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如璋 第127节
作者:十九同尘      更新:2022-09-07 22:52      字数:1509
  戚三苦起脸,“那你……都是让谁杀的呢?沈大叔吗?还是你家部曲?不会是采采姐姐吧!”
  陈询在车中清清嗓子,“她上回杀人,也就三五百人,血流遍了山野……”
  “啊,我不要听了!”他蹬地跳下车,又见楚姜拉开了车帘,目光深沉地看着他,“戚三,不要说出去,不然,我会伤心的。”
  戚三只觉背后一阵发凉,手足无措地指着不远处的茶寮,“我……我去给你买一碗茶。”
  她忍着笑,无声地点了个头,看着戚三脚步踉跄着过去,又扑在陈询怀中笑得花枝乱颤,“瞧着也人高马大的,胆子怎么还不如方祜大。”
  陈询拢住她,“我去肃州后,师傅会带着方祜改名换姓,投向军中,作为军医随我归来。”
  楚姜伏在他胸膛上,仰头看向他的眼睛,轻喃道:“东胡比北匈奴难缠,师兄若率兵去了草原上,可定要仔细些。”
  “九娘,我不会死的。”
  “可我仍是惧怕。”她以指抵住他的唇,威胁道:“师兄,你要是死了,我不会随你的,等哪日生犀通灵,叫你回魂看我佳婿良缘、儿孙满堂。”
  陈询亲吻着她的指尖,“念此一句,不敢不回。”
  秋声里,满城风起,落露为霜,却比繁华好景,六楼六馆遥有新声。
  管弦飘渺入耳,楚姜启唇笑道:“那便说好了,不然我八十八岁终老,你还年少俊彦,你我黄泉相见,对面不识,实在遗憾得很。”
  恰好戚三端着一碗茶小心翼翼地过来,又听到“黄泉”两字,颤抖着端上茶,想说些新鲜的让他们的对话正常些,“九娘,你家那个姨母,正在茶寮里与人吵架呢!”
  陈询饶有兴致地掀开车帘,与她一并将视线投过去。
  楚姜遥看着,笑谑道:“母亲说十一姨不肯回金陵,原是因这般。”
  戚三告状,指着茶寮里一身荼白的郎君道:“我听着了,你家姨母就是因为他才留下的。”
  那是陆十一,正护着胞弟,不让他被顾妙娘抓花了脸。
  “亏得我十三妹妹生前说你好,是不是徐大儒不来太学,你就要躲一辈子啊!”顾妙娘恨恨瞪着兄弟二人,“我要是因为你们耽搁了青春,我死也不会放过你们,尤其是十一郎你。”
  陆十一无奈道:“十一娘不是有话告知十九弟?”
  她又是一眼瞪来,恶狠狠道:“我说给他一人听。”
  陆十一这才让弟弟出来,一见到陆十九近前,她蓦然鼻头一酸,泪水轰然决堤。
  “我十三妹妹说,她背着我七叔母给你做了一双鞋,绣了一对鸳鸯,不能让别人知道,不然金陵城里会骂她不守清誉的,那双鞋,我带来了,你留着,等你哪日订亲了,就把鞋烧了,她便能知道你在世上有人陪了。”
  陆十九立时便落下泪来,颤着手接过她递来的包袱,哭得泣不成声。
  顾妙娘看他一眼,抬手擦了泪,“我从金陵来到长安,非要亲自等到你,就是想要亲口对你说一声,十九郎,你懦弱不堪,不配我十三妹妹的喜欢。”
  最后这一句,她不曾掩了声量,落在了陆十一耳中。
  他以为她还要对自己说些什么,却一句未曾等到,只见到她翩然的身影离去。
  “十九弟,她或许说得很对。”他低叹一声,叫仆从将十九郎送回府中去,俯身收拾了茶案上翻开的一卷书,提步欲走时看见了远处的楚姜与陈询。
  他收起面上的落寞,微笑着遥遥作了一揖,看着二人车马远去,心绪乍似江天遥阔。
  西风里高卧,萧飒长安,他执卷走进西风中,叹此世多有女儿郎,可入青史里,并不拘于楚氏九娘一人。
  有闺阁守诺践约,奔走为行约。
  有帝姬赤子热忱,血亲狠相负。
  有蛾眉奔行山水,挥毫写江山。
  有巾帼策马狼烟,银枪挑弦牙。
  有红袖决算千里,挥手动风云。
  如此寂寥的几笔,若能被一阙明月照到千百年后,便也作此萧索秋声里,一山苍苍的翠微。
  作者有话说:
  到这里,故事便写完了。
  应该会再有一个番外,这个周末写吧。
  虽然不知道下一本写什么,什么时候开,但是,如果有缘,我们下一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