了他太大压力,最后皇兄的下联非但没能一鸣惊人,甚至可以说是大失水准。”
  “他对的什么?”车夫罗素忍不住开口问道。
  赵棣哈哈一笑,看着罗素说“我还以为你真是个屁都崩不出的闷葫芦呢。”
  对于赵棣的辱骂,这位燕地第一高手,也是燕地江湖唯一一位半步天命的武道大宗师一笑置之,他给赵棣当了近十年的车夫早已习惯了,好在赵棣出行的次数不多,不然他非得撂担子不可。
  赵棣靠在不大不小的椅子上,神情颇为得意“看来我编故事的功力不错,连你这个出了名的闷瓜也开口了。”
  车夫罗素没有接话,赵棣也不至于专门掉他胃口,在燕北军中,赵棣不怒自威,自然话少,实际私底下是个话痨,不说不痛快,而且说开了无所忌讳,哪怕是点评赵家那些老祖宗也毫不客气。
  “我那皇兄支吾了一会,说了句‘雨打羊毛一片膻’,”赵棣脸上浮现笑意,回想故人旧事,到底还是欢喜居多“可见他当时真是紧张了,不然以他性格,宁可不说也不会说这一句。”
  罗素听完一笑,没有评价。
  “我知道你肯定觉得我是编的,毕竟史书上记载的,昭文太子喜好诗画,在文章一途上颇有建树,还编了套《文选》,被天下读书人视作必读之书。而我赵棣不过是一介莽夫。我两对的下联交换过来才符合世人想象。”
  罗素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这个想法他的确有过。毕竟三人中只有赵棣还活着。
  “不光是你,有时候我自己回忆过去的一些事也觉得是不是我记岔了,说那一片膻的是我。”赵棣哈哈一笑“只是父皇和皇兄都已作古,我也无处求证了。”
  最后一句虽是笑语,罗素却听出凄凉之意。
  “世人皆传你和昭文太子势同水火,看来未必是真。”罗素难得开口评论一句。
  赵棣冷笑一声“哪里未必是真,完全就是放屁。”顿了顿继续道,“皇兄这个人嘛……是个好人。”
  罗素心中明了,赵棣后半句没有说,可惜好人当不了好皇帝。
  “皇兄和父皇很不一样,他天生一副悲悯相,沉迷诗画或许只是他逃避的方式。不过皇兄喜好诗画,却有底线,不忍心看天下苍生受苦,若是真做了皇帝,以他宅心仁厚的性格,说不定能成为个勤勉之君。父皇在位时大夏四方稳固,不需要征伐动戈,立皇兄做太子,我替大夏镇守北方门户,勉强也能说得过去。”世人皆认为因为太子之争,赵佶,赵棣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必定势同水火,但没想到赵佶死后,真正懂他的只有赵棣。
  “若是他做皇帝,大夏也不会是如今这般模样了。”赵棣的声音起了一丝萧索之意“父皇真正昏聩就昏聩在看错了我那侄儿,天资聪颖就能当皇帝了?父皇一辈子慧眼识将,最后被皇兄的死蒙蔽了双眼。”
  “做皇帝靠的从来不是天资,聪颖与否只在其次。” 赵棣声音悲愤,用手锤打胸口“真正靠的是一颗帝王之心。心不够坚,不够定,再聪明又如何?不过是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沦为他人的傀儡玩物罢了。”燕王赵棣这句话若是被长安城的那群人听见了,定然要弹劾百日,血书死谏削去赵棣藩王,大柱国身份,关进天牢。
  听闻刺眼罗素心口微震,赵棣远离长安朝廷,和大辽边军对峙,论权谋他不算高超,讲帝王心术,未免太直太耿。
  但赵棣镇守燕北十八年,长安城遥封大柱国,夏人皆传燕王不倒,大夏不倾。赵棣靠的不是其他,正是一颗极坚极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