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迎闯王不纳粮
作者:江南虹      更新:2020-07-27 15:41      字数:2467
  大队骑兵为首一人跳下马来,看着几十个强盗都被捆绑好了,这时看到了李岩一身白衣,气宇不凡,也在强盗中间,不禁甚是诧异,拨开了众人,走到李岩面前,上上下下看了几遍。
  李岩正在寻思对策,要是这队人马是官军的,怎么才能逃脱出去。这时那人忽然咦道:“你是何人?怎么跑到了这强盗窝里面了。”
  李岩抬头看到,说话那人那人盔甲之下的面庞,甚是眉清目秀,有些面熟。
  李岩急忙回道:“在下杞县李岩。”李岩怕说太多了,以为这些人是官军的人,对徐老八这些强盗不利,就略过了徐老八打劫他这一事。
  那人忽道:“你叫李岩?杞县有个李信,你可识得?”
  李岩大惊失色,以为这些人是明军来抓他的,支支吾吾,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李岩和众强盗,随着骑兵向北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了一处营地,为首的那个眉清目秀的将军,把李岩带进营帐,吩咐随从帮李岩倒了茶。
  这时红将军摘下盔甲,转过身来,竟然是个秀美的女子,李岩仔细去看不禁大吃一惊,手足无措甚至不知道说些什么。
  女子呵呵笑道:“李公子真是贵人多忘事,洛阳城一别经年,想不到我们又在这洛阳城外相逢了,李闯王早就吩咐过了,说您要来军中,让我们东去相迎。”
  “不才健忘,夜晚你又穿着盔甲,我怎么也想不到是你啊,让小妹见笑了。”
  李岩有些无所适从,灯火下红娘子妩媚至极,和当年的那个江湖女儿家别有不同,李岩的心里还是怀念以前的那个红娘子。
  红娘子向帐外喊了一声来人,又是说到:“大哥不要这样拘束,以后我们都在李闯王帐下效力,自是一家人了。”
  一个亲兵已经站在了门口,红娘子扔了一根令箭过去道:“拿我的令箭,连夜赶到陕州闯王中军大营通报,就说杞县李公子已经被我迎到,今日太晚了,就在我军中歇息了,明天正午之前,我和李公子到闯王中军报到。”
  外面的马蹄声越来越远,李岩也是感慨万千。
  人生中很多事情,似乎就是冥冥之中就注定的!
  红娘子自小就跟随戏班子走南闯北,吃尽了无数的苦,崇祯初年,陪同永宁公主游历了大江南北数年后,永宁的出家又给了她薄弱的心灵刺激甚深。
  无依无靠之下,红娘子又去投奔了在自己心中分量甚中的柳星月。在柳星月身边的几年还算开心,并且得到了高夫人的信任,让她带兵打仗,红娘子也算有了一定的归宿和成功。
  可是柳星月至情至性之人,为了回报高迎祥的知遇之恩,竟然千里赶到京师,慷慨赴死,可谓是真豪杰也!
  星月走了之后,又留下了红娘子一人,几年来独自面对孤灯夜雨,红娘子内心的凄凉和彷徨也是可以想到的,对柳星月的深深怀念,对永宁的深深思念,都是这些年来萦绕在她心底的无奈和悲凉。
  人生是没办法的,这也许就是红娘子的命!也许就是天意!
  ——————
  李自成中军大帐,大排盛宴,李自成居中而坐,笑意盎然,李岩紧挨着闯王坐在左首边,以示对李岩的尊重和欢迎,李岩往下是正军师宋献策,和自成的侄子李过将军。
  右边则坐着高夫人和红娘子还有高一功,其他大将刘宗敏刘芳亮袁宗第等人,都在各自营中没有参加。
  看到酒菜已经上齐,李自成哈哈大笑,环顾众人说到:
  “崇祯八年高闯王就义之后,我们队伍经历了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在商洛山里面,我身边最少的时候只有十七个人,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希望,最终经过这几年的艰苦奋战,我们又重复了当年高闯王几十万大军,这次我率军东来,就是要抢占洛阳,中原稳定之后,我再北上京师,直捣明廷拿下天下,与诸君共享荣华。”
  李岩坐在下面,静静的听着李自成的豪言壮语。
  “我与李公子当年在风云谷有过一面之缘,而今李公子率军投奔于我,自成心里大为感动,李公子才学渊源,文韬武略齐备,人才人品俱佳,李公子一来,胜过十万之众,这第一杯,我们给李公子接风洗尘。”
  李自成说完,众人都是端起举杯一饮而尽。
  这时宋献策起身说到:
  “我宋矮子承蒙李闯王看得起,在军中忝为正军师,这回李岩李公子来到军中,自古以来功名都是有德者居之,这正军师一职就由李岩来做,李公子德才兼备,能力胜我十倍,宋矮子甘心做副军师。”
  李岩听宋献策这么一说,连忙起身拱手:“这可使不得,李岩何德何能,能取代宋老先生,你这是羞煞我也啊。”
  李自成站了起来,走到二人面前,抚慰李岩和宋献策坐下,又回到主位上正色道:“宋老先生肯于让贤,德高望重之义,自成一样感动,即日起,宋献策为正军师,李岩为副军师。”
  下面众人连忙站起身来,躬身齐道:“得闯王令!”
  众人又喝了一会,李自成滴酒不沾,都是以白水来代替,看了看宋献策:“洛阳城什么时候打为好,现在大军在陕州也修整三四天了,时间一长,我怕士气下落,反而不好。”
  宋献策想给李岩一个面子,转身却是问李岩道:“副军师从洛阳而来,可有什么收获?”
  “洛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我过洛阳之时,看到了官军守备森严,他们现在是严阵以待,我的建议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现在离过年还有月余,还不如这个时期我们继续休整,趁机扩大人马,洛阳那边只是以少数军兵,隔三差五去骚扰一下,让明军身心俱疲,等到过年那几天,我们大军休整的人壮马肥,我们再趁其不备,一举东下洛阳,不知道这个意见可否,请闯王定夺。”
  李自成闻言,点头称赞道:“副军师的意见甚合我意,宋老先生的意见呢?”
  宋献策忙道:“我也是此意,昨晚我也编了一首诗,现在念给闯王和各位听听。”
  “流入顺河干,陷于十八滩。若要上云天,起自雁门关。”
  李自成和众人,都有些疑惑不解。
  “我来解释一下,老夫精于奇门遁甲之术,最近我也观察了天相和军中气象。李闯王本是有九鼎之颜的,加之现在看来,时机已到,我们在中原站稳脚跟后,闯王就可选择南阳洛阳或者襄阳称王,到那时候应者云集,何止是现在的一二十万人马和几座城池。条件再成熟点,闯王就再进一步登基称皇,国号就是我刚才诗中所提到的顺字。”
  李自成闻言大悦,举起杯站起来说到:“我敬大家一杯。”
  李岩喝了杯中的酒,没有坐下来,谦恭的看着李自成道:“闯王,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们现在要有个口号了,这样也能便于宣传,让更多的穷苦百姓知道我们,认可我们。”
  李自成很是高兴。
  李岩已经从怀里掏出来一副字画,上面赫然写着:“迎闯王,不纳粮。”
  李自成众人都是抚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