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8章
作者:吃一口布丁      更新:2023-12-12 16:20      字数:1908
  “当然了,这不是各位记者朋友们的错误,毕竟确实有很多事情我们并没有讲清楚。只是因为当时我们太想将这个激动的消息告诉大家,以至于在很多工作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提前召开了这个剪彩仪式,对此我要做出自我检讨。”
  “但华夏有句俗话叫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准备工作之后,我非常荣幸的告诉大家,华夏的超高速真空磁悬浮列车的试运行工作已经准备完毕了,接下来大家所有人将成为全世界最幸运的的人,成为第1批乘坐全世界第1辆超高速真空磁悬浮列车运行的人,让我们大家自己给自己鼓掌祝贺一下!”
  董事长话音落下,黄老板立刻就带头鼓掌,店长的工作人员们也个个卖力鼓掌。而那些记者们的表情和动作就千奇百怪了。
  有同样热烈鼓掌,还兴奋地吹口哨的。
  同时也有面无表情,只是礼貌性的鼓鼓掌的。
  最过分的则是连装个样子都奉欠,一幅你当我是白痴的模样。
  这些记者们之所以连鼓掌的镜头都奉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像卡尔洛特一样,都提前猜到了华夏超高速铁路发展公司的用意。
  同时他们也都和卡尔洛特一样笃定,这不过是华夏超高速铁路发展公司为了挽回自己颜面而做的紧急措施罢了。
  肯定就是利用目前已经建好的一部分管道,让他们短暂的在超高速真空磁悬浮列车里面呆几分钟的时间,然后就重新回到昆明,就想借此来哄骗大家什么一期管道已经建设完成了。
  有些记者甚至还有更加大的猜测,那就是管道什么的压根就没有建,到时候仅仅就只有一辆列车而已。
  而上了列车之后,不管这辆列车究竟有没有窗户,但管道内部肯定是漆黑一片,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景色的。
  所以这列车是否真的在管道里面行驶,都没有人知道。不好就直接把人塞进一个黑乎乎的通道里面,然后不断的震动列车,又或者是让窗外出现快速闪过的光条等等手段,就骗他们好像已经在超高速真空管道里面行驶一样。
  反正全程车门肯定是紧闭,绝无可能让你下车验证一下外面是不是真空环境的道理,谁又能说这是假的呢?
  当年米国人登月,都有不少的疑点,何况是现在体验一个只能被困在车里面的真空磁悬浮列车呢?
  于是乎,董事长先生在台上激情的发表着自己的演讲,而台下的记者们各种吐槽不屑,知道董事长先生演讲完毕,然后邀请黄鹤发言。
  “诸位,我们广州见!”黄老板就说了七个字!
  第1283章 登车
  “诸位,我们广州见?”这句话虽然仅有7个字,但是却掷地有声,而且如同炸弹一样在所有记者的耳中炸响。
  有没有搞错,黄鹤说的居然是在广州见,难不成这趟列车还真能通往广州不成?
  那黄鹤是在撒谎,当着华夏高速铁路发展公司圆谎吗?
  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真的不高呀。要知道现在全球媒体的摄像机镜头都对准了这里,他黄鹤现在刚刚的这些摄像机镜头的面说出这番话。
  那待会儿要是没有抵达广州的话,这怕不是就成为黄鹤人生中最大的黑点之一了。
  黄鹤如果是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可他是世界首富,怎么可能容忍自己的名声上出现这样一个黑点呢?
  所以此时此刻已经有不少的记者动摇了,开始大胆的猜测,这辆列车有可能真的会抵达广州。
  当然了,也有人始终保持怀疑,正当他们脑子里面还嗡嗡作响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那位董事长的声音说道“诸位记者朋友们,我们即将开始登上列车。”
  “请各位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不要移动,同时因为列车内空间有限,所以请将摄影架的设备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诸位每人随身携带一台中小型摄像机就足够了。大型摄像机也无法携带入列车之中,这些放下的设备会由我们公司负责为各位保全,等旅程结束之后再还给大家!如果设备有所损坏的话,我们公司愿意三倍赔偿,所以请大家安心的将设备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
  这话一说完,就有工作人员出现,一旦发现有记者带了大型的摄影设备,或者是支架之类的,就立刻有涉案的提出希望能够帮他们保管的意见。
  结果当然是没有那么顺利,很多记者都对这样的要求表示严重的不满,有些记者非常明确的表示,自己绝不将自己的设备交给任何人。
  还有记者干脆就直接高呼,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不敢让他们拍摄。
  对此,董事长一边解释说,如果真的有见不得人的秘密的话,就不会允许他们还携带一部摄像机了。真的是因为列车内部空间过小,无法携带体型太大的摄影器材等等。
  然后就有记者怒斥道“扯淡,难道你们的列车是胶囊不成?”
  整个冲突大概持续了20分钟左右,差不多有1/3的记者都不愿意交出自己手中的设备。于是在董事长一句不交出设备就取消登车采访权利的命令下,所有的记者就乖乖的交出了自己手中的设备,毕竟没有一个人愿意错过这样一个机会。
  不管这辆列车是否能够抵达广州,但这绝对是全世界第1个乘坐真空磁悬浮列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