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154节
作者:诗和远方      更新:2022-09-26 23:44      字数:3198
  虽有心改变国家的现状,却只能被时代的浪潮席卷,苦苦的挣扎。
  林知言坐上出租车,两人一路上倒是交谈了不少,大多都是他听司机有些自嘲的说起自己这两年的心酸遭遇。
  原本是kgb特工,退出后进入市政府当市长助理,本来以为会有个光明的前途,哪知道国家崩溃的速度比雪崩还要快。
  为了生活,为了面包,他从一个体面的政府工作人员开起了出租。
  像他这样能找个开组出车的活儿,都还是比较幸运的。
  更多的是国营企业划归私有后,被寡头们赶出了工作多年的单位,剥夺了一切福利,又被持续高昂的物价榨干了所有财产的可怜人。
  林知言能说什么呢?
  面对出租车司机的吐槽和抱怨,林知言只能安慰他,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转。
  后世国人常说东汉的刘秀是位面之子,短短三年就称帝。
  但眼前的出租车司机跟刘秀比起来,其实也不遑多让。
  别看他现在都落魄到要靠开出租养家糊口了,可只需短短几年时间,对方就会成为一国总统,并在总统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十年。
  正是在他的统治下,不断衰落的俄联邦才勉强止住了颓势,还渐渐又有了跟阿美莉卡扳一扳手腕的底气。
  大概是想着多条关系多条路,到了机场,临分别之前,两人还互相交换了一下联系方式。
  拿着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号码,林知言不禁莞尔一笑。
  相信他们将来一定还会有见面的机会。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对方是不是已经成为一国总统了。
  由莫斯科飞往华国首都的飞机,在历时数个小时的飞行后,终于安全降落。
  林知言刚下飞机,就忍不住深深吸了口祖国的新鲜空气。
  四月份的首都春风柳绿,还有些寒意,但跟苦寒的莫斯科相比,却是要暖和太多了。
  这两年在莫斯科,要说有什么是林知言一直无法适应的,那必定是他们漫长的冬日,以及寒冷的天气。
  这时候首都的空气污染还不是特别严重。
  呼吸着初春带着青草和花香气息的空气,林知言这两年在莫斯科一直压抑的心情都愉快了不少。
  回到小四合院,林知言简单梳洗了一番,便去附近街道上的小饭馆填饱肚子。
  吃过饭,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
  这时候再赶去外交部报到,显然是来不及了。
  林知言便决定先在家休息一晚,等明天再去外交部。
  一年前就从首都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林可缘,如今早已经结束了实习期,正式转正。
  忙碌了一天,写稿子写的头晕脑胀的林可缘,想到院子里还晒着被子,紧赶慢赶的才在天黑前赶回四合院。
  见四合院的门是敞开的,林可缘先是吓了一跳。
  还以为是自己早上出门忘了锁门,家里进了小偷儿。
  等见到躺在院子葡萄架下的躺椅上看书的小哥,林可缘悬着的心这才放下,然后就兴奋的冲了进去。
  自打小哥正式进入外交部,这几年他不是在国外,就是在去往国外的路上,两兄妹已经好些几年没见过面了。
  林知言看着比上次见面又长高,也活泼了不少的小妹,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
  林知言这两年一直待在莫斯科,自是不方便经常跟家里联系,便拉着小妹询问还在老家的父母身体如何了。
  说到这个,林可缘就忍不住有些郁闷。
  早在她当年考上首都大学的时候,就提出让父母带着大侄子一起来首都生活。
  小哥常年外派出国工作,大姐也去了法兰西留学,她再到首都上学,家里可就只剩下老两口跟大侄子了。
  不管是小哥大姐还是她,都不放心。
  可林母大棚种植事业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哪里能放得下。
  林父退休后也找到了自己的新兴趣,将早年在部队跟战友学的雕刻手艺重新捡了起来。
  不论他们如何劝说,老两口都不愿意离开老家。
  首都虽然让他们心生向往,但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家更让他们留恋。
  到了首都,他们就是没什么本事的乡下人,在那里待的也不会自在。
  还不如继续留在老家,整日里忙忙碌碌,跟村里人闲话来得舒心。
  在小哥和大姐不在国内的时候,林可缘倒是每年寒暑假都会回老家。
  只是随着她进入报社,开始工作,再想请长假回家就不是那么方便了。
  好在家里已经安装了电话,每周通上两次话,她倒也能放心。
  可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几个孩子却都不能常在身边,林可缘心中到底过意不去。
  她在首都报社实习的时候还想过,既然大姐和小哥都回不去老家,不如等她实习期结束,就把工作换到老家那边。
  谁知父母得知后,却把她狠狠骂了一顿。
  说是放着首都的大好工作不做,跑回老家的小地方,岂不是白费了她首都大学生的学历?
  被父母骂了一顿,又再三警告,林可缘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听着林可缘的碎碎念,林知言也有些无奈。
  不过到底还是要尊重林父林母的意愿。
  既然他们想留在老家,又有各自的兴趣,暂时留在老家也行。
  等到他们年纪再大些,大侄子壮壮也要高考的时候,无论如何,都得劝他们来首都这边一起生活。
  兄妹俩晚上是在家里开的火。
  林可缘这几年独自生活,倒是练出了不错的手艺。
  吃了一顿小妹做的丰盛家常菜,林知言被大列巴折磨了两年的肠胃,顿时得到了很好的安慰。
  第二天一早,林知言趁着锻炼的时候,跑去买了两笼小笼包,又买了几根油条和两碗豆浆提回家。
  林知言填饱肚子,看了看时间,匆匆跟小妹交代了两句,就赶去外交部报到。
  外交部的领导拿着林知言的履历,心中颇为纠结。
  林知言这两年在莫斯科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回来后升职是必须的。
  只是想到林知言才将将二十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做到了驻莫斯科使馆的二秘,再往上升,怕是要超出他的同龄人太多。
  领导既高兴自己手下多了个难得的外交人才,又对如何安排林知言接下来的工作有些头疼。
  经过四年多的外派,林知言受到的历练是足够了的。
  接下来还是要尽可能的减少他的外派,让他多在国内待一段时间。
  免得在外国的时间太久,他对国内的各种情况没有了清晰的了解和认知。
  经过开会商讨,林知言被安排进了亚洲司的东亚事务处,并担任副处长。
  随着苏国的解体,以及用休克疗法彻底搞垮了俄联邦,阿美莉卡便不再视对方为心腹大患。
  干掉多年的老对手,实现了终极独霸世界的美梦后,阿美莉卡全国上下很是欢欣鼓舞了一段时间。
  但在兴奋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空虚寂寞。
  环视全球,阿美莉卡再无敌手。
  这时候再看尚未变色,政权也相对稳定的华国,阿美莉卡就格外不得劲儿。
  想到之前华国可是虎口夺食,从苏国的解体中捞走了不少好处,阿美莉卡就愈发觉得的不爽。
  为了给自己找个新对手,以此刺激自己不要懈怠。
  哪怕清楚的知道现在的华国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对手,阿美莉卡依旧将目光瞄向了华国,打算给华国找些麻烦。
  目前华国的经济发展是主流,而要发展好经济,跟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就极为的重要。
  因为历史上的各种原因,这些国家大多都受阿美莉卡的影响和操控。
  在阿美莉卡表现出对华国的不满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高层自然不能继续跟华国热乎下去。
  经济交往虽然还在继续,在政治上的摩擦却开始不断。
  林知言出任东亚事务处的副处长,主要就是负责处理跟这些国家的关系。
  在保证经济交往持续的同时,也尽量不要让政治上的摩擦影响到各国的对华投资。
  面对阿美莉卡以及手下小喽啰的挑衅,林知言心中颇为郁闷。
  国力落后,就会遭遇这些。
  唯有尽快让国家强大起来,今后才能不受气。
  比历史上强的是,华国如今接受了大量苏国的科学家和科研遗产。
  只要好好的吸收完这些,不管是国力还是科研实力,势必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而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给国家争取和平发展的时间。
  哪怕对阿美莉卡的挑衅再怎么生气,也只能选择暂时忍耐。
  眼见华国不动如山,阿美莉卡非常不满。
  为了进一步刺激挑衅华国,阿美莉卡的大布总统,在这一年的九月批准了一笔高达六十亿绿币的对湾军售。
  湾湾地区向来是华国的敏感神经,被阿美莉卡这么疯狂撩拨,顿时让国内不少人愤怒不已。
  作者有话说:
  预收来一波~
  第97章 在八零当外交官14
  早在苏国解体后, 国内高层就做好了华国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的思想准备。