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未婚夫死了以后 第73节
作者:西瓜尼姑      更新:2022-07-20 19:40      字数:2485
  年底刻章的人少,她当时给的银子,当时就拿到了。
  等到雪书生日的时候,一并送了。
  雪书再作画时,画上便有了印章。
  虞冷月认真欣赏着雪书新画的《雪趣图》,那是她们去宝河村的那天,雪书和老金他们在那户人家里烤地瓜、闲聊的画面,闲闲几笔,勾勒出老金的善良憨厚,姐儿的腼腆害羞,还有猎户的不善言辞。
  温馨又有意趣。
  谁能想到这是个出身普通的姑娘所画?
  虞冷月瞧着画,心里惋惜。
  纵然石头韫玉而有光辉,可那光辉,到底是不能被更多的人看见。
  -
  除夕之前,周家人都从宝河庄上回去了。
  周临渊身上少了件狐毛大氅。
  旁人没大注意,徐昭盈却是看到了,她知道,周临渊不是没穿,而是大氅不见了。
  她自然没有身份去追问,只是她心里很清楚,他心里真的有与众不同的人。
  而周临渊,根本不在乎她是否知情。
  周临渊回周府之后,问陈嬷嬷婚事事宜办得怎么样了。
  陈嬷嬷说:“三爷要密,要慎,自然办得慢。不过也办好了一些……还有合八字的人,也暗中请好了,日后速速合了,定然相合,谁也不能说什么。”
  周临渊轻压下颌。
  庭院里寒梅傲然而立。
  新的一年,这院子里即将迎来新的女主人。
  真叫人十分期待。
  第52章
  临近年关, 各处都要用银子。
  包括皇宫里也一样。
  不过皇家用银子,与普通老百姓家中不同。
  一般百姓家中,银钱都由爹娘掌管。
  皇帝除了自己的私库随意取用, 没钱了只能找户部要。
  同自己爹娘总是好说话的, 撒娇耍赖,总能要到银子。
  也无关颜面。
  可皇帝要银子就不是那么回事,光是要到银子不容易。皇帝想既拿到银子,又维护帝王颜面,更不容易。
  周文怀知道户部如今事多,特地嘱咐周临渊在户部注意分寸:“不该蹚的浑水,不要去蹚浑。”
  周临渊在户部轮值的日子也不短了。
  有些陈年旧事, 他也有所耳闻,便问道:“父亲想说的,可是先帝在时的那桩‘盐引案’?”
  “是啊……”
  提起这桩案件,向来不露声色的周文怀,脸色微微一变,眼神复杂。
  他十分谨慎地看了看书房的门窗, 见外面无人伺候, 也没有动静, 才极低声地告诉周临渊:“羡屿,爹跟你说一件外人不知的事……你祖父与宋元贞私交甚笃。”
  这下子轮到周临渊错愕了。
  他清冷面容, 也露出谨慎之色, 仿佛身处不知名的危险之中。
  周文怀叹道:“放心吧,这件事你祖父也只告诉我一个人。当年宋家一出事, 你祖父便将那些与宋元贞来往的书信, 都烧了。”
  他瞧了儿子一眼, 说:“除了为父和你, 再无人知晓。”
  周临渊没想到,周家居然会和那桩盐引案扯上干系。
  一知半解,反而让人不踏实。
  他索性便问周文怀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周文怀眉宇不展,淡淡的语气里含着哀伤,似乎还有些麻木:“能是什么事,无非是利益、颜面之争罢了,只不过这回争的人,是先帝和群臣。”
  户部用银子都有例数与规矩,皇帝要钱也得有个名目。
  许多时候,皇帝花银子的地方,压根给不出合理的名目。
  户部也不能坏了规矩,日后由得皇帝随意取用国家的银子。
  但户部也不想得罪皇帝,便有了条不成文的规矩——将“盐引”私下里开给皇帝,让皇帝身边的宦官拿盐引换银子。
  盐引是从盐矿支盐、买卖运输盐的凭证。
  若无盐引而私下卖盐,抓住了便是杀头的罪名。
  可以说盐引有市无价。
  然后就有人从中贪墨,闹出了不少人命。
  贪墨的事情也随之暴露。
  可户部不承认,先帝身边的宦官也不承认贪墨。
  闹到台面上的事情,总要给众人一个交代。
  自古以来,做错的怎会是皇帝。
  至少在当下,无人会说是皇帝的过错。
  最后是当时的户部侍郎宋元贞,担了罪名。
  先帝也做出了让步,为了避免再发生“贪污”的事情,便不再向户部索要盐引。
  只有宋家人死了。
  连知道他们是被冤枉的人,都寥寥无几。
  在民间不知情的百姓,还有史书之上,宋元贞都只有挨骂的份。
  周临渊默然许久,才问道:“儿子听闻,当年宋家满门,斩的斩,流放的流放……一个都不剩了。”
  周文怀陷入沉思,半晌才不大确信地道:“我倒是听说,宋家人被流放的路上,有人逃走了。说是……逃去了金陵。”
  金陵?
  怎么恰好是周家的祖地?
  周临渊抬眸,问道:“难道祖父当年帮过宋家人?”
  周文怀摇头,似乎仍旧看不透自己死去的父亲,他说:“应该不会,你祖父没有跟我提过。况且二十年前,你祖父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如果那时候沾惹上宋家的事……”又意味深长地说:“就没有今天的周家了。”
  周临渊凝视着周文怀,默然片刻,才问道:“父亲,如果如果宋家的人还活着,会怎么样?”
  周文怀明显愣住。
  他忖量的功夫里,彩釉瓷杯里的茶水也渐渐凉去。
  周临渊摸着冰冷的杯壁,听见父亲口吻薄凉地说:“你祖父和宋家的牵扯,早就被你祖父扔进火里,烧成了灰烬。死活与否,都跟周家没有关系了。”
  付之一炬的,又岂止是当年的书信?
  周文怀不是他死去的父亲,他就是他,是周家如今新的一家之长。
  他有他的责任与抱负。
  周临渊坐马车出去的时候,脑海中还在想着父亲说的话。
  如今新帝又想重新用“盐引”的法子,找户部拿银子花。
  当年的事情,肯定还会再次重提。
  ——他们需要旧事来为自己的利益做垫脚石。
  人命从来不重要。
  几条,还是几十万条,都不重要。
  若宋家真的还有人活着,未必是好事。
  因为盯着宋家的人,只想利用尽他们最后一寸骨肉而已。
  罢了,二十年了。
  都尘归尘,土归土了。
  顾豫问周临渊:“三爷,去不去茶铺?”
  明日就是除夕,表弟顾则言也回京了,周临渊正要去一趟舅舅家,没时间去茶铺,他道:“不去。”
  顾豫直接就说:“三爷,那头盯着的小子,刚才来说,有个男子今天进了茶铺,许久都没有出来。”
  许久没出来?
  那就不是陌生人,而是虞冷月的熟人了。
  “听口音,不像咱们京城的,和掌柜的口音很像,估计也是金陵来的。”
  还是故交。
  周临渊目光微滞,片刻后,仍旧冷淡地道:“去顾家。”
  顾豫也就直接驾马车去了顾府。
  -
  虞冷月和雪书没想到,在京城都能碰到故人。
  “青荣哥哥!怎么是你!”
  虞冷月来开的门,眼睛瞪得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