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绿帽军团
作者:朕闻上古      更新:2022-06-20 16:08      字数:2316
  青龙山上,各大二代情绪紧张地立于原地,甚至激动到面色涨红,身体发颤。
  今日,乃是既定的采收之日!
  一个个黑不溜秋的二代们望向高台之上的两道身影,情绪紧张到了快要窒息的地步!
  采收之日,会验收他们区域之内的红薯产量,毫不夸张地讲,此次采收足以会决定他们这些家中庶子幼子未来的成就!
  毕竟眼下已经是九月十七日,明日便是皇上六十寿诞之日!
  虽然当今皇上自幼出身贫苦,每次过生日,都“不胜悲悼”,不愿意接受天下朝贺,以期减少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为此皇上还曾专门下诏,要求在遇到“圣节”,臣下不要进表祝贺。
  自此以后,遇到生日,当今天子只是“斋居素食,不受朝贺”,“静居终日”而已,可谓是圣君楷模!
  但是即便如此,皇上依旧架不住满朝文武热情似火啊!
  要知道李唐之前的朝代,为帝王祝寿一般都在春节或者“冬至”一起举行,群臣与各地的藩王齐聚京城,选在在阴历大年初一的“元旦”或“冬至日”,给皇帝敬酒献寿,并且三呼万岁。
  但自唐玄宗开始,每位天子寿诞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名称,如“千秋节”、“庆阳节”、“寿昌节”等,与先前大不相同!
  届时普天同庆,朝野同欢,群臣进贺,外藩入贡,俨然一派煌煌盛世之景,所耗费的民脂民膏不可谓不巨!
  或许当今天子出身淮右布衣,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大力杜绝铺张浪费,严词拒绝这等奢华无意义之举!
  奈何抗不过大臣们的不依不饶,自洪武十三年韩国公李善长三番五次的上表请求祝寿皇帝开始,当今天子耐不过大臣的强烈要求,只好勉强答应接受朝贺,设筵宴款待群臣。
  但即便如此,皇上却还是是额外规定,绝不收受献礼,也不允许赋诗、赐酺、斋醮,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铺张浪费!
  不过今岁可是不同!
  因为今岁圣节乃是当今天子六十大寿,花甲之诞!
  花甲之年,古来稀少,何况还是当今天子?
  就算皇上百般下令不可铺张浪费,亦不能阻止地方官员的如火一般的热情!
  不知从何时开始,各地官员都开始上呈惊现祥瑞,不管是飞禽走兽,还是奇珍异宝,都在这几天内冒了出来,以显示大明天下海晏河清!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为了造势而已。
  当今天子过六十大寿,没有一点好征兆怎么行?
  不像话嘛!
  何况,当今天子,还是一位杀伐果断的铁血君王!
  若是他一个不高兴,那谁都别想高兴了!
  于是乎,在满朝文武的默许之下,各地祥瑞频频出现,什么“风调雨顺”,什么“禾生双穗”,什么“地涌甘泉”,什么“奇禽异兽”……可谓是一个比一个能编!
  偏偏这些祥瑞之兆亘古便有,乃是上天对天子勤政爱民的最佳表彰,以致于纵使朝臣心知肚明,却依旧是不敢提及,只能拍手称快,抚掌而叹!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众二代们的心情就更加沉重了!
  他们之所以托关系强上青龙山,还不是为了从太子爷与皇长孙的口中分一杯羹!
  但若是那传闻是假的,不过是场作秀,那他们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不但白白耗费了数月时光,被硬生生地晒成了小黑煤球,还会受到他人讥讽嘲笑,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
  故而今日采取之日,足以决定他们此生的命运!
  到底是借此一飞冲天,名留青史,还是受人讥讽,沦为废物,只在今朝!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太子爷动了!
  这一动,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但太子爷却是未曾开口,而是走到太子宫负责的区域之中,采摘起了绿油油的薯叶。
  这一幕被一众二代看见,当场心态炸裂!
  为什么?
  为什么要采摘薯叶?
  这不是青龙山上最重要的东西吗?
  就连那李超不过是践踏了几片,便被逐出青龙山!
  现在你竟然堂而皇之地采摘了起来!
  难道说……这真的只是一场作秀罢了?
  一时之间,二代们尽皆面色铁青,难看至极!
  不知过了多久,太子爷采摘的薯叶已然装满了两个背篓,这才重返高台,对皇长孙点了点头。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皇长孙举着自制大喇叭,抑扬顿挫地开口道:“我仅代表本次赛事主办方,对诸位大半年来的辛苦劳作,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众人闻言,无动于衷,甚至有些心若死灰。
  对于二代们而言,他们要的不是这句“辛苦了”,要的是一个光明似锦的前途!
  或许是察觉到了一众二代的失落沮丧,朱雄英嘴角微微一笑,再次高喝道:“但是,你们都不知道,此次我们所种的甘薯,最重要的部位,不是它的薯叶,而是它的块根,也就是埋藏在地底之下的那部分!”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一众二代:“???”
  不是薯叶吗?
  那你为何要追杀李超十里之地?
  块根那玩意儿能吃吗?
  那可是埋藏在地底之下的那一部分!
  一众二代豁然动容,虽然有些茫然不解,整个人却是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今日原是既定采取之日,但鉴于明日乃是皇上寿诞,故而采取之日改于明日,由皇上亲自主持,今日举行嘉善大典!”
  一众二代:“!!!”
  皇上寿诞之日,亲自主持采取大典!
  这是何等令人骄傲的荣耀?
  值了!
  即便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能够参与此等盛事,足以令自己名留青史了!
  转眼之间,二代们心情如坐过山车那般跌宕起伏,久久说不出话来。
  众人只见,那些被采摘好的薯叶,在太子爷等人手中,神奇地变为一顶顶绿油油的冠帽,冠后竖立两翅,正前上方隆起,前低后高,靠后脑的地方,左右各有一片长椭圆形的帽翅,煞是好看!
  “各区域管事请上高台,接受封赏!”
  朱雄英舞着大喇叭高喝道,眼见徐膺绪等人将一顶顶绿帽子戴在了脑袋上,心中早就乐开了花。
  这乌纱帽乃是嘉靖年间成为定制,服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义。
  但是自己现在不但将其捣鼓了出来,还仅用绿油油的薯叶制成,真可谓是一段佳话啊!
  看着眼前数十位面似黑炭的官二代、勋二代头顶绿油油的乌纱帽,朱雄英笑得都快直不起腰来。
  这波叫什么?
  绿灯侠?
  嗯,不对!
  这波应该叫“绿帽军团”!
  “今日将会是一个名垂青史的时刻,诸位都是我大明青年才俊,应以此为荣,再接再厉,永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